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仁红花煎通过抑制淋巴管增生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怡茹 张一凡 +1 位作者 韦婧 刘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70,共9页
目的:观察桃仁红花煎对ApoE^-/-基因敲除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心脏淋巴管、纵膈淋巴结T细胞含量以及相关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ApoE^-/-基因敲除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桃仁红花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模型组和给药... 目的:观察桃仁红花煎对ApoE^-/-基因敲除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心脏淋巴管、纵膈淋巴结T细胞含量以及相关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ApoE^-/-基因敲除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桃仁红花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模型组和给药组采用高脂饮食造模8周,桃仁红花煎通过灌胃给药,空白组采用质量分数为0.9%氯化钠溶液灌胃作为对照.给药周期为12周,频率为每天2次,每次灌胃0.3 mL.采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法检测淋巴管及淋巴结中T细胞含量,油红O染色法评估主动脉窦的斑块面积,提取主动脉总RNA并反转录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炎症因子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桃仁红花煎可显著降低小鼠体质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浓度(P<0.05,P<0.01),减小主动脉窦斑块面积,抑制心脏淋巴管增生,减少淋巴结中T细胞含量,降低IL-6和TNF-α的质量浓度以及mRNA相对表达量(P<0.01).结论:桃仁红花煎可有效抗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脏淋巴管数目、淋巴结中T细胞含量以及炎症因子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红花煎 炎症反应 淋巴管增生 APOE^-/-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55-3p靶向调控VEGF-C对矽肺淋巴管增生的影响
2
作者 王静思 张梦璐 +5 位作者 崔洁 何海兰 刘艺 郭灵丽 郝小惠 刘和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9-1534,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455-3p(miR-455-3p)在大鼠矽肺模型淋巴管增生中的调控作用,并探讨miR-455-3p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对人淋巴内皮细胞(HLECs)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矽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矽肺模型组气管... 目的探究微小RNA-455-3p(miR-455-3p)在大鼠矽肺模型淋巴管增生中的调控作用,并探讨miR-455-3p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对人淋巴内皮细胞(HLECs)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矽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矽肺模型组气管内滴注二氧化硅(SiO 2)悬浊液,对照组滴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HE、Mass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及淋巴管增生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内miR-455-3p、VEGF-C表达水平;将miR-455-3p抑制剂(Inhibitors)及其阴性对照(NC)转染至HLECs中,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miR-455-3p、VEGF-C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HLECs迁移能力,基质胶管形成实验检测管状结构形成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455-3p和VEGF-C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矽肺模型组肺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聚集,胶原逐渐沉积,且肺内淋巴管增生,肺组织内miR-455-3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VEGF-C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HLECs转染后,与NC组比较,Inhibitors组细胞内miR-455-3p表达水平降低,VEGF-C水平升高,细胞迁移能力及管状结构形成能力增强(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VEGF-C为miR-455-3p的靶基因。结论miR-455-3p可通过靶向调控VEGF-C表达从而影响HLECs的管状结构形成能力,调节淋巴管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55-3p VEGF-C 矽肺 淋巴管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VEGF-C Flt-4表达在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中信 贾漪涛 +5 位作者 崔宏伟 乔芳 马洪骏 单保恩 于跃明 杨会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9-321,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VEGF-C和Flt-4的表达与淋巴管计数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行淋巴管染色;RT-PCR方法检测VEGF-C及Flt-4的表达。结果:VEGF-C和Flt-4的表达密切相关(P<0.05),VEGF-C阳性淋巴管数较VEGF-C阴性淋...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VEGF-C和Flt-4的表达与淋巴管计数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行淋巴管染色;RT-PCR方法检测VEGF-C及Flt-4的表达。结果:VEGF-C和Flt-4的表达密切相关(P<0.05),VEGF-C阳性淋巴管数较VEGF-C阴性淋巴管数明显增多(25.16±7.52;17.14±7.22)(P<0.01)。Flt-4阳性淋巴管数较Flt-4阴性淋巴管数明显增多(25.34±7.22,18.93±8.30)(P<0.05)。两者表达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VEGF-C通过激活Flt-4诱导大肠癌间质中淋巴管增生,为肿瘤细胞向淋巴管转移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癌 VEGF-C FLT-4 淋巴管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VEGF-C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洋 田琼 张绍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833-835,共3页
关键词 VEGF-C 肿瘤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管增生 新生淋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癌VEGF-C表达及癌周淋巴管增殖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海阔 黄洪章 +2 位作者 潘朝斌 王建广 侯劲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增殖和分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舌鳞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VEGF-C在22例舌鳞癌中的表达、酶组织化学法显示癌周淋巴管并结合图像分析和医学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C... [目的]探讨淋巴管增殖和分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舌鳞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VEGF-C在22例舌鳞癌中的表达、酶组织化学法显示癌周淋巴管并结合图像分析和医学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C表达阳性病例的癌周淋巴管各参数高于VEGF-C表达阴性病例(P<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和淋巴管各参数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VEGF-C表达和癌周淋巴管正相关,对舌鳞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结转移癌 淋巴管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循环障碍对矽肺发病进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崔洁 陈紫莺 +3 位作者 王宏丽 郭灵丽 郝小惠 刘和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2-976,共5页
目的 探讨肺淋巴循环障碍对矽肺发病进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胸导管结扎建立肺淋巴循环障碍模型。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结扎对照组、矽肺组、矽肺+结扎胸导管组(以下简称矽肺+结扎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不做处理;结... 目的 探讨肺淋巴循环障碍对矽肺发病进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胸导管结扎建立肺淋巴循环障碍模型。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结扎对照组、矽肺组、矽肺+结扎胸导管组(以下简称矽肺+结扎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不做处理;结扎对照组给大鼠结扎胸导管后正常饲养;矽肺组大鼠采用动式染尘法建立矽肺模型(染尘仓内SiO_(2)粉尘浓度2000 mg/m^(3),每天给予大鼠动式染尘3 h);矽肺+结扎组大鼠先手术结扎大鼠胸导管,再进行动式染尘,染尘条件与矽肺组相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胶原沉积;免疫组化观察肺部淋巴管增生;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p6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 HE和天狼猩红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矽肺组和矽肺+结扎组大鼠肺组织病变更为严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矽肺组和矽肺+结扎组大鼠肺组织内有淋巴管增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肺组织中NF-κBp65和α-SMA的蛋白含量矽肺+结扎组均高于矽肺组,分别为(2.42±0.05)vs(1.80±0.01)、(2.81±0.06)vs(2.57±0.01)。相反,矽肺+结扎组大鼠肺组织内VEGFR-3的含量低于矽肺组(0.87±0.01)vs(0.97±0.03)。结论 结扎胸导管可使矽肺大鼠肺部出现淋巴循环障碍,加快矽肺发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胸导管结扎 淋巴管增生 淋巴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作为评定肺结核严重程度和荷菌量的生物标志物的价值
7
作者 顾瑾 沙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34-234,共1页
背景血管和淋巴管增生并形成肉芽肿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重要特征。肉芽肿形成常伴随组织缺氧,组织缺氧又刺激血管增生,同时增生的血管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由肉芽肿内部向远端播散。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生物标志物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肺结核 肉芽肿形成 淋巴管增生 价值 菌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