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Tim-3、C-myc、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钟玉钗 胡可丁 +1 位作者 姜义荣 黄晓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Tim-3、C-myc、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选取2019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ALL患者,对照组选取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5例。对两组患者Tim-3、C-myc mRNA表达量...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Tim-3、C-myc、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选取2019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ALL患者,对照组选取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5例。对两组患者Tim-3、C-myc mRNA表达量、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进行检测。统计患者死亡率,分析Tim-3、C-myc、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im-3、C-myc、CD8^(+)水平明显升高,而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降低(均P<0.001)。Tim-3、C-myc mRNA表达量、CD3^(+)、CD4^(+)、CD8^(+)、CD4^(+)/CD8^(+)水平与危险度分型、髓外浸润相关(均P<0.05)。Tim-3、C-myc、CD8^(+)低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高表达患者,而CD3^(+)、CD4^(+)、CD4^(+)/CD8^(+)高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有髓外浸润、高危分型占比、Tim-3、C-myc、CD8^(+)水平较高,CD3^(+)、CD4^(+)、CD4^(+)/CD8^(+)水平较低(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髓外浸润、危险度分型、Tim-3、C-myc、CD3^(+)、CD4^(+)、CD8^(+)、CD4^(+)/CD8^(+)为影响ALL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与Tim-3、C-myc、CD3^(+)、CD4^(+)、CD8^(+)、CD4^(+)/CD8^(+)单项诊断相比,Tim-3、C-myc、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预测ALL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准确性较高(P<0.05)。结论:ALL患者Tim-3、C-myc mRNA表达量、CD8^(+)水平较高,CD3^(+)、CD4^(+)、CD4^(+)/CD8^(+)水平较低,且Tim-3、C-myc、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与患者髓外浸润、高危分型、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C-MYC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荣汤联合针灸对乳腺癌术后气血两虚证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CGA、slCAM-1、GDF3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闫明 任璐璐 任士珂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3-246,共4页
目的 研究益气养荣汤联合针灸对乳腺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嗜铬粒蛋白A(granin A,CG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factor-1,slCAM-1)、人生长分化因子3(human growth differentiation ... 目的 研究益气养荣汤联合针灸对乳腺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嗜铬粒蛋白A(granin A,CG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factor-1,slCAM-1)、人生长分化因子3(human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3,GDF3)水平的影响。方法 乳腺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92例均由2020年5月-2023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CEF方案化疗治疗,试验组在CEF方案化疗的基础上予以益气养荣汤联合针灸治疗,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生命质量、血清CGA、slCAM-1、GDF3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及治疗4个周期后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较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功能维度、总体生命质量评分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个周期后症状维度评分及血清CGA、slCAM-1、GDF3水平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均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个周期后试验组全血CD4^(+)、CD4^(+)/CD8^(+)水平升高,对照组全血CD4^(+)、CD4^(+)/CD8^(+)水平降低,试验组更高(P<0.05);试验组全血CD8^(+)水平降低,对照组全血CD8^(+)水平升高,试验组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4个周期后的总有效率(61.36%,27/44)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3.33%,35/42)更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因治疗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益气养荣汤联合针灸可调节乳腺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抑制血清CGA、slCAM-1、GDF3表达,控制癌细胞异常增殖,提高生命质量,疗效确切,降低术后化疗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气血两虚证 益气养荣汤 针灸 T淋巴细胞亚群 嗜铬粒蛋白A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人生长分化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小鼠肺组织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22分泌增加 被引量:8
3
作者 蔡佳玉 卢红艳 +4 位作者 苏兆亮 王秋霞 宓兰兰 徐苏晴 薛正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5-870,共6页
目的探讨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方法40只新生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20只。将孕19 d提前剖出的C57BL/6小鼠暴露于850 mL/L O2中复制BPD模型。在小鼠生后1、3、7、14 d... 目的探讨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方法40只新生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20只。将孕19 d提前剖出的C57BL/6小鼠暴露于850 mL/L O2中复制BPD模型。在小鼠生后1、3、7、14 d,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取新鲜肺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ILC3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ILC3在肺组织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IL-17^+ILC3、IL-22^+ILC3比例。结果小鼠肺组织ILC3占淋巴细胞比例在出生后7 d达到最高。与空气组相比,同时间点高氧组小鼠肺组织ILC3比例明显增加,IL-17和IL-22含量明显增加、GM-CSF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组IL-17^+ILC3及IL-22^+ILC3比例明显增加。结论ILC3分泌IL-17及IL-22与BP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 细胞介素17(IL-17) IL-22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旭然 邓冰清 +9 位作者 康雪娇 李寅时 阿比旦·艾尼瓦尔 余倩 孜比姑·肉素 阿迪莱·多力坤 王茂林 王慧 张传山 李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9-536,共8页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C57-wild-type, WT)和LAG3基因敲除(LAG3-knockout, LAG3-KO)小鼠经肝门静脉注射泡球蚴原头节,...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C57-wild-type, WT)和LAG3基因敲除(LAG3-knockout, LAG3-KO)小鼠经肝门静脉注射泡球蚴原头节,感染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脏CD19和α-SMA表达及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B细胞及其各亚群和表面CD80、CD86、MHC-Ⅱ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泡球蚴感染12周小鼠肝脏LAG3-KO组CD19阳性区及面积占比略高于WT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α-SMA在LAG3-KO组阳性区及面积占比显著高于WT组(t=-3.224、-3.227,P均<0.05)。LAG3-KO组肝脏B细胞表达CD80和MHC-Ⅱ分子的比例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9、-3.321,P均<0.05)。LAG3-KO组B2细胞占比显著高于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5,P<0.05)。LAG3-KO组B1b细胞表达CD80比例亦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15,P<0.001),而B2细胞表达CD80比例显著低于WT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2.806,P<0.05)。LAG3-KO组B2细胞表达MHC-Ⅱ分子显著上调,且具统计学差异(t=-4.227,P<0.01)。结论 泡球蚴感染中期12周,LAG3分子影响小鼠肝脏B细胞亚群及功能,并以B2型淋巴细胞尤为显著,LAG3对B细胞的活化以及MHC-Ⅱ类分子表达产生抑制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泡球蚴感染下的B细胞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球蚴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B细胞 B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7与Tim-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马丽 蒯文霞 +3 位作者 祁海啸 张荣荣 袁玉芳 赵继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8-1735,共8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液素-3(Tim-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初治ALL患者8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组对象的骨...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液素-3(Tim-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初治ALL患者8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组对象的骨髓分离细胞中CCR7、Tim-3表达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2组CCR7、Tim-3表达差异,分析CCR7、Tim-3的表达与AL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CCR7、Tim-3对初治ALL患者的评估预测价值,分析ALL患者CCR7、Tim-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复发组CCR7与Tim-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5);CCR7诊断的临界值为45.97%,其对应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4.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95 CI 0.777-0.939);Tim-3诊断的临界值为53.54%,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0.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95 CI 0.792-0.947);联合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95 CI 0.914-0.996),对应的灵敏度86.6%,特异度78.9%(P<0.05);CCR7、Tim-3表达与年龄、性别、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骨髓中原始细胞数、血小板计数、中枢神经系统侵袭、细胞遗传学融合基因无明显相关性(P>0.05);CCR7、Tim-3高表达患者髓外浸润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T-ALL患者Tim-3高表达率(76.9%)明显高于B-ALL患者Tim-3高表达率(45.2%)(P<0.05);CCR7≥45.97%及<45.97%患者中位OS时间分别为9.3个月、13.6个月(P=0.004)。Tim-3≥53.54%及Tim-3<53.54%患者的中位OS时间分别为9.1个月、13.6个月(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R7(HR=1.024,95 CI1.000-1.049)及Tim-3(HR=1.879,95 CI 1.183-2.985)水平为影响AL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初诊骨髓细胞中CCR7、Tim-3表达对于疾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检测能够提升检测的灵敏度,CCR7、Tim-3高表达与OS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ALL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7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液素-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和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丽 王磊 +1 位作者 吴亚琴 王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结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来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的260例老年TIA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发病第2天进行临床检查及检验。将入院7 ...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结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来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的260例老年TIA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发病第2天进行临床检查及检验。将入院7 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展为脑梗死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ABCD3-Ⅰ评分。统计比较TIA患者ABCD3-Ⅰ评分分层与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TIA不同持续时间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PAF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IA患者ABCD3-Ⅰ评分分层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为0.00%、8.87%、33.91%(P<0.05)。观察组患者TIA持续时间越长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越高(P<0.05)。PAF水平、ABCD3-Ⅰ评分、PAF水平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患者发生脑梗死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784、0.841;敏感性分别为70.2%、68.1%、85.6%;特异性分别为57.4%、72.1%、80.9%(P<0.01)。PAF水平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患者发生脑梗死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2个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PAF结合ABCD3-Ⅰ评分对老年TIA后进展为脑梗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因子 预测 ABCD3-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芥淋巴细胞毒性作用与caspase-3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赛燕 刘勇 +2 位作者 朱明学 张黎明 董兆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 探讨硫芥对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方式和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硫芥诱导的体外培养淋巴细胞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DNA的损伤 ,运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 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及... 目的 探讨硫芥对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方式和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硫芥诱导的体外培养淋巴细胞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DNA的损伤 ,运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 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及活化。结果 硫芥可导致淋巴细胞DNA损伤 ,Caspase 3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增加 ,同时发生活化作用 ,具有时间依赖效应。结论 硫芥通过caspase依赖途径诱导淋巴细胞毒作用 ,Caspase 3的表达与活化参与该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芥 淋巴细胞 胱氨酸蛋白酶-3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2-3p靶向HOXA5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周期阻滞与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沈文翠 石雨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5-1092,共8页
目的:探讨miR-142-3p通过调控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5)的表达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B-ALL细胞系Nalm6和人B淋巴母细胞系Hmy2-cir中miR-142-3p和HOXA5的... 目的:探讨miR-142-3p通过调控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5)的表达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B-ALL细胞系Nalm6和人B淋巴母细胞系Hmy2-cir中miR-142-3p和HOXA5的表达水平。使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42-3p模拟物、pcDNAHOXA5过表达质粒、miR-142-3p模拟物+pcDNA-HOXA5过表达质粒及对照物转染至Nalm6细胞。根据microRNA.org预测HOXA5与miR-142-3p的结合位点,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42-3p与HOXA5基因的靶向关系。使用细胞计数盒8(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142-3p对Nalm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42-3p对Nalm6细胞周期分布与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G_(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 (CDK4)以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my2-cir细胞比较,miR-142-3p在Nalm6细胞中低表达而HOXA5呈高表达(P <0.05)。miR-142-3p与HOXA5 3’-UTR存在互补结合区域,转染miR-142-3p模拟物与野生型HOXA5 3’-UTR组荧光素酶活性较转染miR-142-3p阴性对照与野生型HOXA5 3’-UTR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下降(P <0.05)。转染48和72 h后,转染miR-142-3p模拟物能够抑制Nalm6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克隆数目(P <0.05),使Nalm6细胞发生G1期阻滞,从而抑制CyclinD1与CDK4蛋白表达(P<0.01),促进Nalm6细胞的凋亡,并且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Caspase-3蛋白表达(P <0.05)。结论:miR-142-3p通过靶向下调HOXA5表达来抑制Nalm6细胞增殖,使细胞G1期阻滞,并促进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2-3p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同源异型盒基因5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3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雨 单楠 +3 位作者 谭彬 刘洋铭 何承晋 漆洪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探讨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参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受损的信号通路,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选择性剖... 目的:探讨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参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受损的信号通路,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选择性剖宫产手术的正常足月妊娠组(31例)以及子痫前期组(29例)的胎盘组织。使用Western blot检测2组胎盘组织SRC-3的表达。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分为4个处理组:正常常氧对照(N)培养组、缺氧/复氧(H/R)培养组、SRC-3 sh RNA慢病毒敲降(sh SRC-3)培养组以及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培养组。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中SRC-3、p-Akt(Ser473)、Akt、p-m TOR(Ser2481)、m TOR的表达。使用细胞管腔成型实验检测内皮细胞血管形成能力。结果:SRC-3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足月胎盘(t=3.501,P=0.013)。细胞学实验中,与N组相比,H/R组、sh SRC-3组及LY294002组HUVECs的SRC-3(t=4.236,P=0.007;t=5.469,P=0.002;t=4.165,P=0.008)、p-Akt(Ser473)/Akt(t=5.214,P=0.002;t=5.188,P=0.002;t=7.054,P=0.000)、p-m TOR(Ser2481)/m TOR(t=4.832,P=0.003;t=5.695,P=0.001;t=5.699,P=0.001)表达降低。H/R组、sh SRC-3组、LY294002组HUVECs血管形成能力低于N组(t=5.268,P=0.002;t=4.648,P=0.004;t=4.087,P=0.009)。结论:SRC-3可能通过PI3K/Akt/m TOR通路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3 血管内皮 PI3K/Akt/m 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淋巴细胞-NT3基因工程细胞的建立及鉴定
10
作者 麻晓峰 陈杰 +2 位作者 徐琳 顾香芳 高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4-396,399,I0002,共5页
目的建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并稳定表达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人淋巴细胞株,为后续的动物和人体耳蜗内基因转染实验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全血中通过Ficoll液提取人淋巴细胞,并在其完全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 目的建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并稳定表达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人淋巴细胞株,为后续的动物和人体耳蜗内基因转染实验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全血中通过Ficoll液提取人淋巴细胞,并在其完全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使其良好生长。通过RT-PCR得到人胎肝组织的NT3cDNA,以T4DNA连接酶和真核表达载体pIRES-DsRed2相连接。以阳离子脂质体作为载体,将pIRES-DsRed2-NT3转染人淋巴细胞,进行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建立了一种能使体外培养淋巴细胞成活时间延长的新方法,成功转染NT3基因至淋巴细胞中,并能继续存活相对较长时间,Western Blot证明细胞上清液中有NT3,构建了稳定表达NT3的人基因工程淋巴细胞。结论构建重组质粒pIRES-DsRed2-NT3,利用淋巴细胞作为中介宿主,进而表达、分泌NT3,为进一步NT3基因转染致聋动物耳蜗实验奠定了基础,并有可能为人体基因转染治疗耳聋找到很好的中介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3 基因克隆 淋巴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的鉴定、免疫活性测定及其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
11
作者 楼美清 卢亦成 +4 位作者 陆丽英 沈茜 黄强 王文仲 朱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鉴定自制的抗 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 )的双向结合能力 ,测定其免疫活性及其对 T淋巴细胞的作用。 方法 :用标化凝胶柱洗脱、免疫组化等方法对自制双抗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双向结合能力进行测定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 目的 :鉴定自制的抗 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 )的双向结合能力 ,测定其免疫活性及其对 T淋巴细胞的作用。 方法 :用标化凝胶柱洗脱、免疫组化等方法对自制双抗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双向结合能力进行测定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等方法对双抗的双向免疫活性及其对 T淋巴细胞表型的作用进行测定 ,并观察 T淋巴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经洗脱证实该双抗相对分子质量为 11万 ;经双抗作用后 ,胶质瘤细胞和淋巴细胞阳性染色率分别 >80 %和 >90 %;免疫活性测定显示双抗不仅可与 T淋巴细胞结合 (结合效价为 1∶ 32 0 0 0 ) ,还可结合胶质瘤细胞 (结合效价为 1∶ 80 0 0 ) ;在细胞表型方面 ,被双抗活化时 ,CD3+细胞数占绝大多数 ,CD8+细胞比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结论 :所制备的复合物确系具有双向结合能力的双抗 ,有双向免疫活性 ,并可活化 T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免疫活性 T淋巴细胞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GSK-3β活性促进NF-κB诱导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
12
作者 胡艳妮 徐酉华 +1 位作者 顾晓艳 李瑞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09-815,共7页
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维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生存的关键因子.近年来发现,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可以正性调控NF-κB的活性.本研究通过抑制GSK-3β活性初步探讨ALL细胞中GSK-3β在NF-κB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收... 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维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生存的关键因子.近年来发现,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可以正性调控NF-κB的活性.本研究通过抑制GSK-3β活性初步探讨ALL细胞中GSK-3β在NF-κB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收集AL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到ALL细胞核内GSK-3β有明显聚集.体外培养ALL细胞后经GSK-3β抑制剂氯化锂(LiCl)和SB216763处理,采用Western印迹和EMSA检测发现,ALL细胞核内GSK-3β表达下降,而NF-κBP65蛋白无明显变化,但是其活性明显降低.同时RT-PCR结果显示,NF-κB下游抗凋亡基因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随之下降,AnnexinV-PE/7-AAD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证实,ALL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该结果表明,抑制GSK-3β活性可以下调NF-κB的转录活性,并通过下调抗凋亡基因存活素的表达而促进ALL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核转录因子-ΚB 存活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氧十二烷酰高丝氨酸内酯对淋巴细胞Toll样受体2和4的影响
13
作者 芦起 余加林 +1 位作者 杨锡强 刘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QS)系统信号分子3-氧十二烷酰高丝氨酸内酯(3-O-C12-HSL)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TLR2/4mRNA表达以及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方法:自健康献血者血液中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以0、1、10、5...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QS)系统信号分子3-氧十二烷酰高丝氨酸内酯(3-O-C12-HSL)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TLR2/4mRNA表达以及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方法:自健康献血者血液中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以0、1、10、50、100μmol/L3-O-C12-HSL作用12h,分离淋巴细胞,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3-O-C12-HSL分别作用对人淋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用RT-PCR测定淋巴细胞TLR2/4mRNA表达。收集上清,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TNF-α。结果:3-O-C12-HSL刺激12h后淋巴细胞TLR2/4mRNA表达增高,且呈剂量依赖关系,TLR2/4mRNA在100μmol/L时最为显著(0.723±0.005,0.363±0.013),P<0.05。TLR2变化较TLR4明显,P<0.05。3-O-C12-HSL对淋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在100μmol/L时最为显著(0.463±0.052),P<0.05。3-O-C12-HSL能抑制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在100μmol/L时最为显著(267.090±13.878),P<0.05。结论:3-O-C12-HSL可以激发淋巴细胞细胞增殖,上调Toll样受体的表达水平,Toll样受体表达上调抑制TNF-α表达,获得性免疫对固有免疫有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受体 淋巴细胞 3-氧十二烷酰高丝氨酸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体外培养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及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
14
作者 曹荣 王加启 +2 位作者 胡菡 卜登攀 雒秋江 《中国奶牛》 2007年第S1期26-29,共4页
体外培养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添加0、0.01、0.1、1、10和100nM的1,25(OH)_2D_3,研究1,25-(OH)_2D_3对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5-(OH)_2D_3对淋巴细胞转化率没有影响,但可以通过抑制IFN-γ的分泌影响... 体外培养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添加0、0.01、0.1、1、10和100nM的1,25(OH)_2D_3,研究1,25-(OH)_2D_3对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5-(OH)_2D_3对淋巴细胞转化率没有影响,但可以通过抑制IFN-γ的分泌影响奶牛的细胞免疫功能。添加0.01~100nM的1,25-(OH)_2D_3对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剂量依赖性抑制了ConA和PWM诱导的淋巴细胞IFN-γ的产量。当1,25(OH)_2D_3浓度达到0.1nM、1nM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抑制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IFN-γ的产量。以PWM激活的细胞在培养48h、72h,1,25-(OH)_2D_3添加量在0.1~100nM范围均极显著抑制IFN-γ的产生(P<0.01)。添加0.01nM 1,25(OH)_2D_3对IFN-γ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P>0.05),在培养48h后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培养72h后也极显著的抑制了IFN-γ的产生(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体外 外周血淋巴细胞 转化率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GATA3-AS1靶向miR-515-5p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彦 韵雪雪 +2 位作者 郑忠梅 徐倩 左立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GATA3反义RNA1(GATA3-AS1)靶向mi R-515-5p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RT-q PCR检测对照者和ALL患儿血浆中GATA3-AS1和mi R-515-5p的表达水平。将人ALL细胞Jurkat分为si-...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GATA3反义RNA1(GATA3-AS1)靶向mi R-515-5p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RT-q PCR检测对照者和ALL患儿血浆中GATA3-AS1和mi R-515-5p的表达水平。将人ALL细胞Jurkat分为si-GATA3-AS1、si-NC、mi R-NC、mi R-515-5p、si-GATA3-AS1+anti-mi R-NC和si-GATA3-AS1+anti-mi R-515-5p共6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用于确定GATA3-AS1和mi R-515-5p的靶向关系。结果:ALL患儿血浆中GATA3-AS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者(P<0.001),mi R-515-5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者(P<0.001)。与si-NC组比较,si-GATA3-AS1组细胞抑制率、凋亡率、mi R-515-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mi R-NC组比较,mi R-515-5p组细胞抑制率、凋亡率显著升高(P<0.001)。GATA3-AS1与mi R-515-5p直接特异性结合。与si-GATA3-AS1+anti-mi R-NC组比较,si-GATA3-AS1+anti-mi R-515-5p组细胞抑制率、凋亡率显著降低(P<0.001)。结论:下调GATA3-AS1可通过靶向上调mi R-515-5p的表达抑制儿童ALL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GATA3-AS1 miR-515-5p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小鼠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程程 武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95-1101,共7页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哮喘小鼠肺来源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4~6周龄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干预组,每组8只。哮喘组、...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哮喘小鼠肺来源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4~6周龄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干预组,每组8只。哮喘组、干预组通过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及雾化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PBS替代。干预组在激发前30 min腹腔注射1,25-(OH)2-D3混合液0.08 mL[含1,25-(OH)2-D3 0.08μg],对照组、哮喘组以PBS替代。末次激发24 h后,行肺泡灌洗术,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采用ELISA检测BALF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病理变化;qRT-PCR检测肺组织抑瘤因子2(suppressor of tumorigenicity 2,ST-2)、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 IL-33、 IL-5、 IL-13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来源ILC2s比例变化;分析BALF中EOS计数、IL-33表达与ILC2s,IL-33与IL-13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气道形态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加重;干预组较哮喘组减轻。哮喘组及干预组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EOS计数、IL-33、IL-13、IL-5表达以及肺来源ILC2s(lineage-ICOS+ST-2+)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BALF中IL-5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及干预组肺组织ST-2、ICOS、IL-33、IL-5、IL-13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IL-5 mRNA表达高于哮喘组(P<0.05),其余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5)。BALF中EOS计数与ILC2s比例、IL-33表达与ILC2s比例、IL-33与IL-13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0.854、0.757、0.886,P<0.05)。结论 1,25-(OH)2-D3可通过抑制IL-33/ST-2通路调节ILC2s活化,减少IL-13分泌,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而对IL-5无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1 25-二羟维生素D3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细胞介素13 细胞介素33 抑瘤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SOCS3通过STAT3信号通路调节Treg细胞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玲玲 王宁玲 +3 位作者 吴正玉 刘亢亢 储金华 杨林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SOCS3)的表达水平对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初治的ALL患儿作为初诊组,13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SOCS3)的表达水平对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初治的ALL患儿作为初诊组,13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实验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mRNA、SOCS3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对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①ALL患儿初诊组在SOCS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STAT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ALL患儿初诊组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ALL患儿初诊组中STAT3的表达水平与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51,P<0.05),SOCS3的表达水平与STAT3、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STAT:r=-0.61,P<0.05;Treg:r=-0.558,P<0.05)。结论 ALL患儿初诊组中SOCS3的低表达引起STAT3的活化增加,进而提高了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通过调控SOCS3表达水平的方法可能为ALL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调节性T细胞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抑制耐药肺结核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尹柯 杨励 +3 位作者 李圆菲 谢和宾 喻容 刘超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了解耐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与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差异,并探讨其在抑制特异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 目的了解耐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与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差异,并探讨其在抑制特异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30例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39例非耐药肺结核患者(普通肺结核组)及3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耐药肺结核组)的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和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组别人群外周血血清中TGF-β1、IL-10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成人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和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分别占CD4+细胞总数的(17.09±5.43)%和(0.78±0.88)%;普通肺结核组外周血中上述两种细胞分别占CD4+细胞总数的(22.12±3.43)%和(2.79±1.65)%;耐药肺结核组外周血上述两种细胞分别占CD4+细胞总数的(24.01±5.65)%和(4.51±1.47)%。耐药肺结核组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所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较普通肺结核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肺结核组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普通肺结核组(P<0.05),并且耐药肺结核组TGF-β1[(4.15±1.39)ρ/ng.L-1]、IL-10[(872.17±269.75)μg/L]明显高于普通肺结核组[分别为(3.03±1.42)ρ/ng.L-1、(266.83±57.09)μg/L]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12±0.77)ρ/ng.L-1、(105.21±23.56)μg/L](P<0.05)。结论 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可能削弱结核病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作用,是导致结核病感染慢性化且出现耐药的原因之一;TGF-β1、IL-10可能参与抑制机体细胞免疫,与耐药结核病的形成和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CD4+CD25+T淋巴细胞 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肽AC-DEVD-CHO对硫芥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赛燕 刘勇 +2 位作者 朱明学 张黎明 董兆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 探讨caspase 3活性在硫芥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中的变化和其四肽抑制剂AC DEVD CHO对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 3活性变化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DNAladder ,细胞凋亡率。结果 硫芥可诱导... 目的 探讨caspase 3活性在硫芥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中的变化和其四肽抑制剂AC DEVD CHO对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 3活性变化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DNAladder ,细胞凋亡率。结果 硫芥可诱导淋巴细胞caspase 3活性升高 ,其多肽抑制剂可部分阻断细胞凋亡 ,主要表现在抑制剂作用下DNAladder现象减弱 ,细胞凋亡百分数下降。结论 硫芥通过激活caspase 3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其多肽抑制剂对淋巴细胞凋亡具有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肽 硫芥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胱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氧基雌二醇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T-CEM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学亚 吴诗馨 郭熙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56-1760,共5页
目的研究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 2-ME2)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6T-CEM细胞生物学行为(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6T-CEM细胞与2-ME2共培养处理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DNA片段法检验6T-CEM... 目的研究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 2-ME2)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6T-CEM细胞生物学行为(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6T-CEM细胞与2-ME2共培养处理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DNA片段法检验6T-CEM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6T-CEM细胞内Akt、procaspase-3、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2-ME2作用后,MTT比色法显示6T-CEM细胞增殖被抑制。DNA片段法检测表明,6T-CEM细胞发生了预示凋亡的DNA梯度片段化。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ME2作用后,6T-CEM细胞内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上调,Procaspase-3、磷酸化Akt蛋白表达降低,总Akt无变化。结论 2-ME2体外具有抑制6T-CEM细胞增殖效果,其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6T-CEM细胞生长,其作用与活化细胞内源性凋亡路径及抑制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基雌二醇 6T-CEM细胞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凋亡 PI3K/AKT通路 BCL-2/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