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分离旋流器液固两相流场的流体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武文斌 王新 王彦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1,131,共6页
因为淀粉分离旋流器内部流体流动的复杂性,所以只能依靠实测研究和经验方程去预测和检验设备的性能,但这些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释旋流器分离机理。利用CFD分析软件对小直径的淀粉分离旋流器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RSM模型对单相流场进行了模... 因为淀粉分离旋流器内部流体流动的复杂性,所以只能依靠实测研究和经验方程去预测和检验设备的性能,但这些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释旋流器分离机理。利用CFD分析软件对小直径的淀粉分离旋流器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RSM模型对单相流场进行了模拟,重点分析了流场的速度场分布情况以及旋流器内广泛存在的循环流现象;进而在单相流场的基础上采用MIXTURE模型对旋流器内液固两相流场进行了模拟,重点分析了旋流器内压降和进口流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与以前的实测结果和经验公式的对比,验证了流场计算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淀粉分离旋流器 湍流 液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热絮凝法提取甘薯淀粉分离汁水中的蛋白质
2
作者 王雪婷 赵博超 +4 位作者 罗岷 苑喜男 朱克松 潘涔轩 曾凡逵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74-1882,共9页
甘薯淀粉加工过程产生大量的淀粉分离汁水,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采用酸热絮凝法从甘薯淀粉分离汁水中提取蛋白质,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pH、温度、离心时间和离心转速为变量,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影响甘薯淀粉分离汁水蛋白质提取效果的因素... 甘薯淀粉加工过程产生大量的淀粉分离汁水,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采用酸热絮凝法从甘薯淀粉分离汁水中提取蛋白质,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pH、温度、离心时间和离心转速为变量,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影响甘薯淀粉分离汁水蛋白质提取效果的因素主次和较佳工艺,采用集成装置进行工艺模拟试验,检验甘薯淀粉分离汁水蛋白质提取的效果,并分析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0℃、pH为4.0、离心转速3500 r/min和离心时间10 min条件下,甘薯淀粉分离汁水的TN和COD_(Cr)去除率分别达到76.79%和40.66%;集成装置的蛋白质回收率达到48.86%,回收的粗蛋白质粉的蛋白质含量(以干基计)为73.22%,满足动物饲料原料要求。此外,对于1个大中型甘薯淀粉企业,1 m^(3)甘薯淀粉分离汁水通过回收蛋白质可以创造毛利润20.5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分离汁水 酸热絮凝法 蛋白质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分离用超重力微旋流装置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俞建峰 傅剑 +2 位作者 谢耀聪 郑向阳 赵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103,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超重力微旋流装置。采用单因素和双因素试验方法,研究进料流量、底流分率、进料浓度和溢流口直径对大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进料流量、底流分率和进料浓度对淀粉的分离总效率的影... 设计了一种新型超重力微旋流装置。采用单因素和双因素试验方法,研究进料流量、底流分率、进料浓度和溢流口直径对大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进料流量、底流分率和进料浓度对淀粉的分离总效率的影响较明显;在双因素试验中,进料浓度、溢流口直径和底流分率对大米淀粉分离总效率的主效应极显著;进料浓度和底流分率的交互效应极显著,溢流口直径和底流分率的交互效应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分离 微旋流装置 分离效率 双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三种淀粉成分的分离及其蒸煮前后的结构差异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3 位作者 蓝盛银 徐珍秀 钟方旭 王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6-291,共6页
分离稻米粉得到 4种成分 :非淀粉成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中间成分 ,分别为淡黄色致密粉末、白色疏松粉末、玻璃状和薄膜状物质。扫描电镜下观察非淀粉成分为较大的不规则致密团块 ;直链淀粉为质地疏松的颗粒 ;支链淀粉由极细的微粒... 分离稻米粉得到 4种成分 :非淀粉成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中间成分 ,分别为淡黄色致密粉末、白色疏松粉末、玻璃状和薄膜状物质。扫描电镜下观察非淀粉成分为较大的不规则致密团块 ;直链淀粉为质地疏松的颗粒 ;支链淀粉由极细的微粒组成 ,切面有分层产生的窄裂缝 ;中间成分处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间的过渡态 ,但不是两者的简单混合 ,颗粒较支链淀粉粗糙 ,切面分层产生的裂缝较大。无论垩白区还是非垩白区 ,米质较优的稻米其淀粉体内的淀粉粒均比米质较差的稻米结合紧密 ,结晶度高 ;蒸煮后米质较优的稻米的背、中、腹部均比米质较差稻米的相应部位糊化好。品种间背部糊化的差异比中、腹部小 ,品种内米质优的稻米的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淀粉分离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中间成分 电镜分析 结晶度 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淀粉复合涂膜对白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尚军 李霞 《农产品加工》 2008年第9期76-78,共3页
该研究利用大豆分离蛋白/淀粉复合膜液对白蘑菇进行涂膜保鲜,测定不同保藏时期白蘑菇的呼吸强度、失重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开伞率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淀粉复合膜液对白蘑菇的涂膜能够明显地提高白蘑菇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淀粉 复合涂膜 白蘑菇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流变学及钙促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雷仪灿 任仙娥 陶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3,共7页
为探究不同种类淀粉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分别将大米淀粉、糯米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8种淀粉添加到大豆分离蛋白中,利用流变仪和质构仪来研究不同淀粉对大豆分离蛋... 为探究不同种类淀粉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分别将大米淀粉、糯米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8种淀粉添加到大豆分离蛋白中,利用流变仪和质构仪来研究不同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流变学性质和钙促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淀粉能改变大豆分离蛋白的黏度,且不同淀粉形成的复合物黏度不同,其中添加糯米淀粉形成的复合物黏度最高。对于不同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物形成的钙促凝胶,除豌豆淀粉外,其余淀粉的添加均能缩短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成胶时间,降低成胶温度,增加最终G′值,其中添加绿豆淀粉时最终G′值最高。同时,添加8种淀粉均能显著增加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硬度(P<0.05),其中绿豆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凝胶的硬度最大。此外,添加淀粉也能改变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黏性、弹性、内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添加不同淀粉其变化不同。该研究为淀粉-大豆蛋白植物基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淀粉 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物 流变学 复合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绿豆淀粉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武杰 《农产品加工》 2009年第9期20-21,共2页
1.工艺流程 原料→浸泡→水洗→磨制→过滤→二次磨制→二次过滤→三次过滤→淀粉分离→淀粉沉淀→淀粉脱水→淀粉→成品。
关键词 绿豆淀粉 加工技术 优质 二次过滤 工艺流程 淀粉沉淀 淀粉分离 磨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旋流器及其网络系统数学模拟技术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里特 李树君 +1 位作者 林亚玲 孙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2-125,共4页
从理论和实际经验模型两方面对单级水力旋流器和旋流器网络系统进行了总结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水力旋流器及其网络数学模型建立与模拟研究的分析 。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网络系统 数学模拟技术 发展 淀粉分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对木聚糖酶应用领域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红歌 张俊丽 +1 位作者 刘亮伟 贾新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1-386,共6页
木聚糖酶已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加工、纸浆漂白等领域,然而近年研究发现在小麦等谷物中存在一种能抑制木聚糖酶活性的蛋白质性质的成分,称为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具有多型性,但不同类型抑制蛋白都只作用于外源木聚糖酶,... 木聚糖酶已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加工、纸浆漂白等领域,然而近年研究发现在小麦等谷物中存在一种能抑制木聚糖酶活性的蛋白质性质的成分,称为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具有多型性,但不同类型抑制蛋白都只作用于外源木聚糖酶,而对谷物内源性木聚糖酶没有抑制作用。这就对木聚糖酶应用领域中酶功效的发挥提出了挑战:抑制蛋白的存在是否影响外加木聚糖酶的作用?目前仅在面包焙烤、谷朊粉-淀粉分离和动物饲料等领域有相关的研究,本文即综述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对这些领域中木聚糖酶功能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抑制蛋白 木聚糖酶 面包焙烤 谷朊粉-淀粉分离 动物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法生产粉丝的工艺特点及其设备改进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文鼎 曾凡逵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23期61-64,76,共5页
目前中国生产淀粉主要采用离心法(水力旋流分离)和传统酸浆沉淀法两种,酸浆法是一种通过加入自然发酵的酸浆(含有乳酸乳球菌)使淀粉迅速沉降的传统生产方法。粉丝作为中国特色传统食品以淀粉为原料,很多中国的食品科学家认为酸浆法制备... 目前中国生产淀粉主要采用离心法(水力旋流分离)和传统酸浆沉淀法两种,酸浆法是一种通过加入自然发酵的酸浆(含有乳酸乳球菌)使淀粉迅速沉降的传统生产方法。粉丝作为中国特色传统食品以淀粉为原料,很多中国的食品科学家认为酸浆法制备出来的淀粉更适合加工粉丝。该文对酸浆法生产粉丝进行了全面综述,阐述了酸浆法在淀粉分离中的应用,酸浆法分离淀粉的机理,粉丝加工的工艺特点,最后还对酸浆法制备淀粉及加工粉丝的全套工艺的设备改正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法 淀粉分离 粉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育出新型转基因土豆品种
11
《农村新技术》 2010年第8期58-58,共1页
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日前发表公报说,他们培育出一种只含有支链淀粉的超级土豆。普通土豆中含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在食品工业、造纸业和纺织业等领域有广泛用途。按照传统方法,工业上要使用支链淀粉,必须将土豆中的支链淀... 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日前发表公报说,他们培育出一种只含有支链淀粉的超级土豆。普通土豆中含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在食品工业、造纸业和纺织业等领域有广泛用途。按照传统方法,工业上要使用支链淀粉,必须将土豆中的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土豆 德国 支链淀粉 品种 直链淀粉 食品工业 传统方法 淀粉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