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参考区间的建立
1
作者 李全双 程星 岳婵娟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基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数据库,应用间接法建立本实验室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参考区间,并验证试剂厂家参考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LIS数据库中2019—2023年体检人群的血清Aβ1-42检测数据。采用四分位间... 目的基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数据库,应用间接法建立本实验室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参考区间,并验证试剂厂家参考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LIS数据库中2019—2023年体检人群的血清Aβ1-42检测数据。采用四分位间距法剔除离群值,使用统计软件检验数据的正态性,并分别比较性别和年龄的组间差异。非正态分布数据使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参考区间,并与现用的试剂厂家参考区间比较,计算其相对偏差和参考变化值(RCV)。验证依据为基于生物学变异度的RCV。另外,从2024年表观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数据对建立的参考区间进行应用验证。结果Aβ1-42水平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β1-42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6岁人群Aβ1-42的参考区间(≤106pg/mL)与试剂厂家参考区间(≤110.0pg/mL)很接近,相对偏差为3.6%;56~65岁人群参考区间(≤97pg/mL)相对偏差为11.8%;55岁以下人群参考区间(≤89pg/mL)的相对偏差为19.1%。所有年龄段的相对偏差均小于RCV(75.8%)。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自建参考区间的符合率均≥95%。结论性别对Aβ1-42水平无显著影响,而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按年龄段建立参考区间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β淀粉样蛋白1-42 间接法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王婷 李乐迅 +6 位作者 邵长胜 周富丁 赵涵瑜 李亚楠 谢必果 王鹏 陈文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9期155-164,共10页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对β淀粉样蛋白(25-35)[βamyloid protein(25-35),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确定Aβ_(25-35)和PSP的干预...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对β淀粉样蛋白(25-35)[βamyloid protein(25-35),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确定Aβ_(25-35)和PSP的干预浓度和时间,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检测细胞的凋亡、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水平、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含量、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以及多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实验检测Nrf2/HO-1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SP能够显著恢复细胞活力,清除胞内ROS,升高细胞MMP,减少线粒体Cyt C释放,抑制凋亡蛋白的生成。同时能够逆转Aβ_(25-35)对Nrf2/HO-1信号通路的抑制,降低JAK2/STAT3通路的磷酸化程度。结论PSP可通过上调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逆转JAK2/STAT3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减轻氧化损伤,改善线粒体功能并最终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β淀粉样蛋白(25-35)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中的价值
3
作者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419,425,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家庭照护和社会经济负担巨大。β-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技术可在分子水平无创、精准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是早期精准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家庭照护和社会经济负担巨大。β-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技术可在分子水平无创、精准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是早期精准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Β-淀粉样蛋白 诊断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lorbetaben PET显像可视化阿尔茨海默病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华媚 杨赟豪 +5 位作者 鲁佳荧 张政伟 陈淑芬 葛璟洁 管一晖 左传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基于氟[^(18)F]贝他苯(^(18)F-FBB)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分析不同认知损害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Aβ异常沉积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目的基于氟[^(18)F]贝他苯(^(18)F-FBB)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分析不同认知损害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Aβ异常沉积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18例临床诊断高度可能AD患者,且^(18)F-FBB PET显像均证实存在脑内Aβ异常沉积。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AD源性轻度认知损害(MCI)组8例和痴呆组10例,另纳入正常对照者12例。基于脑部结构相MRI和自动解剖标记模板对3组受试者额叶、外侧顶叶、外侧颞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脑区Aβ异常沉积标准化摄取值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并比较组间差异,分析AD患者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源性MCI和痴呆组在额叶、外侧颞叶、外侧顶叶、前后扣带回及复合皮质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442~9.151,P均<0.05);但AD源性MCI与痴呆组上述脑区Aβ异常沉积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2~0.996,P均>0.05)。AD源性MCI和痴呆组脑内Aβ沉积程度与简易智能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r=-0.049~0.050,P均>0.05)。结论AD源性MCI和痴呆组患者脑内Aβ异常沉积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Aβ沉积无法鉴别不同认知损害程度的AD患者,在反映Aβ沉积评估AD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蛋白 氟[^(18)F]贝他苯 认知损害严重程度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评估早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荣伟强 左路广 +2 位作者 段娜娜 郝剑 戚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检测其CRP和SA...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检测其CRP和SAA水平。比较2组CRP和SAA水平,对比单独血清CRP水平检测、血清SAA水平检测及2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RP和血清SA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以病原体检测的结果为金标准,血清CRP检测检查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0例,阴性患者70例;血清SAA检测检查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5例,阴性患者65例;血清CRP和SAA联合检测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7例,阴性患者63例。单独血清CRP、单独血清SAA及联合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敏感度分别为75.00%、86.67%、91.66%,特异度分别为91.67%、95.00%、96.67%,Kappa值分别为0.833、0.908、0.942。血清CRP和SAA联合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单独血清CRP、单独血清SAA检测高。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独血清CRP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AUC值为0.835(95%CI:0.718~0.880),截断值为11.55 mg·L^(-1),单独血清SAA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AUC值为0.895(95%CI:0.832~0.958),截断值为30.45 mg·L^(-1),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65(95%CI:0.933~0.998)(P<0.05)。结论CRP、SAA水平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价值较高,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佳,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表现为较高水平,可为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A 肺炎支原体肺炎 感染标志物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42寡聚体诱导神经元毒性和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形成 被引量:1
6
作者 邓佳君 陶倩 +3 位作者 刘斌 罗衍愈 朱仪 岳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究β淀粉样蛋白(Aβ)42寡聚体对神经元毒性的作用及诱导产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的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Aβ_(42)寡聚体进行鉴定。为评估Aβ_(42)寡聚体的影响,使用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 目的探究β淀粉样蛋白(Aβ)42寡聚体对神经元毒性的作用及诱导产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的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Aβ_(42)寡聚体进行鉴定。为评估Aβ_(42)寡聚体的影响,使用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检测细胞活性,将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共孵育12h和24h,与人胚胎干细胞(hESC)衍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共孵育24h、48h和96h,同时设立相应对照组。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谷氨酸能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D相关病理Aβ斑块及p-tau病理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显示,Aβ_(42)寡聚体样品中观察到单体和小分子量聚集体(<30000)。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显示,Aβ_(42)寡聚体主要呈圆球形颗粒状。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SH-SY5Y细胞共孵育12h、24h,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对照组[(70.89±2.54)%vs(100.00±2.02)%,(52.63±3.37)%vs(100.00±2.80)%,P<0.05]。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谷氨酸能神经元共孵育24h、48h和96h,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5)。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谷氨酸能神经元共孵育48h、96h,凋亡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1.44±0.31)%vs(1.00±0.38)%,(1.75±0.64)%vs(1.00±0.31)%,P<0.05]。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谷氨酸能神经元共孵育24h、48h、96h,均产生呈圆形颗粒状的Aβ斑块阳性信号,其对照组均无Aβ斑块阳性信号。10μmol/L的Aβ_(42)寡聚体与谷氨酸能神经元共孵育24h,细胞在Thr231位点处产生tau过度磷酸化,Aβ_(42)寡聚体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结论Aβ_(42)寡聚体对SH-SY5Y细胞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均具有毒性,可以诱导谷氨酸能神经元产生AD样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β肽类 神经元 细胞凋亡 β淀粉样蛋白(Aβ)42寡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外泌体淀粉样蛋白A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免疫活性探讨
7
作者 袁晓芳 于丹军 +3 位作者 丁大朋 刘牟林 曹鹏龙 李士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外泌体淀粉样蛋白A(SAA)含量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是否具有免疫活性。方法采用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将97例RA患者分为缓解期组(44例)和活动期组(53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AA和基质金属蛋...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外泌体淀粉样蛋白A(SAA)含量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是否具有免疫活性。方法采用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将97例RA患者分为缓解期组(44例)和活动期组(53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A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含量;差速超速离心法提取血清外泌体,Western blot和纳米颗粒示踪法鉴定提取的外泌体,BCA法检测外泌体蛋白质浓度,ELISA法检测外泌体中SAA的含量。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LISA法分别检测无外泌体刺激的PBMCs与外泌体刺激的PBMCs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及IL-8的浓度。结果活动期组RA患者血清外泌体蛋白质浓度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活动期组患者血清外泌体SAA浓度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RA患者血清外泌体SAA与DAS28-ESR、ESR、CRP、SAA及MMP-3均具有正相关关系(ρ值分别为0.45、0.42、0.57、0.62、0.37,P均<0.05)。活动期组血清外泌体诱导PBMCs产生的IL-6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与空白对照组(P均<0.05);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血清外泌体诱导PBMCs产生的IL-8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结论RA患者血清外泌体SA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具有评估RA患者疾病进程的潜能;RA患者血清外泌体具有免疫活性,其促炎效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外泌体 淀粉样蛋白A 疾病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乳酸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对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李红梅 陈正徐 高婉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究动脉血乳酸(Lac)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对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患儿液体复苏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脓毒症休克分为休... 目的 探究动脉血乳酸(Lac)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对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患儿液体复苏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脓毒症休克分为休克组和转归组。筛查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的影响因素,评估动脉血Lac、SAA预测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的效能。结果 92例脓毒症患儿中进展至脓毒症休克38例(41.30%)。休克组动脉血Lac、SAA、儿科序贯器官衰竭评估(p SOFA)评分高于转归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转归组(P<0.05)。动脉血Lac(OR=3.601)、SAA(OR=3.688)、p SOFA评分(OR=3.579)、GCS评分(OR=0.254)是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的影响因素(P<0.05)。动脉血Lac、SAA单一及联合预测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809、0.884。结论 动脉血Lac、SAA表达水平与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有关,且在预测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中的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患儿 血乳酸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表达水平分析
9
作者 邹光美 黄朝任 +1 位作者 杨小兰 吴博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活动指数积分表评分分...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活动指数积分表评分分为SLE稳定期组与SLE活动期组,各100例,另选取同期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人群SAA、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SLE稳定期组及SLE活动期组CD3%、CD8%、SAA、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LE稳定期组SAA、IL-6水平低于SLE活动期组,SLE稳定期组CD4%高于对照组与SLE活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稳定期组及SLE活动期组CD3^(+)、CD4^(+)、CD8^(+)均小于对照组,且SLE活动期组CD3^(+)、CD4^(+)、CD8^(+)均小于SLE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A、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SLE患者中均有异常改变,SLE患者活动期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低于稳定期患者,对于SLE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调控β-淀粉样蛋白跨血脑屏障转运干预老年期痴呆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柯敏萱 孙跃峰 陈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9期48-52,共5页
老年期痴呆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一种多发生于老年期的神经退行性脑部病变,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β-淀粉样蛋白(Aβ)跨血脑屏障转运是老年期痴呆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近年围绕中医药调控Aβ跨血脑屏障转运干预老年期... 老年期痴呆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一种多发生于老年期的神经退行性脑部病变,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β-淀粉样蛋白(Aβ)跨血脑屏障转运是老年期痴呆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近年围绕中医药调控Aβ跨血脑屏障转运干预老年期痴呆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发现中医药防治老年期痴呆方法多样,有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中药复方、中药注射液等内治法,还有电针、艾灸等外治法,特色鲜明,且疗效显著。本文揭示中医药通过上调Aβ跨血脑屏障转运的外排介导受体及下调其内流蛋白受体,靶控相关配体表达,转运清除毒性Aβ,以达到防治老年期痴呆的目的,为老年期痴呆新型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老年期痴呆 血脑屏障 Β-淀粉样蛋白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人群的超早期β淀粉样蛋白沉积与默认网络模式的关联研究
11
作者 武文卉 曹娟 叶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8-22,共5页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人群的超早期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与默认网络(DMN)功能连通性的关系。方法 纳入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从2010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北美地区招募的轻度认知障碍受试者,根据36个月随访期脑脊液Aβ...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人群的超早期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与默认网络(DMN)功能连通性的关系。方法 纳入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从2010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北美地区招募的轻度认知障碍受试者,根据36个月随访期脑脊液Aβ的变化将受试者分为Aβ下降组(25例)和稳定组(19例)。运用脑功能MRI技术研究脑脊液Aβ下降、DMN功能连通性和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 相较于Aβ稳定组,Aβ下降组在随访过程中连线测试-B(TMT-B)时间延长(P<0.05)。在双侧枕中回和左侧颞中回,Aβ下降组DMN功能连通性低于Aβ稳定组(P<0.01);其中,左侧颞中回的功能连通性与TMT-B时间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超早期Aβ沉积与颞枕叶DMN功能连通性下降密切相关,且导致了执行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沉积 默认网络 功能连通性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PCT、SAA、hs-CRP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沭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另外随机选取同期检测结果显示健康的新生儿(共68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PCT、SAA、hs-CRP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沭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另外随机选取同期检测结果显示健康的新生儿(共6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分析血清PCT、SAA、hs-CRP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研究组PCT、SAA、hs-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CT、SAA和hs-CRP升高均是新生儿肺炎早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PCT、SAA、hs-CRP联合诊断新生儿肺炎早期的AUC=0.724,灵敏度91.59%,特异度86.76%,均高于单一血清PCT、SAA、hs-CRP诊断(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早期血清PCT、SAA、hs-CRP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血清PCT、SAA、hs-CRP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早期 降钙素原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蛋白纤维对冷冻猪肉糜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武肖 刘张涵瑜 +3 位作者 刘硕 王梦婷 孙晓帅 李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1-68,共8页
本研究以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为原料制备淀粉样蛋白纤维(amyloid protein fibrils,APF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APFs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确认形成了细长的非分叉纳米纤维。利用圆二色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比... 本研究以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为原料制备淀粉样蛋白纤维(amyloid protein fibrils,APF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APFs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确认形成了细长的非分叉纳米纤维。利用圆二色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比较WPI和APFs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WPI,APFs的α-螺旋含量减少,β-折叠含量增多。自由基清除率分析结果表明APFs的抗氧化性强于WPI。利用滴溅法测定样品的冰晶重结晶抑制(ice recrystallization inhibition,IRI)活性,结果表明APFs的IRI活性显著强于WPI,且保温温度越高IRI活性差异越显著。在猪肉糜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1.0%、3.0%、5.0%的APFs,经冷冻解冻后测定肉糜的颜色、持水力、二硫键含量、热成胶性、水分分布。结果表明APFs在不显著改变冷冻肉糜颜色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升冷冻肉糜的持水力、改善热凝胶性,并抑制蛋白质氧化。本研究表明APFs是一种潜在的优良冷冻肉糜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纤维 冰晶重结晶抑制活性 滴溅法 冷冻猪肉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CL20单克隆抗体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相关的结节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
14
作者 魏佳 马成星 +2 位作者 郑颖 那雨琪 丁晶晶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抗CCL20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高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相关的结节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人和结节病患者的PBMC,并进行分组。除空白对照组(正常人PBMC)和结节病PBMC对照组(患者PBMC)... 目的探讨抗CCL20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高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相关的结节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人和结节病患者的PBMC,并进行分组。除空白对照组(正常人PBMC)和结节病PBMC对照组(患者PBMC)外,另将结节病组PBMC中分别加入SAA、SAA+抗CCL20单克隆抗体、SAA+NF-κB抑制剂BAY11-7082或地塞米松,经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分别作为PBMC+SAA刺激组、PBMC+SAA+NF-κB抑制剂BAY11-7082组、PBMC+SAA+抗CCL20单抗组、PBMC+地塞米松干预组,使用ELISA分别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7A、IL-23、IL-6、CCL20和TGF-β1的表达,使用RT-PCR测定各组细胞中CCR6、IL-17、ROR-γt和Foxp3的mRNA表达水平,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NF-κB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BMC+SAA+抗CCL20单抗组与PBMC+SAA组相比,细胞上清液中的IL-17A、IL-23和IL-6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TGF-β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BMC+SAA+抗CCL20单抗组相较于PBMC+SAA组,细胞中CCR6、IL-17A、ROR-γt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Foxp3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SAA+抗CCL20单抗组中p-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PBMC+SAA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抗CCL20单克隆抗体可抑制高水平SAA相关的结节病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血清淀粉样蛋白A 核因子ΚB 抗CCL20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神经毒性作用的研究
15
作者 赖霞 刘河 +2 位作者 朱晓鹏 龙艳 邓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 SH-SY5Y-APP695细胞培养体系培育按实验目的分组:A组(25μmol/L Aβ)、B组(2μmol/L ASC)、C组(2μmol/L ASC+25μmol/L Aβ+10μg/ml AL1...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 SH-SY5Y-APP695细胞培养体系培育按实验目的分组:A组(25μmol/L Aβ)、B组(2μmol/L ASC)、C组(2μmol/L ASC+25μmol/L Aβ+10μg/ml AL177)、D组(2μmol/L ASC+25μmo/L Aβ+10μg/ml ab155970)、E组(25μmol/L Aβ+2μmol/L ASC)用于探讨重组ASC蛋白与Aβ蛋白结合。对照组[磷酸盐吐温缓冲液(PBST)]、Aβ组(10μmol/L Aβ)、Aβ+N端组(10μmol/L Aβ+10μg/ml AL177)、Aβ+C端组(10μmo/L Aβ+10μg/ml ab155970)用于探讨细胞炎性反应。Ⅰ组(PBST)、Ⅱ组(10μmol/L Aβ)、Ⅲ组(10μmol/L Aβ+10μg/ml AL177)、Ⅳ组(10μmol/L Aβ+10μg/ml ab155970)用于细胞毒性检测。N端组[10μg/ml AL177+10μg/ml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Aβ_(42)]、C端组(10μg/ml ab155970+10μg/ml FITC-Aβ_(42))、空白组(PBST)用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A组比较,C组细胞中Aβ聚集减少,D组Aβ聚集增多(P<0.01)。与对照组比较,Aβ+C端组Aβ引起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噻唑蓝法检测结果显示,Ⅱ组细胞活性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4.25 vs 0.73±5.68,P<0.01);Ⅲ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2.21 vs 0.73±5.68,P<0.05)。结论 ASC蛋白N端抗体AL177抑制Aβ聚集,ASC蛋白C端抗体ab155970促进Aβ聚集,并具有时间依赖性。C端抗体刺激Aβ引起炎性反应,N端抗体拮抗对Aβ神经细胞毒性。表明ASC不同表位抗体对Aβ聚集及神经毒性具有不同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毒性 免疫 抗体 表位 凋亡相关斑点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或能有助于诊断阿尔兹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存在
16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88-688,共1页
据Marin A(J Alzheimers Dis,2024 Jul 6.Doi:10.3233/JAD-231038.)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事件相关电位(ERP)或能帮助在临床环境下进行阿尔兹海默病的诊断,并有望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生物标志物,这是研究人... 据Marin A(J Alzheimers Dis,2024 Jul 6.Doi:10.3233/JAD-231038.)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事件相关电位(ERP)或能帮助在临床环境下进行阿尔兹海默病的诊断,并有望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生物标志物,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现实世界的临床环境中探索利用ERP作为阿尔兹海默病的体内生物标志物在不同患者群体中效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临床环境 生物标志物 患者群体 β淀粉样蛋白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及降钙素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周津之 鲁宁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cute suppurative tonsillitis,AST)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cute suppurative tonsillitis,AST)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AST患儿纳入观察组进行分析,按照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将其分为病毒感染组(35例)和细菌感染组(45例),另选取30名体检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SAA、IL-6、PCT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SAA、IL-6、PCT对AST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血清SAA、PCT及IL-6水平均显著升高[(104.86±30.47)mg/L vs.(8.27±1.09)mg/L、(21.39±6.24)ng/L vs.(4.45±1.21)ng/L、(73.98±17.34)ng/L vs.(5.07±1.86)ng/L],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感染组比较,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87.61±19.22)ng/L vs.(63.75±8.13)ng/L,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SAA及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86.73±14.65)mg/L vs.(154.69±39.76)mg/L;(15.27±3.09)ng/L vs.(47.28±6.27)ng/L,P均<0.05]。血清IL-6诊断病毒感染性AST的AUC为0.821(95%CI:0.749~0.902,P=0.001),灵敏度为88.67%,特异度为75.94%;SAA与PCT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性AST的诊断灵敏度(92.08%)和特异度(79.35%)较高(P<0.05)。结论血清SAA、PCT及IL-6在AST患儿血清中表达升高,其在病毒感染性AST和细菌感染性AST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β-淀粉样蛋白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虎平 吴红彦 +4 位作者 李海龙 马春林 曾庆涛 崔淑梅 朱凯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β-淀粉样蛋白(Aβ)1-42及血清乙酰胆碱(Ach)、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D...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海马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β-淀粉样蛋白(Aβ)1-42及血清乙酰胆碱(Ach)、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D的作用机制。方法 70只SPF级Wistar大鼠经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筛选合格后,随机选取10只大鼠(雌雄各半)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以脑立体定位注射Aβ25-35复制AD大鼠模型,以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筛选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给药组大鼠给予相应药液灌胃,每日给药体积均为2 m L/100 g,连续28 d。给药25~28 d 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然后取材检测血清Ach、ChAT、AChE、SOD、MDA及海马APP、Aβ1-42。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缩短,空间探索实验首次到达原逃生平台位置潜伏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及目标象限滞留的时间缩短,血清Ach含量与ChAT、SOD活性明显降低,AChE活性及MDA水平明显升高,海马APP、Aβ1-42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不同程度缩短,目标象限滞留时间延长,首次到达原逃生平台位置潜伏时间缩短,跨原平台次数增加,血清Ach含量和ChAT、SOD活性升高,AChE活性及MDA水平明降低,海马APP、Aβ1-42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当归多糖可能通过改善胆碱能神经递质、提高抗自由基氧化能力及促进Aβ的代谢,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对AD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MORRIS水迷宫 神经递质 抗氧化 -淀粉样蛋白前体 -淀粉样蛋白1-4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何金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北京四季青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北京四季青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重症组与轻症组,根据预后情况将观察组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选取同期7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SAA、CRP、PCT及IL-6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重症组与轻症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SAA、CRP、PCT及IL-6水平,分析各指标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观察组SAA、CRP、PCT与IL-6水平高于对照组,重症组SAA、CRP、PCT与IL-6水平高于轻症组,预后不良组SAA、CRP、PCT与IL-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SAA、CRP、PCT与IL-6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总面积分别为0.880、0.838、0.889、0.847,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SAA、CRP、PCT及IL-6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测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淀粉样蛋白A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对儿童感染性肠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20
作者 谢艳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儿童感染性肠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八一煤电化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94例儿童感染性肠炎患儿,其中病毒感染41例,纳入病毒...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儿童感染性肠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八一煤电化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94例儿童感染性肠炎患儿,其中病毒感染41例,纳入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53例,纳入细菌感染组,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9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儿童感染性肠炎患儿和对照组血清PCT、SAA及CK-MB,并比较,分析血清PCT、SAA及CK-MB对儿童感染性肠炎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SAA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血清CK-MB水平低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PCT、SAA及CK-MB水平在鉴别诊断儿童感染性肠炎中的AUC分别为0.901、0.913、0.964,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联合鉴别为0.996,鉴别价值更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SAA及CK-MB可提升对儿童感染性肠炎属于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感染性肠炎 降钙素原 淀粉样蛋白A 肌酸激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