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门贺伟 刘倩 +2 位作者 李霞 谢晓梅 王丽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并发HELLP综...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并发HELLP综合征将其分为HELLP组(42例)和非HELLP组(11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及LMR、MPV及PDW对HELLP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结果 HELLP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LMR、MPV及PDW高于非HEL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R、MPV、PDW是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OR=1.701、1.894、1.593,P<0.05)。LMR、MPV、PDW联合预测HELLP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LMR、MPV及PDW是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HELLP综合征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早期预测有助于正确处理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LP综合征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可切除性胰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文迪 陶连元 +3 位作者 王行雁 张铃福 原春辉 修典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149例胰腺腺癌行胰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采用最大选择检验法确定术前LMR对于总生存...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149例胰腺腺癌行胰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采用最大选择检验法确定术前LMR对于总生存时间的最佳临界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MR对不同AJCC分期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术前LMR的最佳临界值为3.4,将患者分为高LMR组(LMR≥3.4,62例)和低LMR组(LMR<3.4,8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总生存时间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手术切缘、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及术前外周血LMR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癌胚抗原≥5μg/L(HR=1.723,95%CI:1.122~2.645,P=0.013),手术切缘阳性(HR=2.168,95%CI:1.356~3.466,P=0.001)和淋巴结转移阳性(HR=1.699,95%CI:1.153~2.502,P=0.007)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LMR≥3.4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HR=0.442,95%CI:0.295~0.660,P=0.000)。高LMR组和低LMR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7.9月和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27.672,P=0.000)。结论术前LMR与可切除性胰腺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术前高LMR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及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玲玲 林永娟 陈志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6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因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科住院的2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4例,女88例。根据入院...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因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科住院的2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4例,女88例。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脑梗死组(NIHSS≤5分,n=181)和中重度脑梗死组(NIHSS>5分,n=6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及LMR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房颤、饮酒、空腹血糖、LMR、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脑梗死组比较,中重度脑梗死组LMR偏低(4.37±1.87 vs.3.25±2.2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MR是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OR=0.8,95%CI:0.650~0.985,P<0.05)。结论入院时LMR水平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LMR水平越低预示病情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急性脑梗死 严重程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对接受新药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预后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廖中廷 李娟 +1 位作者 兰霞 胡琼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3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多发性骨髓瘤(MM)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系统性回顾100例2013年1月—2019年1月于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新药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的MM患者的总生存期,用受试者工作特...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多发性骨髓瘤(MM)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系统性回顾100例2013年1月—2019年1月于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新药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的MM患者的总生存期,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等指标评估LMR对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612,对应的最佳诊断阈值为4.0,即LMR≤4.0的MM患者的总生存期短于LMR>4.0的患者。结论LMR作为血常规简单的计算结果,是接受新药治疗的MM患者临床预后的一项简单、经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多发性骨髓瘤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丽艳 于达 +1 位作者 张谦 姜继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5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关系。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不同将患者分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组(FIGOⅠ~Ⅱ期, 35例)及晚期子宫内膜癌组(FIGOⅢ~Ⅳ期, 65例)。收集患者...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关系。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不同将患者分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组(FIGOⅠ~Ⅱ期, 35例)及晚期子宫内膜癌组(FIGOⅢ~Ⅳ期, 6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类型及血液参数等临床变量,分析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影响因素,绘制LMR预测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LMR预测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最佳临界值。结果两组患者的组织学类型、恶性腹水、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LM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 LMR、血清CA125、组织学类型、恶性腹水是影响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危险因素。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采用LMR预测的最佳临界值为3.63,其中4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LMR>3.63, 5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LMR≤3.63。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灵敏度为73.73%,特异度为77.08%。结论术前LMR可预测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在临床治疗中应当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子宫内膜癌 病理特征 盆腔淋巴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在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6
作者 赵海军 张丽翠 +1 位作者 张玉 魏瑜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5期146-148,共3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ALC)与单核细胞计数(AMC)比值(ALC/AMC ratio,LMR)在预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LM... 目的: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ALC)与单核细胞计数(AMC)比值(ALC/AMC ratio,LMR)在预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LMR将其分为高LMR组与低LMR组,观察比较两组的5年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并分析影响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高LMR组的5年OS率高于低LMR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高LMR组的5年PFS率高于低LMR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经多因素分析,Durie-Salmon(DS)分期Ⅲ期、乳酸脱氢酶(LDH)>245 U/L、β2-微球蛋白(β2-MG)≥5.5 mg/L、血红蛋白(Hb)≤110 g/L、LMR≤3.60是导致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MR在MM患者的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许倩 宋程光 闵连秋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初发ACI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根据Rankin改良量表(mRS)评分标准,将观察...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初发ACI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根据Rankin改良量表(mRS)评分标准,将观察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断LMR对脑梗死预后的鉴别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率、血脂水平、各类白细胞数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M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NLR、LMR等指标与ACI预后不良相关(P<0.05);ROC曲线表明,LMR<2.56时,是判断AC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LMR对ACI患者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
8
作者 陈婷婷 王霆钧 +1 位作者 林瑶琦 黄源鹏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市中医院诊断为BPH的306例住院患者。以65岁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65岁组(n=129)和≥65岁组(...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市中医院诊断为BPH的306例住院患者。以65岁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65岁组(n=129)和≥65岁组(n=177)。收集患者的年龄、血液炎症相关参数、前列腺总特异性抗原(tPSA)、PV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参数。结果两组间体质量指数(BMI)淋巴细胞计数、PV、MLR和tP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tPSA和MLR与PV呈正相关,而淋巴细胞计数、多重用药、吸烟和饮酒与PV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MLR与PV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年龄、MLR是BPH患者PV增大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在评估PV时应考虑年龄、MLR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年龄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在食管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万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790-793,共4页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在食管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治疗的90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前1周检测LMR。患者术后进行12个月随访,统...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在食管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治疗的90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前1周检测LMR。患者术后进行12个月随访,统计患者的生存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LMR最佳截断值,计算LMR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高LMR组与低LMR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食管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78.89%(71/90);绘制ROC曲线计算LMR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53,95%CI为0.663~0.843,最佳截断值为4.42,预测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敏感度为78.65%,特异度为71.19%;高LMR组肿瘤分期Ⅰ期加Ⅱ期患者占比高于低L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肿瘤位置、病理类型、饮酒及吸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位置、肿瘤分期及LMR与食管癌患者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病理类型、饮酒及吸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分期及LMR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LMR对评估食管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LMR越低则患者生存期越短,可将LMR作为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预后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价值
10
作者 宋丽丽 马平 +2 位作者 管玉洁 黄闪 刘炜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11-416,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初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化疗的306例ALL患儿的资料,按照随访结果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统...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初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化疗的306例ALL患儿的资料,按照随访结果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统计无事件生存期(EFS)。统计患儿一般资料及初诊时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乳酸脱氢酶(LD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计算DFR。分析DFR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后价值,用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根据DFR最佳截断值将患儿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其与无事件生存期(EFS)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DFR是否为ALL患儿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DFR与WBC、LDH及TT具有正相关性(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相比,WBC、Fib、D-D及D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FR诊断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689,最佳截断值为0.40,敏感度为86.54%,特异度为56.30%;根据最佳截断值分组,DFR≤0.40组患儿和DFR>0.40组患儿的E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DFR>0.40是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初诊DFR对于ALL患儿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比值升高的患儿生存率明显降低,且预后评估价值优于单用Fib或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 凝血指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红细胞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红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冉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细胞体积(MC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早期DN患者82例(设为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细胞体积(MC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早期DN患者82例(设为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设为T2DM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血MCV、NLR、Hb水平及DN相关生化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淀粉样蛋白A(AA)]。分析外周血MCV、NLR、Hb水平与DN相关生化指标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MCV、NLR、Hb对DN的诊断价值。以肾组织活检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外周血MCV、NLR、Hb单项及联合对DN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DN组MCV、Hb水平低于T2DM组、对照组,NLR高于T2DM组、对照组,且T2DM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Hb与BUN、Scr、尿酸呈负相关,而NLR与之相反(P<0.05);MCV、NLR、Hb联合诊断DN的AUC大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MCV、NLR、Hb联合诊断DN的准确率高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且联合诊断结果与肾活检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688,P<0.05)。结论MCV、NLR、Hb对早期DN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平均细胞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红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患者eGFR的相关性:基于NHANES数据库的横断面分析
12
作者 贾淳钰 王淦淦 +3 位作者 王佳慧 陈罡 郑可 李雪梅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5,共7页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确诊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比较合并/未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NLR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NLR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5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CKD 190例(22.2%),未合并CKD 667例(77.8%),且与后者比较,前者的NLR显著升高(2.94±1.69比2.36±1.98,P<0.001),eGFR显著降低[(43.54±12.79)mL/(min·1.73 m^(2))比(92.50±18.20)mL/(min·1.73 m^(2)),P<0.001]。按NLR四分位数分组分析后发现,随NLR增大,糖尿病患者eGFR逐渐下降[Q1组:(87.05±24.93)mL/(min·1.73 m^(2));Q2组:(83.68±24.98)mL/(min·1.73 m^(2));Q3组:(83.10±26.26)mL/(min·1.73 m^(2));Q4组:(72.55±28.15)mL/(min·1.73 m^(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eGFR呈弱负相关(r=-0.15,P<0.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表明,NLR与糖尿病患者eGFR存在独立的负相关性(OR=0.403,95%CI:0.210~0.772,P=0.006)。结论NLR与糖尿病患者的eGFR呈负相关,具有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及CKD风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HANES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魏广坤 陈艳军 +3 位作者 程冰冰 仝昊 陈升阳 胡水全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纳米刀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纳米刀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外周静脉血NLR值,以NLR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病例分为低NLR组(NLR≤4.8,22例)和高NLR组(NLR>4.8,23例),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探究NLR是否为影响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低NL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94d,而高NL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6d(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P<0.001)、糖类抗原19-9(CA19-9)(P<0.001)、肿瘤部位(P=0.030)、分化程度(P=0.006)、术后30dNLR(P<0.001)、TNM分期(P=0.016)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术后生存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后NLR、肿瘤标志物CA19-9是局部进展期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后高NLR对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NLR在临床中易于检验,可以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局部进展期 纳米刀消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预测
14
作者 郭婉莹 畅昶 +1 位作者 刘起鹏 邓淼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被报道与多种恶性肿瘤化疗疗效相关,可作为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汇总新辅助治疗NAT)前临床病理学特征及NLR,评估NLR能否成为预测NAT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的因素。方法我们分析了215例接受... 目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被报道与多种恶性肿瘤化疗疗效相关,可作为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汇总新辅助治疗NAT)前临床病理学特征及NLR,评估NLR能否成为预测NAT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的因素。方法我们分析了215例接受NAT的患者对NAT的反应与包括NLR在内的各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在215例患者中,65例(30.2%)获得了pCR。HER2状态、Ki-67指数和NLR与pCR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ER2阳性患者的pCR率高于HER2阴性患者(45.3%比20.2%,P<0.001);高Ki-67指数患者的pCR率高于低Ki-67指数患者(32.7%比5.3%,P=0.013);低NLR组患者的pCR率高于高NLR组患者(51.9%比18.1%,P<0.001)。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中,低NLR(OR:0.20,95%CI:0.10~0.40)及HER2阳性(OR:3.39,95%CI:1.73~6.63)是pCR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NLR可以作为NAT后pCR的预测因子。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动态监测病情,更加有效的识别能通过新辅助治疗获益的人群,指导患者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并预测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新辅助治疗 病理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15
作者 钱冰涛 刘芳 +3 位作者 毕淑英 王晶 王泽芯 宋庆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和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两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且对比两组外周血EBVDNA水平,探讨EBV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展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方...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和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两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且对比两组外周血EBVDNA水平,探讨EBV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展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航天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儿科病房住院并确诊为EBV感染的IM115例和CAEBV13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EB病毒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73例比较患儿感染EBV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采用Python软件方法统计学分析,配对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115例、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13例及对照组正常儿童73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免疫亚群。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3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差异。IM组CD3、CD8、NK细胞绝对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组CD4、B淋巴绝对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EBV组CD3、CD4、CD8、B淋巴、NK细胞绝对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EBV组CD3、CD4、CD8、B淋巴、NK细胞绝对值显著低于IM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病毒感染引起的IM患儿存在免疫失衡,IM患儿外周血中CD8+T和总CD3细胞在明显增多,CD4、B淋巴细胞较正常儿童相对减少。而CAEBV儿童存着严重免疫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CD3、CD4、CD8、B淋巴、NK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和IM组。EB病毒感染的患儿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变化、EB病毒核酸载量有助于鉴别诊断和评估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价值
16
作者 张艳 梁玉振 +1 位作者 陶源 顾树江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06-109,163,共5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价值。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价值。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体检对象(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预后效果分亚组(预后良好者为观察1组、预后不良者为观察2组)。比较不同组别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NLR、PLR、RDW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期患者的NLR、PLR、RDW较Ⅲ期、Ⅳ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NLR、PLR、RDW较观察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RDW升高以及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病发后NLR、PLR、RDW水平显著上升且分期越高则水平越高,3个指标升高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效果有积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效果 淋巴结转移 判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刘谊蓉 田得宽 +1 位作者 王婷婷 冯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6月于西宁... 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6月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D治疗的DN患者。收集患者入院后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患者2年内生存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ROC曲线分析血小板相关参数、NLR对DN患者PD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3例患者,其中生存组66例,死亡组17例。相较于死亡组,生存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NL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更低(t=6.071、5.093、3.730、3.604、19.166、23.365,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水平PLT(OR=1.879,95%CI:1.355~2.607,P<0.001)、MPV(OR=2.063,95%CI:1.504~2.828,P<0.001)、PDW(OR=1.998,95%CI:1.449~2.755,P<0.001)、NLR(OR=1.828,95%CI:1.282~2.606,P=0.001)、Scr(OR=2.924,95%CI:1.712~4.993,P<0.001)、BUN(OR=2.746,95%CI:1.653~4.561,P<0.001)为DN患者PD后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PLT(AUC=0.714,P=0.007)、MPV(AUC=0.788,P<0.001)、PDW(AUC=0.750,P=0.002)、NLR(AUC=0.741,P=0.002)可作为DN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指标,四者联合预测(AUC=0.838,P<0.00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4%、88.2%。结论MPV、PDW、PLT、NLR、Scr、BUN水平为DN患者PD后死亡的影响因素。MPV、PDW、PLT、NLR表达水平能有效预测行PD治疗的DN患者生存情况,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血小板参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T-SPOT.TB检测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照友 厉银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32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LR、T-SPOT.TB检测。统计...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32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LR、T-SPOT.TB检测。统计涂阴肺结核的检出情况,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受试者分为结核组与非结核组,比较两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MLR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最佳临界值;分析MLR、T-SPOT.TB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329例受试者综合诊断结果显示,涂阴肺结核患者157例。结核组单核细胞、MLR高于非结核组,淋巴细胞低于非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LR诊断涂阴肺结核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78,最佳临界值为0.30。MLR检测诊断涂阴肺结核的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高于T-SPOT.TB检测、联合检测,联合检测诊断涂阴肺结核的灵敏度高于MLR检测、T-SPOT.TB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方式诊断涂阴肺结核的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R联合T-SPOT.TB检测对涂阴肺结核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作用,其中MLR检测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较高,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涂阴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细胞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19
作者 贲如银 贲如琴 +3 位作者 季进锋 黄潇潇 黄浩 范玲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9例(至少完成5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 目的探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9例(至少完成5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31例),收集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及外周血Th17、MLR。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h17、MLR及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占比、低分化占比及外周血Th17、ML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1.985,95%CI:1.167~3.376)、Th17水平(OR=2.126,95%CI:1.310~3.449)、MLR(OR=2.353,95%CI:1.276~4.337)是影响结直肠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h17、MLR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746、0.939。结论外周血Th17、MLR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二者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后评估 辅助性T细胞17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在头颈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高菲 刘美子 +2 位作者 吴子童 安然 陈文凤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9期559-564,共6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对头颈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HNC)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对头颈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HNC)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RIOM)的预测价值,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0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放射治疗的502例HN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将所有研究对象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根据是否发生重度RIOM将建模组的研究对象分为重度RIOM组和非重度RIOM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NC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重度RIOM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效果,采用R4.3.2软件绘制可视化列线图和决策曲线。结果HNC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重度RIOM的风险预测模型纳入合并症数量(OR=2.221,95%CI=1.185~4.165)、手术史(OR=2.938,95%CI=1.393~6.198)、肿瘤分化程度(OR=1.511,95%CI=1.090~2.094)、PNI(OR=0.892,95%CI=0.852~0.934)、LMR(OR=0.512,95%CI=0.254~1.030)共5个预测因子。模型公式:Y=2.102+0.413×分化程度+0.798×合并症数量+1.078×手术史-0.114×PNI-0.669×LMR。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P<0.001)、0.808(P<0.001)。建模组和验证组Hosmer-Lemeshow检验P均>0.05。决策曲线在大部分高风险阈值范围内高于参考线。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作为临床人员预测HNC患者治疗期间重度RIOM的发生风险,为采取预防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预后营养指数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