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7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病理、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克晓燕 景红梅 +2 位作者 李敏 安秀云 高子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 :为开展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MALT)淋巴瘤的标准化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提供病理及临床依据。方法 :对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诊断的 3 7例MALT型淋巴瘤的病理、临床分期、恶性程度、预后因素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 目的 :为开展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MALT)淋巴瘤的标准化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提供病理及临床依据。方法 :对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诊断的 3 7例MALT型淋巴瘤的病理、临床分期、恶性程度、预后因素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4 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MALT型 3 9例占 8.82 % (可追踪病例 3 7例 ) ,发病中位年龄 5 2岁 ,5 0岁以上患者占 63 .6%。MALT型NHL的发病部位以胃肠最多见 ,共 2 8例 ,占 71.8% ;其次为甲状腺、腮腺、眼眶、肺。MALT型NHL中低度恶性占 70 .3 % ,低度恶性伴转化 (中度恶性 )占 2 7%。临床分期Ⅰ期占5 3 .6% ,Ⅱ期 2 8.6% ,Ⅲ期 14 .3 % ,Ⅳ期 3 .6%。 3 7例可追踪MALT型NHL的病理标本中 3 5例表达CD2 0抗原 ,2例不确定 ,其中 4例疑难病例通过PCR检测IgH克隆性重排协助诊断。 13例胃MALT型淋巴瘤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 ,阳性率为 4 6.15 %。胃MALT型淋巴瘤患者均接受抗HP三联治疗 ,仅 1例接受单纯抗生素治疗。 2 8例胃肠MALT型淋巴瘤患者除 5例外 ,均曾接受手术治疗 ;多数患者接受系统化疗 ,部分加局部放疗 ,尚无接受单纯胃放射治疗者。结论 :MALT型淋巴瘤多发生于老年患者 ,以低度恶性为主 ,肿瘤发展进程缓慢 ;不同的发病部位、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淋巴瘤/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中的误区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梅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8-519,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非霍奇金淋巴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周志毅 程静 +5 位作者 石群立 周晓军 田秀春 肖芹 周航波 马恒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预后指标及Pax-5蛋白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复习23例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清LDH、国际预后指数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用EnVision两步法标记Pax-5,比较BSAP与...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预后指标及Pax-5蛋白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复习23例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清LDH、国际预后指数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用EnVision两步法标记Pax-5,比较BSAP与CD20及CD79α的表达情况。结果23骨非霍奇金淋巴瘤均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22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5·9%,血清LDH升高、国际预后指数高危类对预后不利(两者P值分别为0·02和0·01)。23例中有22例表达Pax-5,Pax-5与CD20及CD79α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非霍奇金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预后较好,血清LDH和国际预后指数是判断预后的指标。Pax-5可应用于原发性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 淋巴 非霍奇金/病理学 预后 PAX-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和背景淋巴细胞相关标记的表达
4
作者 王英 杨华 +2 位作者 王连友 崔亚南 张丽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9-51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肿瘤细胞和非肿瘤背景淋巴细胞蛋白表达的特征及差异性。方法:收集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68例,对诊断切片和免疫标记片重新复查,采用Envision法补做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CD30、CD15及T/B表型等的表达...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肿瘤细胞和非肿瘤背景淋巴细胞蛋白表达的特征及差异性。方法:收集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68例,对诊断切片和免疫标记片重新复查,采用Envision法补做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CD30、CD15及T/B表型等的表达。结果:肿瘤细胞和背景淋巴细胞CD30的表达率分别为86.76%(59/68)和20.59%(14/68),CD15的表达率分别为51.47%(35/68)和63.24%(43/68);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表型的阳性率为45.59%(31/68),B细胞表型的阳性率为42.65%(29/68)。成熟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时,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表型21例,表达T细胞表型28例;成熟淋巴细胞以非T细胞为主时,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表型8例,表达T细胞表型3例(P>0.05)。结论:CD30和CD15是非特异性标记物,在肿瘤细胞和反应性淋巴细胞中均可表达;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的免疫表型高于表达B细胞的免疫表型;背景细胞以T淋巴细胞为主时,肿瘤细胞表达T和B表型阳性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学 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MMP-2在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吴平辉 吴江 +3 位作者 黄庆荣 曹闯 吴德庆 吴绍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发病机制及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病理性质,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在68例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组织中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PCNA、MMP-2的阳性表达情况,并以20例大月份引产胎儿的胸导...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发病机制及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病理性质,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在68例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组织中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PCNA、MMP-2的阳性表达情况,并以20例大月份引产胎儿的胸导管作为正常淋巴管组织对照。结果PCNA、MMP-2在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6%、8.8%,与正常淋巴管组织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P值均>0.05)。结论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结瘤可能是一种淋巴管畸形而非真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状淋巴/病理学 头颈部肿/病理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 金属蛋白酶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