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临床表现及诊断思路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静 葛心 +2 位作者 马建民 史季桐 崔忆辛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BLEL患者资料16例,分析和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男:女=1:7;... 目的探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BLEL患者资料16例,分析和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男:女=1:7;年龄为36~63岁,其中以41~50岁为多;单眼发病:双眼发病=1:7;上眼睑无痛性非充血性持续肿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眼眶MRI成像扫描显示,16例患者病变均累及眼睑和泪腺组织,受累泪腺明显肿大,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均匀强化,另外,3例患者眼外肌受累,1例颞肌受累,1例额神经受累;实验室检查仅1例患者丙肝抗体阳性,余未见异常。结论眼睑肿胀是BLEL的典型症状,受累泪腺以双侧居多;MRI成像检查在诊断BLEL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确诊该病需要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临床表现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治疗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崔忆辛 葛心 +4 位作者 马建民 史季桐 李静 李金茹 王霄娜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辅以激素治疗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间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泪腺BLEL患者的手术前后资料16例(16只眼),分析和总结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眼睑肿胀、眼干及... 目的探讨手术辅以激素治疗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间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泪腺BLEL患者的手术前后资料16例(16只眼),分析和总结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眼睑肿胀、眼干及并发症。结果 16例患者术后眼睑肿胀明显减轻,眼睑位置及抬举功能正常;16例患者手术前后比较,视力升高1例,无变化15例;16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眼干症状,与术前比较术后眼干症状未见加重;16例患者仅1例发生手术后短暂的复视,1周后自行恢复。结论以手术切除辅助激素治疗泪腺BLEL的方式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手术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d、CD4、LCK、IL-7R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骁 王蕾 +3 位作者 马建民 葛心 李静 王霄娜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标本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情况,探讨病变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与LGBLEL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D3d、CD4、LCK、IL-7R等蛋白的表... 目的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标本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情况,探讨病变组织中CD3d、CD4、LCK、IL-7R的表达与LGBLEL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D3d、CD4、LCK、IL-7R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单纯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瘤体组织标本做对照。采用半定量积分法(semi-quantitative immunoreactivity scores,IRS)计算实验组及对照组标本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积分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LGBLEL组CD3d、CD4、LCK、IL-7R蛋白表达均呈阳性;CD3d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达85.5%,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高达51.8%,总体积分值为强阳性(++++);CD4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平均约54.6%,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高达22.5%,总体积分值为阳性(+++);LCK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平均约28.9%,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高达9.8%,总体积分值为阳性(++);IL-7R在淋巴滤泡周围阳性表达率高平均约9.7%,在淋巴滤泡间区阳性表达率平均约4.6%,总体积分值为阳性(+);CD3d、CD4、LCK、IL-7R在腺上皮腺泡的表达呈现明显差异,其中CD3d阳性表达率最高,表达约13.5%,并可见CD3d阳性细胞侵入腺泡现象,CD4阳性表达率次之,表达约4.5%,偶见侵入腺泡现象。LCK、IL-7R在腺泡的表达均呈阴性,未见侵入腺泡现象。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组CD3d、CD4、LCK、IL-7R表达均呈阴性。结论 CD3d、CD4、LCK、IL-7R因子在LGBLEL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异常,CD3d、CD4、LCK、IL-7R因子参与了LGBLEL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静 葛心 马建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9种单克隆抗体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免疫病理本质及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CD4、CD8、CD21、CD34、CD45、CD68、Ig G、Ig G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这9种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 目的通过研究9种单克隆抗体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免疫病理本质及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CD4、CD8、CD21、CD34、CD45、CD68、Ig G、Ig G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这9种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25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21)、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CD8和CD45)、黏附分子CD34及Ig G在25例样本中均呈阳性表达,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68、增殖细胞核抗原和Ig G4这3种分子在25例样本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12%、8%和80%。结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一种主要以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激活为主要病理免疫基础的疾病,绝大多数属于Ig G4相关性疾病的范畴,同时有发生恶变的潜能,临床治疗后的密切随访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眼眶病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MRI诊断1例
5
作者 王德广 刘光辉 +1 位作者 刘作衡 刘秋月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929-1930,共2页
患者女性,58岁。自觉双侧上睑皮肤肿胀半年,以外侧明显.不伴有眼干、眼痛及眼部红肿.双眼视力正常.患者口干,舌尖麻木。触诊:双侧眼球突出.双侧泪腺区肿块质地较韧,可活动.边界清。无压痛,患者眼睑功能正常,泪点位置正常,... 患者女性,58岁。自觉双侧上睑皮肤肿胀半年,以外侧明显.不伴有眼干、眼痛及眼部红肿.双眼视力正常.患者口干,舌尖麻木。触诊:双侧眼球突出.双侧泪腺区肿块质地较韧,可活动.边界清。无压痛,患者眼睑功能正常,泪点位置正常,泪道冲洗通畅。眼科初步诊断为泪腺脱垂.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上皮病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及其恶性变中上皮性成分的免疫组化研究
6
作者 徐辉 朱虹 欧阳喈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采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和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对10例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和3例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中上皮性成分的构成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上皮岛构成细胞在部分HHF35呈阴性,仅在外... 采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和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对10例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和3例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中上皮性成分的构成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上皮岛构成细胞在部分HHF35呈阴性,仅在外周可见少许HHF35阳性细胞。AE1/AE3抗体在上皮岛构成细胞中大部分呈阳性。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中癌巢内AE1/AE3抗体呈弥漫阳性,HHF35抗体主要分布在癌巢外周细胞。讨论了良性淋巴上皮的发生、发展、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淋巴上皮病变 上皮性成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亚型与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建民 王霄娜 +3 位作者 葛心 张敬学 刘骁 李静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检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外周血IgG亚型的含量,探讨其与该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来我院眼科就治,手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8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为实验组,26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对临... 目的检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外周血IgG亚型的含量,探讨其与该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来我院眼科就治,手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8例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为实验组,26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对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收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分析血液中IgG亚型与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IgG亚型含量的差异主要集中在IgG1、IgG2、IgG4和IgG(P<0.05),尤以IgG4和IgG差异最为显著。结论在诊断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IgG4和IgG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IGG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郝友娟 孙金凤 +1 位作者 王君婷 王良君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眼科自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21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CT特征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21例眼... 目的初步探讨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眼科自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21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CT特征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21例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中以女性、双眼发病者居多,表现为泪腺区持续性、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少数伴有口干,伴有不同程度的唾液腺肿大;CT检查均表现为泪腺区边界清楚的均一性密度增高影。21例患者中17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或2个疗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4例患者对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以临床诊断为主;多数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首次治疗时可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泪腺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病理特点及IgG4和C3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叶青 董志军 +1 位作者 崔秀成 杨新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IgG4和C3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5例(15眼)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泪腺肿物为试验组,10例(10眼)因其他疾病而行眶内容物... 目的探讨IgG4和C3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5例(15眼)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泪腺肿物为试验组,10例(10眼)因其他疾病而行眶内容物摘除术的正常泪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2组泪腺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组织病理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组泪腺组织中IgG4、C3的表达,并对二者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泪腺由正常腺泡及导管组成,导管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细胞结构清晰,其间有少量的淋巴细胞;试验组泪腺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其间可见上皮-肌上皮岛结构改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纤维化。IgG4在试验组阳性表达面积为(30 934.80±16 057.17)像素,对照组阳性表达面积为(325.42±204.43)像素,试验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t=-7.38,P=0.000);C3在试验组阳性表达面积为(43 169.49±33 206.60)像素,对照组阳性表达面积为(323.24±271.29)像素,试验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P=0.000)。试验组中IgG4与C3表达无相关性(r=-0.137,P=0.671)。结论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泪腺发生了明确的病理改变,这可能与IgG4和C3在泪腺中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IGG4 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及病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亮 杨华胜 +1 位作者 张平 高际平 《安徽医学》 2009年第8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诊治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16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双侧泪腺弥漫、均匀、持续肿大,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大涎腺肿大,病变局限于腺体,无眼外肌肥大;1... 目的探讨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诊治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16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双侧泪腺弥漫、均匀、持续肿大,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大涎腺肿大,病变局限于腺体,无眼外肌肥大;16例病理标本检查均未发现上皮-肌上皮岛结构,16例均有典型的淋巴细胞呈多克隆性增生浸润,病理检查排除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6例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治疗后经过2个月到9年的观察及随访,除1例患者自行停用糖皮质激素而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未复发。结论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可能并不具有上皮-肌上皮岛结构。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①临床表现为多发性腺体弥漫、均匀、持续肿大,即泪腺合并大的涎腺肿大;②无眼干及全身结缔组织疾病;③病理标本检查腺体均有典型的淋巴细胞多克隆性增生浸润,排除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及其他引起泪腺肿大的疾病;④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上皮-肌上皮 眼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经典途径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发生中的作用
11
作者 靳雨月 柳睿 +4 位作者 李静 陈圆圆 马倩南 马建民 丁怡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76-1781,共6页
目的:分析补体系统(CS)及其经典途径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LGBLEL患者和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H)患者的病变组织标本,使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差异蛋白,而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 目的:分析补体系统(CS)及其经典途径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LGBLE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LGBLEL患者和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H)患者的病变组织标本,使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差异蛋白,而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CS信号通路中差异蛋白表达的变化,明确其在LGBLE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眼眶CH患者,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S信号通路重要蛋白C3、C5、C9、C1q等表达均发生改变;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眼眶CH患者相比,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1qA、C5、C9 mRNA表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眼眶CH患者相比,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1qA、C3、C5、C9表达明显增多;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眼眶CH患者相比,LGBLEL患者病变泪腺组织中C1qA、C3、C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S参与LGBLEL的发病机制,其经典途径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补体信号通路 经典途径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颌下腺良性淋巴上皮病一例报告
12
作者 万宇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47-48,共2页
患者,男性,68岁,因“右颌下肿块8个月,左颌下肿块5个月,口干三个月”,于2014年2月23日收入我院。患者8个月前无意中下发现右侧颌下出现一黄豆粒大小肿块,无疼痛瘙痒等不适感觉,5个月前左侧颌下亦出现类似症状,且肿物逐渐增大... 患者,男性,68岁,因“右颌下肿块8个月,左颌下肿块5个月,口干三个月”,于2014年2月23日收入我院。患者8个月前无意中下发现右侧颌下出现一黄豆粒大小肿块,无疼痛瘙痒等不适感觉,5个月前左侧颌下亦出现类似症状,且肿物逐渐增大,三个月前,患者自觉口干明显,现双侧颌下肿块均增大至鸡蛋大小。在外地医院做颈部彩超示:双侧颌下肿块性质待查。查体:双侧颌下区局限性隆起,皮肤无充血及破溃,质地中等偏硬,边界清楚,无触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腺肿瘤
13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11期114-115,共2页
9842604 以新的抗癌药Vesnarinone治疗人唾液腺癌细胞引发TSC-22/Kawamata H//Br J Cancer.-1998,77(1).-71~78 津医情 9842605 伴有淋巴上皮病变的唾腺淋巴细胞浸润: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和基因型的研究/Quintana P G//Hum Pathol.-1997... 9842604 以新的抗癌药Vesnarinone治疗人唾液腺癌细胞引发TSC-22/Kawamata H//Br J Cancer.-1998,77(1).-71~78 津医情 9842605 伴有淋巴上皮病变的唾腺淋巴细胞浸润: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和基因型的研究/Quintana P G//Hum Pathol.-1997,28(7).-850~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肿瘤 淋巴细胞浸润 临床病理学 淋巴上皮病变 腺癌细胞 免疫表型 抗癌药 基因型 长期随访 临床评价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