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钠抑制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杀瘤活性的研究
1
作者 阳欣科 于成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丁酸钠(sodiumbutyrate)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1116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丁酸钠处理4天后SW1116在... 目的:探讨低浓度丁酸钠(sodiumbutyrate)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1116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丁酸钠处理4天后SW1116在不同效/靶比下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改变,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定量和定性检测丁酸钠对ICAM1和CE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显示,经0.5、1和2mmol/L丁酸钠处理后,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从74.6%下降至15.9%(效/靶为20),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浓度依赖性,当效/靶为10时亦呈类似变化,与之对应的ICAM1阳性细胞数从92.2%下降至7.6%,而CEA阳性细胞数从1.2%上升至16.6%,荧光显微镜下与流式细胞术的改变相一致。结论:丁酸钠减弱LAK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的杀伤,这种作用可能与其降低ICAM1同时增加CEA的表达,从而改变效/靶细胞的结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结肠癌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对肺癌治疗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朱燕华 沈丽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3-304,共2页
为探索高效的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作者参考国外经验.分离培养出一种粘附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A-LAK细胞),观察其体外,体内的抗瘤作用,并与普通LAK细胞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淋巴因子激活 杀伤细胞 LAK细胞 治疗 肺癌 实验研究 过继免疫疗法 粘附性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骨髓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子玲 王畅 +1 位作者 王冠军 谭业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 :证实激活骨髓 (Activated bone marrow,ABM)具有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 - 2 (r IL - 2 )、抗 CD3 单抗体外激活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以 MTT比色分析法测定 ABM、L AK细... 目的 :证实激活骨髓 (Activated bone marrow,ABM)具有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 - 2 (r IL - 2 )、抗 CD3 单抗体外激活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以 MTT比色分析法测定 ABM、L AK细胞的杀伤活性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进行粒 -巨噬细胞系祖细胞 (CFU- GM)、红系祖细胞 (BFU- E)培养。结果 :r IL- 2 +抗 CD3 单抗激活的 ABM组杀伤活性最强 (6 5 .8± 9.2 ) % ,r IL - 2激活的 ABM组次之为 (5 6 .3± 7.9) % ,活性强于相同条件下的 L AK组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1)。增殖倍数与相同条件下的 LAK细胞相比差异亦具有显著性。体外激活 3~ 5 d的 ABM与同期培养的未激活的骨髓细胞相比 BFU- E、CFU- GM形成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LAK细胞则不具有造血祖细胞活性。结论 :ABM的杀伤活性和增殖效应明显强于 L AK细胞 ,且能保持造血祖细胞活性 ,抗 CD3 单抗能够促进 r IL - 2诱导的 ABM抗肿瘤活性和增殖效应 ,不损伤造血祖细胞活性 ,是优于 LAK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骨髓 LAK细胞 杀伤活性 造血祖细胞活性 肿瘤 免疫治疗 淋巴因子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IL-4和IL-7体外诱导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江滨 王育珊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共4页
比较了淋巴因子IL-2、IL-4和IL-7在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IL-7可单独,亦可与IL-2、IL-4协同诱导LAK细胞,而且IL-7 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被... 比较了淋巴因子IL-2、IL-4和IL-7在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IL-7可单独,亦可与IL-2、IL-4协同诱导LAK细胞,而且IL-7 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被抗IL-2、抗IL-4所抑制。IL-7单独诱导的LAK细胞活性高峰迟于IL- 2或IL-4所诱导的活性高峰,且与增殖反应曲线一致。抗CD8抗体明显抑制IL-7诱导LAK细胞 的效应,而IL-7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能被抗NKH-1所抑制。提示:IL-7 激活LAK细胞的效应 机制不依赖IL-2和IL-4,并很可能成为肿瘤过继治疗中的重要淋巴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外周血 淋巴因子激活 细胞介素2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化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初探
5
作者 樊薇 贝珍珠 蒋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2-303,共2页
自体LAK细胞和rhIL-2联台应用于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晚期实体瘤病人,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由于取血量大及大剂量应用IL-2的严重副反应,致使其应用受限,治疗中的死亡率高,而克隆化LAK细胞具有增殖力强,体外存活期长和长时间保存... 自体LAK细胞和rhIL-2联台应用于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晚期实体瘤病人,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由于取血量大及大剂量应用IL-2的严重副反应,致使其应用受限,治疗中的死亡率高,而克隆化LAK细胞具有增殖力强,体外存活期长和长时间保存有效杀瘤活性的特点。我们自1991年开始应用军医科院采用半固体-液体两步法培养的克隆化自体LAK细胞治疗15例晚期肺癌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克隆化 晚期肺癌 淋巴因子激活 自体LAK细胞 杀伤细胞 病人 两步法 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治疗慢性乙肝150例追踪观察
6
作者 符孔舟 杨海平 张秋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淋巴因子活化 杀伤细胞 治疗 乙型盰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因子激活的骨髓细胞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孟玉茹 康世均 +1 位作者 郭坤元 黄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6-329,共4页
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方法,从不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2)单型小鼠的多种组合中,验证淋巴因子激话的骨髓细胞(LABMC)的Veto效应。结果表明:LABMC于培养当天加入单向MLC,在与反应细胞低比例... 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方法,从不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2)单型小鼠的多种组合中,验证淋巴因子激话的骨髓细胞(LABMC)的Veto效应。结果表明:LABMC于培养当天加入单向MLC,在与反应细胞低比例时可特异住抑制与其带有相同H-2单型的刺激细胞参与组合的增殖应谷和杀伤效应的诱导;在与反应细胞高比例时其抑制不具特异住,但对与其带有相同H-2单型的刺激细胞参与组合的抑制较强,提示LABMC在低比例时具Veto活性,在高比例时同时具Veto和自然抑制(NS)活性。LABMc于培养第二天加入单向MLC则不显示抑制效应,提示LABMC对MLC的抑制具有时相效应,流式细胞术(FCM)显示LABMC中lyt-2(+)细胞成分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激活 骨髓细胞 淋巴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2-氯腺苷改善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激活和杀伤功能
8
作者 黄波 冯作化 张桂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79-581,共3页
目的 :研究 2 氯腺苷 ( 2 ClA)特异性杀伤巨噬细胞对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激活试验和细胞毒试验的影响。方法 :运用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通过MTT法检测 2 ClA处理和未处理的淋巴细胞的激活以及特异性活化... 目的 :研究 2 氯腺苷 ( 2 ClA)特异性杀伤巨噬细胞对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激活试验和细胞毒试验的影响。方法 :运用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通过MTT法检测 2 ClA处理和未处理的淋巴细胞的激活以及特异性活化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同时还检测 2 ClA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2 ClA对巨噬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采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活化和杀伤活性时 ,2 ClA处理组的OD值要明显低于未经 2 ClA处理的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2 ClA通过特异性杀伤巨噬细胞可以消除巨噬细胞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激活和杀伤试验中所产生的影响 ,使检测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腺苷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MTT法 细胞激活 细胞 杀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邢宏 韩方正 汪莉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2,共5页
随着肿瘤对人类生存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应对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肿瘤治疗的新药物、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中细胞生物治疗已经初露锋芒,成为肿瘤生物治疗中重要的发展方向。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LAK)... 随着肿瘤对人类生存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应对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肿瘤治疗的新药物、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中细胞生物治疗已经初露锋芒,成为肿瘤生物治疗中重要的发展方向。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及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的杀瘤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临床研究 肿瘤生物治疗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激活杀伤细胞 CD3单抗 杀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肿瘤99例淋巴因子活性细胞培养分析
10
作者 陈少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淋巴因子活性细胞(LAK细胞)单个细胞和总体的抗瘤活性。方法:对99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自体LAK细胞培养,取患者抗凝(肝素)外周血,加入淋巴细胞分层液离心,取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按一定的标准放于37℃、5%CO2环境中培养... 目的:探讨提高淋巴因子活性细胞(LAK细胞)单个细胞和总体的抗瘤活性。方法:对99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自体LAK细胞培养,取患者抗凝(肝素)外周血,加入淋巴细胞分层液离心,取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按一定的标准放于37℃、5%CO2环境中培养、扩增、回输。结果:分析得出白细胞介素2、CD3单抗、红细胞、植物凝血素可促进LAK细胞增殖及提高其活性。适当的化疗对LAK细胞的培养无明显影响。结论:LAK细胞回输的最佳时间是7~1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杀伤细胞 淋巴因子激活 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激活血卟啉对S180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世惠 刘全宏 +3 位作者 齐浩 张军平 任耀辉 丁德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1-213,T001,共4页
为探讨低强度超声激活血卟啉对在体 S1 80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对荷瘤小鼠采用声动力疗法处理 ,分别从癌组织生长状况、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激活血卟啉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其他实验组 ,癌细胞在... 为探讨低强度超声激活血卟啉对在体 S1 80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对荷瘤小鼠采用声动力疗法处理 ,分别从癌组织生长状况、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激活血卟啉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其他实验组 ,癌细胞在处理后的不同时间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激活 血卟啉 S180细胞 杀伤作用 超微结构 声动力疗法 抗肿瘤作用 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维实 闵军 +3 位作者 褚忠华 陈涛 魏菁 区庆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46-949,T006,共5页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健康人非贴壁单个核细胞用含IFN-γ、IL - 1β、IL - 2、CD3单抗诱导CIK细胞。以LAK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表型特征 ;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分析...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健康人非贴壁单个核细胞用含IFN-γ、IL - 1β、IL - 2、CD3单抗诱导CIK细胞。以LAK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表型特征 ;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分析细胞毒活性。结果 :诱导 2周后 ,CIK细胞的增殖率达到高峰 ,CD3+ 细胞占 95 %以上 ;第 3周细胞生长进入平台期。诱导 15d时 ,CD3+ CD5 6 + NKT亚群占 16 .5 % ,比例在 2 - 4周区间内无明显变化。LAK细胞增殖缓慢 ,显著低于同期CIK细胞增殖率 (P <0 .0 1)。不同效 :靶比例CIK细胞对肝癌细胞BeL - 74 0 2的特异性溶解率显著高于LAK细胞 (P <0 .0 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CIK细胞高度表达HLA -DR和CD5 4抗原 ,NKT细胞体积较CD3+ CD5 6 -细胞略大 ,细胞表面有大量伪足。结论 :CIK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能力 ,其体外杀瘤活性明显优于LAK细胞。诱导 14 - 2 1d ,CIK细胞增殖率和CD3+ CD5 6 + 阳性细胞率均达到高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杀伤细胞 淋巴因子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_3单克隆抗体激活杀伤细胞高效扩增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细胞毒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赢予 张馨木 +6 位作者 王建秋 张磊 焦平 王丁丁 王文加 马杰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建立从20mL外周血中高效扩增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的培养体系,并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检测。方法: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mAb)激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的协同活化... 目的:建立从20mL外周血中高效扩增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的培养体系,并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检测。方法: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mAb)激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的协同活化下,获得CD3AK。对CD3AK进行长期体外培养,进行增殖动力学、免疫表型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分析。结果:在培养第7-22天,CD3AK增殖倍数明显提高,最高可达317倍;免疫表型分析显示,CD3^+细胞从活化前的51.9%增加至94.6%,CD4^+细胞从19.5%增加至51.1%,CD8^+细胞从22.1%增加至52.1%;效靶比20∶1组和40∶1组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明显高于10∶1组(P〈0.05和P〈0.01);在7-19 d的培养天数之内,杀伤肿瘤细胞活性最强。结论:从外周血中高效扩增的CD3AK是以CD3^+、CD4^+和CD8^+细胞为主的异质性细胞群,在体外有明显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淋巴因子激活 细胞培养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激活血卟啉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初报
14
作者 齐浩 罗明志 +3 位作者 张坤 刘全宏 姚潇 尚志远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96,共5页
采用MTT法检测,经超声、超声+血卟啉分别作用后细胞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超声激活血卟啉对体外培养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1.6MHz超声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辐照5min可表现出明显的杀伤效应,而超声协同... 采用MTT法检测,经超声、超声+血卟啉分别作用后细胞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超声激活血卟啉对体外培养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1.6MHz超声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辐照5min可表现出明显的杀伤效应,而超声协同被激活的血卟啉对B16细胞的杀伤作用比单纯超声的杀伤效应更加明显,且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作用 黑色素瘤 血卟啉 超声 细胞 研究初报 小鼠 激活 琥珀酸脱氢酶 杀伤效应 显著性差异 MTT法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细胞C-erbB_(2)表达与LAK杀伤活性的关系及IFN-γ的体外调控影响
15
作者 金志军 吴直江 +3 位作者 费俭 张惜阴 丰有吉 吕彪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利用卵巢癌细胞株进行C-erbB_2表达与LAK杀伤活性的关系及IFN-γ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3AO细胞C-erbB_2扩增和高表达;AO细胞C-erbB_2正常拷贝和低表达;LAK对AO细胞的杀伤活性为36.0±28.9,明显大于对3AO细胞的杀伤活性(27.6±18.... 利用卵巢癌细胞株进行C-erbB_2表达与LAK杀伤活性的关系及IFN-γ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3AO细胞C-erbB_2扩增和高表达;AO细胞C-erbB_2正常拷贝和低表达;LAK对AO细胞的杀伤活性为36.0±28.9,明显大于对3AO细胞的杀伤活性(27.6±18.7);IFN-γ可降低3AO细胞C-erbB_2的表达,提高LAK对3AO细胞的杀伤活性,但对AO细胞无显著影响。提示:卵巢癌细胞C-erbB_2的过表达可抑制LAK的杀伤活性;IFN-γ可降低C-erbB_2的过表达,从而改善LAK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癌基因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因子和干扰素
16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6期109-110,共2页
干扰素能够增强天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作用。只有将小鼠cDNA转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通过CTL持续分泌竹千扰素,才能增强其瞄向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关键词 淋巴因子 杀伤作用 逆转录病毒 载体质粒 天然杀伤细胞 细胞毒性 磷酸转移酶 转染细胞 克隆细胞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识别、激活及杀伤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17
作者 范维珂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4-67,共4页
T细胞识别、激活及杀伤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病理生理教研室范维珂综述中国分类号R392近十年来,免疫学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T细胞对抗原识别、激活及杀伤的分子基础研究,它为了解与研究T细胞的正常与病理性免疫反应提供了新资料... T细胞识别、激活及杀伤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病理生理教研室范维珂综述中国分类号R392近十年来,免疫学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T细胞对抗原识别、激活及杀伤的分子基础研究,它为了解与研究T细胞的正常与病理性免疫反应提供了新资料,兹择要简介于后:1.T细胞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抗原 识别 激活 杀伤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来源CIK细胞高表达激活型表面标志物及耐药基因ABCG2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震 赵先兰 +4 位作者 王丽萍 杨玲竹 杨黎 张斌 张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比较脐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CIK(peripheral blood-derived CIK,PB-CIK)细胞的增殖、激活型和抑制型表面标志物、耐药基因ABCG2以及干细胞转录因子表达的差异,探讨脐血... 目的:比较脐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CIK(peripheral blood-derived CIK,PB-CIK)细胞的增殖、激活型和抑制型表面标志物、耐药基因ABCG2以及干细胞转录因子表达的差异,探讨脐血来源CIK(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CIK,CB-CIK)细胞应用于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采用Ficoll-pl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及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的增殖、免疫表型、激活型表面标志物CD28、CD27和抑制型表面标志物PD-1的表达,RT-PCR检测耐药基因ABCG2和干细胞转录因子c-Myc、Nanog、Oct-4、Sox2的表达。结果:CB-CIK细胞与PB-CIK细胞体外培养第4天时均开始增殖,第10天时CB-CIK细胞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PB-CIK细胞[(251.52±16.76)%vs(158.00±43.19)%,P<0.05]。体外诱导培养13 d后CB-CIK细胞中CD3+CD56+细胞比例较PB-CIK细胞高[(21.20±4.82)%vs(10.06±3.46)%,P<0.05];激活型CD4+CD28+、CD4+CD27+和CD8+CD27+细胞比例在CB-CIK细胞中也明显升高[(32.40±16.81)%vs(18.65±9.23)%,(27.48±13.53)%vs(0.98±0.55)%,(41.76±13.98)%vs(2.58±2.10)%;P<0.05或P<0.01];而抑制型CD8+PD-1+细胞比例明显降低[(3.25±2.13)%vs(8.05±9.23)%,P<0.01]。此外,CB-CIK细胞与PB-CIK细胞均表达干细胞转录因子c-Myc、Nanog、Oct-4、Sox2,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仅CB-CIK细胞表达高水平的耐药基因ABCG2。结论:CB-CIK细胞较PB-CIK细胞增殖速度快、激活型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高、抑制型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低、高表达耐药基因ABCG2,应用于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脐血 外周血 激活型表面标志物 抑制型表面标志物 耐药基因ABCG2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3AK细胞杀伤人肺腺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殿俊 巴德年 +1 位作者 起念宁 侯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9-49,共1页
抗CD3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效应细胞,与LAK细胞相比具有广谱、较高的杀伤活性及低IL-2依赖性的特点,因而受到重视。关于其杀伤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无明确报道。本研究把体外培养中贴壁状态的人肺腺癌细胞与用抗... 抗CD3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效应细胞,与LAK细胞相比具有广谱、较高的杀伤活性及低IL-2依赖性的特点,因而受到重视。关于其杀伤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无明确报道。本研究把体外培养中贴壁状态的人肺腺癌细胞与用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人外周血来源的CD3AK细胞共同培养,电镜下观察了两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和靶细胞被杀伤的过程.藉此对CD3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人肺腺癌细胞 形态学观察 杀伤 激活 抗CD3单克隆抗体 LAK细胞 新型 广谱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的鼻咽癌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宇贤 王杨 +3 位作者 崔斐 崔彦芝 吴秉毅 郭坤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提高高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对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 C...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提高高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对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 CNE2/DDP和Allo-NK细胞,并设3个实验组:①处理组(经索拉非尼10ng/ml共孵育4h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②未处理组(常规培养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③对照组(常规培养的K562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细胞的ABCG2表达率和5种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测定法检测Allo-NK细胞对各实验组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分离后的CNE2/DDP细胞的ABCG2表达率为91.40%±2.32%,分选出的CD3-CD16+CD56+(Allo-NK)细胞纯度大于90%。未处理组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的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表达率分别为2.92%±0.33%、4.27%±0.33%、5.80%±0.62%、11.10%±3.15%、7.75%±1.14%,而处理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0.38%±1.23%、10.68%±1.26%、11.62%±1.22%、43.24%±4.42%、11.91%±0.88%;P<0.05)。在效靶比为10∶1、20∶1时,Allo-NK细胞对未处理组靶细胞的杀伤率为15.32%±1.34%、27.26%±6.81%,而对处理组靶细胞杀伤率为27.75%±4.12%、43.17%±5.9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索拉非尼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高表达NKG2D配体,使其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基因 MDR 鼻咽肿瘤 杀伤细胞 天然 自然杀伤细胞激活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