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淀粉样蛋白斑块显像剂^(131)I-IMPY的合成与生物分布 被引量:3
1
作者 陆春雄 吴春英 蒋泉福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235,共4页
为了找到合适的123I标记的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显像剂,根据文献资料,合成了2-(4′-二甲基氨基苯基)-6-三正丁基锡咪唑并[1,2-α]吡啶(IMPY),并采用双氧水标记法进行了131I标记,得到标记物131I-IMPY,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方法... 为了找到合适的123I标记的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显像剂,根据文献资料,合成了2-(4′-二甲基氨基苯基)-6-三正丁基锡咪唑并[1,2-α]吡啶(IMPY),并采用双氧水标记法进行了131I标记,得到标记物131I-IMPY,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方法对合成原料和条件作了相应的改进,提高了合成的收率。正常小鼠体内分布试验表明,在注射131I-IMPY后2 min和60 min,小鼠脑摄取率分别为(7.374±4.797)%/g和(0.967±0.409)%/g。说明131I-IMPY在小鼠脑中初始摄取很高,清除很快1。31I-IMPY可能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Aβ斑块SPECT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斑块 ^131Ⅰ-IMPY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的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合成及作为β-淀粉样斑块显像剂的初步评价
2
作者 王红亮 姜申德 +2 位作者 唐刚华 武志芳 李思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3-251,共9页
设计并合成四种白藜芦醇衍生物,以评价其用于Aβ-斑块PET显像的可能性。通过化学合成得到四种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前体化合物和参比化合物;使用参比化合物测定其与Aβ1-42蛋白聚集体的体外结合性;经[^(18)F]亲核取代反应对具有较高亲和力... 设计并合成四种白藜芦醇衍生物,以评价其用于Aβ-斑块PET显像的可能性。通过化学合成得到四种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前体化合物和参比化合物;使用参比化合物测定其与Aβ1-42蛋白聚集体的体外结合性;经[^(18)F]亲核取代反应对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化合物进行放化标记,并进行体外稳定性、脂水分配系数、生物分布等的测定。体外竞争结合实验显示化合物(E)-1-(3,5-二甲氧基苯乙烯基)-4-(2-(2-(2-氟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19)F]F-7)具有中度的结合性(Ki=43.76nmol/L);[^(18)F]F-7的标记时间为32min,放化产率(未校正)为(23±2)%,经SEP PAK C18柱纯化后放化纯度大于95%,且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大于3h,具有较好的脂溶性(lg P=3.08);生物分布实验显示化合物[^(18)F]F-7具有较快的脑清除,注射后2min和60min的脑摄取分别为(0.55±0.05)%ID/g和(0.06±0.01)%ID/g,清除比达到9。化合物[^(18)F]F-7是一种潜在的β-淀粉样斑块PET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衍生物 淀粉样蛋白斑块 放化合成 生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斑块显像剂3’-^131I-PIB的合成与生物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春雄 蒋泉福 +4 位作者 吴春英 王颂佩 唐婕 刘春仪 王正武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2-166,共5页
为了找到适合单光子计算机发射断层(SPECT)的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显像剂,合成了2-(3’-三正丁基锡-4’-甲氨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并采用双氧水标记法进行了131I标记,得到了2-(3’-碘-4’-甲氨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3’-131... 为了找到适合单光子计算机发射断层(SPECT)的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显像剂,合成了2-(3’-三正丁基锡-4’-甲氨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并采用双氧水标记法进行了131I标记,得到了2-(3’-碘-4’-甲氨基苯基)-6-羟基苯并噻唑(3’-131I-PIB),放化纯大于95%。对文献中原料与条件作了相应的改进,提高了合成的回收率。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实验表明,3’-131I-PIB在2 min和60 min时,小鼠脑摄取分别为(2.45±0.43)%ID/g和(0.19±0.02)%ID/g。说明3’-131I-PIB在小鼠脑中初摄取高,清除很快。如果改用合适的核素标记,3-’I-PIB将是一个有研究前景的Aβ斑块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斑块 3'-^131I-PIB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罗飘 楚世峰 +1 位作者 朱天碧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1-1055,共5页
趋化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多重作用。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神经病理学特征包括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 protein,Aβ)... 趋化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多重作用。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神经病理学特征包括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 protein,Aβ)斑块、神经炎症和神经元突触丢失。趋化因子通过激活或调节炎症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参与AD的病理机制,发挥了促炎和抗炎双重作用。AD患者血清、脑脊液和脑组织中的趋化因子水平发生相应的变化。该综述总结了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AD中的生物活性以及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AD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炎症 趋化因子 神经原纤维缠结 淀粉样蛋白斑块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及其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聪 王晓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7期545-549,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主要发病机制是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堆积,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造成神经元纤维缠结等;在Aβ斑块形成发病过程中,金属离子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评估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及神经元...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主要发病机制是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堆积,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造成神经元纤维缠结等;在Aβ斑块形成发病过程中,金属离子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评估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及神经元纤维缠结,作者对金属离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像学评估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金属 离子 斑块 淀粉蛋白 神经原纤维缠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