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在发育小鼠肾内的表达
1
作者 秦燕霞 徐蕴 霍冠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8,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在发育小鼠肾内的表达。方法:胚胎期第13~18天(E13-18)的胎鼠和出生后第4、14和21天(P4-21)及成年小鼠的肾,行LYVE-1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LYVE-1免疫阳性淋巴管丛最早在胚...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在发育小鼠肾内的表达。方法:胚胎期第13~18天(E13-18)的胎鼠和出生后第4、14和21天(P4-21)及成年小鼠的肾,行LYVE-1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LYVE-1免疫阳性淋巴管丛最早在胚胎期第14天的小鼠肾检测到,主要位于肾皮质的动脉周围。在胚胎期第15天的。肾小球中最早检测到LYVE-1免疫阳性细胞,但LYVE-1免疫阳性细胞在肾小球中的数量和位置不定。结论:LYVE-1免疫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肾动脉周围淋巴管,在肾小球中也有LYVE-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受体-1 淋巴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标记的乳腺癌微淋巴管密度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钱文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标记的乳腺癌微淋巴管密度测定(MLD)在乳腺癌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乳腺癌组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LYVE-1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计数MLD,评价淋巴管增殖情况。结果 LYV...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标记的乳腺癌微淋巴管密度测定(MLD)在乳腺癌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乳腺癌组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LYVE-1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计数MLD,评价淋巴管增殖情况。结果 LYVE-1阳性表达于肿瘤边缘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表现为淋巴管扩张明显,在肿瘤中心区实质部组织淋巴管则表达较少,多呈闭锁的条索状或隙状,乳腺癌肿瘤边缘和中心区MLD均值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粘膜组织(P<0.05,P<0.01),肿瘤边缘组织MLD均值则明显高于肿瘤中心组织(P<0.05)。结论检测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MLD可作为评价肿瘤淋巴管发生及判断淋巴转移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受体-1 淋巴管密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雪梅 马晶 +2 位作者 张雅芳 刘宝全 杨树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皮肤恶性黑色素移植瘤模型,探讨小鼠皮肤恶性黑色素移植瘤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情况。方法:体外培养B16瘤细胞,接种B16瘤细胞于C57BL/6小鼠右侧背部皮内,构建C57BL/6小鼠皮肤恶性黑色素移植瘤模型;应用H-E染色、淋巴管内皮... 目的:建立小鼠皮肤恶性黑色素移植瘤模型,探讨小鼠皮肤恶性黑色素移植瘤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情况。方法:体外培养B16瘤细胞,接种B16瘤细胞于C57BL/6小鼠右侧背部皮内,构建C57BL/6小鼠皮肤恶性黑色素移植瘤模型;应用H-E染色、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1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1, LYVE-1)免疫组化染色确认模型和观察肿瘤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情况。结果:建立了恶性黑色素移植瘤模型;LY- VE-1主要着色于正常组织和移植瘤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结论:构建C57BL/6小鼠皮肤恶性黑色素移植瘤模型是获得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和进一步研究的有效手段;LYVE-1是特异性较高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小鼠皮肤恶性黑色素移植瘤组织中可能存在淋巴管的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黑移植瘤 淋巴管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素调节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白细胞介素-1β信号通路对哮喘幼年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4
作者 张金存 李玉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GA)对支气管哮喘(BA)幼年小鼠气道炎症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BA幼年小鼠模型,将所有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BA组和GA低、中、高剂量组(GA-L、G...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GA)对支气管哮喘(BA)幼年小鼠气道炎症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BA幼年小鼠模型,将所有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BA组和GA低、中、高剂量组(GA-L、GA-M、GA-H组)及GA高剂量+NLRP3激活剂尼日利亚菌素组(GA-H+Nig组)。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EOS)计数、中性粒细胞(NEU)计数、淋巴细胞(LYM)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IL-6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支气管病理形态改变;高碘酸-无色品红(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A组幼年小鼠肺组织异常,支气管管壁结构破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气道杯状细胞及黏液明显增多,肺组织蓝紫色明显,炎症细胞总数、EOS、NEU、LYM增多,IL-17、IL-6水平上升,NLRP3、IL-1β表达上升,TGF-β1、IL-10水平下降(P<0.05);与BA组相比,GA-L、GA-M、GA-H组幼年小鼠肺组织和支气管管壁损伤逐渐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及黏液减少,肺组织蓝紫色减少,炎症细胞总数、EOS、NEU、LYM减少,IL-17、IL-6水平下降,NLRP3、IL-1β表达下降,TGF-β1、IL-10水平上升(P<0.05);与GA-H组相比,GA-H+Nig组幼年小鼠肺组织和支气管管壁损伤加重,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及黏液增多,肺组织蓝紫色增多,炎症细胞总数、EOS、NEU、LYM增多,IL-17、IL-6水平上升,NLRP3、IL-1β表达上升,TGF-β1、IL-10水平下降(P<0.05)。结论:GA可以通过抑制NLRP3/IL-1β信号通路减轻哮喘幼年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核苷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白细胞介素-1β信号通路 哮喘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ICAM-1及透明质酸与糖皮质激素治疗TAO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芳 朱豫 韩宝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及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与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41例(74眼)活动...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及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与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41例(74眼)活动期TAO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sICAM-1及HA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有效组58眼,治疗前患者血清sICAM-1及HA平均含量分别为(1136.2±162.5)μg·L-1、(124.8±61.4)μg·L-1,治疗后两者的含量分别为(829.7±94.6)μg·L、(81.5±33.9)μg·L-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0、P=0.001)。治疗无效组16眼,血清sICAM-1水平治疗后(1209.1±136.2)μg·L-1较治疗前(1078.6±120.3)μg·L-1有所上升(P=0.046),HA的水平治疗后(112.7±51.4)μg·L-1较治疗前(126.5±63.8)μg·L-1变化较小(P=0.623)。有效组治疗后血清sICAM-1、HA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00、P=0.037);治疗前两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8、P=0.841)。结论 TAO患者血清sICAM-1及HA水平的变化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透明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腺瘤病毒受体透明质酸酶-2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福余 马学恩 +1 位作者 于立新 么宏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36,共5页
为建立绵羊肺腺瘤病毒(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JSRV)受体透明质酸酶-2(Hyal-2)的原核高效表达体系,本试验设计了扩增JSRV受体Hyal-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出Hyal-2全长基因,将该基因定向重组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 为建立绵羊肺腺瘤病毒(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JSRV)受体透明质酸酶-2(Hyal-2)的原核高效表达体系,本试验设计了扩增JSRV受体Hyal-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出Hyal-2全长基因,将该基因定向重组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pGEX-4T-1-Hyal-2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逐步优化条件至稳定表达,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融合蛋白成功表达后,通过亲和层析法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结果表明,Hyal-2基因正确地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经诱导含重组质粒pGEX-4T-1-Hyal-2的表达菌高效表达了带GST标签的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分子质量为80 ku,与预期大小一致,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为带GST标签的融合蛋白;通过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制备Hyal-2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及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腺瘤病 受体 透明质-2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和胎盘生长因子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程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1578-1579,共2页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为子痫前期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子痫前期患者,所有患者未发动宫缩即接受剖宫产...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为子痫前期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子痫前期患者,所有患者未发动宫缩即接受剖宫产,根据尿蛋白水平分为轻度组(35例)和重度组(25例)。另选取同期该院妇产科收治的正常妊娠分娩孕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和sFlt-1/PLGF值。结果子痫前期组、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PL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PLGF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前期组、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sFlt-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sFlt-1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前期组、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sFlt-1/PLGF值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sFlt-1/PLGF值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正常妊娠者相比,子痫前期患者血清PLGF水平较低,sFlt-1水平及sFlt-1/PLGF值较高,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子宫螺旋动脉 可溶性酪氨激酶受体-1 胎盘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赵颖 赵兴山 +1 位作者 孙华毅 胡文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8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信使核糖核酸(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Hcy刺激组:100μmol/L Hcy与细胞孵育24 h,3种不同浓...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信使核糖核酸(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Hcy刺激组:100μmol/L Hcy与细胞孵育24 h,3种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干预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0.1、1、10μmol/L)预孵育细胞24 h,再与100μmol/L Hcy共同培养24 h,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OX-1 m RNA的表达。结果 Hcy显著诱导HUVECs LOX-1 m RNA的表达,氟伐他汀抑制Hcy诱导的LOX-1 m RNA的表达,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 Hcy可能通过LOX-1介导其内皮损伤作用,氟伐他汀可能通过减少LOX-1过度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同型半胱氨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与CHB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艳敏 李登州 +1 位作者 陈秋芳 王海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蛋白2(Smad2)、Smad同源蛋白3(Smad3)及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疾病预...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蛋白2(Smad2)、Smad同源蛋白3(Smad3)及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8例CHB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7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不同炎症活动分级CHB肝纤维化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的相关性。CHB肝纤维化患者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亚组,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联合检测对CHB肝纤维化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CHB肝纤维化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比较:S1<S2<S3<S4、G1<G2<G3<G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预后良好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联合预测肝纤维化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CHB肝纤维化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均呈现高表达,且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对CHB肝纤维化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用于评估CHB肝纤维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同源蛋白2 Smad同源蛋白3 透明质 Ⅲ型前胶原 层黏连蛋白 Ⅳ型胶原 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淋巴管生成及VEGF-C和VEG-FR-3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彩慧 朱学军 +2 位作者 张声 周琳瑛 徐国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246-2249,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淋巴管生成及VEGF-C和VEGFR-3的表达。方法: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角膜及烧伤后1,3,5,7,14,21,28d角膜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免疫组化LYVE-1(淋巴管内皮特异标记物)染色观... 目的:研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淋巴管生成及VEGF-C和VEGFR-3的表达。方法: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角膜及烧伤后1,3,5,7,14,21,28d角膜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免疫组化LYVE-1(淋巴管内皮特异标记物)染色观察角膜中淋巴管生成情况,电镜观察烧伤后14d角膜新生淋巴管状况。结果:角膜碱烧伤后,VEGF-C和VEGFR-3的表达明显升高,烧伤后3d,角膜中出现淋巴管。结论:角膜碱烧伤后新生淋巴管生成伴VEGF-C和VEGFR-3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受体-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角膜 碱烧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丽娜 崔文华 +1 位作者 梁珊 宋春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GDM孕妇49例(GDM组),正常足月妊娠孕妇50例(正常组)。两组均于孕24~28周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采用胰岛...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GDM孕妇49例(GDM组),正常足月妊娠孕妇50例(正常组)。两组均于孕24~28周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采用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两组分娩后取胎盘组织,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胎盘组织IRS-1、PTP 1B。结果 GDM组FPG、FINS、HOMA-IR均高于正常组(P均<0.01),HOMA-ISI、HOMA-β%均低于正常组(P均<0.01)。正常组胎盘组织IRS-1阳性表达率为100%,GDM组为63.26%,两组比较P<0.01。正常组胎盘组织PTP 1B阳性表达率为56.00%,GDM组为91.83%,两组比较P<0.01。GDM患者胎盘组织PTP 1B与IRS-1表达呈负相关(r=-4.85,P<0.01);IRS-1与HOMA-IR呈负相关(r=-0.552,P<0.01),与HOMA-β%和HOMA-ISI无相关性(P>均0.05);PTP 1B与HOMA-IR呈正相关(r=0.563,P<0.01),与HOMA-β%和HOMA-ISI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GDM患者胎盘组织IRS-1表达降低,PTP 1B表达升高,且均与HOMA-IR相关;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中信号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GDM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1 蛋白酪氨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琛 姜杉杉 +5 位作者 刘阳 吴素然 邱桐 白月辉 吴洁 贾语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2-369,共8页
目的:探讨自体液态浓缩生长因子(LPCGF)联合透明质酸(HA)注射治疗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效果。方法:采用33只SD大鼠,空白对照组3只,实验组30只,通过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Ⅱ型胶原酶的方法建立TMJOA模型,建模4周后,实验组随机选... 目的:探讨自体液态浓缩生长因子(LPCGF)联合透明质酸(HA)注射治疗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效果。方法:采用33只SD大鼠,空白对照组3只,实验组30只,通过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Ⅱ型胶原酶的方法建立TMJOA模型,建模4周后,实验组随机选取3只作为未治疗组,其余大鼠为治疗组,并随机分为3组:HA治疗组(A组)、LPCGF治疗组(B组)、LPCGF和HA联合治疗组(C组)。治疗组每周进行1次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后的2、4、6周随机选取3只大鼠进行取材。对其髁突软骨苏木精-伊红(HE)和番红O-固绿染色后进行病理观察及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大鼠TMJOA模型,HE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经注射治疗后可见髁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修复,各治疗组改良Mankin’s的评分均有所降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药物注射治疗可明显抑制关节软骨内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且联合治疗组对炎症因子的抑制效果更强(P<0.05)。结论:自体LPCGF和HA均能治疗大鼠TMJOA,但LPCGF联合HA注射治疗对髁突软骨的修复及抑制关节软骨内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α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透明质 浓缩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滑液中IL-1β、IL-18、NLRP3以及Caspase-1水平检测在颌骨成骨细胞焦亡中的意义
13
作者 金红 聂元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NLRP3)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水平检测在颌骨成骨细胞焦亡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颞下...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NLRP3)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水平检测在颌骨成骨细胞焦亡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根据检查结果,将伴有髁突骨质破坏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不伴有髁突骨质破坏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焦亡经典途径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观察两组患者颞下颌关节滑液中成骨细胞72 h内的焦亡情况,分析检测IL-1β、IL-18、NLRP3以及Caspase-1水平对颌骨成骨细胞焦亡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IL-1β、IL-18、NLRP3以及Caspase-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48和72 h颞下颌关节滑液中成骨细胞Caspase-1+P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IL-18、NLRP3以及Caspase-1水平在骨质破坏患者中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半胱氨蛋白酶-1通路 颌骨 半胱氨蛋白酶-1 颞下颌关节紊乱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类化合物MAZ51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14
作者 郭连军 杨慧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吲哚类化合物MAZ51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肉瘤(S180)腹水型瘤株构建小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给予MAZ51,观察其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淋巴管,分析移植瘤周边区和... 目的:观察吲哚类化合物MAZ51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肉瘤(S180)腹水型瘤株构建小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给予MAZ51,观察其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淋巴管,分析移植瘤周边区和正常皮肤的毛细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移植瘤周边区的LMVD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给予MAZ51后,明显减慢移植瘤的生长,但瘤周边区的LMVD并没有变化.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肿瘤周边区有淋巴管新生.MAZ51影响移植瘤的生长,但不影响淋巴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Z51 移植瘤 淋巴管生成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探讨苓桂气化方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早期舒张功能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晨光 石玉姣 +6 位作者 乔文博 刘永成 刘思雨 梁小雨 李知轩 张贺 董国菊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99-1006,共8页
目的观察苓桂气化方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早期模型大鼠心脏舒张功能的干预效应,基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 目的观察苓桂气化方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早期模型大鼠心脏舒张功能的干预效应,基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通路探讨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4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盐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建立HFpEF早期大鼠模型,分为HFpEF组、恩格列净组(1.8 mg/kg)、苓桂气化方低剂量组(4.96 g/kg)、苓桂气化方高剂量组(9.92 g/kg),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血压组、空白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9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left ventricular early diastolic filling peak velocity,E)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trial systolic left ventricular filling peak velocity,A)比值、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NLRP3、Caspase-1、GSDMD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血压组相比,HFpEF组LAD和E/A增加(P<0.05),LVEF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ANP含量升高(P<0.05);病理观察显示心肌炎症浸润;WB结果示NLRP3、Caspase-1、GSDMD和IL-1β蛋白含量升高(P<0.05),表明建模成功。与HFpEF组比,恩格列净组和苓桂气化方低、高剂量组的LAD和E/A减小(P<0.05),血清ANP含量降低(P<0.05),病理观察显示心肌炎症浸润减轻,WB结果示恩格列净组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含量降低(P<0.05),苓桂气化方低剂量组NLRP3、IL-1β蛋白含量降低(P<0.05),苓桂气化方高剂量组NLRP3、GSDMD、IL-1β蛋白含量降低(P<0.05),其余蛋白含量有下降趋势。结论苓桂气化方能改善HFpEF早期模型大鼠心脏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炎症浸润、抑制心房重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前临床心衰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早期 核苷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胱氨天冬氨特异性蛋白酶-1/消皮素D信号通路 苓桂气化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中缝核P2X7受体、Caspase-1及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丽娥 高雪松 +3 位作者 王安娜 杜仪 王永志 赵静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99-104,共6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中缝核P2X7受体、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疼痛抑郁共病的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中缝核P2X7受体、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疼痛抑郁共病的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精简方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予利血平腹腔注射造模,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精简方组分别予氟西汀和柴胡疏肝散精简方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14 d。测量大鼠体质量、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旷场实验运动行为和热缩足阈值;ELISA检测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PCR检测中缝核P2X7受体、Caspase-1及IL-1β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中缝核IL-6、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量明显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增加,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和穿格次数明显减少,热缩足阈值明显降低(P<0.05);血清IL-6、TNF-α含量明显增加(P<0.05),中缝核P2X7受体、Caspase-1及IL-1β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IL-6、TNF-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精简方组大鼠体质量增量明显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和穿格次数明显增加,热缩足阈值明显升高(P<0.05);血清IL-6、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5),中缝核P2X7受体、Caspase-1及IL-1β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IL-6、TNF-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可改善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疼痛阈值,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中缝核P2X7受体表达,进而下调Caspase-1、IL-1β、IL-6和TNF-α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精简方 疼痛抑郁共病 P2X7受体 半胱氨天冬氨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A、NRG-1、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璐 任学娟 殷旭园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7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L/A)、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103例...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L/A)、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103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志愿者10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L/A、NRG-1、Tie-2水平,对比研究组认知障碍与认知正常患者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血清L/A、NRG-1、Tie-2水平。分析血清L/A、NRG-1、Tie-2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联合检测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瘦素、L/A水平高于对照组,脂联素、NRG-1、Ti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认知障碍患者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血清瘦素、L/A水平高于认知正常患者,脂联素、NRG-1、Tie-2水平低于认知正常患者(P<0.01)。血清L/A水平与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呈正相关,NRG-1、Tie-2水平与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呈负相关(P<0.01)。血清L/A、NRG-1、Tie-2评估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0.708、0.75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81、8.52 pg/mL、1962.62 pg/mL;血清L/A高表达、NRG-1、Tie-2低表达分别提示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增加5.237、6.172、4.538倍;L/A、NRG-1、Tie-2两两联合及三者联合评估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882、0.868、0.876、0.932。结论血清L/A、NRG-1、Tie-2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异常表达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联合评估认知障碍的价值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 瘦素 脂联素 神经调节蛋白-1 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激酶-2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VE1+巨噬细胞在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表达变化及对RA-FLS细胞迁移、侵袭、FMT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李骁瀚 王洪星 +3 位作者 王玺龙 赵娜 刘治璞 张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巨噬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对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迁移、侵袭、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FMT)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45例RA患者及45例骨关节炎(OA... 目的观察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巨噬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对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迁移、侵袭、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FMT)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45例RA患者及45例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组织LYVE1、CD68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取对数生长期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在培养液中加入LYVE1过表达慢病毒,培养48 h获得表达LYVE1的THP-1细胞,在表达LYVE1的THP-1细胞中加入100 ng/mL的佛波酯(PMA)诱导培养48 h,获得LYVE1+巨噬细胞;另取部分THP-1细胞,仅加入100 ng/mL的PMA诱导培养48 h获得LYVE1-巨噬细胞。取对数生长期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分为LYVE1+巨噬细胞组、LYVE1-巨噬细胞组,分别加入LYVE1+巨噬细胞、LYVE1-巨噬细胞,另将仅含培养基的小室设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划痕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取MH7A细胞分为A组、B组,分别加入LYVE1+巨噬细胞、LYVE1-巨噬细胞,将仅含培养基小室设为C组,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取MH7A细胞分为一组、二组,分别加入LYVE1+巨噬细胞、LYVE1-巨噬细胞,将仅含培养基小室设为空白组,培养48 h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H7A细胞FMT相关基因(COL1A1、fibronectin、α-SMA)的mRNA。结果RA与OA患者滑膜组织中LYVE1、CD68表达位置基本重叠;RA与OA患者滑膜组织LYVE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19±0.033、1.000±0.159,二者比较,P<0.05。与LYVE1-巨噬细胞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培养24、48 h时LYVE1+巨噬细胞组细胞划痕愈合比低(P均<0.05);与B组、C组比较,培养24 h时A组细胞穿膜细胞数少(P均<0.05);与二组、空白组比较,培养48 h时一组细胞COL1A1 mRNA、fibronectin mRNA、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少(P均<0.05)。结论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LYVE1+巨噬细胞低表达。LYVE1+巨噬细胞可抑制RA-FLS的迁移、侵袭及F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内皮受体-1 LYVE1+巨噬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NLRP3、Caspase-1、IL-1β、IL-18表达变化观察
19
作者 吕丽丽 苌雨环 +3 位作者 李曼 王梦格 裴子伟 叶国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IL-1β、IL-18表达变化,分析NLRP3、Caspase-1与EM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探讨炎症与EMs发生发展中的...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IL-1β、IL-18表达变化,分析NLRP3、Caspase-1与EM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探讨炎症与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取80例EMs患者(EMs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及80例同期住院子宫肌瘤患者(非EMs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IL-18;收集上述受试对象中的30例EMs患者和30例子宫肌瘤患者腹腔冲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腹腔冲洗液中IL-1β、IL-18。结果 EMs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IL-18表达阳性者分别为46(57.50%)、52(65.00%)、59(73.75%)、55例(68.75%),非EMs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分别为32(40.00%)、36(45.00%)、44(55.00%)、42例(52.50%)。两组比较,P均<0.05。EMs组腹腔冲洗液中IL-1β、IL-18水平高于非EMs组(P均<0.01)。不同临床分期及是否存在痛经的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IL-18表达阳性率比较,P均<0.05。结论 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IL-18高表达,NLRP3、Caspase-1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半胱氨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及机制探讨
20
作者 陈军 张兆星 +3 位作者 米婧 屈红艳 胡蓉 李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移植胃癌细胞系——MCF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移植胃癌细胞系——MCF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郁组、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每组15只。荷瘤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共饲养56天;荷瘤共病抑郁组是在荷瘤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以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干预,每天行适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第1天、15天、29天、43天小鼠尾静脉注射适量生理盐水;PD-1抑制剂组是在荷瘤共病抑郁组的基础上,将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改为PD-1抑制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是在PD-1抑制剂组的基础上,将生理盐水灌胃改为逍遥散水提物灌胃。分组后第57天,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郁组进行糖水偏好测试、陌生环境摄食实验,分析两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计算荷瘤共病抑郁组、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获取小鼠瘤体,并测量瘤体体积及重量,计算抑瘤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 IDO)、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的数值;对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表达情况。结果 (1)行为学改变:与荷瘤对照组比较,荷瘤共病抑郁组的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摄食潜伏时间显著延长(P<0.01)。(2)生存率差异:荷瘤共病抑郁组小鼠生存率为20%,PD-1抑制剂组小鼠生存率为26.7%,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生存率为40%。(3)肿瘤增值差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瘤体体积小于PD-1抑制剂组(P<0.05),PD-1抑制剂组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5);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瘤体重量显著小于PD-1抑制剂组(P<0.01),PD-1抑制剂组显著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的抑瘤率为35.4%优于PD-1抑制剂组的22.1%。(4)相关蛋白表达差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IDO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及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Kyn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P<0.01),PD-1抑制剂组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5);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AhR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及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5)各组小鼠肿瘤组织Foxp3表达情况:与荷瘤共病抑郁组比较,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PD-1抑制剂组比较,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逍遥散对PD-1抑制剂的增敏作用可能与通过下调IDO、Kyn、AhR水平,进而有效降低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值与分化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犬尿氨 叉头样转录因子3 芳香烃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