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水解液对纤维素酶合成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夏黎明 余世袁 程芝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以淀粉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备成一种可溶性水解液。经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检测发现,内含纤维二糖等诱导物。实验证明,这种淀粉水解液能有效地诱导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Rut C30)合成纤维素酶。在自由菌丝产酶条件下,滤纸酶活和... 以淀粉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备成一种可溶性水解液。经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检测发现,内含纤维二糖等诱导物。实验证明,这种淀粉水解液能有效地诱导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Rut C30)合成纤维素酶。在自由菌丝产酶条件下,滤纸酶活和纤维二糖酶活分别为1.51IU/mL和0.10IU/mL;采用固定化菌丝细胞在一批加料条件下产酶,滤纸酶活为1.30IU/mL,略低于自由菌丝产酶的结果,但纤维二糖酶活(0.19IU/mL)要比自由菌丝发酵高得多。作者认为,若采用分批添料技术,有利于消除因葡萄糖浓度过高对产酶形成的抑制作用,酶活可望进一步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水解液 诱导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制品和淀粉水解液中的糖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敬慈 丁天惠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72-75,共4页
本文采用乙二胺作为硅胶柱改善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奶制品和淀粉水解液中糖的含量。对样品处理方法及色谱条件作了探讨,采用Ph(Ac)_2-Na_2C_2O_4-K_2HPO_4处理样品,含0.01%乙二胺的乙腈-水(65:... 本文采用乙二胺作为硅胶柱改善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奶制品和淀粉水解液中糖的含量。对样品处理方法及色谱条件作了探讨,采用Ph(Ac)_2-Na_2C_2O_4-K_2HPO_4处理样品,含0.01%乙二胺的乙腈-水(65:35,V/V)作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本方法操作简单、价廉、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水解液 高效相色谱 测定 奶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夫酵母利用淀粉水解液发酵合成虾青素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洪涛 徐学明 金征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8-50,共3页
发夫酵母269菌株能够直接发酵玉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水解液进行虾青素的生物合成。淀粉水解液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另外还有少许二糖和极限糊精,在添加适量其它营养物质后,可被269菌株利用生产虾青素。摇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72h后,发夫酵... 发夫酵母269菌株能够直接发酵玉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水解液进行虾青素的生物合成。淀粉水解液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另外还有少许二糖和极限糊精,在添加适量其它营养物质后,可被269菌株利用生产虾青素。摇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72h后,发夫酵母的生物量为12.5g/l,虾青素的体积产率为11.86mg/l;在10L罐分批发酵实验中,72h后发夫酵母的生物量可达17.5g/l,色素的体积产率达19.5mg/l;在10L罐恒pH补料发酵实验中,128h后发夫酵母的生物量可达49.5g/l,色素的体积产率达54.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夫酵母 淀粉水解液 虾青素 发酵 生物合成 生物量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生物油脂发酵的木薯淀粉水解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斌 颜日明 +2 位作者 曾庆桂 汪涯 朱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0,共5页
为了提高木薯淀粉的发酵产脂能力,采用正交实验和均匀设计法对木薯淀粉酶法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α-淀粉酶量、糖化酶量和液化温度对木薯淀粉水解有显著影响。当淀粉酶量为756 U/g,糖化酶量为602 U/g,液化温度为92°C,其水... 为了提高木薯淀粉的发酵产脂能力,采用正交实验和均匀设计法对木薯淀粉酶法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α-淀粉酶量、糖化酶量和液化温度对木薯淀粉水解有显著影响。当淀粉酶量为756 U/g,糖化酶量为602 U/g,液化温度为92°C,其水解DE值达到97.3%。以该水解液进行皮状丝胞酵母B3(T.cutaneum B3)油脂发酵时,其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分别为16.38 g/L和7.22 g/L,比葡萄糖作为碳源的生物量和油脂产量高46.25%和41.12%,利用木薯淀粉水解液作为新型发酵碳源生产微生物油脂是一种理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油脂 木薯淀粉水解液 正交实验设计 均匀设计 DE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匍枝根霉淀粉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若飞 汤斌 +1 位作者 李松 阚清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7,共5页
以匍枝根霉TP-02(Rhizopus stolonifer TP-02)为出发菌株,首次利用淀粉水解液为主要碳源,快速合成纤维素酶。从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 H、装液量和接种量等方面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获得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0%淀粉水解液,... 以匍枝根霉TP-02(Rhizopus stolonifer TP-02)为出发菌株,首次利用淀粉水解液为主要碳源,快速合成纤维素酶。从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 H、装液量和接种量等方面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获得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0%淀粉水解液,麸皮浸出汁5%,NH_4Cl 0.5%,KH_2PO_40.5%,MgSO_4·7H_2O 0.4%,CaCl_20.4%,酵母粉0.6%;发酵温度30℃,装液量80 m L/(250 m L),初始p H 5.0,接种量8%。通过摇瓶实验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后,获得滤纸酶活为9.66 IU/m L。研究中进一步利用该培养基在5 L发酵罐中发酵至60 h时酶活达到最大值,其中滤纸酶活、外切酶活、内切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分别为16.51、15.39、11.48和6.17 IU/m L。与以往纤维素类物质为碳源发酵产纤维素酶相比,淀粉水解液发酵获得的纤维素酶酶系组成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关键的外切酶活有了大幅度提高,而发酵时间缩短了将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枝根霉 淀粉水解液 发酵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法在纤维素酶合成培养基设计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晓萍 杨静 +1 位作者 勇强 余世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4,共6页
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RUTC30为产酶菌株,经酵母发酵除去葡萄糖后的脱葡萄糖淀粉水解液为碳源,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寻找培养基组成中对产酶影响最大的因素,并经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最佳产酶条件。试验得到对产酶影响... 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RUTC30为产酶菌株,经酵母发酵除去葡萄糖后的脱葡萄糖淀粉水解液为碳源,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寻找培养基组成中对产酶影响最大的因素,并经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最佳产酶条件。试验得到对产酶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分别为脱葡萄糖淀粉水解液质量浓度和氯化钙质量浓度,经最陡爬坡和响应面试验建立了滤纸酶活与两者之间的模型。对此模型求解得到,当脱葡萄糖淀粉水解液质量浓度为28.85 g/L、氯化钙质量浓度为0.67 g/L时,产酶120 h理论酶活为7.52 FPIU/mL,156 h达到最大酶活为11.16 FPIU/mL,β-葡萄糖苷酶活最大为0.79 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葡萄糖淀粉水解液 纤维素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