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归巢及黏附分子在肠免疫屏障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建军 秦环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1期44-47,50,共5页
肠免疫屏障对抵御细菌、内毒素起着重要作用,而肠淋巴细胞归巢是肠道重要的免疫活动之一,并参与构成肠免疫屏障。对肠免疫屏障的平衡具有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关键词 肠免疫屏障 淋巴细胞归巢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与黏膜淋巴细胞归巢 被引量:3
2
作者 常凯凯 姚晓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0-352,355,共4页
1基本概念1.1淋巴细胞归巢与迁移分子循环中淋巴细胞选择性穿越毛细血管高内皮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HEV),定向移动(traffic)并进入外周器官或组织特定区域,称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LH)。
关键词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淋巴细胞归巢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番鸭整合素α4亚基多克隆抗体对MDRV感染雏番鸭淋巴细胞归巢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珍妮 李明慧 +5 位作者 骆钰 刘秉珲 黄诗杭 吴宝成 黄一帆 吴异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7-852,共6页
为研究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鸭后肠淋巴细胞归巢中的细胞定位,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扩增番鸭肠道α4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His-α4,将其转化E.coli BL21 (DE3)表达了r His-α4,以其为抗原免疫福建黄兔,制备了抗r His-α4... 为研究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鸭后肠淋巴细胞归巢中的细胞定位,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扩增番鸭肠道α4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His-α4,将其转化E.coli BL21 (DE3)表达了r His-α4,以其为抗原免疫福建黄兔,制备了抗r His-α4多克隆抗体,该多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和琼扩效价分别为1∶52 000和1∶32。利用制备的多抗对MDRV感染的番鸭淋巴细胞进行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体外淋巴细胞在感染MDRV后,α4蛋白的表达量呈增长趋势;雏番鸭感染MDRV后盲肠的α4+淋巴细胞增加的同时CFSE+淋巴细胞也显著增加,表明MDRV感染后诱导淋巴细胞大量表达了α4整合素,导致淋巴细胞向肠道黏膜组织归巢。本研究制备的番鸭r His-α4兔源多克隆抗体可以用于番鸭整合素α4的检测,同时也为进一步阐明MDRV感染诱导淋巴细胞归巢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整合素α4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番鸭呼肠孤病毒 淋巴细胞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归巢:实体肿瘤过继性细胞治疗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谭思怡 孟凡岩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迅速发展,其中以T淋巴细胞(T细胞)为主体的过继细胞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成为最具潜力的免疫治疗方法之一。T细胞归巢主要包括滚动、黏附、外渗和趋化等一系列过程。然而,在实体瘤中存在物理屏障、趋化因...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迅速发展,其中以T淋巴细胞(T细胞)为主体的过继细胞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成为最具潜力的免疫治疗方法之一。T细胞归巢主要包括滚动、黏附、外渗和趋化等一系列过程。然而,在实体瘤中存在物理屏障、趋化因子不匹配、血管异常、免疫抑制微环境等因素限制了过继性细胞治疗的疗效。通过改善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嵌插靶向肽、改进给药方式以及采用联合放疗、免疫检查点阻断剂、肿瘤疫苗、双特异性抗体等治疗方法,可进一步改善T细胞的归巢能力。本文主要对T细胞归巢过程、T细胞靶向肿瘤部位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治疗策略做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 T淋巴细胞归巢 趋化因子 过继性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宗勤 张小峰 +1 位作者 施乐华 殷正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2-375,共4页
淋巴细胞归巢受机体组织微环境的调控,肿瘤形成时机体微环境的变化影响淋巴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 lymphocyte,TIL)作为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其分布和浸润程度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淋... 淋巴细胞归巢受机体组织微环境的调控,肿瘤形成时机体微环境的变化影响淋巴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 lymphocyte,TIL)作为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其分布和浸润程度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的调节机制可能涉及肿瘤脉管对淋巴细胞浸润的正反两方面的调节,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介导淋巴细胞外渗、募集、肿瘤抗原定位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以及其他免疫细胞影响淋巴细胞浸润等。如何引导淋巴细胞向肿瘤迁移、能否创造利于瘤内浸润的微环境等,对于加速TIL临床转化,使肿瘤患者更大程度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细胞归巢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T细胞与白癜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盛珉旻 闵仲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7-388,共2页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目前多数认为是一种T细胞异常的免疫性皮肤病。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是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特异的黏附分子,是记忆T淋巴细胞的皮肤归巢受体。活化的T细胞表达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对体内黑...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目前多数认为是一种T细胞异常的免疫性皮肤病。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是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特异的黏附分子,是记忆T淋巴细胞的皮肤归巢受体。活化的T细胞表达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对体内黑素细胞破坏从而导致白癜风发病有重要作用。对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与白癜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将更深入了解白癜风发病中T细胞的异常,并可将其作为白癜风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粘膜及其细胞因子的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洪林 阳玉彪 夏萌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 ,与粘膜免疫耐受相关的抗原逞递、淋巴细胞归巢、SIg A的功能及吸入耐受、细胞因子等方面的研究 ,对治疗许多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疫病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粘膜免疫 淋巴细胞归巢 细胞因子 吸入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抑制剂SYL934的抗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金晶 张海婧 +4 位作者 汪小涧 周琬琪 扈金萍 尹大力 陈晓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SYL934对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HTRF-IP1(Homogeneous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IP1)方法,检测SYL934的活性磷酸酯SYL934-P对鞘氨醇-1-磷酸1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1,S1P1)...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SYL934对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HTRF-IP1(Homogeneous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IP1)方法,检测SYL934的活性磷酸酯SYL934-P对鞘氨醇-1-磷酸1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1,S1P1)及鞘氨醇-1-磷酸3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3,S1P3)的激动活性,采用体内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实验考察SYL934的体内免疫抑制作用,采用大鼠心率检测实验考察SYL934对心率的影响,通过小鼠异体皮肤移植实验考察SYL934对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 SYL934的活性磷酸酯SYL934-P能够在体外选择性激动S1P1而非S1P3,单次灌胃给予SD大鼠SYL934能够明显降低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发挥明显的免疫抑制效应,而不会影响大鼠心率。每天灌胃给予小鼠SYL934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中移植皮片的存活率。结论 SYL934具有较好的体内外生物活性,具有开发成为抗皮肤移植排斥反应药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鞘氨醇-1-磷酸1 型受体激动剂 淋巴细胞归巢 移植排斥反应 SYL934 FTY7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Y720预防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的排斥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龙山 王长希 +4 位作者 张泳华 何晓顺 尚文俊 毕颖 王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FTY720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C57BL/6)随机分为3组,移植供体(Balb/c小鼠)胰岛后分别连续口服不同剂量的FTY720或双蒸水(对照组),FTY720剂量分别为0.5mg/(kg... 【目的】探讨FTY720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C57BL/6)随机分为3组,移植供体(Balb/c小鼠)胰岛后分别连续口服不同剂量的FTY720或双蒸水(对照组),FTY720剂量分别为0.5mg/(kg·d)(F0.5组)和1.0mg/(kg·d)(F1.0组)。术后连续测定血糖,行组织学检查对比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比较各组移植物中位存活时间(MST)。观察各组用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结(MLN)、腋窝淋巴结(ALN)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F0.5组(84.5d)、F1.0组(>100d)MST明显长于对照组(10d)(P<0.01),F1.0组MST长于F0.5组(P<0.01)。用药组移植物中淋巴细胞浸润减轻并与剂量相关。F0.5组、F1.0组PBL变化趋势略有不同,分别在用药后8h、10h降至对照组的23.81%和12.59%(P<0.01),之后略有回升并趋于稳定。用药组连续口服FTY7205d后MLN、ALN中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连用14d后其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并低于对照组,尤以MLN明显。【结论】连续口服FTY720可有效延长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并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FTY720可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归巢至肠系膜和外周淋巴结,并诱导组织中淋巴细胞的凋亡,来减轻移植物中淋巴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胰岛移植 小鼠 免疫抑制剂 FTY720 淋巴细胞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类共同黏膜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金萍 杨树宝 +3 位作者 董红艳 李磊 马跃 栾维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7-49,共3页
随着黏膜免疫的发展,禽类共同黏膜免疫系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共同黏膜免疫反应的研究不仅为传统的免疫学补充新内容,也为预防疾病新型疫苗构建提供新思路,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共同黏膜免疫的特征、淋巴细胞归巢、分泌型... 随着黏膜免疫的发展,禽类共同黏膜免疫系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共同黏膜免疫反应的研究不仅为传统的免疫学补充新内容,也为预防疾病新型疫苗构建提供新思路,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共同黏膜免疫的特征、淋巴细胞归巢、分泌型IgA功能等方面的内容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黏膜免疫系统 淋巴细胞归巢 分泌型IgA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分子CD44v6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斌 陈小华 侯景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CD44v6在口腔鳞癌原发组织和转移组织中的表达,以期明确CD44v6在口腔鳞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评估染色强度和测算阳性染色细胞后统计分析。结果:CD44v6分子在正常口腔... 目的观察分析CD44v6在口腔鳞癌原发组织和转移组织中的表达,以期明确CD44v6在口腔鳞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评估染色强度和测算阳性染色细胞后统计分析。结果:CD44v6分子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基底层、基底上层、棘层细胞胞膜表达;不同部位口腔粘膜上皮的阳性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在口腔鳞癌原发组织中,CD44v6表达减弱,表现为阳性反应产物形态的改变和CD44v6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正常组织(P<0.05)。口腔鳞癌转移组织中,只有肿瘤细胞表达CD44v6,CD44v6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少于其原发组织(P<0.05)。结论:CD44v6在口腔鳞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以下行调节(downregulation)的方式表达,CD44v6在口腔鳞癌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归巢 鳞状细胞 口腔肿瘤 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肠道粘膜免疫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彦博 白东英 +2 位作者 李引乾 邓雯 董淑丽 《畜禽业》 2007年第10期79-81,共3页
  动物的粘膜组织是一个庞大的外环境表面,它是机体和内、外环境进行交流的场所,同时也是许多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动物为了阻挡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预防局部粘膜疾病的发生,通过粘膜免疫系统(MIS)发挥粘膜免疫功能.……
关键词 上皮内淋巴细胞 细胞 分泌型 效应B细胞 B-淋巴细胞 肠系膜淋巴 IgA 粘膜免疫系统 动物 粘膜固有层 肠道粘膜免疫 淋巴细胞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选择素Lectin结构域变构的模拟预测
13
作者 吕守芹 龙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S1期56-57,共2页
粘附分子选择素(selectin)家族成员与其配体间相互作用介导的细胞粘附在炎症级联反应、肿瘤转移和淋巴细胞归巢等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evilacqua and Nelson,1993)。
关键词 结构域 粘附分子选择素 变构 配体间相互作用 调控作用 构象 肿瘤转移 分子动力学模拟 淋巴细胞归巢 家族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黏膜免疫调节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4
作者 楼招欢 赵华军 吕圭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5-678,共14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学经典理论之一,揭示了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相关性,在肺、肠疾病治疗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代医学已揭示肺与大肠在组织来源、黏膜免疫上的联系,初步明确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物...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学经典理论之一,揭示了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相关性,在肺、肠疾病治疗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代医学已揭示肺与大肠在组织来源、黏膜免疫上的联系,初步明确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物质基础及可能的调节机制,并将此理论应用于2019冠状病毒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肺肠难治病的治疗,获得可靠疗效。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肺与大肠解剖上的同质性促使了肺-肠黏膜免疫功能的相关性,黏膜免疫及固有淋巴细胞的迁移归巢是肺与大肠共享生理病理的调节机制之一。部分清热解毒类中药和补益类中药通过调节肺-肠黏膜免疫功能治疗肺、肠疾病,成为"肺肠同治"创新药物研发的候选药物。然而,上述两类中药现有免疫调节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分泌型IgA、细胞因子等表达水平及固有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上,对与之相关的气道、肠道黏液高分泌、肺及肠道黏膜屏障免疫细胞功能改变、肺-肠黏膜免疫相互作用动态过程及肺-肠局部微生态的干预作用,以及清热解毒、补益功效与其调节肺-肠黏膜免疫作用间的相关性和生物学基础等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试从肺、肠共同拥有的黏膜免疫系统切入,从黏膜固有淋巴细胞归巢角度分析肺肠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并综述对肺、肠黏膜免疫具有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特点和规律,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内涵的深入阐释及相关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轴 免疫 黏膜 固有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归巢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多糖脂质体对雏鸡黏膜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兆海 梁浩钊 +4 位作者 陈刚 杨鸿 李进 卢玉葵 邓桦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4-59,共6页
为探讨玉屏风多糖脂质体(YPF-PL)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其对呼吸道和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以180羽13日龄SPF麻黄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0羽,即玉屏风多糖脂质体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羽),玉屏风多糖对照组(2... 为探讨玉屏风多糖脂质体(YPF-PL)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其对呼吸道和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以180羽13日龄SPF麻黄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0羽,即玉屏风多糖脂质体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羽),玉屏风多糖对照组(200 mg/kg/羽),免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混合饲料给药,连续给药7 d,给药第4天免疫接种禽流感病毒H5N1灭活疫苗;28日龄以同样方式二次给药和二次免疫,42日龄每组随机选10羽处死。试验期间每周采血获得血清,采用HI法检测每周各组雏鸡抗体水平变化,收集肺脏和肠道分泌液,竞争ELISA检测各组肺脏、肠道黏膜免疫主要效应蛋白SIgA含量变化;取空肠和肺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空肠杯状细胞、肠绒毛固有层淋巴细胞和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变化,测量隐窝深度和绒毛长度,统计V/C值。结果发现,高剂量玉屏风多糖脂质体可增强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能较长时间维持高水平抗体效价;显著促进肺脏、肠道SIgA分泌(P<0.01);能促进肺脏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增生,引起肺淋巴细胞归巢明显;空肠杯状细胞、固有层淋巴细胞和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上升(P<0.01),绒毛高度和V/C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果提示玉屏风多糖脂质体能够促进雏鸡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增强机体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和肠黏膜免疫功能,作用效果优于玉屏风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多糖脂质体 黏膜免疫 SIGA 淋巴细胞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