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汪达青 王卓 何春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617-620,共4页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是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之后第3种应用于临床的抑制性受体,一直以来被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研究表明,LAG3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细胞表面LAG3分子的...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是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之后第3种应用于临床的抑制性受体,一直以来被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研究表明,LAG3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细胞表面LAG3分子的表达在自身免疫耐受的调节中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此研究基础上,从LAG3分子的结构和信号通路出发,概述LAG3在自身免疫病中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 自身免疫病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陈开勇 陈思吉 +2 位作者 张倩格 王绪山 曹磊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HBV-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 目的 探讨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HBV-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就诊的46例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以及56例HBV-LC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4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LAG-3、乙肝e抗原(HBeAg)、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乙肝病毒核酸(HBV-DNA)等指标,并计算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rosis-4 index,FIB-4)、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T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LAG-3与各项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sLAG-3水平对CHB进展为HBV-LC的诊断效能。结果 CHB组、HBV-LC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之间血清sLAG-3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28.7,P<0.001),且HBV-LC组血清sLAG-3水平高于CHB组(U=789.0,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V-LC组血清sLAG-3水平与ALT、AST、APRI、FIB-4、HA、LN水平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2(P=0.004)、0.433(P<0.001)、0.618(P<0.001)、0.596(P<0.001)、0.519(P<0.001)、0.230(P=0.020)。血清sLAG-3水平诊断CHB进展为HBV-L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69,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5.2%。结论 sLAG-3在CHB、HBV-LC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并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对HBV-LC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蛋白结构功能及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柯舒慧 林丹丹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02-106,共5页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种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LAG-3蛋白主要表达于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中,由4个与CD4高度同源的细胞外免疫球蛋白样域组成,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半乳糖凝集素-3为配体,参与调控T细胞的免疫应答、...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是一种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LAG-3蛋白主要表达于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中,由4个与CD4高度同源的细胞外免疫球蛋白样域组成,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半乳糖凝集素-3为配体,参与调控T细胞的免疫应答、保持免疫稳态。LAG-3蛋白可直接抑制T细胞增殖、调控Tregs细胞功能、调节抗原提呈细胞功能抑制T细胞活化三种途径调节T细胞的免疫应答。LAG-3对结直肠癌或有较好的诊断敏感性,其甲基化状态可能对结直肠癌的风险评估及诊断有一定的作用,并有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联合阻断PD-1和LAG-3作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策略已显示出极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蛋白 结肠癌 直肠癌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保护PC-3细胞免受H_2O_2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倪晓锋 于海宁 +2 位作者 王姗姗 张程程 沈生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4-162,共9页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过氧化氢诱导PC-3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探索其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建立H2O2氧化应激模型,采用不同浓度虾青素预处理PC-3细胞,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B淋巴细胞瘤-2(B...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过氧化氢诱导PC-3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探索其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建立H2O2氧化应激模型,采用不同浓度虾青素预处理PC-3细胞,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活化半胱天冬酶-3表达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基因2-血红素氧合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 1,MAPK-Nrf2-HO-1)通路的变化。结果:20μmol/L虾青素预处理显著提高H2O2所降低的细胞存活率、降低ROS水平(P<0.05),同时通过抑制Bcl-2/Bax比率下降及半胱天冬酶-3的激活,从而使细胞凋亡率从51.4%降低至14.8%,进一步研究发现虾青素能够促进Nrf2磷酸化,并促进HO-1的表达,呈现浓度依赖性。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抑制剂(U0126)和Akt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发现当ERK和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被抑制后,Nrf2表达降低,表明HO-1上调受上游ERK和胞内PI3K/Akt通路的调控。在对MAPK途径对细胞毒性影响的研究中,ERK通路被抑制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p38 MAPK通路被抑制后并不影响其保护作用,表明虾青素抑制细胞存活率下降是通过MAPK途径中的ERK通路,而不是JNK和p38通路。结论:虾青素预处理PC-3细胞可以减轻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生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氧化应激 PC-3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 核因子E2相关基因2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TIM-3、LAG-3、TIGIT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玉英 赵丽 +2 位作者 王蕾 焦今文 袁芳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宫颈鳞癌)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基抑制模体(TIGIT)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宫颈鳞癌患者的宫颈鳞... 目的观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宫颈鳞癌)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基抑制模体(TIGIT)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宫颈鳞癌患者的宫颈鳞癌组织、20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INⅡ~Ⅲ级)患者的宫颈组织、30例HPV感染阴性健康体检者的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TIM-3、LAG-3和TIGIT,分析TIM-3、LAG-3和TIGIT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宫颈鳞癌组织、CIN组织中TIM-3、LAG-3、TIGIT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均<0.05);与CIN组织比较,宫颈鳞癌组织TIM-3、LAG-3、TIGIT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均<0.05)。TIM-3、TIGIT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相关(χ^(2)=3.879,5.871;P均<0.05)。TIM-3、LAG-3阳性表达宫颈鳞癌患者的生存曲线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均<0.05)。宫颈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TIM-3阳性表达、LAG-3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TIM-3阳性表达是影响宫颈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4.553,3.979,0.285;95%CI分别为0.994~20.843,1.051~15.064,0.109~0.750;P均<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TIM-3、LAG-3、TIGIT表达升高。TIM-3、TIGIT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有关及患者预后有关。TIM-3、LAG-3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基抑制模体 宫颈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大鼠脑I/R后大脑皮层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涤 杨东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间点大脑皮层细胞凋亡及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8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1、2、3组及尤瑞克林1、2、3组,各12只。各模型组及尤瑞克林组采用线栓法...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间点大脑皮层细胞凋亡及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8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1、2、3组及尤瑞克林1、2、3组,各12只。各模型组及尤瑞克林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暴露血管,不结扎血管,不插入尼龙鱼线;尤瑞克林1、2、3组在造模后30 min舌下静脉注射尤瑞克林。模型1、2、3组及尤瑞克林1、2、3组分别于缺血后6、12、48 h小心向外拉鱼线约1 cm使其断端回至颈外动脉内,形成再灌注。对各组大鼠行Zea Longa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以1~3分判定为模型制作成功。每组各取2只大鼠于再灌注24 h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剩余10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Bcl-2蛋白。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及尤瑞克林组大脑皮层细胞凋亡率及脑组织Caspase-3表达增高,Bcl-2表达降低(P均〈0.05);其中,尤瑞克林1、2、3组Caspase-3表达低于模型1、2、3组(P〈0.05),尤瑞克林2、3组Bcl-2表达高于模型2、3组。结论尤瑞克林可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辛伐他汀灌胃治疗后胸主动脉壁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性氧簇表达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姚蓉飞 刘鹏 +2 位作者 任秋月 周胜男 常柏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鼠辛伐他汀灌胃治疗后胸主动脉壁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性氧簇(ROS)表达情况。方法随机选取40只大鼠,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采用尾静脉注射STZ(30mg/kg)诱导方法制备T2DM模型;将最终造模成功的3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鼠辛伐他汀灌胃治疗后胸主动脉壁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性氧簇(ROS)表达情况。方法随机选取40只大鼠,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采用尾静脉注射STZ(30mg/kg)诱导方法制备T2DM模型;将最终造模成功的34只大鼠按体质量、血糖分层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模型组各17只。另选取2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标准饲料喂养。根据人鼠等效剂量,辛伐他汀组每日以1. 05mg/(kg·d)辛伐他汀溶液灌胃1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日以等量无菌饮用水灌胃1次,灌胃16周,后处死取大鼠胸主动脉。电镜下观察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细胞凋亡活化因子-1(Apaf-1)、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IF)、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Bax mRN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OS。结果电镜下可见,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细胞核清晰,形态完整,有条索样连接紧密、连续;模型组内皮细胞可见明显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及内皮细胞碎片;辛伐他汀组较模型组病理损伤较轻,内皮细胞相对连续,完整,有轻度肿胀。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paf-1、AIF、Caspase-3、Bax mRNA及ROS表达升高,Bcl-2 mRNA表达降低(P均<0. 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模型组Apaf-1、AIF、Caspase-3、Bax mRNA及ROS表达降低,Bcl-2 mRNA表达升高(P均<0. 05)。结论 T2DM大鼠辛伐他汀灌胃治疗后,可明显减轻内皮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机制可能为下调Apaf-1、AIF、Caspase-3、Bax mRNA及ROS表达,上调Bcl-2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2型糖尿病 胸主动脉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细胞凋亡活化因子-1 细胞凋亡诱导因子 半胱氨酸蛋白酶-3 B细胞淋巴基因-2 活性氧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补土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皮质Claudin-5、Occludin、p-BAD、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陈佳敏 李花 +2 位作者 刘旺华 陈岩岩 陈心豪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653-660,共8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土方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手术组70只,手术组经模型制备后评价,剔除不成功的及死亡大鼠,二次分组,分为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健脾补土方高、中、低剂量... 目的探讨健脾补土方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手术组70只,手术组经模型制备后评价,剔除不成功的及死亡大鼠,二次分组,分为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健脾补土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3只。手术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干预7天,取材。取材前每组选取10只,采用国际公认的大鼠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mN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取材部位为缺血侧脑皮质组织。每组随机选取3只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病理形态改变;每组随机选取其中5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量;剩余5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相关死亡启动因子(phospho-Bcl-xL/Bcl-2 asociated death promoter,p-BAD)、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1)造模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上升,经药物干预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以依达拉奉组与健脾补土方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2)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较假手术组病理改变严重,出现组织大片坏死,经药物干预后,各组病理改变均有所改善,依达拉奉组和健脾补土方高剂量组尤为明显;(3)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脑组织缺血皮质区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均有所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依达拉奉组和健脾补土方高剂量组最为显著;(4)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脑缺血皮质组织p-BAD、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有所降低(P<0.05),其中依达拉奉组与健脾补土方高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健脾补土方可能通过上调p-BAD、Bcl-2、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脑组织病理改变,进而促进缺血脑组织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健脾补土方 磷酸化相关死亡启动因子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半胱氨酸蛋白酶-3 紧密连接蛋白-5 闭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蛋白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朱月 何莲芝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3期318-320,共3页
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of transcription,STAT)是1992年在研究干扰素诱导基因转录时鉴定出的一个胞浆蛋白家族,是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信号的下游效应物。
关键词 STAT3蛋白 妇科肿瘤 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 基因转录 受体信号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宫颈癌细胞株CaSki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宗妍 刘小敏 李金鸽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宫颈癌细胞株CaSki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CaSki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5 mg/L、10 mg/L、20 mg/L和40 mg/L)的EGCG溶液和5%胎牛血...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宫颈癌细胞株CaSki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CaSki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5 mg/L、10 mg/L、20 mg/L和40 mg/L)的EGCG溶液和5%胎牛血清培养液,记为5 mg/L组、10 mg/L组、20 mg/L组、40 mg/L组;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5%胎牛血清完全培养液。各组继续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半胱天冬氨酸酶-3(Caspase-3)、P5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结果5 mg/L组、10 mg/L组、20 mg/L组、40 mg/L组、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14%±0.54%、15.42%±1.22%、27.16%±2.11%、40.51%±1.57%、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5%±0.21%、5.39%±1.54%、15.14%±2.12%、27.46%±3.50%、0.74%±0.21%,组间相比,P均<0.05。实验组Caspase-3、P53、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EGCG可抑制CaSki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EGCG促进CaSki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P53、Bax、下调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宫颈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半胱天冬氨酸酶-3 P53基因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Bcl-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LAG-3分子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江露 吴昌平 +1 位作者 徐斌 蒋敬庭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检测可溶性LAG-3(soluble LAG-3,sLAG-3)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92例胃癌患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sLAG-3的含量,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sLAG-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sLAG-3作... 目的检测可溶性LAG-3(soluble LAG-3,sLAG-3)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92例胃癌患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sLAG-3的含量,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sLAG-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sLAG-3作为胃癌诊断标志物的价值。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标本的CEA表达水平,比较两者的诊断效率。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LAG-3含量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37.1(78.2,356.8)n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的711.4(504.8,1 089.4)ng/mL(Z=7.513,P<0.01)。胃癌患者血清sLAG-3含量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均有显著相关(Z分别为2.196,2.167和2.022,P均<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sLAG-3诊断胃癌中的敏感性(75.00%)和准确性(81.7%)均高于CEA(16.3%和43.7%)。结论 sLAG-3可作为胃癌诊断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胃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琳 张楠 +2 位作者 解基良 周振理 吴咸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37-38,共2页
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及缺血—再灌注6h模型组(M1)、24h模型组(M2)、72h模型组(M3),每组10只,对血浆内毒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Apaf-1的表达以及Bcl-2的表达分别进行检测和观察。与Cont.组比较,各模... 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及缺血—再灌注6h模型组(M1)、24h模型组(M2)、72h模型组(M3),每组10只,对血浆内毒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Apaf-1的表达以及Bcl-2的表达分别进行检测和观察。与Cont.组比较,各模型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凋亡指数、Apaf-1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而各模型组Bc l-2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Cont.组(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上升。认为在缺血-再灌注早期,通过Apaf-1和Bc l-2等凋亡因子作用肠黏膜上皮细胞产生大量病理性凋亡,造成肠道机械屏障的破坏,使肠道细菌和内毒素发生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凋亡蛋白活化因子-1 B淋巴细胞基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余鑫鑫 陈阳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甘草酸低、中、高剂量组5组,各10只。后四组制备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降支,甘草酸低、... 目的观察甘草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甘草酸低、中、高剂量组5组,各10只。后四组制备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降支,甘草酸低、中、高剂量组在缺血前半小时分别于股静脉注射30、60、90 mg/kg的甘草酸,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取各组心肌组织,采用TUNEL染色法测算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KK/JNK信号通路蛋白[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7(MKK4/7)、c-Jun氨基末端激酶1/2/3(JNK1/2/3)、磷酸化MKK4/7(p-MKK4/7)、磷酸化JNK1/2/3(p-JNK1/2/3)]及凋亡相关蛋白[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8、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同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凋亡率高,p-MKK4/7、p-JNK1/2/3、Caspase-8、Bax、Caspase-3表达高而Bcl-2表达低(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甘草酸中剂量组及甘草酸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低,p-MKK4/7、p-JNK1/2/3、Caspase-8、Bax、Caspase-3表达低而Bcl-2表达高(P均<0.05)。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出现较多变性坏死心肌细胞,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甘草酸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心肌细胞水肿程度轻且炎性细胞少。结论甘草酸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为抑制MKK/JNK信号通路中MKK4/7和JNK1/2/3磷酸化,降低Caspase-8、Bax、Caspase-3表达,升高Bcl-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甘草酸 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7 c-Jun氨基末端激酶1/2/3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 B淋巴细胞瘤-2蛋白 Bcl-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EZH2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段继惠 杨磊 +1 位作者 穆红 唐志琴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抑制人类Zest同源增强子(EZH2)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和C33A细胞,采用MTT法确定EZH2抑制剂3-去氮腺嘌呤(DZNep)在两种细胞中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将两种细胞分为DMSO... 目的观察抑制人类Zest同源增强子(EZH2)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和C33A细胞,采用MTT法确定EZH2抑制剂3-去氮腺嘌呤(DZNep)在两种细胞中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将两种细胞分为DMSO组、1/2 IC_(50)组和IC_(50)组,分别以DZNep终浓度0、3、6μmol/L处理Siha细胞各组,以0、2、4μmol/L处理C33A细胞各组。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ZH2蛋白、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X基因长片段(Bcl-xL)、促凋亡蛋白Bcl-2家族细胞凋亡相互作用因子(Bim)、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结果在Siha、C33A细胞中,1/2 IC_(50)组、IC_(50)组早期凋亡率均高于DMSO组,IC_(50)组早期凋亡率均高于1/2 IC_(50)组(P均<0. 05)。IC_(50)组EZH2蛋白表达均低于1/2 IC_(50)组、DMSO组(P均<0. 05); IC_(50)组Bcl-xL蛋白表达均低于1/2 IC_(50)组、DMSO组,Bim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高于1/2 IC_(50)组、DMSO组(P均<0. 05)。结论利用DZNep抑制宫颈癌细胞EZH2的表达后,能够诱导宫颈癌细胞早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xL蛋白表达并上调Bim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Zest同源增强子 宫颈癌 细胞凋亡 EZH2抑制剂 B淋巴细胞瘤-X基因长片段 促凋亡蛋白Bcl-2家族细胞凋亡相互作用因子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梅园 丁芝祥 +1 位作者 靳荷 蒋姣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57-1261,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RPE-19,分别采用0、40、80、160μg/mL EGCG处理。处理预定时间后分别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RPE-19,分别采用0、40、80、160μg/mL EGCG处理。处理预定时间后分别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p53的表达。结果: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发现ARPE-19随着EGCG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可见明显的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随着EGCG药物浓度的升高,凋亡率逐渐增高,40、80、160μg/mL凋亡率分别为4.95%±0.071%、11.75%±0.075%和21.25%±0.919%与对照组(2.8%±1.556%)相比有差异(P<0.01),呈现出药物浓度依赖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EGCG能明显上调凋亡促进因子Bax、caspase-3和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下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均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EGCG能明显诱导ARPE-19发生凋亡,其机制与抑制bcl-2的表达,增强Bax、caspase-3和p5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 凋亡 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 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ax) 胱天蛋白酶-3(caspase-3)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DKK-1、HE4、PARP-1、LAG-3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米彩锋 余儒桓 +1 位作者 李亚利 余守雅 《内科》 2022年第6期614-617,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DKK-1、人附睾蛋白(HE)4、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LAG)-3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6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DKK-1、人附睾蛋白(HE)4、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LAG)-3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6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患者的血清DKK-1、HE4、PARP-1和LAG-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DKK-1、HE4、PARP-1、LAG-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TNM分期、胃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患者的血清DKK-1、HE4、PARP-1、LAG-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NM分期Ⅲ~Ⅳ期胃癌患者的血清DKK-1、HE4、PARP-1水平均高于Ⅰ~Ⅱ期胃癌患者,血清LAG-3水平低于Ⅰ~Ⅱ期胃癌患者;胃癌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患者的血清DKK-1、HE4、PARP-1表达水平越高,血清LAG-3表达水平越低;伴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血清DKK-1、HE4、PARP-1、LAG-3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和血清DKK-1、HE4、PARP-1、LAG-3水平是胃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DKK-1、HE4、PARP-1、LAG-3呈高表达水平,其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胃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均为胃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DKK-1 人附睾蛋白4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家族基因遗传变异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陆文汇 吴瑛婷 +2 位作者 张军 蔡俊杰 陈慧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2期2006-2008,共3页
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同时影响组织的分化和生长,并起到重要作用。IGF-1和IGF-2在结构上均与胰岛素有着非常高的同源性[1~3]。人以及哺乳动物的所有组织几乎都能合成和分泌IGFs,血清中的IGFs主要是通过肝脏合成和分泌的。... 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同时影响组织的分化和生长,并起到重要作用。IGF-1和IGF-2在结构上均与胰岛素有着非常高的同源性[1~3]。人以及哺乳动物的所有组织几乎都能合成和分泌IGFs,血清中的IGFs主要是通过肝脏合成和分泌的。肝脏合成和分泌的IGFs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体内各个组织发挥内分泌作用。另外,体内很多组织也都可以合成IGFs,不过这些组织分泌的IGFs并不进入血液,而是在该组织内部发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IGFs通过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等途径与细胞表面的膜受体IGF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主要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PI3K/Akt)通路这两条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从而发挥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遗传变异 IGFBP 妇科肿瘤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内分泌作用 PI3K/Akt 磷脂酰肌醇3激酶 IG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LAG3、miR-221水平对帕金森病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东锋 李传侠 王义义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微小RNA-221(miR-221)水平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效能。方法临床确诊的PD患者92例(PD组),均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依据Hoehn-Yahr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8...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微小RNA-221(miR-221)水平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效能。方法临床确诊的PD患者92例(PD组),均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依据Hoehn-Yahr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8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LAG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iR-22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sLAG3、miR-221水平对PD的诊断效能。结果PD组血清sLAG3水平、miR-22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32.54±173.18)pg/mL、31.63±6.42,对照组分别为(705.96±113.58)pg/mL、23.98±4.89,两组相比,P均<0.001。重度组血清sLAG3水平、miR-22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8.88±126.87)pg/mL、37.08±4.51,中度组分别为(926.87±163.52)pg/mL、32.03±6.84,轻度组分别为(863.54±142.67)pg/mL、27.87±4.36,组间相比,P均<0.05。PD患者血清sLAG3水平、miR-221相对表达量与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清sLAG3水平诊断PD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取截断值为887.62 pg/mL时,血清sLAG3水平诊断PD的敏感度为55.43%、特异度为94.00%。血清miR-221水平诊断PD的曲线下面积为0.801,取截断值为27.22时,血清miR-221水平诊断PD的敏感度为71.74%、特异度为72.00%。取血清sLAG3水平截断值为887.62 pg/mL、miR-221水平截断值为27.22时,血清sLAG3联合miR-221水平诊断PD的敏感度为80.43%、特异度为76.00%。结论PD患者血清sLAG3水平、miR-221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检测血清sLAG3、miR-221有助于PD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微小RNA-221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LAG-3和DDK-1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19
作者 杨碧锋 袁霞妹 张文宝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和人Dickkopf相关蛋白1(DDK-1)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66例良性胃病患者(良性胃病组)和150例健康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血清sLAG-3和D...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和人Dickkopf相关蛋白1(DDK-1)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66例良性胃病患者(良性胃病组)和150例健康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血清sLAG-3和DDK-1水平,分析其与胃癌病理因素的关系及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度.结果胃癌组的血清sLAG-3水平显著低于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胃癌组的血清DDK-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在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的血清sLAG-3和DDK-1水平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TMN分期等病理因素均有相关性(均P<0.05).血清sLAG-3、DDK-1单独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97%、82.09%和83.12%、71.73%,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则分别达88.31%和87.01%.结论在胃癌的诊断中,采用血清sLAG-3和DDK-1检测的可靠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Dickkopf-1蛋白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血清共刺激分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光成 易婷婷 +3 位作者 刘素兰 蒋兴亮 郭晓兰 张国元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8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血清共刺激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28(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HB患者31例(CHB组)和体检健康者23例(对照...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血清共刺激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28(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HB患者31例(CHB组)和体检健康者23例(对照组),CHB组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取对照组和CHB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周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CD28、CTLA4和LAG3,检测HBV-DNA载量、HBe Ag判断病毒学应答(VR)及HBe Ag转阴情况。结果 CHB组随访到24周时仍31例、48周时仅10例。CHB组治疗前血清CD28、CTLA4和LAG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8周血清CD28、CTLA4和LAG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CD28和CTLA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血清LAG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后,VR共27例、HBe Ag转阴13例。CHB患者VR后血清LAG3水平较VR前升高(P<0.05),HBe Ag转阴后血清LAG3和CTLA4水平高于转阴前(P均<0.05)。结论 CHB患者血清CD28、CTLA4和LAG3水平降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使其水平逐渐升高,其中LAG3可能具有预测疾病转归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 细胞分化抗原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