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ELISA抗原制备方法的改进
1
作者 王秀芳 吕占军 +2 位作者 侯洁 冯旭 王秀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Z1期16-19,共4页
使用的8仲培养细胞中仅BHK_(21)和MK_2细胞适于制备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ELISA抗原。文中探讨了冻融次数,细胞培养天数,维持液的成份,对ELISA包板抗原的影响。
关键词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2
作者 程文斌 吴克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07-307,共1页
1案例 某日晚,某县一国道立交桥附近发现一老年男尸。经调查,死者为拾荒者,前日仍有人见其在附近活动,姓氏、年龄、家庭住址均不详。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实时荧光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熊炜 陈鸿军 +3 位作者 魏晓锋 王艳 胡建华 黄忠荣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6期92-95,99,共5页
针对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建立了LCMV实时重组聚合酶等温扩增(real-tim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eal-timeRPA)检测方法。该检测... 针对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建立了LCMV实时重组聚合酶等温扩增(real-tim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eal-timeRPA)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LCMV同步检测的其他鼠病毒均未出现交叉反应;该检测方法具有与RT-PCR一样的高敏感性;通过对LCMV感染鼠组织样本和LCMV阴性鼠血清样本的检测,证实建立的实时荧光RPA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现有的核酸检测方法相比,该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在核酸上样20min内即可判读结果,可满足啮齿类动物LCMV快速检疫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啮齿类动物 实时荧光RP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快速核酸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熊炜 林颖峥 +5 位作者 魏晓锋 王艳 张强 李健 胡建华 黄忠荣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4期75-78,共4页
为加强口岸对进境野生及实验用啮齿类动物中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建立了RT-PCR和Real-time RT-PCR快速高通量检测LCMV的方法,证实两种核酸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适于快速检测L... 为加强口岸对进境野生及实验用啮齿类动物中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建立了RT-PCR和Real-time RT-PCR快速高通量检测LCMV的方法,证实两种核酸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适于快速检测LC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RT-PCR REAL-TIME RT-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表达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和卵清白蛋白CD8^+T细胞表位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芳 焦新安 +5 位作者 潘志明 张晓明 黄金林 Richard Lo-Man Claude Leclerc 刘秀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依据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主要保护性抗原CD8+T细胞表位VRRPQASGVYMGNLTAQ和卵清白蛋白(OVA)CD8+T细胞表位SIINFEKL,设计、合成两条编码LCMV和OVACD8+T细胞表位的寡核苷酸片段,经退火后,克隆入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YAGFP,经... 依据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主要保护性抗原CD8+T细胞表位VRRPQASGVYMGNLTAQ和卵清白蛋白(OVA)CD8+T细胞表位SIINFEKL,设计、合成两条编码LCMV和OVACD8+T细胞表位的寡核苷酸片段,经退火后,克隆入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YAGFP,经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证实成功构建T细胞表位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YAGFPL_O,将此重组质粒pYAGFPL_O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4550,获得重组沙门氏菌X4550(pYAGF PL_O)。用SDS_PAGE电泳测得重组菌表达的融合蛋白约为30kD。同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X4550(pYAGFPL_O)发出黄绿色荧光。这些结果表明LCMV和OVAT细胞表位已成功表达。重组菌X4550(pYAGFPL_O)的获得为研究沙门氏菌载体携带外源抗原的T细胞应答规律及调控机理打下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卵清白蛋白 T细胞表位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鼠源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
6
作者 姬洪卫 刘紫嫣 +5 位作者 李晓慧 王迪 张力 侯志军 王泽东 魏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为了解中国部分地区野鼠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感染情况,以便为LCMV感染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资料,试验采用qRT-PCR对采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野鼠进行检测,将获得的阳性样本接... 为了解中国部分地区野鼠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感染情况,以便为LCMV感染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资料,试验采用qRT-PCR对采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野鼠进行检测,将获得的阳性样本接种BHK-2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同时扩增LCMV全基因组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野鼠LCMV感染率高达28.9%,通过细胞分离培养获得两株LCMV毒株,命名为n2-36wanzheng株和wq-30wanzheng株,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两株LCMV均属Ⅰ型LCMV。本研究进一步说明野鼠感染LCMV分布情况,为深入调查中国LCMV疫源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荧光定量qRT-PCR 流行病学调查 野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实验动物的情况概述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雨函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meningtis virus,LCMV)能广泛感染啮齿类动物和人,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近些年LCMV感染人的检测得到加强,在实验动物中的感染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我国的实验动物国家标准要求豚...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meningtis virus,LCMV)能广泛感染啮齿类动物和人,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近些年LCMV感染人的检测得到加强,在实验动物中的感染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我国的实验动物国家标准要求豚鼠、地鼠必需检测LCMV,小鼠只在必要时检测,而国外普遍要求对大鼠等动物也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为了提高对实验动物感染LCMV的检测意识,本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LCMV感染实验动物的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CM) 实验动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晓慧 刘紫嫣 +4 位作者 王迪 姬洪卫 彭彦淳 张力 魏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79,共4页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a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属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哺乳动物沙粒病毒属(Mammarenavirus,MARV),MARV除1956年在牙买加果蝠发现的塔卡里伯病毒,其余病毒种以啮齿动物为自然宿主,10余个种引起...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a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属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哺乳动物沙粒病毒属(Mammarenavirus,MARV),MARV除1956年在牙买加果蝠发现的塔卡里伯病毒,其余病毒种以啮齿动物为自然宿主,10余个种引起人类的脑膜炎及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等疾病[1]。LCMV是Armstrong和Lille于1933年发现,为沙粒病毒科最早发现的病毒[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宿主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病毒出血热 沙粒病毒 啮齿动物 牙买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淋巴细胞减少症和隐球菌性脑膜炎一例
9
作者 邱君克 蔡青山 徐凯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218-1221,共4页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常见[1]。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感染脑膜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既可发生于艾滋病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者[2]...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常见[1]。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感染脑膜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既可发生于艾滋病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者[2]。肺结核合并淋巴细胞减少症并不少见[3],肺结核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也有较多报道,但均未重视淋巴细胞减少症对肺结核患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可能造成的影响。笔者现报道肺结核合并淋巴细胞减少症及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一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淋巴细胞减少症在肺结核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细胞减少 脑膜炎 隐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分析与脑脊液Th1-Th2细胞因子检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卜晖 王云灿 +3 位作者 丁文婷 何俊瑛 赵越 吕文静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680-686,共7页
研究背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尤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 研究背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尤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局部Th1和Th2免疫应答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脑脊液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动态监测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结果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Th1细胞因子IFN-γ、TNF-α为(11.17±1.50)和(18.74±2.97)pg/ml,低于对照组的(17.69±2.34)和(28.83±3.55)pg/ml(均P=0.000),Th2细胞因子IL-10为(43.65±10.12)pg/ml,高于对照组的(7.80±1.30)pg/ml(P=0.000);急性期IFN-γ、TNF-α为(11.17±1.50)和(18.74±2.97)pg/ml,低于稳定期的(17.70±2.34)和(22.93±1.53)pg/ml(均P=0.000),IL-10为(43.65±10.12)pg/ml,高于稳定期的(22.93±7.39)pg/ml(P=0.000)。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IFN-γ/IL-10、TNF-α/IL-10比值低于对照组(均P=0.000),急性期亦低于稳定期(均P=0.000)。结论 Th2免疫应答模式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急性期起重要作用,至稳定期转变为以Th1为主的免疫反应。提示Th1/Th2免疫应答失衡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 脑脊髓液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干扰素Ⅱ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V-CL13慢性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BCR突变分析
11
作者 李哲 蔡方舟 +3 位作者 李丹 陈倩 苑一真 王卫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建立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CL13慢性感染小鼠模型,分析其作为B细胞受体高频突变研究模型的可能性。方法C57BL/6N小鼠经尾静脉途径接种2×10^(6)PFU剂量LCMV-CL13病毒,感染后第10、20、30、40、50、60、70天采集样品,... 目的建立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CL13慢性感染小鼠模型,分析其作为B细胞受体高频突变研究模型的可能性。方法C57BL/6N小鼠经尾静脉途径接种2×10^(6)PFU剂量LCMV-CL13病毒,感染后第10、20、30、40、50、60、70天采集样品,通过qPCR检测组织病毒载量,流式检测分析外周血CD4^(+)T、CD8^(+)T、CD19^(+)B细胞及脾生发中心B细胞比例,免疫组库测序分析BCR V区基因丰度及突变率。结果在LCMV-CL13病毒感染小鼠体内检测到1×10^(6)copies/μL水平的病毒复制;在感染平台期,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逐渐升高(13.15%±0.72%),CD8^(+)T细胞先降低(2.17%±0.40%)后逐渐恢复(6.65%±0.52%),CD19^(+)B细胞以及生发中心B细胞比例分别增加至(40.32%±0.46%)和(10.03%±0.60%);测序结果证明BCR重链V基因使用频率下降、突变率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成功建立LCMV-CL13慢性感染小鼠模型;此模型可用于BCR突变研究,为研究慢性病毒感染导致的B细胞高频突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高频突变 生发中心B细胞 B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PRRSV GP2a-GP4的重组LCMV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井汇源 李华玮 +5 位作者 王金合 曹素芳 王海花 张艳 董望 包文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7,共6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高效PRRS疫苗的研发是病毒防控的重要前提。借助机体产生针对病毒颗粒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 GP)GP2a/GP4的...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高效PRRS疫苗的研发是病毒防控的重要前提。借助机体产生针对病毒颗粒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 GP)GP2a/GP4的中和抗体,阻止与CD163受体的结合,成为PRRSV疫苗研发的关键策略之一。据此,构建了基于重组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的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使重组LCMV携带PRRSV GP2a-GP4蛋白的基因序列。对比P2代和P16代重组病毒的生长曲线发现P16代病毒增殖速度更快、滴度更高。在重组LCMV感染的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试验能够检测到GP2a-GP4蛋白的表达。该重组LCMV载体的免疫保护效果有待攻毒保护试验的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糖蛋白2a 糖蛋白4 反向遗传学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野生和驯养长爪沙鼠携带病毒情况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明丽 杜小燕 +3 位作者 王迎 路静 李胜利 王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6-368,374,共4页
目的检测野生长爪沙鼠和驯养长爪沙鼠的病毒携带情况,为制定长爪沙鼠微生物学检测北京市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兔抗长爪沙鼠IgG抗体并用辣根酶标记。分别采集银川市、呼和浩特周边地区的野生长爪沙鼠以及长期驯养的长爪沙鼠血清,... 目的检测野生长爪沙鼠和驯养长爪沙鼠的病毒携带情况,为制定长爪沙鼠微生物学检测北京市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兔抗长爪沙鼠IgG抗体并用辣根酶标记。分别采集银川市、呼和浩特周边地区的野生长爪沙鼠以及长期驯养的长爪沙鼠血清,用间接ELISA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等人兽共患病毒及仙台病毒、鼠痘病毒、小鼠肝炎病毒等啮齿类动物烈性传染病病毒抗体检测,并计算检出率。结果兔抗沙鼠的IgG抗体ELISA法效价1∶64 000以上,满足血清学检测要求。银川地区野生长爪沙鼠小鼠肝炎病毒抗体阳性(6.0%),而呼和浩特和驯养的则未检出;但呼和浩特地区的野生长爪沙鼠有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抗体检出(13.3%),而银川和驯养长爪沙鼠则没有。仙台病毒抗体的检出率为呼和浩特地区的最低(40.0%),宁夏和驯养动物相等(53.3%)。结论两地区野生长爪沙鼠和人工驯养长爪沙鼠病毒抗体的检出种类和检出率有所不同,在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时要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汉坦病毒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仙台病毒 鼠痘病毒 小鼠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五种啮齿类动物疫病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俊欣 熊炜 +4 位作者 张秋蕾 林颖峥 王巧全 蒋静 李健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5,共8页
为提升啮齿类实验动物的检疫效率,本研究拟建立鼠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仙台病毒和鼠肝炎病毒联检的微流控芯片方法并进行评价。针对5种病毒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将引物包埋于芯片反应槽内... 为提升啮齿类实验动物的检疫效率,本研究拟建立鼠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仙台病毒和鼠肝炎病毒联检的微流控芯片方法并进行评价。针对5种病毒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将引物包埋于芯片反应槽内,通过检测5种啮齿类动物病毒和另外3种病毒的样本来分析本方法的特异性,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的模板来评价本方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通过检测35份小鼠的临床阳性样本和30份健康小鼠的肝组织样本来评价本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微流控芯片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佳,各指标间无相互干扰。本方法可提高啮齿类实验动物的检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痘病毒 流行出血热病毒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仙台病毒 鼠肝炎病毒 微流控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国产与进口小鼠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吉 卫礼 +3 位作者 付瑞 李晓波 岳秉飞 贺争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4-7,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小鼠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方法选择国产与进口小鼠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肝炎病毒(MHV)、仙台病毒(SV)、腺病毒(MAV)、细小病毒(MPV)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敏感性、特异性、精密性、稳定性、可信度试验... 目的评价国产小鼠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方法选择国产与进口小鼠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肝炎病毒(MHV)、仙台病毒(SV)、腺病毒(MAV)、细小病毒(MPV)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敏感性、特异性、精密性、稳定性、可信度试验比较。结果国产与进口试剂盒:同种试剂盒之间灵敏度相差最低为2倍,差异显著(P<0.05),最高为16倍,差异极显著(P<0.01);特异性试验显示每种试剂盒,与其他4种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精密性试验显示5种试剂盒批内平均变异系数均小于10%;稳定性试验显示5种试剂盒相对偏差均小于25%;分别选择已知36份小鼠血清进行检测,国产和进口LCMV、MHV、SV、MPV符合率均为100%;国产MAV符合率为86.1%,进口MAV符合率均为100%,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除国产MAV试剂盒敏感性、可信度低于进口外,国产LCMV、MHV、SV、MPV试剂盒与进口同种试剂盒相比,在敏感性、特异性、精密性、稳定性和可信度方面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检测试剂盒 比较研究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小鼠肝炎病毒 仙台病毒 腺病毒 小鼠细小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