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捷 周晓军 +1 位作者 孟奎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 探讨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瘤 (原名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lymphomatoidgranulomatosis,LYG)的病理形态特征、病变性质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 1例LYG的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EBV原位分子杂交 (EBER)结合临床特征进行... 目的 探讨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瘤 (原名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lymphomatoidgranulomatosis,LYG)的病理形态特征、病变性质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 1例LYG的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EBV原位分子杂交 (EBER)结合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  1例 6 3岁男性患者 ,临床上表现为多系统多器官性病变 ,主要累及肺 ,表现为双肺内境界清楚的圆形结节 ,呈孤立性或弥漫性分布 ,并出现多发性皮下结节 ,发热、体重减轻、全身无力等症状。皮下结节活检示多个肉芽肿样结构 ,细胞形态多样 ,见组织样细胞、非典型淋巴样细胞、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散在多核巨细胞 ,可见一血管壁有淋巴样细胞浸润 ,未见明显中心粒细胞 ,可见核分裂象。肺部穿刺组织示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 ,并见灶性坏死 ,免疫表型示瘤细胞呈CD2 0 ,CD79α ,CD4 3+,CD3- ,GraB - ,EBV散在 +,CK - ,Syn - ,原位杂交示EBER +。结论 本例LYG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性淋巴瘤 ,与EBV相关。临床与影像学上与Wegener肉芽肿相似。肺部出现结节状病灶时 ,临床上易与结核、肉芽肿病、肺癌及炎性假瘤等相混淆 ,病理上须与结核、非特异性肉芽肿病、结外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相鉴别 ,形态学、免疫表型结合临床特征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病变性质 病理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春蓉 郑晓丹 +1 位作者 胡余昌 周小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4-926,930,共4页
目的 探讨肺淋巴瘤样肉芽肿(pulmonary lymphomatiod granulomatosis,PLG)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LG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7~74岁,平均36.6岁;... 目的 探讨肺淋巴瘤样肉芽肿(pulmonary lymphomatiod granulomatosis,PLG)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LG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7~74岁,平均36.6岁;其中2例有发热病史;镜下均见中至大量异型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其中3例可见大片凝固性坏死及显著的血管壁异型淋巴样细胞浸润伴纤维素样坏死;免疫表型:异型淋巴样细胞CD20、PAX-5、LMP1均阳性,EBER原位杂交检测显示数量不等的阳性,背景小淋巴细胞CD2、CD3、CD5阳性。依据反应性淋巴细胞背景中EB病毒阳性B细胞的比例,诊断PLG 3级2例,PLG 2级2例,PLG1~2级1例;术后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PLG是一种EB病毒相关的B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成年人居多,症状多样,肺部呈多发或单发病灶。诊断主要依靠病变中大量炎性细胞伴多少不等的中等大至大的异型B淋巴细胞且EB病毒阳性,以及嗜血管现象和灶片状坏死。同时应注意排除肺部炎性疾病和霍奇金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肉芽肿 临床 病理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病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付永娟 朴月善 +2 位作者 陈莉 李存江 卢德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97-602,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一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57岁。表现为记忆...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一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57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3个月,地点定向障碍,计算力和理解判断力下降。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额叶占位性病变,呈等T_1、长T_2信号,强化不均匀。术中可见病变区域脑组织稍膨胀,表面黄染,切面组织颜色灰白,质地较软,血供较丰富。组织学表现为以血管为中心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病变,破坏血管壁,部分区域增生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伴大量吞噬细胞浸润及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伴小血管增生,血管壁呈玻璃样变性,呈淋巴瘤样肉芽肿结构;部分区域增生的淋巴细胞弥漫成片,B细胞所占比例升高,细胞呈明显异型性,并具有IgK链的单克隆性扩增,表现为淋巴瘤样改变,EB病毒检测阴性。结论淋巴瘤样肉芽肿作为淋巴瘤的前期病变,应该被列入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及多发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与EB病毒的相关性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肉芽肿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 疱疹病毒4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发性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春年 石卫东 +2 位作者 王连庆 赵焕芬 段国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7-592,共6页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G)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方法分析1例肺LG的临床病理特点,行SP法免疫组化检测和原位杂交(EBER),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4岁,临床上表现为双肺...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G)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方法分析1例肺LG的临床病理特点,行SP法免疫组化检测和原位杂交(EBER),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4岁,临床上表现为双肺快速增多、增大的境界清楚的圆形结节,呈孤立性或弥漫性分布,并出现发热、体重减轻、全身无力等症状。胸腔镜肺活检组织示弥漫淋巴细胞及散在异形性大细胞浸润,并见血管受累和坏死,免疫表型:大细胞CD45+,CD20,CD30+,EBV+,EBER+,CD68+;CD15、ALK、EMA、CD3、CD56等均-(散在小淋巴细胞CD3+)。结论LG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肺的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性淋巴瘤,与EBV感染有关。诊断困难,临床上需要与Wegener肉芽肿、结核、结节病等肺结节性病变鉴别。病理学上也需与结核、非特异性肉芽肿病、霍奇金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鉴别。经形态学、免疫表型与临床、影像学相结合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大B细胞 淋巴瘤样肉芽肿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小肠间质瘤继发肺淋巴瘤样肉芽肿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何丽蓉 郝华 +2 位作者 况九龙 曾林祥 颜春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2-493,共2页
患者男性,53岁。因反复胸闷、气喘1个月余,加重伴咳嗽、咳痰1周于2018年4月9日入院。患者于2017年9月因右下腹痛发现右下腹占位,考虑小肠间质瘤,术前胸片正常,9月6日行小肠肿瘤切除术并小肠吻合术,病理诊断为高危型小肠间质瘤,9月21日... 患者男性,53岁。因反复胸闷、气喘1个月余,加重伴咳嗽、咳痰1周于2018年4月9日入院。患者于2017年9月因右下腹痛发现右下腹占位,考虑小肠间质瘤,术前胸片正常,9月6日行小肠肿瘤切除术并小肠吻合术,病理诊断为高危型小肠间质瘤,9月21日口服伊马替尼400 mg/天。2018年3月出现胸闷、喘息,伴咳嗽、咳痰,当地医院胸部CT示两肺多发斑片影,毛玻璃结节并左下肺团状高密度软组织结节(图1),至上海某医院行PET-CT示两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影,较大者位于左肺内基底段,直径40.9 mm,代谢增高,考虑两肺病变为转移可能,肺组织活检后未明确原因。为进一步明确肺部阴影入住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间质 淋巴瘤样肉芽肿 伊马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软组织肌肉间隙淋巴瘤样肉芽肿病1例PET-CT特点及临床表现病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牛建花 杨华 +6 位作者 朱成英 张琪 孙璐 朱海燕 姚子龙 于力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5-741,共7页
本研究通过皮下软组织肌肉间隙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YG)的病例分析探讨LYG的病理、MICM(骨髓形态、免疫分型、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PET/CT和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应用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LYG的... 本研究通过皮下软组织肌肉间隙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YG)的病例分析探讨LYG的病理、MICM(骨髓形态、免疫分型、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PET/CT和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应用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LYG的病理改变,骨髓细胞涂片法观察骨髓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分型,多重巢式PCR检测异常基因表达和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血清EBV-DNA含量,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 PET/CT)术明确临床分期。结果表明,患者发病时右大腿内侧有肿物和右颌下淋巴结肿大,但PET/CT检查发现患者全身多处软组织内有异常软组织影伴高代谢改变,且累及肺、甲状腺、淋巴结和胃;右大腿内侧肿物活检证实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Ⅱ级,但骨髓细胞涂片显示无异常肿瘤细胞浸润;白血病免疫分型为NK细胞比例增高伴表型异常;染色体核型为46,XY[24];多重巢式PCR未检出异常基因表达和突变;FQ-PCR检测显示EBV-DNA<102copies/ml;2个周期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0.7 g d 0、环磷酰胺1.4 g d 1、表柔比星90 mg d 1、长春地辛4 mg d 1、泼尼松90 mg d 1-5)化疗后,PET-CT显示原双腿皮下软组织肌肉间隙高代谢结节样影基本消失,但左侧腘窝区域软组织内仍可见部分高代谢病灶,影像评估为PR。结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是一种罕见疾病,发病率极低;皮下软组织肌肉间隙淋巴瘤样肉芽肿病在国内外文献均未见报道;该病发病机制未明确,无标准治疗;PET/CT能发现临床体检不能发现的病变,能够再进行更准确的分期;PET/CT检查对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的辅助诊断、分期、疗效评价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软组织 淋巴瘤样肉芽肿 PET—CT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1例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陈建 李桂莲 +2 位作者 柳平 阙呈立 王广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4-486,共3页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 (LG) and the early diagnosis. Retrospective analyses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LG and pathology features by open lung bio-psies were conducted. Th...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 (LG) and the early diagnosis. Retrospective analyses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LG and pathology features by open lung bio-psies were conducted. The patient was a 42-year-old female with irregular fever,and her chest X-ra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showed nodules with cavity and pleural effusion. Open lung biopsy proved LG. LG is seldom seen in clinic. Open lung biopsy is very important for pathology diagnosis.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the key to improving survival in these patien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g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肉芽肿 肺疾病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1例报告
8
作者 梁硕 曹卫军 +1 位作者 刘锦铭 李惠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6,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咳嗽、发热1年”于2011年6月27日收入我院治疗。患者于入我院前1年中常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发热(体温38~39℃)、咳嗽、痰少(呈白色),无胸痛、咯血、关节酸痛,在外院接受胸部CT检查,显示双...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咳嗽、发热1年”于2011年6月27日收入我院治疗。患者于入我院前1年中常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发热(体温38~39℃)、咳嗽、痰少(呈白色),无胸痛、咯血、关节酸痛,在外院接受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团块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肉芽肿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的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璇 陈少贤 陈彦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88-1889,共2页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mphoma toid granulomatosis,LYG)是一种少见、EBV阳性、B淋巴细胞增生紊乱,常伴随着高度增生的T细胞浸润的疾病。Liebow等在1972首先报道了一种淋巴结以外的以血管为中心伴血管损害的淋巴增生性病变,可累及多个系...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mphoma toid granulomatosis,LYG)是一种少见、EBV阳性、B淋巴细胞增生紊乱,常伴随着高度增生的T细胞浸润的疾病。Liebow等在1972首先报道了一种淋巴结以外的以血管为中心伴血管损害的淋巴增生性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肺部最常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肉芽肿 淋巴细胞增生 淋巴增生性病变 诊治 血管损害 EBV阳性 T细胞浸润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性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累及鼻咽部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欣 赵宏 +2 位作者 邵晓栋 车俊毅 郁万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7-477,共1页
患者女,68岁,体检胸部CT发现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左肺上叶团块影(图1A)4个月,纵隔及肺门无肿大淋巴结,无胸腔积液,为进一步诊治入院。MRI:鼻咽部肿块侵入左咽旁间隙(图1B),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PET/CT:鼻咽部... 患者女,68岁,体检胸部CT发现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左肺上叶团块影(图1A)4个月,纵隔及肺门无肿大淋巴结,无胸腔积液,为进一步诊治入院。MRI:鼻咽部肿块侵入左咽旁间隙(图1B),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PET/CT:鼻咽部及左肺上叶肿块代谢增高,双肺多发结节;影像学疑诊肺癌并双肺多发转移瘤、鼻咽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肉芽肿 EB病毒感染 鼻咽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瘤1例
11
作者 司明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15-515,共1页
患者,女性,75岁,咳嗽、咳痰3个月,伴乏力、低热,外院CT考虑两肺结核.抗结核病治疗无效。于2007年5月以“肺炎?间质性病变?结核?肿瘤待排”入院。经多次痰及支气管镜刷检液查结核菌均为阴性,脱落细胞学检查阴性,抗生素治疗症... 患者,女性,75岁,咳嗽、咳痰3个月,伴乏力、低热,外院CT考虑两肺结核.抗结核病治疗无效。于2007年5月以“肺炎?间质性病变?结核?肿瘤待排”入院。经多次痰及支气管镜刷检液查结核菌均为阴性,脱落细胞学检查阴性,抗生素治疗症状无改善,痰培养及血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复查CT:两肺见多发性结节状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肉芽肿 大B细胞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2018)皮肤肿瘤分类——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三高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2-502,共1页
关键词 细胞淋巴 造血组织 WHO 淋巴瘤样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