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蚊叮咬超敏病-EB病毒感染-天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综合征
1
作者 管海宏 车敦发 石群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0-402,共3页
报告1例蚊叮咬超敏病-EB病毒感染-天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综合征(HMB-EBV-NK病)。患儿女,14岁。间断出现夏季蚊咬后红斑、溃疡等严重反应8年,6年前患咽部NK/T淋巴瘤。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淋巴样细胞(有轻度异形)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 报告1例蚊叮咬超敏病-EB病毒感染-天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综合征(HMB-EBV-NK病)。患儿女,14岁。间断出现夏季蚊咬后红斑、溃疡等严重反应8年,6年前患咽部NK/T淋巴瘤。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淋巴样细胞(有轻度异形)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血管纤维素样坏死;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免疫组化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高(58%),外周血抗EBV-CAIgG(+++),EBV-CAIgA(+),EBV-EAIgG(++),EBV-CAIgM(-),EBNA-1(-)。诊断为HMB-EBV-NK病。随访1年半,患儿于2009年11月因全身多脏器可疑占位、功能衰竭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叮咬超敏病-EB病毒感染-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晶石 王昭 +2 位作者 吴林 田莉萍 陈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352-1355,共4页
本研究分析淋巴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L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手段,为进一步提高LAHS诊断率、选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收集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LAHS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其原发... 本研究分析淋巴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L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手段,为进一步提高LAHS诊断率、选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收集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LAHS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其原发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与转归,探讨疾病特点,并比较LAHS患者在确诊前后各项诊断标准的符合情况,了解各项诊断指标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14例患者确诊后均采用FDIg方案(氟达拉滨,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表明,14例LAHS患者的NK细胞活性、sCD25水平在疾病早期100%出现异常,而骨髓中噬血现象仅见于不到40%的患者,即使在确诊后,也只有不到50%患者出现了噬血。经FDIg方案治疗的14例患者其中9例(64.3%)病情好转;5例(35.7%)死亡。结论:NK细胞活性、血清sCD25水平的检测对于LAHS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噬血现象在疾病的诊断中并不一定起主要作用。以氟达拉滨联合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案(FDIg方案)为早期有效治疗LAHS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 氟达拉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B细胞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钟凤鸾 张红宇 +3 位作者 张倩 张文丽 冯佳 孟庆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2-1029,共8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B-LAH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B-L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确诊时的中位年龄55.5(31-88)岁,自起病至确诊的中位时间2月(2周-4月)。经骨髓活检组织...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B-LAH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B-L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确诊时的中位年龄55.5(31-88)岁,自起病至确诊的中位时间2月(2周-4月)。经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大B细胞淋巴瘤7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不能分类的小B细胞淋巴瘤1例。临床均以持续性发热(100%)和脾肿大(90%)为突出表现,而呼吸系统受累和消化系统受累表现为常见,以全身的肌痛和乳酸性酸中毒为首发表现1例;实验室检查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显著的铁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升高,外周血涂片发现异常的淋巴细胞,骨髓涂片易见噬血细胞现象,流式细胞仪均检测到异常前向散射/侧向散射光(FSC/SSC)的呈轻链限制性B淋巴瘤细胞。4例接受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免疫化疗患者截至随访日期维持完全缓解(CR)。结论:B-LAHS临床差异极大,疾病快速进展,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流式细胞仪的免疫表型分析可改善B-LAHS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B细胞淋巴 噬血细胞综合征 B细胞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患者^(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图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牛娜 朱朝晖 +2 位作者 马艳茹 邢海群 李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2-606,共5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ARL)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图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全部5例ARL...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ARL)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图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全部5例ARL患者共7次检查结果。结果 5例患者中,4例通过PET/CT改变了诊治方案。2例行脑显像患者均发现了脑部病变。4例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中发现2例皮下脂肪普遍代谢增高,并且为PET/CT复查时新出现。结论18F-FDG PET/CT对ARL患者明确诊断、指导治疗、了解相关脑病和脂肪代谢障碍综合征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 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龙岩地区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5
作者 吴维颢 陈聪杰 +3 位作者 余莲 马小美 黄建清 陈隆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分析福建龙岩地区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20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福建龙岩地区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125例,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通过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穿孔... 目的:分析福建龙岩地区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20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福建龙岩地区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125例,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通过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穿孔素1(PRF1)、白介素-10(IL-10)基因各位点基因型,分析PRF1、IL-10基因各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PRF1基因位点rs885821(C>T)、rs885822(C>T)、rs1889490(G>A)的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10.4%、78.8%、64.4%;IL-10基因位点rs1800872(A>C)、rs1800871(C>T)、rs1800896(G>A)的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56.0%、45.2%、77.6%。结论:福建龙岩地区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PRF1、IL-10基因位点呈多态性,PRF1、IL-10等位基因C、G是其危险性因素,等位基因T、A是其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 福建龙岩地区 IL-10 PRF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李锋 翟勇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3-1077,共5页
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8p11 myeloproliferative syndrome,EMS)是与定位于髓系和淋巴系细胞8号染色体短臂(8p11)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基因易位相关的侵袭性肿瘤。EMS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骨髓中髓系增生、嗜酸细胞增... 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8p11 myeloproliferative syndrome,EMS)是与定位于髓系和淋巴系细胞8号染色体短臂(8p11)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基因易位相关的侵袭性肿瘤。EMS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骨髓中髓系增生、嗜酸细胞增多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为特征。EMS短期内将进展为急性白血病。EMS预后差,目前只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控制该病。在分子水平,所有病例均涉及8p11的FGFR1基因易位,新融合蛋白通过诱导FGFR1基因二聚体化,组成性激活酪氨酸激酶活性,导致细胞增殖及恶性转化。迄今,已鉴定出的与FGFR1形成融合蛋白的伙伴基因有14例(包括13例易位与1例插入),现就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等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 干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综合征 骨髓增殖性肿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t(8 13)(p11 q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