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肿瘤免疫治疗与寄生虫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德伟 张传山 李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1-665,共5页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为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受T细胞受体(TCR)和细胞因子诱导,LAG-3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等配体结合而激活,进而上调Treg功能、负调控TC...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为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受T细胞受体(TCR)和细胞因子诱导,LAG-3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等配体结合而激活,进而上调Treg功能、负调控TCR信号转导并影响细胞因子分泌等降低机体免疫力,使病原体发生免疫逃逸。近年来,LAG-3因配体多样、表达广泛及作用突出而成为免疫治疗中较有潜力的新靶点。我们主要总结了LAG-3的结构、配体、作用以及在肿瘤免疫治疗及寄生虫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 肿瘤 寄生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表面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水平升高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晨芸 陆志成 +2 位作者 王克翔 别立翰 沈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2-537,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处于不同自然史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表达的变化,探讨抑制性受体LAG-3在T细胞的表达变化与处于不同自然史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e抗...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处于不同自然史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表达的变化,探讨抑制性受体LAG-3在T细胞的表达变化与处于不同自然史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e抗原(HBe Ag)和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处于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为免疫耐受期(IT)患者24例、免疫清除期(IC)32例和非活动或低复制期(LR)患者31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HC)。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T细胞和CD4+T细胞表达LAG-3的比例;免疫分析法、生化分析法和PCR分别检测患者肝脏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组间T细胞LAG-3表达率的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各期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LAG-3表达阳性率与血清ALT、HBV DNA和HBe A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LAG-3+CD8+T细胞的比例较HC组显著增高,且处于IT期的患者外周血LAG-3+CD8+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IC期或LR期患者及HC组。处于IC期患者外周血LAG-3+CD8+T细胞和LAG-3+CD4+T细胞比例与患者血清中AL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IT组患者外周血LAG-3+CD8+T细胞和LAG-3+CD4+T细胞比例与血清中HBe Ag呈正相关。然而,不同自然史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LAG-3+CD4+T细胞比例和LAG-3+CD8+T细胞比例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LAG-3在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高表达,尤其是IT期患者CD8+T细胞高表达,可能是造成CD8+T细胞功能低下、HBV在肝脏长期复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 T淋巴细胞 自然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旭然 邓冰清 +9 位作者 康雪娇 李寅时 阿比旦·艾尼瓦尔 余倩 孜比姑·肉素 阿迪莱·多力坤 王茂林 王慧 张传山 李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9-536,共8页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C57-wild-type, WT)和LAG3基因敲除(LAG3-knockout, LAG3-KO)小鼠经肝门静脉注射泡球蚴原头节,...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C57-wild-type, WT)和LAG3基因敲除(LAG3-knockout, LAG3-KO)小鼠经肝门静脉注射泡球蚴原头节,感染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脏CD19和α-SMA表达及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B细胞及其各亚群和表面CD80、CD86、MHC-Ⅱ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泡球蚴感染12周小鼠肝脏LAG3-KO组CD19阳性区及面积占比略高于WT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α-SMA在LAG3-KO组阳性区及面积占比显著高于WT组(t=-3.224、-3.227,P均<0.05)。LAG3-KO组肝脏B细胞表达CD80和MHC-Ⅱ分子的比例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9、-3.321,P均<0.05)。LAG3-KO组B2细胞占比显著高于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5,P<0.05)。LAG3-KO组B1b细胞表达CD80比例亦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15,P<0.001),而B2细胞表达CD80比例显著低于WT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2.806,P<0.05)。LAG3-KO组B2细胞表达MHC-Ⅱ分子显著上调,且具统计学差异(t=-4.227,P<0.01)。结论 泡球蚴感染中期12周,LAG3分子影响小鼠肝脏B细胞亚群及功能,并以B2型淋巴细胞尤为显著,LAG3对B细胞的活化以及MHC-Ⅱ类分子表达产生抑制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泡球蚴感染下的B细胞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球蚴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B细胞 B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淋巴细胞-NT3基因工程细胞的建立及鉴定
4
作者 麻晓峰 陈杰 +2 位作者 徐琳 顾香芳 高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4-396,399,I0002,共5页
目的建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并稳定表达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人淋巴细胞株,为后续的动物和人体耳蜗内基因转染实验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全血中通过Ficoll液提取人淋巴细胞,并在其完全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 目的建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并稳定表达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人淋巴细胞株,为后续的动物和人体耳蜗内基因转染实验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全血中通过Ficoll液提取人淋巴细胞,并在其完全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使其良好生长。通过RT-PCR得到人胎肝组织的NT3cDNA,以T4DNA连接酶和真核表达载体pIRES-DsRed2相连接。以阳离子脂质体作为载体,将pIRES-DsRed2-NT3转染人淋巴细胞,进行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建立了一种能使体外培养淋巴细胞成活时间延长的新方法,成功转染NT3基因至淋巴细胞中,并能继续存活相对较长时间,Western Blot证明细胞上清液中有NT3,构建了稳定表达NT3的人基因工程淋巴细胞。结论构建重组质粒pIRES-DsRed2-NT3,利用淋巴细胞作为中介宿主,进而表达、分泌NT3,为进一步NT3基因转染致聋动物耳蜗实验奠定了基础,并有可能为人体基因转染治疗耳聋找到很好的中介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3 基因克隆 淋巴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自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CD14~+细胞表面CD49b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表达水平降低 被引量:4
5
作者 曾汉玉 刘媛 +2 位作者 郭雯娓 王晓红 陈丽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9-372,377,共5页
目的观测黏附分子CD49b和负性调节分子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反复自发性流产(RSA)患者CD14+细胞上的表达。方法收集7例正常对照者和12例RSA患者外周血5 m 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血浆,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D14+细胞表面CD... 目的观测黏附分子CD49b和负性调节分子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反复自发性流产(RSA)患者CD14+细胞上的表达。方法收集7例正常对照者和12例RSA患者外周血5 m 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血浆,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D14+细胞表面CD49b和LAG-3的表达;ELISA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结果 RSA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的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CD14+CD49b+、CD14+LAG-3+、CD14+CD49b+LAG-3+细胞的百分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浆中,TGF-β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IL-10的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RSA患者外周血CD14+细胞表面CD49b和LAG-3的表达和血浆中TGF-β的水平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发性流产 单核细胞 CD49b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 转化生长因子Β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分子生物学功能及其抗体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昊 李新颖 +1 位作者 罗龙龙 马远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8,共9页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是一类免疫抑制性受体,主要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细胞表面。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TIM-3)等免疫检查点分子类似,LAG-3分子在活化的T细胞中表达上调,...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是一类免疫抑制性受体,主要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细胞表面。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TIM-3)等免疫检查点分子类似,LAG-3分子在活化的T细胞中表达上调,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以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而在肿瘤微环境中,抗原的持续刺激使T细胞过度表达LAG-3等抑制性分子,造成局部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LAG-3发挥抑制作用的下游信号通路及其与其他抑制性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初步临床数据证实,抗LAG-3和抗PD-1抗体具有协同治疗肿瘤的效果。然而,值得一提的是,LAG-3具有与其他任何免疫负性调控分子完全不同的胞内结构域,表明LAG-3分子具有独特的分子机制。目前,至少有7种靶向LAG-3的抗体药物和1种LAG-3-Fc融合蛋白进入临床研究。可以预见,针对LAG-3分子的靶向药物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免疫抑制性分子 癌症 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2-3p靶向HOXA5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周期阻滞与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沈文翠 石雨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5-1092,共8页
目的:探讨miR-142-3p通过调控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5)的表达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B-ALL细胞系Nalm6和人B淋巴母细胞系Hmy2-cir中miR-142-3p和HOXA5的... 目的:探讨miR-142-3p通过调控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5)的表达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B-ALL细胞系Nalm6和人B淋巴母细胞系Hmy2-cir中miR-142-3p和HOXA5的表达水平。使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42-3p模拟物、pcDNAHOXA5过表达质粒、miR-142-3p模拟物+pcDNA-HOXA5过表达质粒及对照物转染至Nalm6细胞。根据microRNA.org预测HOXA5与miR-142-3p的结合位点,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42-3p与HOXA5基因的靶向关系。使用细胞计数盒8(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142-3p对Nalm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42-3p对Nalm6细胞周期分布与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G_(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 (CDK4)以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my2-cir细胞比较,miR-142-3p在Nalm6细胞中低表达而HOXA5呈高表达(P <0.05)。miR-142-3p与HOXA5 3’-UTR存在互补结合区域,转染miR-142-3p模拟物与野生型HOXA5 3’-UTR组荧光素酶活性较转染miR-142-3p阴性对照与野生型HOXA5 3’-UTR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下降(P <0.05)。转染48和72 h后,转染miR-142-3p模拟物能够抑制Nalm6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克隆数目(P <0.05),使Nalm6细胞发生G1期阻滞,从而抑制CyclinD1与CDK4蛋白表达(P<0.01),促进Nalm6细胞的凋亡,并且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Caspase-3蛋白表达(P <0.05)。结论:miR-142-3p通过靶向下调HOXA5表达来抑制Nalm6细胞增殖,使细胞G1期阻滞,并促进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2-3p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同源异型盒基因5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敲除对MRSA感染小鼠皮肤模型中脓肿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淑君 张丁 +7 位作者 李一鸣 张思怡 周静 陈紫涵 程美琦 韩珊珊 王德成 晁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2-1000,共9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小鼠皮肤模型中对皮肤脓肿发展以及肥大细胞(mast cell,MC)激活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的野生型小鼠和Gal3...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小鼠皮肤模型中对皮肤脓肿发展以及肥大细胞(mast cell,MC)激活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的野生型小鼠和Gal3基因敲除(Gal3^(-/-))小鼠分为4组:野生型小鼠+PBS组、野生型小鼠+MRSA组、Gal3^(-/-)小鼠+PBS组、Gal3^(-/-)小鼠+MRSA组,分别皮下注射MRSA或PBS,每组5只。观察记录小鼠皮肤脓肿发展和病理学变化,比较皮肤组织中的载菌量,并分析相关炎性细胞因子、MC脱颗粒及活化标志物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的差异。结果感染MRSA后,野生型小鼠皮肤出现渐进性脓肿,而Gal3^(-/-)小鼠脓肿体积较小。与野生型小鼠+MRSA组相比,Gal3^(-/-)小鼠+MRSA组皮肤载菌量显著降低(P<0.01),且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较少的炎症细胞浸润。Gal3^(-/-)小鼠皮肤中的细胞因子IL-1β、TNF-α、IL-33、TGF-β和IL-10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甲苯胺蓝染色显示,野生型小鼠+MRSA组皮肤组织中大量MC释放颗粒物质,而Gal3^(-/-)小鼠+MRSA组仅发现少量脱颗粒的MC。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发现,Gal3^(-/-)小鼠+MRSA组中5-HT的表达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MRSA组。结论Gal3缺失降低MRSA感染导致的小鼠皮肤中MC的活化与脱颗粒,改变炎症反应,减轻了皮肤组织的脓肿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半乳糖凝集素-3 基因敲除 肥大细胞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G-3与PD-1的联合治疗与肿瘤免疫 被引量:1
9
作者 彭鹏 白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5-362,共8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其抑制剂显著改善了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然而,单药治疗的耐药性和总体反应率有限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作为新一代免疫检查点的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其在多...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其抑制剂显著改善了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然而,单药治疗的耐药性和总体反应率有限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作为新一代免疫检查点的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其在多种癌症中与PD-1协同增强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联合阻断PD-1和LAG-3能够产生比单独阻断其中一种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效果,从而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本文综述了LAG-3的结构特点,并揭示了其与PD-1在多种癌症中的特殊相互作用,为克服单药治疗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 癌症免疫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及复方丹参对大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10
作者 严媚 温丙昭 +1 位作者 曹琰 江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0-373,377,共5页
目的观察1,25-(OH)2D3及丹参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造血重建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受鼠随机分成4组:A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即aGVHD组),B组(1,25-(OH)2D3组),C组(丹参组),D组(两药联合组)。观察大鼠生存期、外周血象、aGVHD... 目的观察1,25-(OH)2D3及丹参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造血重建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受鼠随机分成4组:A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即aGVHD组),B组(1,25-(OH)2D3组),C组(丹参组),D组(两药联合组)。观察大鼠生存期、外周血象、aGVHD的临床表现及T细胞亚群。结果各药物干预组与aGVHD组相比,其aGVHD的发病时间延迟、aGVHD评分降低、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干预组外周血象恢复较快,在各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均高于aGVHD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方案处理后,CD4+、CD8+的数值明显较aGVHD降低,以CD4+细胞下降明显,而aGVHD时二者均明显增加,CD4+/CD8+的比值增大,结论1,25-(OH)2D3及复方丹参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对减轻aGVHD、促进造血重建及发挥免疫耐受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基因骨髓移植 造血重建 1 25-(OH)2D3 复方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信号过度活化引发免疫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燕 周远涛 +3 位作者 张玉 贺晓丽 陶律延 李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6-1541,1547,共7页
目前少数研究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基因PIK3CD(编码p110δ)发生功能获得性(GOF)变异后,可导致活化的PI3Kδ综合征(APDS)。该突变可通过诱导T细胞减少/衰老/耗竭、B细胞发育受阻、NK细胞毒性降低等多种免疫系统内部缺陷机制导致机... 目前少数研究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基因PIK3CD(编码p110δ)发生功能获得性(GOF)变异后,可导致活化的PI3Kδ综合征(APDS)。该突变可通过诱导T细胞减少/衰老/耗竭、B细胞发育受阻、NK细胞毒性降低等多种免疫系统内部缺陷机制导致机体内免疫缺陷、免疫失调甚至肿瘤发生。本文主要对PI3Kδ GOF诱导APDS发生的相关临床疾病特点及免疫缺陷分子机制展开综述,重点阐述该突变导致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及功能缺陷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PI3Kδ功能获得性变异 活化的PI3Kδ综合征(APDS) 淋巴细胞缺陷 免疫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中OPN、sLAG-3、DKK-1含量检测及其与肿瘤病理分期、凋亡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3
12
作者 姚凡保 黄仕尧 +1 位作者 付汐 邝倩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96-599,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中OPN、sLAG-3、DKK-1含量检测及其与肿瘤病理分期、凋亡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各105例,纳入胃癌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中OPN、sLAG-3、DKK1含量以及胃癌组织中Survivin、FLIP、Bcl-2...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中OPN、sLAG-3、DKK-1含量检测及其与肿瘤病理分期、凋亡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各105例,纳入胃癌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中OPN、sLAG-3、DKK1含量以及胃癌组织中Survivin、FLIP、Bcl-2的表达量。结果:胃癌组血清中OPN、DKK-1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LAG-3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NMⅠ~Ⅱ期和高中分化胃癌患者血清中OPN、DKK-1含量低于TNMⅢ~Ⅳ期和低未分化患者,sLAG-3含量高于TNMⅢ~Ⅳ期和低未分化患者;TNMⅠ~Ⅱ期和高中分化胃癌组织中Survivin、FLIP、Bcl-2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TNMⅢ~Ⅳ期和低未分化组织,且与血清OPN和DKK-1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清sLAG-3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OPN、DKK-1含量异常升高,sLAG-3含量异常降低,且OPN、sLAG-3、DKK~1含量与肿瘤分期、分化以及凋亡基因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骨桥蛋白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Dickkop-1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sLAG-3、PARP-1、CA50含量与手术切除病灶中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乐群 李新房 王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4期1957-1960,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1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1,PARP-1)、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 50,CA50)含量与手术切除病灶中癌基因...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1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1,PARP-1)、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 50,CA50)含量与手术切除病灶中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在周至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胃癌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胃癌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血清并测定sLAG-3、PARP-1、CA50的含量;采集胃癌组患者的胃癌病灶和癌旁病灶,测定PDCD4、RASSF1A、p16ink4a、Kiss-1、Eaf-2、CDC4、UHRF1、OCT4、Zeb-1、c-jun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sLAG-3、PARP-1、CA50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TNM分期越高,血清sLAG-3、PARP-1、CA50的含量越高(P<0.05);胃癌病灶内PDCD4、RASSF1A、p16ink4a、Kiss-1、Eaf-2、CDC4的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癌旁病灶(P<0.05),且与血清sLAG-3、PARP-1、CA50的含量呈负相关,胃癌病灶内UHRF1、OCT4、Zeb-1、c-jun的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病灶(P<0.05),且与血清中sLAG-3、PARP-1、CA50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sLAG-3、PARP-1、CA50含量的增多与胃癌的病理进程及抑癌基因表达缺失、原癌基因表达增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 糖类抗原50(CA50)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早期SRC-3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智勇 粟永萍 +5 位作者 徐建明 廖岚 冉新泽 李军 王峰超 唐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735-1737,共3页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早期SRC-3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核转位的变化。方法以SRC-3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15%-20%TBSAⅢ度烧伤为实验模型,观察两组在严重烧伤前、烧伤后1、6、12h肝脏GR表达...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早期SRC-3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核转位的变化。方法以SRC-3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15%-20%TBSAⅢ度烧伤为实验模型,观察两组在严重烧伤前、烧伤后1、6、12h肝脏GR表达及核转位的变化,同时提取致伤前、致伤后1h以及6h血清标本,观察炎性细胞因子TNF-d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变化。结果野生型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GR1h即显著下降,6h仍明显低于正常,12h有所恢复。而SRC-3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GR无明显变化,野生型小鼠和SRC-3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肝脏GR核转位均增加,但SRC-3基因敲除小鼠GR核转位增加更为显著;两组致伤后炎性细胞因子TNF-α均升高,但野生型小鼠升高更为显著,而实验组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升幅大于对照组。结论严重烧伤对野生型小鼠和SRC-3基因敲除小鼠肝脏GR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SRC-3的缺失可能减轻了严重创伤早期对GR功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受体辅活化-3 糖皮质激素受体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对SRC-3基因敲除小鼠肝脏NF-κB表达及核转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智勇 粟永萍 +4 位作者 徐建明 廖岚 冉新泽 李军 王峰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目的研究烧伤对SRC3基因敲除小鼠转录因子NFκB表达及核转位的影响。方法以SRC3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15%~20%TBSAⅢ度烧伤为实验模型,观察两组在严重烧伤前、烧伤后1、6、12h肝脏总蛋白NFκB、IκBα表达... 目的研究烧伤对SRC3基因敲除小鼠转录因子NFκB表达及核转位的影响。方法以SRC3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15%~20%TBSAⅢ度烧伤为实验模型,观察两组在严重烧伤前、烧伤后1、6、12h肝脏总蛋白NFκB、IκBα表达及核蛋白NFκB转位情况。结果野生型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NFκB各时相点除伤后6h有所下降外(P<0.05),其余相差不显著,而SRC3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NFκB有增加的趋势;野生型小鼠致伤后肝脏NFκB核转位明显增加(P<0.01),6h达到峰值,而SRC3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肝脏NFκB核转位亦有所增加,但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P<0.01);野生型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IκBα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而SRC3基因敲除小鼠致伤后肝脏总蛋白中IκBα表达伤后1h明显下降(P<0.01),之后均高于正常(P<0.01)。结论严重创伤后SRC3基因敲除小鼠NFκB的表达及核转位与野生型小鼠有明显的差异,SRC3的缺失可能部分抑制了NFκB对创伤应激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受体辅活化-3 核因子ΚB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胱天蛋白酶原-3的表达和体外活化
16
作者 李现亭 夏东岚 +3 位作者 莫晓宁 宋泉声 张颖妹 马大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 :建立一个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活化胱天蛋白酶 3的方法。方法 :将胱天蛋白酶 3酶原的基因从真核表达载体中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MTY4 His中 ,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MS2 胱天蛋白酶原 3融合蛋白 ;将包涵体变性 ,经酸化... 目的 :建立一个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活化胱天蛋白酶 3的方法。方法 :将胱天蛋白酶 3酶原的基因从真核表达载体中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MTY4 His中 ,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MS2 胱天蛋白酶原 3融合蛋白 ;将包涵体变性 ,经酸化和浓缩进行体外活化 ;对所得蛋白用Westernblot和活性试验进行鉴定。结果 :构建成pMTY4 His 胱天蛋白酶 3原核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较高水平表达的胱天蛋白酶原 3酶原 MS2融合蛋白。体外活化后每升诱导菌可获得约 10mg蛋白 ,用抗胱天蛋白酶 3单克隆抗体证实所得蛋白为胱天蛋白酶原 3,活性试验证实得到高活性的蛋白。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大量获取高活性的胱天蛋白酶 3的方法 ,为深入研究胱天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天蛋白酶原-3 体外活化 基因重组 细胞凋亡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IM-19及其靶基因产物STAT3在十二指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7
作者 刘岩 李静 张照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4-1097,1177,共5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GRIM-19)及其靶基因产物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十二指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十二指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2例十二指肠癌组织和30例十二指肠炎及溃疡对照组... 目的:研究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GRIM-19)及其靶基因产物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十二指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十二指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2例十二指肠癌组织和30例十二指肠炎及溃疡对照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GRIM-19及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十二指肠癌组织GRIM-19蛋白表达水平较十二指肠炎及溃疡组织表达减弱(P<0.05),且与十二指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十二指肠癌组织STAT3蛋白表达水平较十二指肠炎及溃疡组织表达增强(P<0.01),且与十二指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十二指肠癌组织中GRIM-19与STAT3表达呈负相关(r=-0.470,P<0.01)。结论:GRIM-19蛋白在十二指肠癌组织中的低表达或缺失与十二指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十二指肠癌组织中有GRIM-19低表达与STAT3高表达共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十二指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真核细胞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人LAG3单克隆抗体及其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欣悦 蔡秀 金月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抗体免疫学鉴定。方法以构建的稳定表达人LAG3胞外区和跨膜区的小鼠3T3单克隆细胞(LAG3-mLumin-3T3)免疫BALB/c小鼠,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是否含有抗人L...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抗体免疫学鉴定。方法以构建的稳定表达人LAG3胞外区和跨膜区的小鼠3T3单克隆细胞(LAG3-mLumin-3T3)免疫BALB/c小鼠,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是否含有抗人LAG3抗体。用SP2/0细胞皮下注射BALB/c小鼠形成实体骨髓瘤,体外分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免疫小鼠的脾细胞融合建立杂交瘤,用有限细胞稀释法分离出杂交瘤单克隆细胞。收集杂交瘤单克隆细胞培养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分泌LAG3 mAb。构建的表达LAG3胞外区4个独立结构域的3T3细胞株(LAG3-胞外结构域1/-2/-3/-4-3T3)用于流式细胞术区分mAb结合抗原表位。流式细胞术检测LAG3 mAb与活化状态下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共同培养前后细胞LAG3表达。结果重组真核细胞抗原免疫后小鼠能产生特异性抗人LAG3抗体。通过杂交瘤融合获得的杂交瘤单克隆细胞能够分泌小鼠抗人LAG3 mAb;不同单克隆细胞株分泌的mAb识别的LAG3抗原结构域存在差异。结论成功制备小鼠抗人LAG3 mAb,不同杂交瘤细胞克隆分泌的mAb识别表位不同,为进一步研究LAG3生物学特性及肿瘤治疗阻断抗体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 真核细胞抗原 活体骨髓瘤细胞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LAG-3及其靶向药物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慧男 钦可为 周丽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7-1612,共6页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受体,能负向调控T细胞的功能,避免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损伤机体。当肿瘤和慢性感染存在时,持续的抗原刺激诱导效应T细胞的LAG-3表达上调进而导致T细胞功能耗...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受体,能负向调控T细胞的功能,避免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损伤机体。当肿瘤和慢性感染存在时,持续的抗原刺激诱导效应T细胞的LAG-3表达上调进而导致T细胞功能耗竭和肿瘤免疫逃逸。靶向LAG-3药物通过特异性阻断LAG-3的信号通路,能重新激活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在多种实体瘤、血液系统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有很好的疗效。本文总结了当前关于LAG-3的结构,配体和调控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对当前的靶向LAG-3药物临床试验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了LAG-3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策略和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AG-3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免疫检查点 肿瘤 治疗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LAG-3抗体的溶瘤腺病毒对成胶质细胞瘤的抗瘤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欧阳一彬 何青龙 +2 位作者 孙衍昶 莫业和 李渭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共表达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抗体(LAG-3 antibody,aLAG)的溶瘤腺病毒对成胶质细胞瘤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在溶瘤腺病毒Ad3的骨架中插入aLAG序列,获得重组溶瘤腺病毒Ad3-aLAG。应用WB法检测感... 目的:探讨共表达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抗体(LAG-3 antibody,aLAG)的溶瘤腺病毒对成胶质细胞瘤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在溶瘤腺病毒Ad3的骨架中插入aLAG序列,获得重组溶瘤腺病毒Ad3-aLAG。应用WB法检测感染成胶质细胞瘤GL261细胞中aLAG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重组溶瘤腺病毒对GL261细胞的杀伤能力,通过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评估重组溶瘤腺病毒对成胶质细胞瘤的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浸润T细胞,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浸润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及IFN-γ的水平。结果:成功构建的重组溶瘤腺病毒可以有效表达aLAG(P<0.01),并且可以在体外杀伤GL261细胞(P<0.01)。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显示,重组溶瘤腺病毒Ad3-aLAG较Ad3溶瘤腺病毒而言肿瘤抑制能力更强(P<0.01),并且可以有效增强移植瘤组织中CD3+T细胞的浸润(P<0.01)、增强浸润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P<0.01)。结论:Ad3-aLAG重组溶瘤腺病毒在体内外均显著抑制成胶质细胞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增强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有望为成胶质细胞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腺病毒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抗体 成胶质细胞 小鼠移植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