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田昌英 张健 +5 位作者 杨智蓉 曹果 张婷 付永嵘 李雪莲 王国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分析“互联网+”模式下妇科肿瘤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管理的效果。方法:纳入50例妇科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实施“互联网+”模式CDT管理,包括院内强化治疗和在远程CDT服务平台指导下进... 目的:分析“互联网+”模式下妇科肿瘤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管理的效果。方法:纳入50例妇科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实施“互联网+”模式CDT管理,包括院内强化治疗和在远程CDT服务平台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6、120、210天,评价患肢周径、周径减小率、症状、Barthel指数、就医次数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6、120、210天的患侧下肢5个测量点周径均减小,所有症状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周期患肢周径改善情况,特优为10.52%〜25.00%,优为50.00%〜60.00%,良为18.75%〜36.84%。结论:对妇科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互联网+”模式的CDT管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长期维持,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下肢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综合消肿治疗的障碍因素
2
作者 王得菊 郭洪花 +2 位作者 邢树平 李斌 夏杰琼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0-625,共6页
目的: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深度挖掘影响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综合消肿治疗的障碍因素,为临床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海南省某三级医院的15名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目的: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深度挖掘影响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综合消肿治疗的障碍因素,为临床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海南省某三级医院的15名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3名淋巴水肿治疗师、3名乳腺外科医师为研究对象,进行焦点小组访谈,采用定性内容分析法,结合演绎归纳分析法形成主题。结果:共获得微观系统(风险感知不足、对治疗效果缺乏信心、自我效能不足、共病消耗、形象及舒适度改变),中观系统(角色冲突、二元支持应对不足、人际交往受限、社会支持不足)和宏观系统(医疗资源受限、医保支持不足、专业人员缺乏同质化培训)3个主题及12个亚主题。结论: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综合消肿治疗的依从性受多系统、多因素的阻碍,可结合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的主题提出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治疗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丽娟 罗庆华 +3 位作者 张慧珍 李金兰 钟巧玲 唐海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改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乳房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对6例单纯乳房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包括个性化皮肤护理,舒缓瘢痕组织,腋窝网综合征的治疗以及在徒手淋巴引流的同时采用加压绷带包扎等... 目的探讨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改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乳房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对6例单纯乳房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包括个性化皮肤护理,舒缓瘢痕组织,腋窝网综合征的治疗以及在徒手淋巴引流的同时采用加压绷带包扎等,每例共进行20次治疗。首次治疗及第5、10、15、20次治疗后分别采用十字测量法测量乳房横径与周径。结果第1次治疗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后松开,患者患侧乳房肿胀明显减轻,同时肿胀部位皮肤有所改善,较以前松软、有弹性、颜色变浅,血液循环改善。治疗20次后,患者不同时间乳房横径、纵径、平均径均呈下降趋势,并趋向稳定;患者腋网综合征消失。结论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淋巴水肿的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乳房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治疗 腋网综合 弹力绷带 加压包扎 瘢痕组织 十字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消肿治疗技术联合中药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跃海 胡莹 +4 位作者 李秋华 周禄荣 李婷婷 刘兆喆 庞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综合消肿治疗技术联合中药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合计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综合消肿治疗技术;治疗... 目的研究综合消肿治疗技术联合中药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合计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综合消肿治疗技术;治疗组予综合消肿治疗技术联合中药外治法进行治疗。治疗两个疗程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患侧肢体的周径、肩关节活动度、肢体组织水分比率、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2%(37/4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3/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的手虎口处,腕横纹上5 cm,肘横纹向上及下10 cm及腋窝处的周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肢的周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情况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织水分比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患者Fugl-Meyer及Ba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消肿治疗技术联合中药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治疗技术 中药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淋巴消肿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沈莉 李浩正 +3 位作者 胡瑞萍 朱玉连 吴毅 向延卫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1-767,共7页
目的:探索综合淋巴消肿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脑区激活和功能连接强度的即刻影响。方法:于2022年5—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招募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11例,进行单次综合淋巴消肿治疗,干预前后对所有患者进... 目的:探索综合淋巴消肿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脑区激活和功能连接强度的即刻影响。方法:于2022年5—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招募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11例,进行单次综合淋巴消肿治疗,干预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上肢围度和肩关节活动度测定,并进行静息态及任务态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检测。同时招募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匹配的健康对照10例,进行静息态及任务态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静息态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表现出运动网络间功能连接强度普遍异常增高(P<0.05);与干预前相比,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干预后的上肢围度和肩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肩关节前屈运动任务中,患侧DLPFC、M1区激活显著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静息态脑网络中的功能连接强度广泛降低,患侧M1-健侧S1、健侧M1-患侧SAC、患侧M1-患侧SAC、健侧S1-患侧SAC、患侧DLPFC-健侧S1、患侧DLPFC-患侧M1、患侧S1-患侧SAC、健侧M1-患侧S1、患侧DLPFC-健侧M1、患侧M1-健侧M1、患侧DLPFC-患侧SAC功能连接与干预前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患侧M1-健侧S1功能连接的下降与肩关节前屈活动度的改善呈高度相关,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次综合淋巴消肿治疗技术可引起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即刻的神经可塑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淋巴水肿 综合淋巴消肿治疗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步综合消肿疗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 被引量:43
6
作者 张惠婷 钟巧玲 +4 位作者 张慧珍 刘琳妃 刘莉丽 张丽娟 唐海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探讨七步综合消肿疗法(CDT)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71例,采用七步CDT对患者进行干预,包括皮肤护理、开通淋巴通路、舒缓瘢痕组织、徒手淋巴引流、绷带加压包扎、... 目的探讨七步综合消肿疗法(CDT)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71例,采用七步CDT对患者进行干预,包括皮肤护理、开通淋巴通路、舒缓瘢痕组织、徒手淋巴引流、绷带加压包扎、压力波治疗、功能锻炼,共20 d。治疗前及治疗1 d、5 d、10 d、15 d、20 d分别测量上肢8个部位的周径,计算双侧周径差。结果治疗1~15 d,周径差较治疗前增加(Z>2.03,P<0.05),治疗20 d周径差明显缩小(Z=3.01,P<0.01)。结论七步CDT治疗淋巴水肿有效,但初期会出现水肿加重、反复波动,至20 d水肿程度明显减轻。这可能与急性应激反应或淋巴液重新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七步综合消肿疗法 徒手淋巴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消肿疗法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外阴淋巴水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高明 刘媛媛 +2 位作者 胡进 袁美芳 付洋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CDT)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外阴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淋巴水肿康复护理中心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外阴淋巴水肿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CDT)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外阴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淋巴水肿康复护理中心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外阴淋巴水肿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14 d的CDT,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外阴相关组织水肿指标(如细胞外水分含量(extracellular water,ECW)与细胞外水分比率(extracellular water/total body water,ECW/TBW))与营养状况及体型相关指标(如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及患者整体舒适度、外阴疼痛与皮肤紧绷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ECW与躯干节段ECW/TBW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其体脂百分比、腰臀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患者整体舒适度得分为(88.673±4.587)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9.412±7.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外阴疼痛程度、皮肤紧绷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CDT能减轻外阴淋巴水肿患者的组织水肿程度,提高患者整体舒适度,减轻外阴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消肿疗法 妇科恶性肿瘤 外阴淋巴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步综合消肿法在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罗庆华 张丽娟 +3 位作者 刘凤 李金兰 钟巧玲 张慧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六步综合消肿疗法应用于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单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其中轻度水肿25例,中度68例,重度12例,均由获得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资格的专科护士给予包括皮肤护理、舒缓... 目的探讨六步综合消肿疗法应用于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单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其中轻度水肿25例,中度68例,重度12例,均由获得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资格的专科护士给予包括皮肤护理、舒缓瘢痕组织、徒手淋巴引流、空气压力波水肿治疗仪治疗、绷带加压包扎、功能锻炼的六步综合消肿疗法,每天1次,2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20次后,患者患肢最大周径值、节段细胞外水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生物电阻抗值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结论六步综合消肿疗法可以改善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下肢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治疗 节段细胞外水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后并发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胡进 叶沙 +1 位作者 刘高明 刘媛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47-49,共3页
目的总结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后合并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经验,为头颈部淋巴水肿的干预提供借鉴。方法对5例头颈部淋巴水肿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手法淋巴引流和压力治疗,加强皮肤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5例患者住院16~20 d出... 目的总结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后合并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经验,为头颈部淋巴水肿的干预提供借鉴。方法对5例头颈部淋巴水肿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手法淋巴引流和压力治疗,加强皮肤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5例患者住院16~20 d出院。治疗前颈围(46.4±3.4)cm,治疗后(42.4±2.7)cm;治疗前患者细胞外水分比率(38.4±0.5)%,治疗后(37.5±0.5)%,头颈部水肿和组织水肿程度减轻。患者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测量,基本维持了出院时的效果。结论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技术是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后淋巴水肿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淋巴水肿 皮肤肿胀 手法淋巴引流 综合消肿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绷带包扎方法对乳腺癌淋巴水肿压力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蓓 陈正红 孙文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绷带包扎方法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压力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62例接受综合淋巴消肿治疗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8"字包扎组(20例)、"5"分包扎组(21例)和联合包扎组(21例),在手法淋巴引流后... 目的探讨绷带包扎方法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压力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62例接受综合淋巴消肿治疗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8"字包扎组(20例)、"5"分包扎组(21例)和联合包扎组(21例),在手法淋巴引流后分别采用"8"字包扎法、"5"分包扎法和联合包扎法,治疗20次后比较三组肢体周径比率、组织水分比率、患者满意度和绷带包扎松散发生率。结果三组肢体周径比率、组织水分比率均较治疗前改善,患者满意度中三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包扎组包扎松散率为0。结论三种方法用于淋巴水肿均有较好效果,其中联合包扎法具有舒适度高、不易松散的优点,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综合淋巴消肿治疗 绷带 压力包扎 组织水分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许红蕾 李英 +2 位作者 梅晓凤 沈欣怡 赵梦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848-1853,共6页
目的:分析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22年1月—6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淋巴水肿护理门诊就诊的33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 目的:分析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22年1月—6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淋巴水肿护理门诊就诊的33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设置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2022年7月—12月就诊的36例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生物电阻抗、患肢握力、上肢功能障碍及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在体质量指数、患肢节段水分含量、患肢生物电阻抗、患肢握力、上肢功能障碍及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等指标上明显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综合康复方案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对于缓解上肢淋巴水肿、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升家庭亲密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将其推广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阶段式 综合消肿疗法 “人-环境-作业”模式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医院淋巴水肿康复护理中心运行实践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高明 李旭英 +2 位作者 谌永毅 黄钢 胡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54,共4页
目的满足淋巴水肿患者康复需求,促进淋巴水肿专科护理发展。方法建立淋巴水肿康复护理中心,制定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护理专科门诊、综合消肿治疗、院内外会诊、疑难病例国际远程会诊、淋巴水肿治疗师临床培训及"... 目的满足淋巴水肿患者康复需求,促进淋巴水肿专科护理发展。方法建立淋巴水肿康复护理中心,制定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护理专科门诊、综合消肿治疗、院内外会诊、疑难病例国际远程会诊、淋巴水肿治疗师临床培训及"互联网+健康教育"等工作。结果综合消肿治疗量、院内会诊量、护理门诊量等不断增加,中心建立1年后患者满意度从97.2%上升至99.1%。结论淋巴水肿康复护理中心的建立,提升了淋巴水肿康复护理服务能力,推动专科护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水肿 康复护理 综合消肿治疗 专科护理 护理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手背部Ⅲ级淋巴水肿行多层绷带联合施耐德包扎效果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钟巧玲 张慧珍 +5 位作者 罗庆华 张惠婷 张丽萍 刘凤 张丽娟 唐海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8-41,共4页
目的促进乳腺癌术后患侧手背部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淋巴回流,减轻局部症状与病理改变。方法将来我院淋巴水肿门诊就诊的86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常规组44例、改进组42例。常规组行常规多层绷带从指端到肩... 目的促进乳腺癌术后患侧手背部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淋巴回流,减轻局部症状与病理改变。方法将来我院淋巴水肿门诊就诊的86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Ⅲ级淋巴水肿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常规组44例、改进组42例。常规组行常规多层绷带从指端到肩下加压包扎;改进组采用多层绷带联合施耐德包扎法。每天1次,连续20次后评价效果。结果改进组患侧手掌周径减小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紧绷感、麻木感、肿胀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多层绷带联合施耐德包扎法可有效促进淋巴回流,有利于恢复肢体形状,缓解主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后 患侧上肢 手背部 Ⅲ级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治疗 绷带加压包扎 施耐德包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医院淋巴水肿专科护理小组的建立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高明 彭政 +2 位作者 胡进 曾元丽 刘媛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64-67,共4页
目的 规范淋巴水肿专科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专业化、同质化与系统化的淋巴水肿专科护理。方法 建立全院性淋巴水肿专科护理小组,制定小组工作职责、实施专科质量控制,进行包括专科护理门诊、分组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个案管理与延续... 目的 规范淋巴水肿专科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专业化、同质化与系统化的淋巴水肿专科护理。方法 建立全院性淋巴水肿专科护理小组,制定小组工作职责、实施专科质量控制,进行包括专科护理门诊、分组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个案管理与延续护理、院内外问诊与会诊的临床工作与培训教学工作的规范化运行管理。结果 近3年淋巴水肿康复中心门诊量达4 550例,网络会诊量1 532例,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量3 753例次;调查2 600例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患者,满意度为96.84%。结论 淋巴水肿专科护理小组的运行管理模式较好地满足了淋巴水肿患者的康复需求,推进了淋巴水肿专科护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手法引流综合消肿 护理小组 护理门诊 专科护理 专科护士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上肢软垫的研制及其在预防和改善乳腺癌患者患肢淋巴水肿方面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娟 孙运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028-3029,共2页
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目前的治疗手段仍以外科手术为主,其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是手术的重要步骤,目的是为了清除腋窝淋巴结,确定分期,判断预后,决定综合治疗方案。但术中淋巴组织的破坏不可避免的... 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目前的治疗手段仍以外科手术为主,其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是手术的重要步骤,目的是为了清除腋窝淋巴结,确定分期,判断预后,决定综合治疗方案。但术中淋巴组织的破坏不可避免的造成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上肢淋巴水肿。另外,手术创伤和术后瘢痕造成腋静脉狭窄也对上肢静脉回流造成影响,使回流下降,也会造成上肢淋巴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患者 腋窝淋巴结清扫 可调节 综合治疗方案 应用 患肢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健康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惠雪 李惠萍 +2 位作者 窦婉君 梅雅琪 沈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68-2070,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全身恶性肿瘤7%~9%[1]。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技术的普及以及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大幅提高,随着生存期的延长也面临着术后复发、转移、淋巴水肿等复杂的并发症,严重...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全身恶性肿瘤7%~9%[1]。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技术的普及以及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大幅提高,随着生存期的延长也面临着术后复发、转移、淋巴水肿等复杂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其预后和生存质量,给其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2]。淋巴水肿等并发症,除了与年龄、遗传等不可控因素外有关以外,主要与个人的饮食、运动、体重、绝经后激素的滥用等健康行为相关[3]。健康行为在提高乳腺癌患者健康结局和生存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的健康行为不仅可以改善其健康状态,同样也可以预防疾病、改善预后和生存[4]。本文就乳腺癌相关健康行为现状进行综述,为提高其健康行为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健康行为 行为研究 全身恶性肿瘤 早期诊断技术 淋巴水肿 生存质量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