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秋洁 孙楠楠 +1 位作者 万鼎铭 王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由AML转化为ALL罕见。查阅至2024年3月已发表文献,AML转化为T淋巴细胞ALL(T-ALL)仅见两例报道,且发生于幼儿或儿童^([4-5]),未见成人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别转换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状态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吕玉婉 王季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1-578,共8页
目的 探究不同年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状态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23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36例AML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划分标准分为青年组(&... 目的 探究不同年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状态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23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36例AML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划分标准分为青年组(>18岁)146例,中年组(>35岁)170例,老年组(>60岁)120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动态变化。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96例、预后中等218例和预后不良12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与不同年龄预后较差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价治疗前CD3^(+)、CD4^(+)、CD8^(+)、CD4^(+)/CD8^(+)T细胞对AM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老年组的白细胞计数(WBC)、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最低,其次是中年组,青年组上述指标水平最高;老年组的血小板(P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最高,其次是中年组,青年组上述指标水平最低(均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3^(+)、CD4^(+)、CD8^(+)、CD4^(+)/CD8^(+)T细胞是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AM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单独的CD3^(+)、CD4^(+)、CD8^(+)、CD4^(+)/CD8^(+)T细胞检测及4种指标联合检测对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AML患者发生预后不良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7)。结论 老年患者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较低,且CD3^(+)、CD4^(+)、CD8^(+)、CD4^(+)/CD8^(+)T细胞为AML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低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患者预后不良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T淋巴细胞 年龄 免疫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并存急性髓系白血病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宗 归薇 +3 位作者 白敏 马莉 苏丽萍 关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8-1383,共6页
目的:探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并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T-LBL并存AML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例1和例2为同时发生,例3和例4为继发性。对于同时发生的患者,需鉴别AML的淋巴结浸润。结果:经多次... 目的:探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并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T-LBL并存AML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例1和例2为同时发生,例3和例4为继发性。对于同时发生的患者,需鉴别AML的淋巴结浸润。结果:经多次审阅淋巴结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符合T-LBL;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查,确定白血病类型为AML。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2例分别为双表型和双系列型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4例患者均接受化疗,且均死于白血病。生存期仅为确诊AML后2-5个月。结论:T-LBL并存AML是侵袭性疾病,预后差,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因此需要设计能兼顾淋系和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淋巴 急性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与髓系白血病并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抑制剂parthenolide联合柔红霉素对髓系白血病小鼠的治疗效应
4
作者 胡国敏 赵杨 +3 位作者 符雪如 吴钰莹 卢洁 张红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arthenolide(PN)联合柔红霉素(DNR)对髓系白血病小鼠的治疗效应。方法:20只Nu/Nu裸鼠通过接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构建移植瘤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PN组、DNR组和PN+DNR...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arthenolide(PN)联合柔红霉素(DNR)对髓系白血病小鼠的治疗效应。方法:20只Nu/Nu裸鼠通过接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构建移植瘤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PN组、DNR组和PN+DNR组,每组5只。PN组小鼠每2 d腹腔注射0.2μg PN,共7次;DNR组小鼠分别于第1、2、3、8、9、10天腹腔注射0.6 mg DNR;PN+DNR组给药方案同各单药组;空白对照组只注射等体积PBS。第16天处死小鼠,分离瘤体,称取质量,计算瘤体积及抑瘤率;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处理第16天,空白对照组、PN组、DNR组和PN+DNR组的瘤体积变化值分别为(1365.13±426.79)、(695.68±129.29)、(117.68±58.36)、(-44.55±78.74)mm~3,PN和DNR均可抑制瘤体积(P<0.05),二者联合有协同作用(P=0.034);PN、DNR组、PN+DNR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2.5%、71.9%、86.8%。4组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0±1.58)%、(13.20±3.36)%、(34.32±3.40)%和(36.62±3.56)%,PN和DNR均可诱导瘤细胞凋亡,二者有协同作用(P=0.038)。结论:PN有抗髓系白血病效应,PN和DNR联合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核因子κB PARTHENOLIDE 柔红霉素 裸鼠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运载呼肠孤病毒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溶瘤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刘雨思 贺晶 +3 位作者 杜娟 靳小燕 张静 张玉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3-1051,共9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运载3型呼肠孤病毒(Reo3)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溶瘤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Reo3易感受体——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情况,电镜观察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病...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运载3型呼肠孤病毒(Reo3)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溶瘤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Reo3易感受体——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情况,电镜观察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病毒包涵体分布。将不同(0、1、2和3)感染复数(MOI)的Reo3感染hUMSCs 24、48、72、96和120 h后利用CCK-8法筛选最适MOI。选择最适滴度的Reo3感染hUMSCs 24、48、72、96和120 h后收集上清液,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结合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法测定各组上清液中Reo3病毒滴度以确定最适感染时间。将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hUMSCs组、Reo3组和hUMSCs-Reo3组,hUMSCs组和hUMSCs-Reo3组设置hUMSCs与K562细胞作用的低、中、高比例(5∶1、10∶1和20∶1)。CCK-8法分析hUMSCs-Reo3与K562细胞共培养24、48、72 h后K562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利用L929细胞确定抗Reo3单克隆抗体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验证在体外抗体存在条件下hUMSCs-Reo3对K562细胞溶瘤作用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运载体作用于K562细胞后胞内Bcl-2、Bax、survivin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构建K562细胞的BALB/c裸鼠皮下荷瘤模型(每组6只),分析hUMSCs-Reo3在体内对K562细胞的抑瘤效果。结果: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JAM-A分子表达量分别为11.0%和99.0%。电镜显示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出现大量病毒包涵体。在120 h范围内,与未感染组相比,MOI=1的Reo3对hUMSCs活力无显著影响,故最佳MOI为1;TCID50结果显示,MOI=1的Reo3感染hUMSCs 48 h后细胞裂解液中病毒滴度最高,故最适感染时间为48 h。hUMSCs-Reo3作用24、48和72 h后K562细胞活力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赖性抑制。抗Reo3单克隆抗体的EC50为1∶34;在体外不同浓度(1∶34、1∶300和1∶600)抗体存在条件下,hUMSCs仍能运载Reo3抑制K562细胞活力并诱导凋亡发生。与对照组相比,hUMSCs-Reo3作用48 h后K562细胞中Bcl-2和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在BALB/c裸鼠荷瘤模型中,荷瘤体积测定、肿瘤组织和主要脏器病理学分析及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组织蛋白酶B/L活性结果表明,运载体在体内对K562细胞具有溶瘤效应而对正常组织无不良影响。结论:hUMSCs可有效运载Reo3,该运载体系在体内、外实验中能够释放足量Reo3抑制K562细胞恶性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溶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呼肠孤病毒 慢性白血病 作用 细胞凋亡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FLT3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洋 谢研研 +4 位作者 方玉 周璇 张文静 钱思轩 师锦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04,共6页
目的:探讨伴FMS样酪氨酸激酶3受体(FMS like tyrosine kinase 3 receptor,FLT3)突变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细胞计数、突变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68例伴... 目的:探讨伴FMS样酪氨酸激酶3受体(FMS like tyrosine kinase 3 receptor,FLT3)突变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细胞计数、突变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68例伴FLT3突变的AML患者纳入研究,进一步对FLT3突变类型进行分类,收集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数据及血细胞计数,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伴FLT3突变的AM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0表达水平升高,CD8、CD16+CD56、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表达水平下降。按白细胞计数分组,CD3、CD4、CD8、CD19、IL-4、IL-10在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24、P=0.034、P=0.008、P=0.048、P=0.024);按血小板计数分组,CD19、CD16+CD56在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45)。按FLT3类型分组,分为FLT3-ITD^(+)、FLT3-TKD^(+)、FLT3(-ITD^(+)+TKD^(+))和FLT3-(ITD^(-)+TKD^(-))组,CD3、CD8、CD19、IL-10、TNF在4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P=0.048、P=0.041、P=0.042、P=0.013)。结论:伴FLT3突变AML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及FLT3突变类型与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可能有助于AML危险分层并对AML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FMS样酪氨酸激酶3受体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血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后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怡茜 仇红霞 +4 位作者 李建勇 徐卫 许戟 吕鑫 吴汉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56-759,共4页
为了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的可能发生机制、易感因素、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表现及治疗方法。对1例NHL患者治疗后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并随后又进展为... 为了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的可能发生机制、易感因素、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表现及治疗方法。对1例NHL患者治疗后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并随后又进展为t-AML的患者,进行了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核型检测,并结合18F-FDG PET/CT检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患者在治疗NHL时应用了包括CHOP方案在内的多种细胞毒性药物,从NHL化疗开始到t-MDS的发生间隔时间为105个月,又在2个月中转变为t-AML-M2。两次染色体核型检查均未见异常。18F-FDG PET/CT提示在t-MDS阶段患者全身骨骼FDG代谢弥漫性增高,选用CAG方案后获得缓解。结论:t-AML/MDS的发生可能与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的应用有关,18F-FDG PET/CT有可能是预测t-MDS向t-AML转化的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 治疗相关性急性白血病 治疗相关性骨增生异常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奇金淋巴瘤并发急性髓系白血病M2a 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汪笑秋 曲志刚 +4 位作者 马光丽 江锦红 刘永华 章俏雷 方炳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50-1750,共1页
患者女,59岁,农民,浙江青田籍,既往体健。患者3年前(2008年2月27日)因"发现左颈部肿块1年"在我院普外科诊治,查浅表淋巴结B超:左颈部探及多枚肿大淋巴结,大者34cm×28cm,左腋下探及多枚肿大淋巴结,大者23cm×25cm。行左颈... 患者女,59岁,农民,浙江青田籍,既往体健。患者3年前(2008年2月27日)因"发现左颈部肿块1年"在我院普外科诊治,查浅表淋巴结B超:左颈部探及多枚肿大淋巴结,大者34cm×28cm,左腋下探及多枚肿大淋巴结,大者23cm×25cm。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霍奇金淋巴 M2A 肿大淋巴 并发 浅表淋巴 淋巴结活检 外科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纵隔淋巴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文琪 万伍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1-332,共2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及淋巴瘤均为儿童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但两者合并存在较罕见.本文报告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纵隔淋巴瘤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纵隔淋巴 儿童 恶性肿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治疗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倩 陈冬梅 +3 位作者 张宏 范银银 李军 李炳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地西他滨的疗效。方法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不分泌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例,女,62岁,经VAD方案化疗后缓解,此后给予苯丙氨酸氮芥维持治疗。3年后患者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经DA方案...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地西他滨的疗效。方法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不分泌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例,女,62岁,经VAD方案化疗后缓解,此后给予苯丙氨酸氮芥维持治疗。3年后患者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经DA方案治疗后无明显好转,间断予地西他滨治疗2个疗程。结果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明显下降,血常规基本恢复正常,此后因为经济原因仅接受支持治疗。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不清,治疗相关和疾病本身因素可能参与其中。该类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地西他滨为主的治疗方案可以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多发性 白血病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g和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孔令君 葛健 夏瑞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2-515,共4页
目的研究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和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初治组和完全缓解(CR)组外周血Treg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 目的研究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和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初治组和完全缓解(CR)组外周血Treg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初治组和CR组AML患者外周血中Tre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高于CR组(P<0.05)。初治组和CR组AML患者外周血的NK(CD3-CD16+CD56+)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低于CR组(P<0.05)。初治组CD3+T细胞、CD4+T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初治组CD8+T细胞含量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R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接近正常对照组,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者外周血中Treg及CD8+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NK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降低,表明AML患者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reg控制CD8+T细胞免疫应答,同时抑制NK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在CD4+T细胞与CD8+T细胞平衡的失调中起主要作用,与AML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下调Treg的数量或去除其抑制功能,优化AML患者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TREG 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巩固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无复发生存期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庞艳彬 范丽霞 +4 位作者 田明杰 赵松颖 化罗明 罗建民 杜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3-998,共6页
目的:分析第一次巩固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探索预测AML复发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AML(均为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第1次巩固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分... 目的:分析第一次巩固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探索预测AML复发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AML(均为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第1次巩固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分为高淋巴细胞组(H-Lym≥1.2×10~9/L)和低淋巴细胞组(L-Lym<1.2×10~9/L),分析2组患者在复发率、无复发生存期(RFS)之间的差异。结果:132例AML患者中可评估的患者有65例。H-Lym组40例,在诱导治疗前患者的白细胞绝对值、年龄、染色体核型与L-Lym组(25例)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L-Lym计数和不良的染色体核型是无复发生存期的不良预后因素,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P=0.008),L-Lym组患者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风险比(hazard ratio,HR)=3.01,(95%CI1.55-5.86,P=0.001)。在含有不良预后核型的多因素分析中,这种趋势仍然存在(HR=2.52,95%CI 1.28-4.98,P=0.008)。结论:第一次巩固治疗前高淋巴细胞的AML患者具有较长的无复发生存期,第一次巩固治疗前的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是AML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淋巴细胞计数 巩固治疗 无复发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髓系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杰 张秋堂 +5 位作者 刘林湘 孙慧 李涛 刘延方 陈绍倩 孙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2-634,共3页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中髓系抗原(MyAg)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CD45/SSC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63例成人T-ALL患者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分析MyAg+T-ALL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①49.2%的成人T-ALL患者表达MyAg...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中髓系抗原(MyAg)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CD45/SSC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63例成人T-ALL患者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分析MyAg+T-ALL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①49.2%的成人T-ALL患者表达MyAg,以CD13(33.3%)和CD33(25.4%)为主,CD117和CD64阳性率分别为12.7%和3.2%,未检测到CD14表达。②MyAg+T-ALL患者高白细胞性白血病和肝脾浸润发生率及CD2的表达均低于MyAg-T-ALL患者(χ2分别为6.232,5.769和4.872,P均<0.05),2组诱导死亡率(3/22vs3/29)及完全缓解率(14/19vs2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06,1.640,P均>0.05)。MyAg单一表达或联合表达对成人T-ALL患者的临床特征无影响。结论:MyAg的表达在成人T-ALL中并不少见;MyAg表达与高白细胞性白血病、肝脾浸润、CD2表达有关,与诱导治疗反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抗原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表达特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会志 汪健 孙自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161-1164,共4页
T淋巴细胞在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大部分肿瘤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本研究通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T淋巴细胞胞内细胞因子特性的研究,以了解AML患者在不同状态下T淋巴细胞的功能。18例不同状态下初诊AML患者和1... T淋巴细胞在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大部分肿瘤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本研究通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T淋巴细胞胞内细胞因子特性的研究,以了解AML患者在不同状态下T淋巴细胞的功能。18例不同状态下初诊AML患者和1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在莫能霉素存在的情况下,体外经PM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刺激后,分别进行CD4-FITC、CD8-FITC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和IFNγ-PE、IL4-PE荧光单克隆体胞内染色,最后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初诊AML患者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胞内IFNγ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和CD8+T细胞胞内IL-4分泌水平与成人外周血细胞无显著差异。处于临床缓解状态的AML患者,CD8+T淋巴细胞刺激后胞内产生IFNγ的量明显高于初诊AML患者(p<0.05),但与健康成人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的AML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刺激后胞内产生IFNγ量明显低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及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的AML患者CD8+T淋巴细胞(p<0.05),而IL-4的量明显高于健康成人和初诊AML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p<0.05)。结论:处于不同状态下的AML患者T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发生了改变,与之相应的是,初次诊断的AML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刺激后Th1/Tc1细胞反应低下,Th2/Tc2细胞反应与健康成人T淋巴细胞无差异;完全缓解状态的AML患者T细胞Th1反应虽然仍低下,但Tc1反应明显增强,与健康成人无差异;复发的AML患者CD4+和CD8+T细胞Th2/Tc2样反应较Th1/Tc1样反应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T淋巴细胞 胞内细胞因子 Thl/Tcl Th2/T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晶 向健 +2 位作者 胡淑芳 朱艳坤 钟玉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1-99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Mg^(2+)转运蛋白1(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新发AML患者197例,同期体检者6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Mg^(2+)转运蛋白1(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新发AML患者197例,同期体检者6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CD8^(+)T细胞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Mg^(2+)浓度,RT-qPCR检测PBMCs中MagT1 mRNA表达。根据NCCN AML指南将AML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组,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患者CD8^(+)T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PD-1和Tim-3表达水平;Spearson相关性分析MagT1蛋白与PD-1和Tim-3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CD8^(+)T细胞MagT1蛋白表达与患者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agT1蛋白表达水平对AML患者风险分层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L患者外周血中Mg;浓度降低,PBMCs中MagT1 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与低风险组比较,中、高风险组患者CD8^(+)T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而PD-1和Tim-3表达水平升高。CD8^(+)T细胞中MagT1蛋白与PD-1和Tim-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MagT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EFS和OS高于MagT1蛋白低表达患者;MagT1表达水平对AML患者预后(AUC=0.866,95%CI:0.817~0.915)及风险分层(AUC=0.724,95%CI:0.642~0.806)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结论AML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MagT1的表达降低与患者不良风险分层、CD8^(+)T淋巴细胞耗竭和不利的生存状况相关,对评估AML患者风险及预测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CD8^(+)T淋巴细胞 Mg^(2+)转运蛋白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系白血病的蛋白质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平 曾耀英 +1 位作者 聂燕芳 林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53-1356,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分析,寻找亚型特异性的蛋白质表达谱。应用双向电泳分别分离AML不同亚型(M1、M2、M3)、AL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蛋白质,利用PDQuest 7.4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差...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分析,寻找亚型特异性的蛋白质表达谱。应用双向电泳分别分离AML不同亚型(M1、M2、M3)、AL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蛋白质,利用PDQuest 7.4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差异蛋白质点,基质辅助的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和生物信息学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显示:经过电泳图谱分析得到21个差异蛋白质点,质谱鉴定提示15种蛋白有统计学意义。在AML中高表达的蛋白质包括髓过氧化物酶(MPO)、硫氧还蛋白依赖的过氧化物还原酶(PRDX3),钙网蛋白(CALR)、烯酰辅酶A水合酶ECH1等7种,在ALL中高表达的蛋白质包括ARHGDIB、肌动蛋白抑制蛋白1(PFN1)、肌动蛋白(ACTG1)等8种。结论:AML与ALL细胞存在差异蛋白质表达谱,这将有助于发现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特异性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白血病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骨髓坏死的髓系抗原及Ph染色体阳性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如峰 李建勇 +5 位作者 陆化 吴雨洁 仇海荣 肖冰 张建富 杨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32-834,共3页
为加强对骨髓坏死(BMN)的病因及病理过程复杂性的认识,了解髓系抗原阳性(My+)及Ph染色体阳性(Ph+)的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报道分析了1例以BMN为首发症状的My+Ph+B-ALL并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该病例临床特征复杂而多... 为加强对骨髓坏死(BMN)的病因及病理过程复杂性的认识,了解髓系抗原阳性(My+)及Ph染色体阳性(Ph+)的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报道分析了1例以BMN为首发症状的My+Ph+B-ALL并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该病例临床特征复杂而多样,通过骨髓涂片和活检,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及FISH明确了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结论My+Ph+B-ALL并发BMN是一种罕见疾病,应采取多种方法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 PH染色体 抗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系抗原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及疾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宁 刘华胜 张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3-1067,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髓系抗原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造血重建及疾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20例行allo-HSCT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髓系抗原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造血重建及疾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20例行allo-HSCT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伴有髓系抗原表达(My+ALL),15例不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观察My+ALL与My-ALL患者allo-HSCT后造血重建及疾病预后的差异。结果表明,My+ALL患者allo-HSCT后血小板植入不良较My-ALL患者多见。My+ALL患者中3例出现皮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其中2例局限型,1例皮肤广泛型);My-ALL患者中3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其中2例为Ⅰ度,1例为Ⅱ度;5例出现cGVHD,其中3例局限型,2例广泛型。两组患者1年及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和85.7%,53%和69.8%,1年及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3.3%和54.7%,26%和27.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系抗原表达可能对AL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植入有不良影响。My+ALL与My-ALL患者移植后1年及2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抗原表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1与白血病和淋巴瘤的预后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海燕 刘洁生 王一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7,共4页
肿瘤转移相关蛋白nm2 3 H1/NDPK A在某些癌症中与肿瘤转移潜能呈负相关 ,另一方面它又是多种血液肿瘤的分化抑制因子。大量临床病例的研究表明nm 2 3 H1在急性髓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具有预后作用。本文主要就nm2 3 H1/NDPK
关键词 核苷二磷酸激酶-A 急性白血病 非霍奇金淋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多学科协作诊疗1例
2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278-1278,共1页
《中国肿瘤临床》2017年第7期“MDT论坛”栏目刊文,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血液科2014年6月收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1例,该患者第1个周期化疗1个月后,在原有CLL细胞亚群的基础上发现另一群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亚群。此后... 《中国肿瘤临床》2017年第7期“MDT论坛”栏目刊文,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血液科2014年6月收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1例,该患者第1个周期化疗1个月后,在原有CLL细胞亚群的基础上发现另一群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亚群。此后,虽然未经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国肿临床》 急性白血病 多学科协作 诊疗 天津医科大学 细胞亚群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