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鱼miR-34a在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感染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1
作者 战盈瑾 周杰 +3 位作者 臧辰禧 马嘉霖 闫秀英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1,共9页
【目的】探索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34a(cid-miR-34a)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复制的调控作用,揭示cid-miR-34a在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 【目的】探索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34a(cid-miR-34a)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复制的调控作用,揭示cid-miR-34a在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LCDV-cn致病机制解析和淋巴囊肿病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茎环RT-PCR获得cid-miR-34a,并测序鉴定;采用定量PCR(qRT-PCR)测定cid-miR-34a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的时序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cid-miR-34a的调控因子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其靶基因;转染cid-miR-34a mimic过表达cid-miR-34a,转染cid-miR-34a inhibitor抑制cid-miR-34a表达,并用qRT-PCR检测cid-miR-34a、lncRNA、靶基因和LCDV-cn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的表达。【结果】cid-miR-34a长度为22 bp,保守性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cid-miR-34a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在感染72 h达峰值后下降。lncRNA LRP1靶向结合cid-miR-34a,并调控cid-miR-34a的释放,且cid-miR-34a靶向调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基因lrp1的表达,lncRNA LRP1、cid-miR-34a和靶基因lrp1形成lncRNA LRP1/cid-miR-34a/lrp1轴。LCDV-cn感染GCO后,lncRNA LRP1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与LCDV-cn的感染呈正相关。过表达cid-miR-34a后,lrp1表达量降低,LCDV-cn mcp表达和病毒滴度也降低;抑制cid-miR-34a表达后,lrp1表达量升高,LCDV-cn mcp表达和病毒滴度也升高。【结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lncRNA LRP1/cid-miR-34a/lrp1轴调控着病毒感染和复制。lncRNA LRP1竞争性结合cid-miR-34a,cid-miR-34a靶向抑制lrp1的表达,LRP1又发挥着促进LCDV-cn复制和疾病发展的作用。cid-miR-34a、lncRNA LRP1和lrp1均是抑制LCDV-cn感染和治疗淋巴囊肿病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 草鱼卵巢细胞 cid-miR-34a 长非编码RNA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miR-1260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复制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嘉霖 战盈瑾 +3 位作者 周杰 黄鉴涛 闫秀英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3,共9页
【目的】鉴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1260(cid-miR-1260),分析cid-miR-1260在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系(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时序表达特性,揭示ci... 【目的】鉴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1260(cid-miR-1260),分析cid-miR-1260在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系(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时序表达特性,揭示cid-miR-1260对其靶基因znf574和LCDV-cn复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LCDV-cn感染的GCO细胞,通过茎环RT-PCR和测序鉴定cid-miR-1260;采用定量PCR检测cid-miR-1260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的时序表达;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id-miR-1260的靶基因,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靶基因;通过转染cid-miR-1260 mimic和cid-miR-1260 inhibitor使cid-miR-1260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并用定量PCR检测cid-miR-1260、靶基因znf574、LCDV-cn mcp基因的表达;应用Reed-Muench法测定LCDV-cn在GCO细胞中的滴度。【结果】cid-miR-1260与其他已知miR-1260仅有一个碱基差异,且cid-miR-1260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变化,72 h时表达量最高(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znf574为cid-miR-1260的靶基因;重组质粒pmirGLO-znf574-WT与cid-miR-1260 mimic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证实znf574为cid-miR-1260的靶基因;cid-miR-1260过表达后,靶基因znf574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LCDV-cn mcp的表达和LCDV-cn在GCO细胞中的滴度显著上升(P<0.05);抑制cid-miR-1260表达后,靶基因znf574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LCDV-cn mcp的表达量和LCDV-cn在GCO细胞中的滴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LCDV-cn感染GCO细胞后,cid-miR-1260的表达显著上调;在LCDV-cn感染中,cid-miR-1260对其靶基因znf574的表达起负调控作用,且cid-miR-1260表达与LCDV-cn的复制呈正相关,起促LCDV-cn感染作用,而锌指蛋白ZNF574具有抗LCDV-cn作用。本研究为淋巴囊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 草鱼卵巢细胞系 cid-miR-1260 锌指蛋白基因znf574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淋巴囊肿病毒的分离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允坤 孙修勤 黄捷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92-95,共4页
通过不同的样品处理和离心方法 ,发现了影响淋巴囊肿病毒 (LCDV)得率和纯度的因子 ,通过消除该因子并结合计算机软件设计程序 ,建立了高纯度LCDV的快速分离技术。
关键词 牙鲆 淋巴囊肿病毒 纯化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淋巴囊肿病毒在牙鲆鳃细胞系FG-9307中的增殖 被引量:9
4
作者 孙修勤 洪旭光 +3 位作者 张进兴 张士璀 汪敏 童尚亮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94-96,共3页
向已建立的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鳃细胞系[1] (FG 930 7)中接种淋巴囊肿病 (Lymphocystisdiseasevirus ,LCDV)、探讨其是否可支持LCDV的增殖。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 :接种 3天后 ,呈纤维状的鳃细胞隆起、立体感加强 ;之后细胞逐... 向已建立的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鳃细胞系[1] (FG 930 7)中接种淋巴囊肿病 (Lymphocystisdiseasevirus ,LCDV)、探讨其是否可支持LCDV的增殖。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 :接种 3天后 ,呈纤维状的鳃细胞隆起、立体感加强 ;之后细胞逐渐变圆 ,一周左右绝大部分鳃细胞变圆、呈现了细胞病变 (cytopathiceffect ,CPE)现象。将CPE细胞制作超薄切片 ,电镜观察发现细胞内有大量具囊膜、直径 133~ 186nm的LCDV。CPE细胞的核变形、线粒体增加且空洞化 ,出现了与淋巴囊肿细胞相同的特征。本实验证明 :FG 930 7是可支持LCDV增殖的鱼类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鳃细胞系 LCDV 增殖 淋巴囊肿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牙鲆鳃细胞系分离和培养淋巴囊肿病毒 被引量:14
5
作者 吕宏旭 汪岷 +4 位作者 李红岩 郭华荣 张士璀 包振民 周丽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3-239,共7页
本文利用牙鲆鳃细胞系进行了养殖牙鲆淋巴囊肿病毒的分离及培养 ,并通过电镜对培养细胞中淋巴囊肿病毒的形态及感染循环进行了初步研究。将病鱼的淋巴囊肿组织无菌滤液接种牙鲆细胞系 ,细胞出现了明显的细胞病变 ( Cytopathic effect,C... 本文利用牙鲆鳃细胞系进行了养殖牙鲆淋巴囊肿病毒的分离及培养 ,并通过电镜对培养细胞中淋巴囊肿病毒的形态及感染循环进行了初步研究。将病鱼的淋巴囊肿组织无菌滤液接种牙鲆细胞系 ,细胞出现了明显的细胞病变 ( Cytopathic effect,CPE)。电镜观察在培养细胞的胞质中有病毒的包涵体 ,胞质中散在 6角形、5角形或圆形的病毒粒子 ,大小为 10 0~ 140 nm之间。在感染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存在大量的病毒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 细胞培养 细胞系 牙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淋巴囊肿病毒的病原性与免疫原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修勤 曲凌云 张进兴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9期19-21,共3页
用病牙鲆体表肿瘤纯化的病毒 ,对健康牙鲆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感染 6 0天后 ,供试牙鲆再现了自然发病鱼的症状。该结果证明 ,从病鱼囊肿物中纯化的病毒 ,确系引发淋巴囊肿病的病原。免疫学实验显示 ,淋巴囊肿病毒使被感染鱼产生了抗体Ig... 用病牙鲆体表肿瘤纯化的病毒 ,对健康牙鲆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感染 6 0天后 ,供试牙鲆再现了自然发病鱼的症状。该结果证明 ,从病鱼囊肿物中纯化的病毒 ,确系引发淋巴囊肿病的病原。免疫学实验显示 ,淋巴囊肿病毒使被感染鱼产生了抗体IgM。在实验期间内 ,IgM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 感染 病原性 免疫原性 牙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囊肿病毒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孙颖杰 周优 +5 位作者 岳志芹 陈晓 梁成珠 应骏 王哲 汪东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258,共6页
选取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主衣壳蛋白(MCP)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ress2.0软件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并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分析。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 选取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主衣壳蛋白(MCP)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ress2.0软件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并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分析。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反应体系的最佳引物浓度为0.5μmol/L,方法的检测限为30个病毒拷贝,扩增产物的Tm值为74.5℃。该方法对淋巴囊肿病毒有特异性,不能扩增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虎纹蛙病毒(TFV)、蛙虹彩病毒(BIV)、新加坡石斑虹彩病毒(SGIV)、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及真鲷虹彩病毒(RSIV)。对12份发病牙鲆鱼样品进行检测,均感染淋巴囊肿病毒;20份无临床症状的牙鲆经检测不含淋巴囊肿病毒。建立的LCDV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具有成本低、特异、灵敏、快速等优点,可用于淋巴囊肿病毒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 实时定量PCR SYBR Green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囊肿病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片段原核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兴安 胡刚 +6 位作者 李继业 刘勇 张芳琳 于澜 白文涛 孙修勤 徐志凯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8-80,65,共4页
淋巴囊肿病病毒感染牙鲆鳃细胞系FG-9307,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法成功获得了淋巴囊肿病病毒主要衣壳蛋白0.6kb基因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分子量约48kD,可与抗LCDV多克隆血清特异反应。为LCDV... 淋巴囊肿病病毒感染牙鲆鳃细胞系FG-9307,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法成功获得了淋巴囊肿病病毒主要衣壳蛋白0.6kb基因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分子量约48kD,可与抗LCDV多克隆血清特异反应。为LC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 基因片段 原核载体 虹彩病毒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牙鲆血清中抗淋巴囊肿病毒的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强 战文斌 +2 位作者 绳秀珍 邢婧 周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3-246,共4页
应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10株分泌抗牙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利用单抗2H4,通过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对牙鲆血清中抗淋巴囊肿病毒(LCDV)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无外观症状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很低... 应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10株分泌抗牙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利用单抗2H4,通过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对牙鲆血清中抗淋巴囊肿病毒(LCDV)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无外观症状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很低(平均OD值为0.092),个别鱼体偏高,证明已感染LCDV,处于潜伏期;患淋巴囊肿病且症状显现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平均OD值为0.165),患淋巴囊肿病后处于恢复期的牙鲆抗体水平最高(平均OD值为0.231);健康牙鲆接种LCDV灭活疫苗后,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牙鲆 血清 淋巴囊肿病毒 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酶消化法纯化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ymphos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亮 孙修勤 +4 位作者 张进兴 吴兴安 曲凌云 洪旭光 李继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34,共4页
先后采用各种胶原酶和疏水性制剂,消化、水解病鱼囊肿细胞中带状包涵体外围的胶原蛋白和糖蛋白。经过设计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条件,成功分离出了大量的LCDV-cn粒子,并最终建立起一套较完备的、分离纯化LCDV-cn的方法。
关键词 胶原酶 消化法 牙鲆 淋巴囊肿病毒 纯化 鱼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靶器官的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绳秀珍 战文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9-753,共5页
探讨病毒传播途径,运用组织病理学技术,对患淋巴囊肿病毒病的牙鲆和鲈鱼的组织进行显微观察,并对病毒感染的靶器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牙鲆体表皮下结缔组织中,当大量成纤维细胞膨大、变圆,大小为10~18μm时,细胞膜外未出... 探讨病毒传播途径,运用组织病理学技术,对患淋巴囊肿病毒病的牙鲆和鲈鱼的组织进行显微观察,并对病毒感染的靶器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牙鲆体表皮下结缔组织中,当大量成纤维细胞膨大、变圆,大小为10~18μm时,细胞膜外未出现囊壁,少数细胞的细胞质中观察到嗜碱性物质;18~20μm的膨大细胞在细胞膜外出现囊壁,细胞质内出现嗜碱性物质;〉20μm的细胞具有了淋巴囊肿细胞的典型特征。另外,在牙鲆鳃、肠上皮下结缔组织和粘膜下层中,脾、头肾边缘组织和表面系膜、肝表面系膜,以及鲈鱼的鳃等部位均观察到淋巴囊肿细胞,并在牙鲆和鲈鱼脾内观察到膨大细胞。因此,淋巴囊肿病毒的靶器官主要是鱼体表皮下结缔组织,其次是鳃、体腔膜、肠、脾和头肾。鱼体表皮下结缔组织是淋巴囊肿病毒病的检测、检疫和早期诊断的最佳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鲈鱼 淋巴囊肿病毒 靶器官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秀英 孙修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395-4397,4420,共4页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遍布全球,且宿主范围广,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国内外学者对LCDV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随着对LCD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将会建立更加有效防控淋巴囊肿病的途径。对鱼类淋巴囊...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遍布全球,且宿主范围广,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国内外学者对LCDV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随着对LCD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将会建立更加有效防控淋巴囊肿病的途径。对鱼类淋巴囊肿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比较基因组学、功能基因、分子生物学致病机理和病鱼自愈机制及淋巴囊肿病检测、诊断和预防等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囊肿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琼 岳志芹 +4 位作者 凌宗帅 刘荭 梁成珠 陈晓 陈昌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1-345,共5页
根据淋巴囊肿病毒的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Explorer 3软件设计了5条引物,对LAMP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与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虎纹蛙病毒、蛙虹彩病毒、新加坡石斑虹彩病... 根据淋巴囊肿病毒的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Explorer 3软件设计了5条引物,对LAMP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与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虎纹蛙病毒、蛙虹彩病毒、新加坡石斑虹彩病毒、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等其它虹彩病毒及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都没有交叉反应。将LAMP检测方法与常规PCR进行灵敏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LAMP的检测灵敏度约为15 fg,比常规PCR灵敏度高一个数量级。该方法检测时间短,在1 h内即可完成检测。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临床鱼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2尾外观有淋巴囊肿病症状的牙鲆样品中都含有淋巴囊肿病毒,而10尾外观正常牙鲆鱼苗则没有检测到淋巴囊肿病毒(与预期结果一致),说明LAMP方法比较适合淋巴囊肿病毒的早期及现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抗淋巴囊肿病毒免疫球蛋白的纯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曲凌云 孙修勤 +1 位作者 战文斌 张进兴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9期14-18,共5页
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DEAE 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rose 6B凝胶过滤的方法 ,首次得到了纯化的牙鲆抗淋巴囊肿病毒IgM。该IgM的重链与轻链分子量分别为 74KD和 2 2KD。
关键词 牙鲆 淋巴囊肿病毒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囊肿病毒中国分离株基因组序列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闫秀英 吴灶和 +2 位作者 简纪常 鲁义善 孙修勤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LCDV-cn是分离自中国养殖牙鲆的淋巴囊肿病病原,给中国牙鲆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通过PCR、克隆和测序,获得了LCDV-cn部分基因的序列,证明LCDV-cn与LCDV-C的基因组序列是一致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LCDV-cn基因组中有137个ORF是其... LCDV-cn是分离自中国养殖牙鲆的淋巴囊肿病病原,给中国牙鲆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通过PCR、克隆和测序,获得了LCDV-cn部分基因的序列,证明LCDV-cn与LCDV-C的基因组序列是一致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LCDV-cn基因组中有137个ORF是其独有的、与LCDV-1及其它虹彩病毒无同源区域。对LCDV-cn基因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LCDV-cn独有的ORF中,有的编码与宿主同源的蛋白,有的编码与DNA复制相关的蛋白,某些ORF编码的蛋白含有跨膜区等。LCDV-cn的独有基因或许对其毒力和宿主范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中国分离株LCDV-cn 比较基因组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曹鱼淋巴囊肿病毒的系统关系研究及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闫秀英 孙修勤 +5 位作者 吴淑勤 吴谡琦 张进兴 洪旭光 郑凤荣 曲凌云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7-1091,共5页
从患淋巴囊肿病的养殖军曹鱼肿瘤中分离到一种虹彩病毒,命名为淋巴囊肿病毒军曹鱼分离株(LCDV-rc)。为探讨LCDV-rc的系统地位,从DNA水平上分析了该病毒株与淋巴囊肿病毒中国牙鲆分离株(LCDV-cn)、淋巴囊肿病毒韩国鲈鱼分离株(LCDV... 从患淋巴囊肿病的养殖军曹鱼肿瘤中分离到一种虹彩病毒,命名为淋巴囊肿病毒军曹鱼分离株(LCDV-rc)。为探讨LCDV-rc的系统地位,从DNA水平上分析了该病毒株与淋巴囊肿病毒中国牙鲆分离株(LCDV-cn)、淋巴囊肿病毒韩国鲈鱼分离株(LCDV-sb)、淋巴囊肿病毒日本牙鲆分离株(LCDV-jf)、淋巴囊肿病毒欧洲分离株(LCDV-1)和淋巴囊肿病毒日本岩鱼分离株(LCDV-rf)的系统关系。以核衣壳蛋白(MCP)基因为分子标记,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长度为1356bp的含178个信息位点的mcp基因序列;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Bayesian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并进行了置信度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淋巴囊肿病毒ML、NJ、MP和Bayesian系统树的拓扑结构一致,LCDV-rc和LCDV-sb聚为一支,LCDV-cn和LCDV-jf聚为一支,LCDV-1和LCDV-rf分别各为一支。在35种虹彩病毒的系统关系分析中,LCDV-rc与另5株淋巴囊肿病毒在系统树上聚为一大支,说明LCDV-rc与淋巴囊肿病毒的关系近于其他虹彩病毒。根据遗传距离和系统关系分析认为,LCDV-rc属于一种新的基因型,称其为淋巴囊肿病毒Ⅳ型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彩病毒 淋巴囊肿病毒军曹鱼分离株(LCDV-rc) 系统关系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牙鲆淋巴囊肿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亮 孙修勤 +3 位作者 张进兴 吴兴安 洪旭光 李继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80-83,共4页
用本实验室分离纯化的淋巴囊肿病毒(Lymphos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作为抗原,感染BALB/c小鼠,取被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ELISA法检测、筛选阳性克隆,经过3次克隆化,首次成功获得18株抗牙鲆淋巴囊... 用本实验室分离纯化的淋巴囊肿病毒(Lymphos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作为抗原,感染BALB/c小鼠,取被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ELISA法检测、筛选阳性克隆,经过3次克隆化,首次成功获得18株抗牙鲆淋巴囊肿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克隆化 首次 脾细胞 ELISA法 抗原 感染 淋巴囊肿病毒 牙鲆 免疫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在牙鲆体内的表达及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风荣 孙修勤 +2 位作者 张进兴 廉建华 吴谡琦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63-868,共6页
将本试验室得到的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CDV-cn)衣壳蛋白0.6kb片段重组质粒pEGFP-N2-LCDV-cn MCP0.6肌注入牙鲆体内,荧光显微观察及特异性RT-PCR检测其在牙鲆组织内的表达,并进一步测定牙鲆外周血、肠、脾脏、前肾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将本试验室得到的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CDV-cn)衣壳蛋白0.6kb片段重组质粒pEGFP-N2-LCDV-cn MCP0.6肌注入牙鲆体内,荧光显微观察及特异性RT-PCR检测其在牙鲆组织内的表达,并进一步测定牙鲆外周血、肠、脾脏、前肾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呼吸爆发活性及抗体产生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pEGFP-N2-LCDV-cn MCP 0.6可分布于牙鲆各组织内,并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表达;免疫学检测表明,该重组质粒诱导了牙鲆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本试验成果为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的生产应用和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 核酸疫苗 表达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囊肿病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片段在真核细胞中的初步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兴安 李继业 +6 位作者 胡刚 刘勇 张芳琳 于澜 白文涛 孙修勤 徐志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3期234-236,共3页
将淋巴囊肿病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主要衣壳蛋白(Majoy capsid protein,MCP)0.6kb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_2,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EGFP-N_2-LCDV0.6,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真核细胞CHO,并进行瞬时表达,荧光显... 将淋巴囊肿病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主要衣壳蛋白(Majoy capsid protein,MCP)0.6kb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_2,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EGFP-N_2-LCDV0.6,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真核细胞CHO,并进行瞬时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及特异性RT-PCR检测结果表明:已成功将目的片断LCDV MCP 0.6kb转染到CHO细胞,并得到了初步表达。此研究为LC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基因 真核细胞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鱼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淋巴囊肿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汪岷 马广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3-698,共6页
淋巴囊肿病毒是最早发现的鱼类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盐水和海水中,可感染140种以上鱼类,危害巨大。本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化学组成和理化特性、基因组及编码多肽、细胞培养特性和该病的致病机理、传播方式、诊断防治... 淋巴囊肿病毒是最早发现的鱼类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盐水和海水中,可感染140种以上鱼类,危害巨大。本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化学组成和理化特性、基因组及编码多肽、细胞培养特性和该病的致病机理、传播方式、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