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丹 郭磊 +4 位作者 王亮 周洁 刘壮 李静 张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L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25例LMs患儿临床资料。巨囊型病变抽取囊液后,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注入泡沫硬化剂;...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L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25例LMs患儿临床资料。巨囊型病变抽取囊液后,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注入泡沫硬化剂;微囊型病变则在超声引导下直接弥散性注射泡沫硬化剂。以临床表现、术后超声检查或MRI表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25例LMs患儿中,巨囊型LMs 12例、混合型LMs 11例、微囊型LMs 2例,平均治疗次数为1.4次。所有患儿均随访6~12个月,其中显效18例、有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8%;未能获得临床改善3例(混合型2例、微囊型1例)。1例患儿因合并囊内出血而出现病变肿胀,后自行消退。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溃疡、疼痛、感染和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17例LMs在一次治疗中获得了有效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LMs安全有效,且外观恢复满意,可作为巨囊型和混合型LMs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聚桂醇 泡沫硬化剂 儿童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眼眶周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误诊为动静脉畸形临床分析
2
作者 焦玉浩 陈程浩 +5 位作者 李三林 郭向峰 曹佳捷 熊祎 狄奇 申刚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8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眼眶周淋巴管畸形的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收治的儿童眼眶周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误诊为动静脉畸形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患儿出生后发现右眼肿胀,先后误诊为血管瘤和动静脉畸形,分别进行硬化治疗和动静脉... 目的探讨眼眶周淋巴管畸形的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收治的儿童眼眶周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误诊为动静脉畸形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患儿出生后发现右眼肿胀,先后误诊为血管瘤和动静脉畸形,分别进行硬化治疗和动静脉畸形组织胶栓塞,症状有所缓解,但间断反复发作。经过完善磁共振成像检查和在超声引导下局部穿刺眶周囊腔术中抽出淋巴液确诊为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误诊时间11年。确诊后经过硬化治疗联合西罗莫司治疗后,患儿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随访期间未再次复发。结论眶周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易误诊,需要联合影像检查和多学科团队进行共同评估,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周 淋巴管畸形 误诊 动静脉畸形 硬化疗法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改英 王晓珍 +1 位作者 谢耕耘 张伟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第9期656-658,共3页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淋巴管畸形的疗效与病变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10年10月10年间门诊单纯局部注射盐酸平阳霉素患者236例。结果:平阳霉素治疗淋巴管畸形,微囊型病变的疗效较差,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60%...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淋巴管畸形的疗效与病变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10年10月10年间门诊单纯局部注射盐酸平阳霉素患者236例。结果:平阳霉素治疗淋巴管畸形,微囊型病变的疗效较差,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60%;大囊型或较大囊型病变的疗效较好,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91%。结论: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淋巴管畸形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必要时融合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但由于平阳霉素属抗癌药物,其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待继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 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胸部淋巴管畸形患儿经引流管硬化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在华 祁燕 +1 位作者 罗丽 刘新献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41,共3页
对4例颈胸部淋巴管畸形患儿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冲洗硬化治疗,抽吸囊腔内液体20~40 mL(平均28.25 mL),治疗1~2次囊腔引流液<1 mL,且超声检查或CT造影示囊腔大部分关闭,未见对比填充剂即拔管。治疗期间未发生感染、窒息及出血等症状。... 对4例颈胸部淋巴管畸形患儿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冲洗硬化治疗,抽吸囊腔内液体20~40 mL(平均28.25 mL),治疗1~2次囊腔引流液<1 mL,且超声检查或CT造影示囊腔大部分关闭,未见对比填充剂即拔管。治疗期间未发生感染、窒息及出血等症状。住院时间11~23(17.25±6.65)d。出院后1个月复诊,囊腔缩小,无复发现象。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评估囊腔变化、加强体位护理、皮肤护理,术后重视呼吸管道护理、引流管护理、窒息的预防护理和硬化治疗用药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患儿 中心静脉导管 引流管 硬化治疗 化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聚桂醇联合治疗儿童颌面部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文雅 肖天 +3 位作者 李春旺 邹维 魏伟安 伍光春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2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注射平阳霉素与聚桂醇法治疗儿童颌面部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的疗效。方法通过影像引导下联合平阳霉素和聚桂醇注射治疗儿童颌面部微囊型淋巴管畸形40例,记录其治愈率和有效率。结果 40例患者治疗156次治疗后,经过半年以上随访... 目的探讨联合注射平阳霉素与聚桂醇法治疗儿童颌面部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的疗效。方法通过影像引导下联合平阳霉素和聚桂醇注射治疗儿童颌面部微囊型淋巴管畸形40例,记录其治愈率和有效率。结果 40例患者治疗156次治疗后,经过半年以上随访,有效率达92.5%。结论平阳霉素和聚桂醇联合瘤内注射是治疗儿童颌面部微囊型淋巴管畸形一种有效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治疗次数,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聚桂醇 淋巴管畸形 微囊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淋巴管畸形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薛磊 张文显 +5 位作者 高阳 杨伊帆 杜雅 刘琪 张蕴珍 李芳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淋巴管畸形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5月被误诊的6例血管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54.55%。因局部青紫色肿物,逐渐增大入院4例;因局部肿物皮温高,表面... 目的探讨血管淋巴管畸形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5月被误诊的6例血管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54.55%。因局部青紫色肿物,逐渐增大入院4例;因局部肿物皮温高,表面散在毛细血管入院2例,均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误诊时间2~6(3.0±0.8)个月。6例均行穿刺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血管淋巴管畸形。确诊后5例给予聚多卡醇局部注射硬化治疗,1例给予局部注射硬化联合口服西罗莫司治疗。6例病情得到控制,不适症状消失,复查MRI病灶明显缩小。结论血管淋巴管畸形以局部肿物、皮温高、伴或不伴表面青紫色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血管淋巴管畸形的认识,接诊此类患者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及早行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需行穿刺或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淋巴管畸形 误诊 婴儿 血管瘤 聚多卡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注射聚桂醇治疗婴幼儿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 被引量:6
7
作者 宁金波 谢义民 +2 位作者 刘渝 陈强 陈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蓝在验证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囊间交通性的临床价值及采用单点注射聚桂醇硬化疗法治疗婴幼儿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的疗效。方法我院小儿外科、新生儿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7例婴幼儿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通过囊内注... 目的探讨亚甲基蓝在验证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囊间交通性的临床价值及采用单点注射聚桂醇硬化疗法治疗婴幼儿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的疗效。方法我院小儿外科、新生儿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7例婴幼儿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通过囊内注射亚甲基蓝验证囊间交通性,认为囊间交通后行单点注射聚桂醇治疗,治疗后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定期门诊复查彩超或MRI测量囊肿大小评价疗效。结果经囊内注射亚甲基蓝验证囊间交通性,共15例囊间交通并行单点注射聚桂醇硬化疗法治疗,显效7例(46.7%),有效5例(33.3%),无效3例(20%),总有效率80%。注射后出现面红2例(13.3%),发热2例(13.3%),皮疹1例(6.7%),局部肿胀1例(6.7%)。治疗前病变大小11~127 ml(平均51.7 ml),治疗后病变大小0~33 ml(平均10.5 ml)。无过敏性休克、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亚甲基蓝用于验证囊间交通性,结合单点注射聚桂醇治疗婴幼儿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淋巴管畸形 硬化疗法 聚桂醇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的VEGF-C和VEGFR-3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斌 张文峰 赵怡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 :观察接受和未接受平阳霉素治疗的淋巴管畸形中VEGF -C和VEGFR - 3表达 ,探讨平阳霉素治疗淋巴管畸形机制。方法 :收集 2 0例接受平阳霉素治疗的淋巴管畸形标本及 10例未接受治疗的标本做组织学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评价形... 目的 :观察接受和未接受平阳霉素治疗的淋巴管畸形中VEGF -C和VEGFR - 3表达 ,探讨平阳霉素治疗淋巴管畸形机制。方法 :收集 2 0例接受平阳霉素治疗的淋巴管畸形标本及 10例未接受治疗的标本做组织学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评价形态学变化并分析VEGF -C和VEGFR - 3表达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两组病变VEGF -C和VEGFR - 3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并且VEGF -C和VEGFR - 3表达有相关性。结论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淋巴管畸形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 -C -VEGFR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淋巴管畸形 VEGF-C VEGF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硬化剂治疗小儿腹腔淋巴管畸形5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官鸿 黄志见 +2 位作者 朱振洪 殷炜 马周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硬化剂治疗小儿腹腔内淋巴管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们采用腹腔镜下硬化剂治疗小儿腹腔内淋巴管畸形5例,腹腔镜直视下抽取出囊内积液,将聚桂醇注射液与空气按1∶3制作成泡沫硬化剂注入囊内,根据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硬化剂治疗小儿腹腔内淋巴管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们采用腹腔镜下硬化剂治疗小儿腹腔内淋巴管畸形5例,腹腔镜直视下抽取出囊内积液,将聚桂醇注射液与空气按1∶3制作成泡沫硬化剂注入囊内,根据囊腔大小决定聚桂醇原液用量,最多不超过20 ml。结果手术时间为30~100 min,平均57 min。术后1例出现腹水,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出现乳糜样腹腔引流液,再次手术放置腹腔引流管后乳糜腹消失。术后住院5~20 d。2例患儿行1次硬化剂注射,1例患儿行2次硬化剂注射,2例患儿行3次硬化剂注射后LM消失。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硬化剂治疗小儿腹腔淋巴管畸形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儿 腹腔淋巴管畸形 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帧DSA透视下精准介入硬化术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磊 李晓艳 +3 位作者 吴长华 王长凤 李静 王亮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单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精准介入硬化术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淋巴管畸形患儿116例,其中大囊型淋巴管畸形55例、微囊型淋巴管畸形18例、混和型淋巴管畸形43例。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多点多角度经皮穿... 目的探讨单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精准介入硬化术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淋巴管畸形患儿116例,其中大囊型淋巴管畸形55例、微囊型淋巴管畸形18例、混和型淋巴管畸形43例。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多点多角度经皮穿刺囊性肿物,尽量抽尽囊液后注入博来霉素混和剂,注药时注意让药液在囊内弥散,注射完毕后行单帧DSA透视,并与术前MRI图像对比,明确药液分布是否均匀、是否达到治疗范围,如分布不均可根据影像资料进一步穿刺注药。术后随访3~6个月,行超声检查评价病灶大小,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6例患儿注射博来霉素混合液1~5次,平均注射1.34次,经影像评价93例(80.2%)达完全缓解(治愈)标准(瘤体缩小75%以上),19例(16.4%)达部分缓解标准(瘤体缩小50%以上)。其中大囊性淋巴管畸形平均治疗次数1.26次,治愈率为96.4%;微囊型淋巴管畸形平均治疗次数1.45次,治愈率50.0%;混和型淋巴管畸形平均治疗次数1.41次,治愈率72.1%。116例患儿术中行单帧DSA透视均未出现药液外渗发生,其中52例超声引导注射后DSA透视发现药液未达到治疗范围,给予补充注射后行再次DSA透视未再发现遗漏囊腔。随访3~6个月,无急性感染、皮肤坏死、肝硬化、肺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灶表面皮肤无瘢痕形成。结论单帧DSA透视下精准介入硬化术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疗效确切,且介入手术的治疗次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硬化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PD-L1治疗在大鼠淋巴管畸形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浩 钟文群 +2 位作者 邹艳平 李雪丛 蔡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通过大鼠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s,LM)动物模型,探讨抗PD-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治疗在淋巴管畸形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只雌性成年Wistar大鼠,体重(250±30)g,在颈部皮下注射弗氏不全佐剂(Freund's in... 目的:通过大鼠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s,LM)动物模型,探讨抗PD-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治疗在淋巴管畸形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只雌性成年Wistar大鼠,体重(250±30)g,在颈部皮下注射弗氏不全佐剂(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FIA)构建大鼠LM动物模型。然后分成4组:PBS组、抗PD-L1组、LPS组、LPS+抗PD-L1组。记录大鼠体重及病变变化,收获病变组织及重要内脏器官进行检测。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在人LM组织中检测PD-L1表达情况。结果:PD-L1在大鼠LM模型中有表达,在LPS作用下表达进一步升高;抗PD-L1治疗通过抑制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成管不仅对非炎症状态LM有治疗效果,对炎症状态下LM也有显著疗效。与正常皮肤对比,PD-L1在人LM病变中也有表达。结论:PD-L1可能与LM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抗PD-L1治疗为LM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淋巴管畸形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颌面部舌体多发淋巴管畸形经皮硬化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琦 刘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36,共3页
对1例婴幼儿颌面部及舌体多发淋巴管畸形行经皮硬化术治疗患儿,实施全方位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顺利出院,随访满意。提出术前做好口腔准备,预防感染;术后冲洗消毒创面、减轻舌体疼痛和出血,预防流涎造成的皮肤损害和病灶肿胀引起的窒... 对1例婴幼儿颌面部及舌体多发淋巴管畸形行经皮硬化术治疗患儿,实施全方位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顺利出院,随访满意。提出术前做好口腔准备,预防感染;术后冲洗消毒创面、减轻舌体疼痛和出血,预防流涎造成的皮肤损害和病灶肿胀引起的窒息;加强营养管理、特殊药物护理和后期吞咽功能训练是其护理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经皮硬化术 口腔护理 皮肤护理 用药护理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双肾囊性淋巴管畸形1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杜静雪 胡章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545-547,I0003,共4页
病例患者,男,34岁,因“反复腰疼10年,发作伴头晕15 d”于2021年8月入院。10年前,患者因双侧腰部胀痛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血肌酐升高至140μmol/L,腹部超声显示双肾多发囊性占位,诊治不详。此后间歇腰痛,血肌酐波动在140~180μmol/L。15 d... 病例患者,男,34岁,因“反复腰疼10年,发作伴头晕15 d”于2021年8月入院。10年前,患者因双侧腰部胀痛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血肌酐升高至140μmol/L,腹部超声显示双肾多发囊性占位,诊治不详。此后间歇腰痛,血肌酐波动在140~180μmol/L。15 d前,因腰痛发作伴头昏来我院就诊。无高血压史,无腹部外伤史及手术史;否认肾病家族史。入院体格检查: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39/93 mmHg,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可扪及双肾下极,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不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伤史 腹部超声 腰疼 囊性占位 叩痛 双侧腰部 肾下极 淋巴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在小儿体表淋巴管畸形介入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雨梅 丁洋子 +2 位作者 张奉超 陈超 张燕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4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在小儿体表淋巴管畸形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体表淋巴管畸形患儿86例,均行介入硬化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在小儿体表淋巴管畸形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体表淋巴管畸形患儿86例,均行介入硬化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基础麻醉时、插管后10 min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24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苏醒即刻、苏醒后30 min、60 min镇静(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躁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可稳定体表淋巴管畸形患儿硬化介入术中血流动力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术后躁动发生,镇静效果良好,是理想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淋巴管畸形 介入硬化手术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治疗淋巴管畸形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苟艺凡 周倩 李川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64-168,共5页
头颈部淋巴管畸形可能造成毁容,诱发功能性合并症,甚至危及生命。手术及药物治疗淋巴管畸形有一定效果,但复杂淋巴管畸形仍然是临床治疗难点。西罗莫司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抑制剂,可减少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成,调节血... 头颈部淋巴管畸形可能造成毁容,诱发功能性合并症,甚至危及生命。手术及药物治疗淋巴管畸形有一定效果,但复杂淋巴管畸形仍然是临床治疗难点。西罗莫司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抑制剂,可减少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成,调节血管生成、细胞增殖、迁移和粘附,在淋巴管成熟和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临床研究提示该药物在治疗复杂淋巴管畸形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其治疗机制和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畸形 淋巴管畸形 西罗莫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血管淋巴管先天畸形致慢性自发性脾破裂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荣俊良 《罕少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管先天性畸形 慢性自发性脾破裂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群链球菌制剂、平阳霉素联合强的松龙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海刚 邱雅 +1 位作者 陈玉婷 李蜀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前瞻性观察并评价A群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静脉畸形和淋巴管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颌面部脉管瘤120例,随机分组采用A族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并记录其疗效及毒副... 目的:前瞻性观察并评价A群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静脉畸形和淋巴管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颌面部脉管瘤120例,随机分组采用A族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并记录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血管瘤36例,A群链球菌制剂组15例,治愈8例(53.33%);平阳霉素组21例,治愈12例(57.14%)。静脉畸形40例,A族链球菌制剂治疗组19例,治愈13例(68.42%);平阳霉素组21例,治愈14例(66.67%)。淋巴管畸形44例,A族链球菌制剂治疗21例,治愈14例(66.67%);平阳霉素治疗23例,治愈6例(26.09%)。结论:A族链球菌制剂注射治疗淋巴管畸形效果更为明显,A族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和静脉畸形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静脉畸形 淋巴管畸形 A族链球菌制剂 平阳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群链球菌制剂与平阳霉素制剂注射治疗颌面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亚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2期170-171,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A群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制剂注射治疗颌面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81例颌面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病例,分别采用A群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制剂注射治疗,记录其疗效和毒副作用,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结果血管瘤21例:A... 目的观察比较A群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制剂注射治疗颌面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81例颌面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病例,分别采用A群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制剂注射治疗,记录其疗效和毒副作用,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结果血管瘤21例:A群链球菌制剂组10例,治愈5例(50.0%),平阳霉素组11例,治愈6例(54.55%);静脉畸形30例:A群链球菌制剂组14例,治愈8例(57.14%),平阳霉素组12例,治愈7例(58.33%);淋巴管畸形30例:A群链球菌制剂组17例,治愈13例(76.47%),平阳霉素组13例,治愈5例(38.46%)。结论颌面血管瘤和静脉畸形患者A群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制剂注射治疗均有效,淋巴管畸形患者A群链球菌制剂疗效明显优于平阳霉素制剂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链球菌制剂 颌面血管瘤 平阳霉素 注射治疗 疗效观察 脉管畸形 淋巴管畸形 静脉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小肠系膜多发囊肿伴囊壁骨化1例
19
作者 刘雪来 李旭 +6 位作者 叶茂 刘军廷 程毅菁 肖萍 裴培 杜静红 郑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2-845,共4页
肠系膜囊肿是儿童少见的腹部良性肿物,可发生于肠系膜的任何部位,以小肠系膜尤其回肠系膜居多,囊肿多为孤立病灶^([1,2])。淋巴管瘤是导致肠系膜囊肿的最常见病因,因此通常在病理上表现为淋巴管畸形^([3,4])。临床上肠系膜囊肿合并囊壁... 肠系膜囊肿是儿童少见的腹部良性肿物,可发生于肠系膜的任何部位,以小肠系膜尤其回肠系膜居多,囊肿多为孤立病灶^([1,2])。淋巴管瘤是导致肠系膜囊肿的最常见病因,因此通常在病理上表现为淋巴管畸形^([3,4])。临床上肠系膜囊肿合并囊壁骨化十分罕见。2024年4月我们收治1例肠系膜囊肿患儿,术前检查、术中所见显示囊肿弥散于小肠系膜大部且有囊壁钙化,术后病理证实为肠系膜淋巴管瘤合并囊壁骨化,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系膜 肠系膜囊肿 淋巴管 良性肿物 回肠系膜 常见病因 囊壁钙化 淋巴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凝治疗颌面部脉管性疾病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锁兰 雷鸣 +2 位作者 申凤江 曾海燕 王文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7-428,共2页
脉管性疾病(vascular anomalies)包括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两大类。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病变,80%好发于头颈部及颌面部[1]。近年有用电化学、射频、电针、中医药治疗的相关报道,但尚未见... 脉管性疾病(vascular anomalies)包括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两大类。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病变,80%好发于头颈部及颌面部[1]。近年有用电化学、射频、电针、中医药治疗的相关报道,但尚未见到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面部损伤(Maxillofacial Injuries) 血管瘤(Hemangioma) 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Abnormalities) 电凝术(Electrocoag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