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男性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1
作者 吴雅静 段文帅 周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9-1010,共2页
患者男,70岁,间断腹痛伴黑便1月余;既往“肝炎”病史20年。查体:贫血貌,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原1.66μmol/L,白细胞计数2.43×10^(9)/L,红细胞计数3.42×10^(12)/L,血红蛋白65 g/L。胃镜检查:胃窦及十二指肠球... 患者男,70岁,间断腹痛伴黑便1月余;既往“肝炎”病史20年。查体:贫血貌,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原1.66μmol/L,白细胞计数2.43×10^(9)/L,红细胞计数3.42×10^(12)/L,血红蛋白65 g/L。胃镜检查: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并部分活动性出血,胃窦小弯侧隆起物,十二指肠球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高分辨率CT分析
2
作者 董莱 李慧 +2 位作者 王晗琦 管鑫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特征,探讨胸部HR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于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LAM中医特色专科门诊就诊的PLAM患者的HRCT资料,总结其典型的CT表现,包括弥漫囊样... 目的:分析并总结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特征,探讨胸部HR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于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LAM中医特色专科门诊就诊的PLAM患者的HRCT资料,总结其典型的CT表现,包括弥漫囊样影及不同表现的肺间质病变等。结果:50例确诊的PLAM患者HRCT影像显示双肺弥漫性囊状影及肺间质病变的不同表现,部分病例出现胸腔积液、气胸病史、肺部感染及支气管扩张征象。结论:胸部HRCT检查所提供的影像学表现在PLAM干预中具有显著价值,可为疾病的后续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高俊 朱培菊 +3 位作者 张尚福 赵莎 鲁昌立 陈卉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78-382,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性疾病,本文旨在探讨PLA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例PLAM病例,复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学及免疫... 背景与目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性疾病,本文旨在探讨PLA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例PLAM病例,复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结果 3例PLAM病例均为育龄妇女,年龄27岁-45岁,平均年龄37.7岁,其中2例胸部CT示双肺弥漫分布薄壁的含气囊腔,1例为气胸。组织学检测显示肿瘤组织呈不规则腔隙和斑片或结节状,由内皮细胞及其周围大量增生的平滑肌样梭形细胞构成,可沿支气管、血管等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增生平滑肌样梭形细胞呈现结蛋白(Desmin,Des)、钙结合蛋白(Caldesmon,Caldes)、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SM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uscle-speci c actin,MSA)、人类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HMB-45)、黑色素瘤标记物(Melanoma Marker,CD63)、波形蛋白(Vimentin,Vim)、雌激素(Estrogen,ER)和孕激素(Progestogen,PR)阳性表达,而T细胞1识别的黑色素抗原(Melanoma Antigen Recongnizedby T cell1,M T-1)为阴性表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第8因子(FVIII)、人类造血干细胞表面分子(CD34)阳性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呈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D2-40)阳性表达。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3个月-25个月,生存状况良好,未见该病复发,除肺外其余各系统未见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结论 PLAM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沿支气管、血管分布的淋巴管周围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一般发病于绝经期前育龄女性,渐进性呼吸衰竭导致该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管平滑肌瘤 免疫组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卢韶华 谭云山 +2 位作者 侯英勇 刘弢 白春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7例PLAM患者的临床特点、肺功能改变、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odoplanin、α...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7例PLAM患者的临床特点、肺功能改变、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odoplanin、α-SMA、HMB-45、ER、PR、PCNA的表达状况。其中1例患者死后行尸体解剖,对其全身各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PLAM几乎均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反复气胸及乳糜胸。肺部高分辨率CT(HRCT)显示典型的弥漫性薄壁囊状阴影。病理检查显示未成熟平滑肌细胞在细支气管壁、肺泡壁、淋巴管壁和血管壁周围增生,形成结节状。1例尸解病例除肺部病变外,PLAM病变尚累及肾脏、淋巴结、肠道、胆囊、子宫及软组织等部位,病变的发生与血管及淋巴管密切相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7例增生PLAM细胞内α-SMA、HMB-45及podoplanin均呈强阳性表达,4例ER及PR均阳性,2例仅ER阳性,1例ER及PR均阴性。结论PLAM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但肺是主要累及的器官。目前研究推测其为良性转移性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育龄期妇女如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气胸、乳糜胸及HRCT表现为弥漫小囊状改变时,应考虑到PLAM可能,确诊需行肺活检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管平滑肌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甘梅富 卢洪胜 +1 位作者 周涛 徐伟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PLAM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疾病。只发生在女性,特别...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PLAM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疾病。只发生在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咯血和乳糜胸等。高分辨率CT(HRCT)可见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改变。组织学特点为肺淋巴管、小气道、小血管的管壁及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异常增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例均表达HMB-45、SMA、actin、MMP-2、desmin,2例表达PR、ER。经随访,有2例死亡。结论育龄期妇女发生渐进性呼吸困难,并反复出现气胸,胸部HRCT示两肺弥漫性分布薄壁囊状改变,临床上应考虑到PLAM的可能,最好能行肺组织活检明确诊断。PLAM在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上有特征性表现,免疫组化HMB-45阳性具特异性,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管平滑肌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易祥华 朱美芳 +2 位作者 史景云 张韵 钟慈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74-577,共4页
为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超微结构的特点,对1例经电视胸腔镜肺活检诊断为PLAM的病例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患者女性,4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闷和自发性气胸;高分辨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 为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超微结构的特点,对1例经电视胸腔镜肺活检诊断为PLAM的病例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患者女性,4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闷和自发性气胸;高分辨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网织蜂窝样改变。光镜观察:胸膜下和肺间质大量的平滑肌增生,肺泡壁增厚,肺泡腔扩张。免疫组化显示增生的平滑肌细胞波形蛋白、肌动蛋白和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阳性。在透射电镜下能清楚显示淋巴管结构以及内皮细胞下大量增生的平滑肌细胞。结论:PLAM的明确诊断依赖于肺活检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检测和电镜观察具有重要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高鹏 黄蓉 +1 位作者 蔡柏蔷 刘鸿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6-309,i006,共5页
目的提高对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近2年诊断的4例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LAM病是一种原因不明,通常累及育龄妇女的罕见疾病,其可散发或与结节性硬化同时存在,组织学以肺实质不典型平滑肌细胞增生... 目的提高对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近2年诊断的4例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LAM病是一种原因不明,通常累及育龄妇女的罕见疾病,其可散发或与结节性硬化同时存在,组织学以肺实质不典型平滑肌细胞增生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乳糜性胸腹水、自发性气胸或错构瘤等。LAM病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结论临床医生应掌握此病的特点,尽早诊断及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 平滑肌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脏器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MSCT表现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颖 曹代荣 +1 位作者 李银官 游瑞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的MS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为LAM患者的各脏器CT表现。结果10例肺内均见多发薄壁囊腔,7例肺野呈磨玻璃样改变,2例气胸,4例胸腔积液(2例为乳靡样),2例出现肺结节;6例合并肾... 目的探讨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的MS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为LAM患者的各脏器CT表现。结果10例肺内均见多发薄壁囊腔,7例肺野呈磨玻璃样改变,2例气胸,4例胸腔积液(2例为乳靡样),2例出现肺结节;6例合并肾错构瘤,3例合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见盆腔肿物,1例腹腔见多发淋巴结影;4例合并结节性硬化,5例合并骨骼多发硬化性小结节(1例未行颅脑检查)。结论LAM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掌握该病的MSCT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特征观察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9
作者 何向蕾 丁华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pulmonary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 )组织学、免疫组化及预后特点。 方法 对 2例PLAM经支气管肺活检组织 ,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 ,并复习文献进行研究。结果  2例PLAM均为育龄期女性。...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pulmonary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 )组织学、免疫组化及预后特点。 方法 对 2例PLAM经支气管肺活检组织 ,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 ,并复习文献进行研究。结果  2例PLAM均为育龄期女性。本病具有一定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 ,肺淋巴管、血管和小气道周围异常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增生 ,分两种类型 :囊肿为主型和平滑肌为主型。 2例组织形态学相似 ,异常平滑肌细胞呈梭形、多边形及上皮样 ,核大 ,不规则多形性 ,可见核仁和核内包涵体 ,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梭形、多边形及上皮样细胞表达HMB4 5、SMA、actin和ER、PR阳性。结论 PLAM是罕见的肺慢性进行性恶化的肿瘤性疾病。PLAM病理组织学评分 (LAMhistologicscore,LHS)是评价PLAM预后的指标。依据临床和组织学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 理特征 特点 免疫组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春艳 祁晓莉 +1 位作者 张轶华 刘洪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对发生于纵隔及合并肺癌的2例LAM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LAM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好发于育龄期女性... 目的探讨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对发生于纵隔及合并肺癌的2例LAM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LAM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病变的发生与淋巴管和血管密切相关,不同发病部位临床症状各不相同。显微镜下示淋巴管、血管壁周围可见不同成熟度的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异常增生,肿瘤细胞可呈梭形或上皮样。免疫表型:梭形肿瘤细胞desmin和SMA阳性,HMB-45和MELAN-A阴性。结论LAM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进行性恶化的肿瘤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肺是主要累及的器官。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和组织学特点再结合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雄 高兴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4-894,共1页
病例1患者女,52岁。因"咳嗽、胸闷2个月余"入院。2年前绝经。体格检查:慢性病容,双下肺叩诊浊音,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入院后检查:血液常规及肿瘤指标均无异常。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囊性病变.双侧少量胸水。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 移动性浊音 多发囊性 体格检查 肿瘤指标 血液常规 少量胸水 胸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一例
12
作者 周涛 潘爱珍 陈永兵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 小气道功能异常 肺功能检查 例资料 呼吸困难 心肌缺血 生命体征 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定量CT评估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肺部损害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惜夕 王坚 +6 位作者 蔡慧 杨琤瑜 墨玉清 朱梦婵 朱桂萍 叶伶 金美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3-659,共7页
目的量化CT影像中肺部囊性损害的程度,并比较其与肺功能结果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D)水平的相关性,探究定量CT评估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肺部损伤和指导LAM治疗的... 目的量化CT影像中肺部囊性损害的程度,并比较其与肺功能结果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D)水平的相关性,探究定量CT评估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肺部损伤和指导LAM治疗的能力。方法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识别肺部CT影像中的囊性区域,计算其在总肺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即囊泡评分。本研究共纳入21例受试者,研究36次CT囊泡评分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对其中17例受试者计算24次CT囊泡评分和血清VEGF-D水平相关性。通过计算CT囊泡评分评估肺功能的ROC曲线,探究囊泡评分预测肺损伤的能力。结果囊泡评分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predicted forced of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pred)(r=-0.716,P<0.001)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predicted 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s for carbon monoxide corrected for alveolar volume,DLCO/VA%pred)(r=-0.821,P<0.0001)显著相关,与血清VEGF-D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r=-0.143,P=0.506)。当囊泡评分为15.80%时,预测肺功能受损的约登指数最高(0.667),预测肺功能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4%和72.22%。结论肺CT囊泡评分与FEV1%pred和DLCO/VA%pred显著相关,但是与血清VEGF-D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囊泡评分>15.80%时提示肺功能损害明显,建议患者接受西罗莫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lam) 囊泡评分 肺部损害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肌瘤病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业民 黄文杰 李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978-979,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管肌瘤 文献复习 弥漫性肺间质疾 平滑肌细胞 狭窄或阻塞 肺功能障碍 lam 异常增生 细支气管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腹盆部CT表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伟 徐颖 +1 位作者 金征宇 王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腹盆部的CT征象。方法分析14例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14例患者的胸高分辨CT均表现为双肺直径小于1cm的无壁或薄壁的囊腔。胸部的其他影像学异常包括:双肺非钙化微小结节1例、...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腹盆部的CT征象。方法分析14例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14例患者的胸高分辨CT均表现为双肺直径小于1cm的无壁或薄壁的囊腔。胸部的其他影像学异常包括:双肺非钙化微小结节1例、双肺斑片1例、胸膜下多发肺大泡3例、蜂窝肺1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心包积液1例、胸腔积液3例。9例患者出现腹盆部异常表现:肾及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腹膜后淋巴管肌瘤6例、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1例、子宫肌瘤1例。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具有特征性胸部CT表现,常合并腹盆部病变,其腹盆部病变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肌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淋巴管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诊断肺淋巴管肌瘤病的一个有用辅助免疫组化标记物
16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1-491,共1页
淋巴管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疾病,主要累及生育年龄的女性。LAM可散发或与复合型结节性硬化病(TSC)密切相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和肺实质的囊性破坏而致的反复气胸。组织学上,LAM主要由薄壁的囊腔和LAM细胞组... 淋巴管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疾病,主要累及生育年龄的女性。LAM可散发或与复合型结节性硬化病(TSC)密切相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和肺实质的囊性破坏而致的反复气胸。组织学上,LAM主要由薄壁的囊腔和LAM细胞组成,后者可弥漫性分布于肺实质或形成多灶性LAM细胞结节,免疫组化LAM细胞表达HMB-45、desmin和S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标记物 淋巴管肌瘤 Β-CATENIN lam细胞 结节性硬化 诊断 HMB-45 DESM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X淋巴显像诊断淋巴管肌瘤病肺外病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文哲 童冠圣 +4 位作者 刘勇 张丽 李思源 郑朋腾 张硕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1-894,共4页
目的评价^(99)Tc^(m)-DX淋巴显像对淋巴管肌瘤病(LAM)肺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9例LAM患者的淋巴显像图像,总结该病的淋巴显像特点。结果39例LAM患者中,33例(33/39,84.62%)伴乳糜胸,^(99)Tc^(m)-DX淋巴显... 目的评价^(99)Tc^(m)-DX淋巴显像对淋巴管肌瘤病(LAM)肺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9例LAM患者的淋巴显像图像,总结该病的淋巴显像特点。结果39例LAM患者中,33例(33/39,84.62%)伴乳糜胸,^(99)Tc^(m)-DX淋巴显像可显示84.85%(28/33)的乳糜胸,表现为患侧胸部分放射性增高;16例(16/39,41.03%)伴乳糜腹,^(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16/16,100%),表现为腹盆部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摄取增高;34例(34/39,87.18%)伴腹/盆腔淋巴管肌瘤,^(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淋巴管肌瘤(34/34,100%),表现为髂、腰及纵隔粗大、团、串状分布的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灶;8例(8/39,20.51%)伴下肢淋巴水肿,3例LAM伴阴囊淋巴水肿,^(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24例(24/39,61.54%)伴左静脉角区放射性浓聚。结论^(99)Tc^(m)-DX淋巴显像可判断LAM患者肺外病变分布,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 淋巴系闪烁造影术 乳糜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表现1例
18
作者 陶德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44-2144,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洪凡真 王波 王鸿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59-760,共2页
关键词 静脉内平滑肌瘤 脉管内平滑肌瘤 子宫平滑肌瘤 淋巴管 组织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双肺囊性病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茹萱 张磊 +8 位作者 刘昕超 徐凯峰 张玉石 张夏 范思远 张舒 李明喜 陈丽萌 郑可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74-378,共5页
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20岁,主诉"咳嗽18 d,发热、血肌酐升高13 d",于2016年12月30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1.1现病史患者2016年12月12日无明确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黄黏痰,咳嗽时伴胸痛,无发热、憋气、咯血,当地医院考虑"肺炎".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淋巴管平滑肌瘤 错构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