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在酶法挤压过程中脱胚玉米的淀粉变化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燕飞
于双双
+3 位作者
张东亮
陈善峰
李宏军
马成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8-122,共5页
本实验使用单螺旋挤压机,对未加酶和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的脱胚玉米进行低温挤压,采用"急停法"在挤压机内部分段取料,分析脱胚玉米在挤压过程中淀粉的变化,测量各段物料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酶活性及碘兰值。利用高效液...
本实验使用单螺旋挤压机,对未加酶和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的脱胚玉米进行低温挤压,采用"急停法"在挤压机内部分段取料,分析脱胚玉米在挤压过程中淀粉的变化,测量各段物料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酶活性及碘兰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脱胚玉米及挤出物糖化后的糖组分。结果表明,经过挤压后,原脱胚玉米的还原糖含量由原来的0.81%升高至3.22%,向脱胚玉米添加酶量为0.5 mL/kg和1.0 mL/kg的挤出物还原糖分别从原来的2.77%、2.81%升高至6.56%、7.02%;挤压原脱胚玉米制备糖液还原糖含量(DE)为94.98%,而挤压加酶量为0.5 mL/kg和1.0 mL/kg的脱胚玉米制备糖液DE值分别为96.84%、99.78%;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物料的糖组分,发现使用挤压原脱胚玉米、加酶量为0.5 mL/kg和1.0 mL/kg的脱胚玉米制备糖液的葡萄糖含量分别为29.082、34.236、37.672 g/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挤压
脱胚玉米
淀粉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糖类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龙雯虹
郭华春
+1 位作者
高星
金鑫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22-27,共6页
经作相关的试验研究了山药、日本薯蓣、黄独3种薯蓣植物的珠芽休眠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休眠过程中3种薯蓣植物珠芽的淀粉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休眠结束时与休眠初期相比...
经作相关的试验研究了山药、日本薯蓣、黄独3种薯蓣植物的珠芽休眠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休眠过程中3种薯蓣植物珠芽的淀粉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休眠结束时与休眠初期相比,珠芽休眠期最长的山药其淀粉含量极显著增加,珠芽休眠期较长的日本薯蓣其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仅珠芽休眠期最短的黄独其淀粉含量上升不大;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与淀粉含量的升高相关;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淀粉含量变化相似,其中山药珠芽的还原糖含量极显著增加,日本薯蓣珠芽的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黄独珠芽的还原糖含量增加不显著,还原糖含量的升高促进了珠芽的发芽;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的淀粉酶都以α-淀粉酶为主,珠芽休眠期短的黄独其α-淀粉酶活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珠芽休眠期长的山药在休眠初期其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种薯蓣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植物
珠芽休眠过程
糖类含量
变化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变化
淀粉
酶活性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
1
3
作者
鹿天成
吴雅奇
王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2,共2页
本实验利用淀粉的性质,设计了两套方案验证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是否不断被分解而减少。结果表明,本实验效果明显,可以作为初中生物学实验时参考。
关键词
种子萌发
淀粉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酶法挤压过程中脱胚玉米的淀粉变化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燕飞
于双双
张东亮
陈善峰
李宏军
马成业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8-12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1676)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
+1 种基金
山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4072-112010)
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计划
文摘
本实验使用单螺旋挤压机,对未加酶和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的脱胚玉米进行低温挤压,采用"急停法"在挤压机内部分段取料,分析脱胚玉米在挤压过程中淀粉的变化,测量各段物料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酶活性及碘兰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脱胚玉米及挤出物糖化后的糖组分。结果表明,经过挤压后,原脱胚玉米的还原糖含量由原来的0.81%升高至3.22%,向脱胚玉米添加酶量为0.5 mL/kg和1.0 mL/kg的挤出物还原糖分别从原来的2.77%、2.81%升高至6.56%、7.02%;挤压原脱胚玉米制备糖液还原糖含量(DE)为94.98%,而挤压加酶量为0.5 mL/kg和1.0 mL/kg的脱胚玉米制备糖液DE值分别为96.84%、99.78%;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物料的糖组分,发现使用挤压原脱胚玉米、加酶量为0.5 mL/kg和1.0 mL/kg的脱胚玉米制备糖液的葡萄糖含量分别为29.082、34.236、37.672 g/100 mL。
关键词
酶法挤压
脱胚玉米
淀粉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
Keywords
enzymatic extrusion
corn germ
starch change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分类号
TS20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糖类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龙雯虹
郭华春
高星
金鑫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22-27,共6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项目(ZY2002-2)
云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06Q09)
文摘
经作相关的试验研究了山药、日本薯蓣、黄独3种薯蓣植物的珠芽休眠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休眠过程中3种薯蓣植物珠芽的淀粉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休眠结束时与休眠初期相比,珠芽休眠期最长的山药其淀粉含量极显著增加,珠芽休眠期较长的日本薯蓣其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仅珠芽休眠期最短的黄独其淀粉含量上升不大;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与淀粉含量的升高相关;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淀粉含量变化相似,其中山药珠芽的还原糖含量极显著增加,日本薯蓣珠芽的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黄独珠芽的还原糖含量增加不显著,还原糖含量的升高促进了珠芽的发芽;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的淀粉酶都以α-淀粉酶为主,珠芽休眠期短的黄独其α-淀粉酶活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珠芽休眠期长的山药在休眠初期其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种薯蓣植物。
关键词
薯蓣植物
珠芽休眠过程
糖类含量
变化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变化
淀粉
酶活性
变化
Keywords
Dioscorea
dormancy of bulbil
content change of sugar
content change of soluble protein
change of amylase activity
分类号
S63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
1
3
作者
鹿天成
吴雅奇
王贞
机构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2,共2页
文摘
本实验利用淀粉的性质,设计了两套方案验证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是否不断被分解而减少。结果表明,本实验效果明显,可以作为初中生物学实验时参考。
关键词
种子萌发
淀粉变化
分类号
G634.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在酶法挤压过程中脱胚玉米的淀粉变化研究
曹燕飞
于双双
张东亮
陈善峰
李宏军
马成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种薯蓣植物珠芽休眠过程中糖类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龙雯虹
郭华春
高星
金鑫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
鹿天成
吴雅奇
王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