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磷量对不同耐低磷型水稻品质及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雨阳 李浩晶 +3 位作者 郝威名 赵喜辉 曹静 徐国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6-826,共11页
适宜磷肥用量对水稻品质具有一定影响。为明确施磷量对不同耐低磷型水稻品质及其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连粳7号’(弱耐低磷)和‘甬优2640’(强耐低磷)为供试水稻品种进行盆栽试验,设置4个磷肥施用量(按P_(2)O_(5)计):... 适宜磷肥用量对水稻品质具有一定影响。为明确施磷量对不同耐低磷型水稻品质及其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连粳7号’(弱耐低磷)和‘甬优2640’(强耐低磷)为供试水稻品种进行盆栽试验,设置4个磷肥施用量(按P_(2)O_(5)计):0 kg·hm^(-2)(P0)、60 kg·hm^(-2)(P60)、120 kg·hm^(-2)(P120)、180 kg·hm^(-2)(P180),分析不同施磷量下稻米品质与淀粉合成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为高品质稻米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与P0相比,增施磷肥改善了稻米品质。随着施磷量增加,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连粳7号’与‘甬优2640’分别在P120、P60时稻米品质最优,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比P0增加19.6%、25.3%、79.7%(‘连粳7号’)与17.8%、23.5%、38.4%(‘甬优2640’);‘甬优2640’稻米品质优于‘连粳7号’。2)与P0相比,增施磷肥提高了水稻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tSase)、蔗糖合成酶(SuSase)、淀粉分支酶(Q-酶)、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随施磷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总体来看,‘连粳7号’与‘甬优2640’分别在P120、P60时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最高,灌浆中期强势粒AGPase、StSase活性分别比P0增加18.4%、51.1%(‘连粳7号’)与20.0%、51.5%(‘甬优2640’);‘甬优2640’籽粒酶活性高于‘连粳7号’。3)不同耐低磷型品种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相关性不同。淀粉合成相关酶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连粳7号’蛋白质含量,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较小;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甬优2640’直链淀粉含量,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连粳7号’与‘甬优2640’分别在P120、P60处理下能够提高强弱势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促进籽粒中淀粉的合成与积累,有利于水稻品质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低磷品种 施磷量 强弱势 稻米品质 淀粉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对杂交水稻B优827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玲 谢崇华 +1 位作者 李伟 杨国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1-554,共4页
以优质杂交籼稻B优827为材料,通过施用不同水平的氮、钾肥,并在B优827灌浆时段测定籽粒的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以及淀粉合成酶的活性,分析氮、钾对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淀粉积累、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直链淀粉的积累与淀粉合成... 以优质杂交籼稻B优827为材料,通过施用不同水平的氮、钾肥,并在B优827灌浆时段测定籽粒的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以及淀粉合成酶的活性,分析氮、钾对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淀粉积累、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直链淀粉的积累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间的相关性。B优827的直链淀粉含量在开花后20d内呈线性增加,开花20d后有所下降;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开花后12d酶活性达到了最高值,以后随天数增加而迅速降低;淀粉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开花后15d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开花后15d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也接近最高值;灌浆中后期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与直链淀粉含量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增施氮肥可以提高SSS和GBSS活性,施钾肥在生育前期提高SSS和GBSS活性,后期抑制两者的活性;氮肥和钾肥均有促进淀粉积累的作用,但氮肥施用量过高时会抑制淀粉的积累。适当控施氮肥、增施钾肥是提高B优827籽粒产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钾素 直链淀粉含量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淀粉结合淀粉合成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米中淀粉粒结合蛋白的分离鉴定及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兰煊 杨阳 易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40-245,共6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缓冲体系分离提取碱洗籼米粉中的淀粉粒结合蛋白(starch granule-associated proteins,SGAPs),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表明:碱洗得到上、中、下层籼米淀粉中的SGAPs均主要为淀粉...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缓冲体系分离提取碱洗籼米粉中的淀粉粒结合蛋白(starch granule-associated proteins,SGAPs),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表明:碱洗得到上、中、下层籼米淀粉中的SGAPs均主要为淀粉合成酶I(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 I,GBSS I),其他组分略有差别;其中以中层SGAPs含量最高,GBSS I达99.8%,谷蛋白质量分数仅为0.11%。采用响应面优化中层淀粉SGAPs的提取参数,得到最优条件为SDS添加量10.90%、煮沸时间4.10 min、MgSO4浓度0.90 mmol/L,此时SGAPs提取量为(1 028.61±0.05)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米 淀粉结合蛋白(SGAP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淀粉合成酶I(GBSSI)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遮荫对紫心甘薯块根中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庆美 侯夫云 +6 位作者 汪宝卿 董顺旭 王振林 张海燕 李爱贤 解备涛 张立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0-966,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人工遮荫的方法探讨光照不足导致紫心甘薯块根品质下降的酶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遮荫条件下,2个甘薯品种济薯18和Ayamurasaki叶片RUBPCase活性显著降低;叶片和块根中ATPase活性下降;块根ADPGPPase和UDPGPPase活性...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人工遮荫的方法探讨光照不足导致紫心甘薯块根品质下降的酶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遮荫条件下,2个甘薯品种济薯18和Ayamurasaki叶片RUBPCase活性显著降低;叶片和块根中ATPase活性下降;块根ADPGPPase和UDPGPPase活性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随胁迫强度而增加;遮荫对块根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和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活性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济薯18块根SSS活性显著降低,GBSS活性则不同程度高于对照,而Ayamurasaki的SSS活性却高于对照,GBSS活性则随遮光胁迫强度而降低;遮荫对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g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影响则很小。因此,遮荫胁迫从源库流各环节影响了紫心甘薯品质合成相关酶,其中RUBPCase、ATPase、ADPGPPase和UDPGPPase活性显著降低是导致紫心甘薯块根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荫 紫心甘薯 ATPase RUBPCase ADPGPPase UDPGPPase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成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