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洪伟 柏宏伟 +3 位作者 石炳毅 王一平 李州利 周文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68-870,共3页
通过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检测、观察不同损伤程度的肾组织中CD11a的表达以及肾功能和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在肾脏IRI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正常肾组织中CD11a的表达和MPO... 通过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检测、观察不同损伤程度的肾组织中CD11a的表达以及肾功能和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在肾脏IRI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正常肾组织中CD11a的表达和MPO活性极低,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肾组织中CD11a表达和MPO活性先后明显增加,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升高,并且同一时间点缺血60min组明显高于缺血30min组。研究表明,大鼠肾IRI过程中肾组织的CD11a和MPO水平明显增高,LFA-1介导的白细胞粘附在肾IRI中起重要作用;IRI后肾组织中CD11a表达明显上调,进一步阐明了IRI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联系机制;移植肾IRI越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粘附分子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表达在肝细胞损伤及病毒清除中的意义
2
作者 余永胜 臧国庆 潘钰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 1(LFA - 1)在慢性乙肝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利用免疫组化技术 ,对 5 1例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内浸润淋巴细胞LFA - 1的表达状况进行观察 ,并同时检测肝内HBcAg表达状况。慢性HBV感染... 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 1(LFA - 1)在慢性乙肝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利用免疫组化技术 ,对 5 1例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内浸润淋巴细胞LFA - 1的表达状况进行观察 ,并同时检测肝内HBcAg表达状况。慢性HBV感染者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LFA - 1表达 ,9例HBV感染的无症状携带者 ,肝内散在的淋巴细胞未见LFA - 1表达 ,在 42例慢性乙性肝炎中 ,其中 3 8例肝组织浸润淋巴细胞LFA - 1表达 ,阳性率为 90 4%。阳性表达的淋巴细胞多位于肝组织病变明显区域及其周围肝组织 ,LFA - 1表达强度与肝炎的程度有关 ,其中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浸润淋巴细胞LFA - 1表达较慢性中度乙型肝炎显著增强 ,慢性中度乙型肝炎LFA - 1表达较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显著增强。肝内浸润淋巴细胞LFA - 1表达阳性组、强阳性组较弱阳性及阴性组相比 ,肝内HBcAg阳性表达减少。慢性乙肝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LFA - 1的表达参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 ,不仅参与肝细胞的损害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内浸润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表达 细胞损伤 病毒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调控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的免疫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红升 张庆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89,共7页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促进T淋巴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从而改变其免疫表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肠促胰素,具有降糖、免疫抑制和抗炎的作用,脓毒症时其水平急剧升高,并与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GLP-1受体(GLP-1R)激动剂可阻断T淋巴细胞的糖酵解,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因此,脓毒症时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可能代表机体能量代谢向有氧糖酵解转换,反映的是PICS的一种病理状态。本文阐述GLP-1对脓毒症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代谢重编程的调控作用,以为通过GLP-1R防治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脓毒症 免疫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1和B淋巴细胞浸润的卵巢癌预后模型建立与评价
4
作者 谢溦 刘小燕 +1 位作者 韩文玲 方圆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0-1446,共7页
目的: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B淋巴细胞浸润构建卵巢癌的预后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02例。检测癌组织PD-1表达和CD20+B细胞浸润程度,分析二者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P... 目的: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B淋巴细胞浸润构建卵巢癌的预后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02例。检测癌组织PD-1表达和CD20+B细胞浸润程度,分析二者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PD-1表达与B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及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分析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依据独立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PD-1表达和CD20+B细胞浸润程度与肿瘤大小、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联系(P<0.05)。PD-1表达与B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PD-1高表达和B淋巴细胞低浸润患者病死率较高(P<0.05)。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PD-1表达和CD20+B细胞浸润是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利用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结论:PD-1表达与CD20+B细胞浸润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和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密切联系,是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卵巢癌 相关 B淋巴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刺激对白细胞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龙 桑晨 庄逢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白细胞黏附和穿越内皮细胞迁移是免疫反应过程中关键步骤之一,在此过程中,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与配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起重要调控作用。LFA-1的活化主要通过蛋白激酶C(PKC)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等介导的由内而外(insi... 白细胞黏附和穿越内皮细胞迁移是免疫反应过程中关键步骤之一,在此过程中,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与配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起重要调控作用。LFA-1的活化主要通过蛋白激酶C(PKC)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等介导的由内而外(inside-out)信号通路调控,其中踝蛋白(talin)和肌动蛋白(actin)与LFA-1的活化关系密切,通过与LFA-1胞内段相互作用活化LFA-1。在力学刺激下,LFA-1与ICAM-1的黏附能力受到影响,且活化机制与静止状态下存在不同。本文就力学刺激对LFA-1的影响可能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刺激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 踝蛋白(talin) 肌动蛋白(actin)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CD58)在儿童期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近期疗效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翀 赵惠君 +4 位作者 蒋黎敏 袁晓军 李莉 汤静燕 沈立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17-721,共5页
本研究评估CD58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近期疗效判断中的价值。应用四色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135例儿童期B-ALL患者CD58分子的表达特点;建立用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检测B-ALLMRD的方案;结合CD58的表达情况和MRD监测结果分... 本研究评估CD58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近期疗效判断中的价值。应用四色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135例儿童期B-ALL患者CD58分子的表达特点;建立用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检测B-ALLMRD的方案;结合CD58的表达情况和MRD监测结果分析CD58在B-ALL中的预后价值。结果表明135例B-ALL的平均CD58MFI为113.08±63.33,15例正常骨髓的CD19+CD10+细胞的平均CD58MFI为14.68±5.26,两者差异显著(P<0.01);51.9%(70/135)B-ALL患者的CD58分子强表达,可以用CD58为指标进行MRD检测;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的有效频率仅次于TdT/CD10/CD34/CD19,为51.9%;CD58高表达组的MRD阳性率显著低于CD58低表达组(P<0.05)。结论CD58可以作为B-ALLMRD检测的指标,此结果丰富了MRD检测的组合;CD58的高表达可以作为B-ALL预后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D58 微小残留病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7
7
作者 高淑娜 姜综敏 +6 位作者 孟炜 江峰 顾伟鸣 胡伟忠 付朝伟 许爱娥 赖声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97例SLE患者和200例对照在启动子区-1722T〉C和-318C〉T位点的多态性。结果SLE患者组-1722T〉C位点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2),患者中的T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OR=1.94,95%CI1.34-2.80,P=0.000);而在-318C〉T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但是,两位点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精确P<0.05),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倍型频率分布不同(χ2=12.64,P=0.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T-C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频率(P=0.001)而C-C单倍型频率较低(P=0.002)。结论CTLA-4基因-1722T〉C位点多态与SLE易感性有关。虽然本次研究结果未发现-318C〉T位点多态与SLE发病相关,但发现T-C单倍型为SLE易感单倍型,而C-C单倍型为其保护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水平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及肝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栋 顾锡炳 +2 位作者 朱银芳 戴亚萍 汤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09例HBV DNA阳性、HBe Ag阳性和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09例HBV DNA阳性、HBe Ag阳性和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HBV DNA水平分为2组,甲组52例,HBV DNA 2~4 log10拷贝/m L,乙组57例,HBV DNA 5~7 log10拷贝/m L,比较2组患者的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HBV特异性CTL水平和肝功能的差异。结果:甲组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低于乙组(t=11.101,P〈0.01),HBV特异性CTL水平高于乙组(t=24.424,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乙组(t=2.652,P〈0.01),血清白蛋白高于乙组(t=2.347,P〈0.05)。Child-pugh分级,甲组C级低于乙组(χ2=4.262,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高者,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水平高,因此,HBV特异性CTL水平低,进一步导致HBV DNA水平升高,导致肝功能损害较重,HBV DNA水平低者,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水平低,HBV特异性CTL水平高,预示抗病毒疗效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 HBV DNA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干预免疫抑制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的作用效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熊罗节 田岳凤 +2 位作者 徐小珊 翟春涛 李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艾灸干预下免疫抑制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条灸(MSM)组与隔药饼灸(HPM)组,每组5只,连续7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诱... 目的:比较不同艾灸干预下免疫抑制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条灸(MSM)组与隔药饼灸(HPM)组,每组5只,连续7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诱导免疫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MSM与HPM干预,均为隔日灸,共治疗10次。治疗结束后麻醉白兔,取血清、肝脏与脾脏,ELISA检测血清中PD-1、PD-L1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PD-1含量,RT-qPCR检测肝、脾组织CTLA-4 mRNA含量。结果:HPM和MSM均可降低免疫抑制下PD-1及PD-L1水平,并可有效抑制脾脏CTLA-4和肝脏PD-1、CTLA-4水平升高,与免疫抑制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Pearson相关性检验表明肝组织中CTLA-4与PD-1呈显著正相关(r=0.7807,P<0.001)。结论:HPM可通过调控多个免疫抑制位点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隔药饼灸 免疫抑制 环磷酰胺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柴静 张家弘 李梦雪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4-579,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EC患者(EC组)、9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AH组)及94例无EC、AH等子宫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人群(对照组),比较各组组织中PD-1、VISTA的表达及子宫内膜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组织PD-1、VISTA表达与EC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组织PD-1、VIST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1)EC组、AH组中PD-1、VIST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高于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组、AH组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对照组,Th2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AH组,Th22表达高于AH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PD-1、VISTA的表达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均无相关性(P>0.05);AH组和EC组中PD-1、VISTA的表达均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呈负相关(r<0,P<0.05),与Th22呈正相关(r>0,P<0.05)。(3)EC患者中,PD-1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ISTA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组织中PD-1、VISTA呈高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及EC侵袭性密切相关,PD-1、VISTA免疫检查点双抑制策略或能为EC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 子宫内膜癌 辅助性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微环境免疫失衡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水平与肝移植急性排斥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宇阳 何晓顺 +2 位作者 陈剑琳 陈规划 黄洁夫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脏移植 (OLTx)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FA 1)与急性排斥的关系。【方法】实验动物分为两组 ,非排斥对照组供体、受体均为SD大鼠 ,各 2 0只 ,排斥组供体为Wistar大鼠 ,受体为SD大鼠 ,各 2 ...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脏移植 (OLTx)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FA 1)与急性排斥的关系。【方法】实验动物分为两组 ,非排斥对照组供体、受体均为SD大鼠 ,各 2 0只 ,排斥组供体为Wistar大鼠 ,受体为SD大鼠 ,各 2 0只。受体大鼠分别于原位肝移植术前 1天及术后第 1、3、5、7天从尾静脉采血 ,经免疫荧光抗体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LFA 1的表达。【结果】原位肝移植术后 ,受体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LFA 1呈低水平表达 ,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受体大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 ,外周血淋巴细胞LFA 1水平显著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L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移植物排斥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外周血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RG1、NGAL和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手术后分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静涛 郎兴 +3 位作者 魏建新 荣雪静 高宇光 马新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术后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124例肾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8个月DRF情况,将患儿分为DRF≥45%组(n=72)和DRF<45%组(n=5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LRG1、NGAL和PGC-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LRG1、NGAL、PGC-1α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LRG1、NGAL、PGC-1α对肾积水患儿术后DRF的预测价值。结果DRF≥45%组和DRF<45%组患儿血清LRG1分别为(184.28±55.46)ng/mL、(315.62±98.53)ng/mL(t=9.437,P<0.05);肌酐(rerum Creatinine,Scr)分别为(26.84±7.64)μmol/L和(35.46±10.27)μmol/L(t=5.361,P<0.05);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别为(5.24±1.52)mmol/L和(7.23±2.31)mmol/L(t=5.783,P<0.05);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分别为(2.16±0.43)mg/L和(3.68±0.84)mg/L(t=13.164,P<0.05);PGC-1α分别为(4.26±1.14)ng/mL和(2.85±0.89)ng/mL(t=7.430,P<0.05);术前患侧DRF分别为(43.25±4.57)%和(31.58±3.68)%(t=15.19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RG1、NGAL与Scr、BUN、β_(2)-MG呈正相关(P<0.05);PGC-1α与β_(2)-MG、Scr、BUN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Scr、BUN、β_(2)-MG、PGC-1α、术前患侧DRF是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PGC-1α及三者联合评估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99、0.872、0.878及0.982,三者联合评估优于单独评估(Z_(三者联合-LRG1)=3.148、Z_(三者联合-NGAL)=3.937、Z_(三者联合-PGC-1α)=3.125,P<0.05)。结论肾积水术后DRF<45%的患儿血清中LRG1、NGAL水平升高,PGC-1α水平降低,三者联合检测对于术后DRF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分肾功能 功能试验 生物标记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在低分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浩 赵虎林 +2 位作者 李海龙 周春辉 张剑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索CD58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3,LFA-3)在低分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临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 目的:探索CD58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3,LFA-3)在低分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临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514例低分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 RNA芯片数据,对LFA-3(CD58)进行表达分析。Cox多因素回归分析CD58的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以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χ~2检验分析,研究CD58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等之间的关系。结果:CD58表达水平随脑胶质瘤病理级别升高而升高,CD58表达量与肿瘤分级的分层χ~2检验结果表明,在考虑肿瘤类型、性别和诊断年龄这3个因素后,CD58表达量与肿瘤分级仍然相关,均P<0.05。CD58的表达水平显著影响胶质瘤患者的DFS和OS,CD58表达越高患者DFS和OS越短(P<0.000 1)。结论:CD58在脑胶质瘤中可能起到促进肿瘤的作用,可以作为潜在的肿瘤诊断标志物以及个体化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TAG72、CA199、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沙莎 于波 +4 位作者 舒钟琴 顾小伟 茅卫东 夏林云 秦建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03-2006,2010,共5页
目的:探讨放疗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ncer,SC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21-1,CRFRA21-1)、肿瘤相关糖蛋白72(tumor ass... 目的:探讨放疗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ncer,SC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21-1,CRFRA21-1)、肿瘤相关糖蛋白72(tumor associated glycoprotein,TAG72)、糖类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食管鳞癌患者为实验组,另外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6MV X线放射治疗。检测并比较实验组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1个月、对照组健康者血清SCC、CEA、CRFRA21-1、TAG72、CA199水平及外周血CD4+、CD8+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患者上述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所占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者,CD8^+细胞所占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所占比值及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4^+、CD4^+/CD8^+细胞所占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者,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疗能明显降低食管鳞癌患者血清SCC、CEA、CRFRA21-1、水平,但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放疗 鳞状上皮细胞抗原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肿瘤相关糖蛋白72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诱发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肿瘤总生存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凤萍 姚涓川 +2 位作者 马婷 李海琛 崔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7-974,共8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诱发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irTD)的影响因素及对肿瘤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纳入211例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比较是否发生irTD组间的差异,并进行亚组分析...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诱发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irTD)的影响因素及对肿瘤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纳入211例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比较是否发生irTD组间的差异,并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irTD的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法探究是否发生irTD与OS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模型COX回归分析评估irTD对OS的影响。结果irTD的发生率为26.1%,1级发生率13.3%,2级发生率10.0%,3~4级发生率2.8%,发生的中位时间为第9周(IQR:5~25周)。性别、吸烟史、靶向史、基线甲状腺抗体在是否发生irTD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rTD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第3周开始升高,第6~30周高于基线水平,30周后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变化幅度小于TGAb。亚组分析显示,甲亢组首次接受免疫治疗的年龄较甲减组小(P<0.05),基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甲减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甲状腺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irTD的风险是阴性患者的4.595倍(95%CI:2.286~9.239,P<0.001)。生存分析显示,irTD患者的OS更长。多模型COX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化疗、肿瘤类型、是否转移等因素后irTD患者的OS更长(HR=0.228,95%CI:0.079~0.656,P=0.006)。结论irTD严重程度以1~2级为主,3~4级少见。基线甲状腺抗体阳性是irT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irTD的患者具有更长的OS,可能是由于irTD患者具有更好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 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irTD) 甲状腺抗体 影响因素 总生存期(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CA19-9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0
16
作者 邓峰 张茹虎 朱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11-2014,2018,共5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21-1,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胃癌细胞清扫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FOLFOX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XELOX化疗方案,14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3个疗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CA19-9水平以及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上述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胃癌细胞清扫术后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疗效 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糖类抗原19-9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及与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树录 李幼姬 叶任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0-1615,共6页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L)及ionomycin(500μg/L)培养液中培养72 h。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的PBMCs上清液中IFN-γ及IL-10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的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的表达。结果: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分泌IL-10的量(351.29 ng/L±153.31 ng/L)较对照组(254.48 ng/L±120.69 ng/L)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显著(P>0.05),IFN-γ的分泌量(25.76 ng/L±16.09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50.71 ng/L±27.92 ng/L,P<0.05),IL-10/IFN-γ比值(18.74±13.7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4.95,P<0.05)。培养前、后SLE患者CD3+及CD8+T细胞CD28分子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培养前活跃期SLE患者CD3+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0.79%+0.37%)较对照组(1.31%+0.61%)明显降低(P<0.05)。培养后SLE患者CD3+T细胞及CD8+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P>0.05)。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中CD3+T细胞CTLA-4分子的表达量与上清液中IFN-γ含量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关系(r=0.681,P<0.05)、与上清液中IL-10及IL-10/IFN-γ比值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0.624,P<0.05;r=-0.738,P<0.01)。结论:SLE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向Th2方向偏移,即Th2优势状态。CTLA-4分子可能通过抑制CD28的信号转导参与Th2优势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TH1细胞 TH2细胞 CD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Th1/Th2淋巴细胞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戴勇 李富荣 +3 位作者 李雄根 贺晓蕾 王新根 黄瑞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中CD4+ 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 ,探讨Th1/Th2细胞类型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 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健康志愿者 15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胞内细胞因子 ...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中CD4+ 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 ,探讨Th1/Th2细胞类型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 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健康志愿者 15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胞内细胞因子 (IFN -γ ,IL -4 )和表面抗原 (CD4+ )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同期Th1,Th2数及Th1/Th2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分泌IFN -γ的CD4+ 淋巴细胞数少于分泌IL -4的CD4+ 细胞数 ,致Th1/Th2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但肾功能不同期间Th1,Th2数及Th1/Th2值差异无显著意义。患者Th1/Th2比值与血清BUN和Cr值之间有显著相关 (r分别为 0 5 998,0 4181,P<0 0 5 )。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存在Th1弱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外周血 Th1/Th2淋巴细胞 表面抗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恒河猴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PTA1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雪松 金伯泉 +3 位作者 田方 赵宁 王增禄 曹云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应用抗人T细胞活化抗原CD25和PTA1McAb对恒河猴PBMC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发现,恒河猴静止PBMCCD25和PTA1均为阴性,而PHA活化后或经连续2个月注射rHuTNF-α恒河猴... 本文应用抗人T细胞活化抗原CD25和PTA1McAb对恒河猴PBMC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发现,恒河猴静止PBMCCD25和PTA1均为阴性,而PHA活化后或经连续2个月注射rHuTNF-α恒河猴PBMC均表达高比率的CD25和PTA1阳性细胞。此结果表明,PTA1抗原可作为恒河猴活化T淋巴细胞的一种有用标志,为PTA1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以及采用恒河猴作为灵长类动物模型,观察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PBMC CD25 抗原 T淋巴细胞活化 PTA1 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灵长类动物 功能研究 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型与中国南方人群Graves'病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斌 郝李敏 +2 位作者 严晋华 李延兵 翁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基因第一外显子A/G(49)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Graves′病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确定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分析广东地区...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基因第一外显子A/G(49)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Graves′病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确定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分析广东地区汉族人Graves′病患者(GD组)120例及123名正常人(对照组)CTLA-4基因多态性。并把GD患者按性别、家族史、TRAb、突眼等分别分两亚组后分析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在GD组为0.704,对照组为0.679,A等位基因频率在GD组为0.296,对照组为0.321,基因型频率GG在GD组为0.483,对照组为0.447,AA在GD组为0.089,对照组为0.075,二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在GD组,按性别、家族史、TRAb及突眼进行分亚组后分析,CTLA-4基因A49G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也没有表现出差异(P值均>0.05)。【结论】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A/G(49)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南方汉族人Graves′病的主要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 Graves’病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