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宁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冷冻-超滤法制备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用其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腹腔注射,10 d后称重并处死小鼠,剖检取脾脏和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同时进...
[目的]研究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冷冻-超滤法制备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用其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腹腔注射,10 d后称重并处死小鼠,剖检取脾脏和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同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并进行脾脏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药物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药物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和胸腺组织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可以减轻环磷酰胺所导致的免疫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
免疫器官
组织结构
淋巴细胞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乳与血液中酮病预警新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华加敏
田雨
+6 位作者
何生平
刘小军
向明慧
周天赐
徐晨杰
陈芳慧
蔡亚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20,共9页
[目的]酮病是高产奶牛常发的代谢性疾病,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奶牛泌乳早期的生产性能DHI(奶牛群体改良)以及外周血的血细胞成分分析数据,阐明酮病发生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及早预警牧场牛群酮病的发展。[方法]连续3年(2018—2020年)追踪...
[目的]酮病是高产奶牛常发的代谢性疾病,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奶牛泌乳早期的生产性能DHI(奶牛群体改良)以及外周血的血细胞成分分析数据,阐明酮病发生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及早预警牧场牛群酮病的发展。[方法]连续3年(2018—2020年)追踪江苏省境内某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产后前3个月酮病高发期的生产性能数据,筛选出25头健康和20头酮病奶牛,进一步采集2020年产后第1个月的外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作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确定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值。[结果]奶牛生产性能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脂率与酮病显著正相关,乳糖率与酮病显著负相关;奶牛血细胞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是与酮病正相关的指标;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鲜牛乳中乳脂率和血液中淋巴细胞数两项联合指标对奶牛酮病具有显著的预警作用,其中乳脂率的最佳分界值为4.21%,淋巴细胞数的最佳分界值为4.815×109L-1。[结论]生鲜奶中的乳脂率和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数可作为奶牛产后发生酮病的预警依据,用于指导牧场及时做好调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病
奶牛群体改良(DHI)
乳脂率
淋巴细胞数目
RO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宁鹏
机构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90-92,共3页
基金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基础研究项目(2016-ZJ-756)
文摘
[目的]研究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冷冻-超滤法制备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用其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腹腔注射,10 d后称重并处死小鼠,剖检取脾脏和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同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并进行脾脏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药物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药物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和胸腺组织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可以减轻环磷酰胺所导致的免疫器官损伤。
关键词
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
免疫器官
组织结构
淋巴细胞数目
Keywords
Placental immunoregulatory factor
Immune organ
Tissue structure
Lymphocytes number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乳与血液中酮病预警新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华加敏
田雨
何生平
刘小军
向明慧
周天赐
徐晨杰
陈芳慧
蔡亚非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奶牛疾病诊断联合创新实验室
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
青海省海南州科技局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20,共9页
基金
青海省海南州科技计划项目(2022-KH02-D,2022-KZ03-B)。
文摘
[目的]酮病是高产奶牛常发的代谢性疾病,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奶牛泌乳早期的生产性能DHI(奶牛群体改良)以及外周血的血细胞成分分析数据,阐明酮病发生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及早预警牧场牛群酮病的发展。[方法]连续3年(2018—2020年)追踪江苏省境内某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产后前3个月酮病高发期的生产性能数据,筛选出25头健康和20头酮病奶牛,进一步采集2020年产后第1个月的外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作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确定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值。[结果]奶牛生产性能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脂率与酮病显著正相关,乳糖率与酮病显著负相关;奶牛血细胞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是与酮病正相关的指标;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鲜牛乳中乳脂率和血液中淋巴细胞数两项联合指标对奶牛酮病具有显著的预警作用,其中乳脂率的最佳分界值为4.21%,淋巴细胞数的最佳分界值为4.815×109L-1。[结论]生鲜奶中的乳脂率和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数可作为奶牛产后发生酮病的预警依据,用于指导牧场及时做好调控管理。
关键词
酮病
奶牛群体改良(DHI)
乳脂率
淋巴细胞数目
ROC分析
Keywords
ketosis
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
milk fat rate
lymphocyte count
ROC analysis
分类号
S815.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宁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奶牛乳与血液中酮病预警新指标的研究
华加敏
田雨
何生平
刘小军
向明慧
周天赐
徐晨杰
陈芳慧
蔡亚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