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组织中EB病毒的原位杂交检测
被引量:
4
1
作者
颜建华
吴中耀
李永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的发病是否与EB病毒感染有关。 方法 对活检或手术切除经组织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为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的37例保留蜡块组织标本用EB病毒的EBER寡核苷酸探针作EB病毒编码的RNAs原位杂交检测。...
目的 探讨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的发病是否与EB病毒感染有关。 方法 对活检或手术切除经组织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为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的37例保留蜡块组织标本用EB病毒的EBER寡核苷酸探针作EB病毒编码的RNAs原位杂交检测。 结果 所有37例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石蜡标本原位杂交EBER mRNA检测均未见到阳性信号。 结论 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的发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眼眶
淋巴细胞
炎性假
瘤
EB病毒
原位杂交
EBER
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眼眶炎性假瘤发病机制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琳
何彦津
张红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39-84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11种单克隆抗体在各型眼眶炎性假瘤(OIPT)中表达的不同,探讨各型OIPT的免疫病理及发病机制。方法使用CD45RO、CD20、IgG、IgA、IgM、κ、λ、MSA、SMA、Vim、CD6811种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39例OIPT术后标...
目的通过研究11种单克隆抗体在各型眼眶炎性假瘤(OIPT)中表达的不同,探讨各型OIPT的免疫病理及发病机制。方法使用CD45RO、CD20、IgG、IgA、IgM、κ、λ、MSA、SMA、Vim、CD6811种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39例OIPT术后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CD45RO、IgG在3种病理类型OIPT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68在淋巴细胞浸润型OIPT和硬化型OIP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和56%;SMA、MSA、Vim在硬化型OIPT中阳性表达率为100%;5例混合型OIPT中,4例为多克隆性,1例为B细胞单克隆性。结论淋巴细胞浸润型OIPT的发病机制为Ⅲ型超敏反应和Ⅳ型超敏反应;硬化型OIPT的发病机制为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导致眼眶组织纤维化;混合型OIPT的发病机制涉及与淋巴细胞浸润型及硬化型OIPT不同的免疫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细胞浸润型眼眶炎性假瘤
硬化
型
眼眶
炎性假
瘤
混合
型
眼眶
炎性假
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
5
3
作者
赵莲
陈建卓
王红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9-761,共3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浸润型和硬化型眼眶炎性假瘤(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OIP)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手术切除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硬化型OIP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淋巴细胞浸润型和54例硬化型OIP患者,检测血清中Ig G4的水平,组织病...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浸润型和硬化型眼眶炎性假瘤(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OIP)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手术切除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硬化型OIP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淋巴细胞浸润型和54例硬化型OIP患者,检测血清中Ig G4的水平,组织病理分析Ig G4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淋巴细胞浸润型OIP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硬化型OIP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硬化型患者血清Ig G4水平(1.87±0.38)g·L-1明显高于淋巴细胞浸润型OIP患者(0.93±0.21)g·L-1,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细胞浸润型OIP中有2例表现为浆细胞Ig G4阳性,硬化型OIP患者中有26例表现为浆细胞Ig G4表达阳性;淋巴检查细胞浸润型OIP患者随访3 a内有2例复发,硬化型OIP患者经手术切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随访3 a无一例复发。结论在对OIP患者进行诊治时,应首先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类型,对于硬化型OIP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术后联合长期低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可明显改善硬化型OIP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型
眼眶
炎性假
瘤
糖皮质激素
淋巴细胞
浸润
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
被引量:
1
4
作者
石秀艳
周文生
王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报告1例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患者男,72岁。面部浸润性红斑伴瘙痒7个月。患者50余年前被诊断为瘤型麻风(LL),经氨苯砜(DDS)治疗临床判愈。1年前左眼睑水肿性红斑,在外院以"假性淋巴瘤"行皮损切除。皮肤科检查:额部浸润...
报告1例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患者男,72岁。面部浸润性红斑伴瘙痒7个月。患者50余年前被诊断为瘤型麻风(LL),经氨苯砜(DDS)治疗临床判愈。1年前左眼睑水肿性红斑,在外院以"假性淋巴瘤"行皮损切除。皮肤科检查:额部浸润性红斑,约手掌大,境界不清,左眶上神经增粗。皮损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表皮下可见无浸润带;真皮全层弥漫性以组织细胞为主的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浸润细胞呈泡沫样;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抗酸染色阳性杆菌。诊断:(1)麻风复发;(2)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界线类偏
瘤
型
复发
误诊
皮肤假性
淋巴
瘤
皮肤
淋巴细胞
浸润
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组织中EB病毒的原位杂交检测
被引量:
4
1
作者
颜建华
吴中耀
李永平
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010748)
文摘
目的 探讨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的发病是否与EB病毒感染有关。 方法 对活检或手术切除经组织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为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的37例保留蜡块组织标本用EB病毒的EBER寡核苷酸探针作EB病毒编码的RNAs原位杂交检测。 结果 所有37例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石蜡标本原位杂交EBER mRNA检测均未见到阳性信号。 结论 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的发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无关。
关键词
检测
眼眶
淋巴细胞
炎性假
瘤
EB病毒
原位杂交
EBER
寡核苷酸
Keywords
Epstein-Barr virus orbit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in situ hybridization
分类号
R777.5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眼眶炎性假瘤发病机制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琳
何彦津
张红梅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39-842,共4页
文摘
目的通过研究11种单克隆抗体在各型眼眶炎性假瘤(OIPT)中表达的不同,探讨各型OIPT的免疫病理及发病机制。方法使用CD45RO、CD20、IgG、IgA、IgM、κ、λ、MSA、SMA、Vim、CD6811种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39例OIPT术后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CD45RO、IgG在3种病理类型OIPT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68在淋巴细胞浸润型OIPT和硬化型OIP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和56%;SMA、MSA、Vim在硬化型OIPT中阳性表达率为100%;5例混合型OIPT中,4例为多克隆性,1例为B细胞单克隆性。结论淋巴细胞浸润型OIPT的发病机制为Ⅲ型超敏反应和Ⅳ型超敏反应;硬化型OIPT的发病机制为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导致眼眶组织纤维化;混合型OIPT的发病机制涉及与淋巴细胞浸润型及硬化型OIPT不同的免疫反应路径。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细胞浸润型眼眶炎性假瘤
硬化
型
眼眶
炎性假
瘤
混合
型
眼眶
炎性假
瘤
Keywords
immunohistochemistry
lymphocyte infiltrative OIPT
sclerosing OIPT
mixed OIPT
分类号
R777.5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
5
3
作者
赵莲
陈建卓
王红霞
机构
解放军第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9-761,共3页
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课题基金资助(编号:20130469)~~
文摘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浸润型和硬化型眼眶炎性假瘤(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OIP)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手术切除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硬化型OIP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淋巴细胞浸润型和54例硬化型OIP患者,检测血清中Ig G4的水平,组织病理分析Ig G4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淋巴细胞浸润型OIP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硬化型OIP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硬化型患者血清Ig G4水平(1.87±0.38)g·L-1明显高于淋巴细胞浸润型OIP患者(0.93±0.21)g·L-1,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细胞浸润型OIP中有2例表现为浆细胞Ig G4阳性,硬化型OIP患者中有26例表现为浆细胞Ig G4表达阳性;淋巴检查细胞浸润型OIP患者随访3 a内有2例复发,硬化型OIP患者经手术切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随访3 a无一例复发。结论在对OIP患者进行诊治时,应首先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类型,对于硬化型OIP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术后联合长期低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可明显改善硬化型OIP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硬化
型
眼眶
炎性假
瘤
糖皮质激素
淋巴细胞
浸润
型
Keywords
constrictive 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glucocorticoid
surgical treatment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
被引量:
1
4
作者
石秀艳
周文生
王飞
机构
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皮肤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文摘
报告1例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患者男,72岁。面部浸润性红斑伴瘙痒7个月。患者50余年前被诊断为瘤型麻风(LL),经氨苯砜(DDS)治疗临床判愈。1年前左眼睑水肿性红斑,在外院以"假性淋巴瘤"行皮损切除。皮肤科检查:额部浸润性红斑,约手掌大,境界不清,左眶上神经增粗。皮损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表皮下可见无浸润带;真皮全层弥漫性以组织细胞为主的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浸润细胞呈泡沫样;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抗酸染色阳性杆菌。诊断:(1)麻风复发;(2)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关键词
麻风
界线类偏
瘤
型
复发
误诊
皮肤假性
淋巴
瘤
皮肤
淋巴细胞
浸润
症
Keywords
leprosy, lepromatous
relapse
misdiagnosed
cutaneous pseudolymphoma
cutaneous lymphocytic
分类号
R754.9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眼眶淋巴细胞性炎性假瘤组织中EB病毒的原位杂交检测
颜建华
吴中耀
李永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眼眶炎性假瘤发病机制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刘琳
何彦津
张红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
赵莲
陈建卓
王红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
石秀艳
周文生
王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