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溶性氧化淀粉黄原酸酯的制备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冰洁 罗杨 +2 位作者 唐洪波 李艳平 杨妍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1-34,共4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二硫化碳为酯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制备了不溶性氧化淀粉黄原酸酯(IOSX)。研究了pH、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IOSX羧基含量和硫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酯化反应条件为:二硫化碳用...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二硫化碳为酯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制备了不溶性氧化淀粉黄原酸酯(IOSX)。研究了pH、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IOSX羧基含量和硫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酯化反应条件为:二硫化碳用量31.5%,氢氧化钠用量20%,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35℃;单因素试验得出氧化反应条件为:pH 9,氧化剂用量14%,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35℃。在较佳反应条件下,IOSX羧基含量为0.345%,硫含量为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黄原酸酯 交联 氧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用于处理含镍废水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淑媛 李自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研究用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处理含镍废水,探讨了去除效率、影响因素及反应的最佳条件。实验表明,该法脱除率>98%,镍残余浓度<0.2mg/L,残渣稳定,无二次污染。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淀粉黄原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黄原酸酯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铜 被引量:3
3
作者 冒爱荣 许琦 +2 位作者 李红波 仓辉 郁桂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87-988,共2页
铜作为水体中普遍存在的金属离子,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如果人体摄入过多,就会引起铜中毒症。饮用水中若含有大量的铜,可刺激肠胃道黏膜并引起呕吐,可使蛋白质变性,损害人体器官。因此,对于水体中铜含量的监测具有相... 铜作为水体中普遍存在的金属离子,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如果人体摄入过多,就会引起铜中毒症。饮用水中若含有大量的铜,可刺激肠胃道黏膜并引起呕吐,可使蛋白质变性,损害人体器官。因此,对于水体中铜含量的监测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快速测定样品中铜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快速测定 痕量铜 淀粉黄原酸酯 水体 富集 蛋白质变性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的合成及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福良 谢建平 +1 位作者 黄达 于倩倩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8,共4页
研究了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ISX)的合成及处理含铜废水,探讨了ISX的用量、反应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ISX加入量为理论用量1.5倍、pH值控制在6左右、室温下搅拌反应30 min的最佳条件下,铜离... 研究了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ISX)的合成及处理含铜废水,探讨了ISX的用量、反应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ISX加入量为理论用量1.5倍、pH值控制在6左右、室温下搅拌反应30 min的最佳条件下,铜离子去除率可达98%以上,处理后的废水中铜离子质量浓度为0.2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 合成 含铜废水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的合成及处理含锌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福良 谢建平 +1 位作者 黄达 于倩倩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研究了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ISX)的合成及处理含锌废水,探讨了ISX的用量、反应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锌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ISX加入量为理论用量1.5倍、pH值控制在6左右、室温下搅拌反应30 min的最佳条件下,锌离... 研究了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ISX)的合成及处理含锌废水,探讨了ISX的用量、反应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锌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ISX加入量为理论用量1.5倍、pH值控制在6左右、室温下搅拌反应30 min的最佳条件下,锌离子去除率可达98%以上,处理后的废水中锌离子质量浓度为0.2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 合成 含锌废水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黄原酸酯基高吸水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付渊 李纯毅 +2 位作者 张思思 王晓莉 莫国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3-164,167,共3页
探索了马铃薯淀粉黄原酸酯基高吸水树脂对Ni 2+、Co2+、Zn2+和Cu2+的二元混合溶液的平衡吸附,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在二元混合溶液中对Cu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当树脂投放量为0.1g、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为100m... 探索了马铃薯淀粉黄原酸酯基高吸水树脂对Ni 2+、Co2+、Zn2+和Cu2+的二元混合溶液的平衡吸附,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在二元混合溶液中对Cu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当树脂投放量为0.1g、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为100mg/L时,马铃薯淀粉黄原酸酯基高吸水树脂对Cu2+的吸附容量可达78.27mg/g。该高吸水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与高吸水树脂表面的物理吸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黄原酸酯基高吸水树脂 二元混合溶液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处理Cr(Ⅵ)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严鹤峰 李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6,共4页
以土豆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再进行黄原酸化反应制备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利黄原酸酯吸附电镀废水中的Cr(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黄原酸酯对含Cr(Ⅵ)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ρ[Cr(Ⅵ)]=25mg/L时,以40r/min慢速搅拌,在... 以土豆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再进行黄原酸化反应制备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利黄原酸酯吸附电镀废水中的Cr(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黄原酸酯对含Cr(Ⅵ)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ρ[Cr(Ⅵ)]=25mg/L时,以40r/min慢速搅拌,在pH=8,反应t为40min,投加4g/L黄原酸酯时,Cr(Ⅵ)去除率为99.7%,Cr(Ⅵ)的出水质量浓度为0.075mg/L,低于国家最高允许排放限值中的新建电镀企业排放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 Cr(Ⅵ) 电镀废水 重金属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黄原酸酯研制及其在水处理中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叶为标 高群玉 +1 位作者 刘垚 吴磊 《粮食与油脂》 2008年第2期13-15,共3页
淀粉黄原酸酯是一种金属络合剂,广泛应用于去除水环境体系中重金属。该文根据水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ISX)和可溶性淀粉黄原酸酯(SSX)两类淀粉黄原酸酯,评述它们研究进展及其在水处理中应用情况,着重介绍国内外应用ISX处理污水中重金属进... 淀粉黄原酸酯是一种金属络合剂,广泛应用于去除水环境体系中重金属。该文根据水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ISX)和可溶性淀粉黄原酸酯(SSX)两类淀粉黄原酸酯,评述它们研究进展及其在水处理中应用情况,着重介绍国内外应用ISX处理污水中重金属进展,提出今后应加强淀粉黄原酸酯合成工艺改进及后处理工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黄原酸酯 水处理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在处理可溶性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
9
作者 章乐琴 侯玮 +1 位作者 张磊 张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1988年第3期2-4,40+46,共5页
本文报道了改性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IISX)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条件及工艺流程,并以电镀废水和味精废水为对象进行了试验.根据电镀厂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设备进行了生产规模的试验,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低于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关键词 电镀厂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 重金属离子 分质处理 改性 反应池 深度处理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KH-570对多孔淀粉黄原酸酯/NRL复合胶膜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潘雪梅 廖双泉 +2 位作者 戴涛 高扬建树 汪志芬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采用直接铺膜法将多孔淀粉黄原酸酯经偶联剂KH-570改性处理后与天然胶乳复合,制备复合胶膜,考察KH-570对复合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偶联剂后,复合胶膜的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得到提高,耐水性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变化不大。经K... 采用直接铺膜法将多孔淀粉黄原酸酯经偶联剂KH-570改性处理后与天然胶乳复合,制备复合胶膜,考察KH-570对复合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偶联剂后,复合胶膜的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得到提高,耐水性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变化不大。经KH570改性后,复合胶膜的定伸应力、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得到提高,偶联剂的用量为多孔淀粉黄原酸酯的3%时,复合胶膜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KH-570 多孔淀粉黄原酸酯 天然胶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米多孔淀粉黄原酸酯的合成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包军鹏 吴珊 +3 位作者 徐超 曹俊英 张倩倩 章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146,共5页
以粳米多孔淀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研究合成粳米多孔淀粉黄原酸酯(PSX)的最优工艺,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所得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其对废水中Cu^(2+)和Pb^(2+)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合成粳米PSX... 以粳米多孔淀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研究合成粳米多孔淀粉黄原酸酯(PSX)的最优工艺,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所得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其对废水中Cu^(2+)和Pb^(2+)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合成粳米PSX最优工艺条件为搅拌时间3h,二硫化碳用量2.0mL,氢氧化钠用量20mL,温度30℃,傅里叶红外光谱对PSX结构表征显示在3343cm^(-1)附近处的特征峰变窄,在2550cm^(-1)处出现新的弱吸收峰,推测是PSX单元的—SH伸缩振动产生的峰,且黄原酸酯基的形成使1085cm^(-1)处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粳米多孔淀粉添加了黄原酸基。通过吸附试验得出粳米PSX对Cu^(2+)和Pb^(2+)的吸附都在30min达到平衡,都是快速吸附的过程,且吸附过程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Pb^(2+)的吸附拟合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米多孔淀粉 多孔淀粉黄原酸酯 Cu^(2+)和Pb^(2+)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在处理含铜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邓再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5,48,共3页
用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 (ISX)处理含铜废水 ,探讨了ISX用量、反应液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 ,当ISX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 1.4倍时 ,在室温搅拌反应 40min ,Cu2 +的去除率可达 97%以上 ,处理后的废水中Cu2 +... 用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 (ISX)处理含铜废水 ,探讨了ISX用量、反应液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 ,当ISX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 1.4倍时 ,在室温搅拌反应 40min ,Cu2 +的去除率可达 97%以上 ,处理后的废水中Cu2 +浓度小于 0 .2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 含铜废水 废水处理 铜离子 去除率 IS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黄原酸酯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镉
13
作者 郑京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41,共4页
提出了以淀粉黄原酸酯为富集剂,富集、分离和测定水中痕量镉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富集实验条件pH为6.0,t为60min,富集在黄原酸酯上的镉用0.5mol/L硫酸溶液洗脱,方法的检出限为0.006 5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7%(n=6),线性范围为0.05~1... 提出了以淀粉黄原酸酯为富集剂,富集、分离和测定水中痕量镉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富集实验条件pH为6.0,t为60min,富集在黄原酸酯上的镉用0.5mol/L硫酸溶液洗脱,方法的检出限为0.006 5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7%(n=6),线性范围为0.05~1.00mg/L,加标回收率为98.0%~1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富集 淀粉黄原酸酯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X-10对Cu^(2+)废水处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有才 钟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6-38,共3页
化工冶金研究所采用国产化工原料合成了DX-10,用DX-10进行了用量试验、pH、动力学试验、离子浓度对交换容量影响试验、DX-10含硫量对交换容量的影响和残渣稳定性试验,用DX-10处理含铜废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冶金》2009年第28卷总目次
15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4-256,共3页
关键词 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 蔡天晓 硫化法 湿法冶金 石煤 絮凝剂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