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方式及马来酸酐添加量对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圣麟 刘鹏飞 +3 位作者 秦洋 王文涛 侯汉学 董海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1-229,共9页
以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为成膜基材,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H)为增容剂,采用挤压吹塑法制备淀粉/PHA复合膜。马来酸酐通过两种不同方式加入淀粉/PHA体系中,即淀粉、PHA与MAH直接共混挤出... 以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为成膜基材,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H)为增容剂,采用挤压吹塑法制备淀粉/PHA复合膜。马来酸酐通过两种不同方式加入淀粉/PHA体系中,即淀粉、PHA与MAH直接共混挤出(直接添加处理)和PHA先与MAH干法改性,再与淀粉共混挤出(干法改性处理),且MAH的添加量分别为1%、3%和5%。研究改性方式及MAH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A质量分数为12%时,由直接添加处理1%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透光率,较好的阻水性、热稳定性和相容性,且具有较为平滑均匀的微观结构;由干法改性处理5%MAH所成膜的断裂伸长率较高,膜表面较为平整光滑。PHA质量分数为24%时,由直接添加处理3%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较好的阻水性、热稳定性,且微观结构较为平滑均匀;由干法改性处理3%MAH所成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由干法改性处理5%MAH所成膜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MAH的添加能够增强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综合膜的各项性能得出,当PHA质量分数为12%时,由直接添加处理1%MAH所成膜具有较优的性能;当PHA为24%时,由直接添加处理3%MAH所成膜的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改性方式 挤压吹塑 淀粉/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淀粉酸化废水驯化活性污泥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及其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金娟 赵林 +2 位作者 谭欣 黄宇 柳听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18-1622,共5页
研究了活性污泥利用淀粉酸化废水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及其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废水酸化产物为丁酸、乙酸、丙酸、乙醇、戊酸。以此酸化产物为碳源经活性污泥合成PHA,合成结束后活性污泥中PHA含量为34.7%。活性污泥中PHA采用氯... 研究了活性污泥利用淀粉酸化废水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及其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废水酸化产物为丁酸、乙酸、丙酸、乙醇、戊酸。以此酸化产物为碳源经活性污泥合成PHA,合成结束后活性污泥中PHA含量为34.7%。活性污泥中PHA采用氯仿提取,并用核磁共振(NMR)、热失重(TG)、差热(DSC)方法对其结构和热性质进行表征。核磁共振图谱结果分析,此PHA样品含有HB和3HV,3HV的含量占8.9%(摩尔分数)。热分析结果表明,此PHA的熔点为150℃,分解温度在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废水 厌氧酸化 -β-羟基脂肪酸 活性污泥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茶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家伟 张克宏 +2 位作者 李文慧 郭星雨 丁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5,共6页
以茶粉(TPF)为原料,经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改性后采用溶液法与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复合,制得PHA/TPF复合材料;采用智能拉伸试验机、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和微... 以茶粉(TPF)为原料,经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改性后采用溶液法与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复合,制得PHA/TPF复合材料;采用智能拉伸试验机、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TPF和GMA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HA/TP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TPF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TPF含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PHA/TP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与纯PHA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约28.87%、断裂伸长率提高了约52.31%。经GMA改性后,TPF在PHA基体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提升了PHA/TP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随GMA用量的增大,PHA/TPF/GM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GMA用量为3%时复合材料性能最佳,与PHA/GMA复合材料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约66.03%、断裂伸长率提高了约4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脂肪酸 茶粉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溶剂诱导相转变法制备的聚羟基脂肪酸酯超滤膜的过滤性能
4
作者 曾润鑫 钟文强 +4 位作者 欧萱乐 徐睿杰 雷彩红 王飞 陈大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28,共9页
作为一种全生物降解塑料,聚3-羟基丁酸脂-co-4-羟基丁酸酯(P34HB)多孔膜的开发无疑将扩展其应用领域。文中通过非溶剂诱导相转变(NIPS)方法制备了P34HB超滤膜,确定了合适的聚合物制膜浓度,并通过引入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0和8000的聚乙... 作为一种全生物降解塑料,聚3-羟基丁酸脂-co-4-羟基丁酸酯(P34HB)多孔膜的开发无疑将扩展其应用领域。文中通过非溶剂诱导相转变(NIPS)方法制备了P34HB超滤膜,确定了合适的聚合物制膜浓度,并通过引入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0和8000的聚乙二醇(PEGs),探讨了铸膜液组分与孔洞结构、过滤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制备的超滤膜均呈海绵状结构,添加PEGs后膜的抗污染性能有一定提升。添加3.3%PEG400所制成的膜性能最佳,腐殖酸截留率为89%。添加少量的PEG400有利于提高膜的亲水性,从而提高对疏水性污染物腐殖酸的抗污染性能,最终在11 h的过滤过程中保持稳定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溶剂诱导相转变 羟基脂肪酸 超滤 海绵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竹木质素酚与聚羟基丁酸酯复合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钱爽 戴歆 +2 位作者 任浩 刘波 刘鹤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4,共6页
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了4种慈竹木质素酚(木质素对甲酚、木质素邻苯二酚、木质素间苯二酚、木质素邻苯三酚)。将4种木质素酚分别与聚羟基丁酸酯(PHB)共混制膜,探讨了木质素酚种类及用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木质素对甲酚与PHB复合膜... 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了4种慈竹木质素酚(木质素对甲酚、木质素邻苯二酚、木质素间苯二酚、木质素邻苯三酚)。将4种木质素酚分别与聚羟基丁酸酯(PHB)共混制膜,探讨了木质素酚种类及用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木质素对甲酚与PHB复合膜的吸水性和热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有工艺条件下木质素酚的最佳添加量应不超过10%;相同添加量下,木质素邻苯二酚和木质素间苯二酚与PHB的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好于木质素对甲酚和木质素邻苯三酚与PHB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木质素酚 羟基丁酸(PHB)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在聚3-羟基丁酸酯与木质素对甲酚复合膜中的改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钱爽 任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38,共5页
研究了聚3-羟基丁酸酯/聚丙烯纤维(PHB/PP)复合膜和PHB/PP/木质素对甲酚复合膜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探讨了PP纤维和木质素对甲酚的添加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纤维含量为8%且木质素对甲酚含量为3%时,PHB/PP/木质素... 研究了聚3-羟基丁酸酯/聚丙烯纤维(PHB/PP)复合膜和PHB/PP/木质素对甲酚复合膜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探讨了PP纤维和木质素对甲酚的添加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纤维含量为8%且木质素对甲酚含量为3%时,PHB/PP/木质素对甲酚复合膜的综合性能最佳,适量的PP纤维改善了PHB的拉伸强度,并且木质素对甲酚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复合膜的热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纤维 羟基丁酸 木质素对甲酚 复合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解淀粉/PBAT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世蕾 翟晓松 +1 位作者 王文涛 侯汉学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71,共7页
为了提高淀粉基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阻水性能,以酸解淀粉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主要成膜基材,通过挤出吹塑法制备了酸解淀粉/PBAT复合膜,研究了淀粉/PBAT比例对复合膜结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 为了提高淀粉基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阻水性能,以酸解淀粉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主要成膜基材,通过挤出吹塑法制备了酸解淀粉/PBAT复合膜,研究了淀粉/PBAT比例对复合膜结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淀粉/PBAT共混物的流动性增强,模量与复合黏度降低,淀粉与PBAT之间的氢键作用减弱。添加PBAT可显著提高淀粉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复合膜纵向最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7.86 MPa和532.67%,最低水蒸气和氧气透过系数分别为3.74×10^(-11) g·m^(-1)·s^(-1)·Pa^(-1)和5.77×10^(-15) cm^(2)·s^(-1)·P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解淀粉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复合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铭 赵晓燕 +1 位作者 刘远 纪俊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4-168,共5页
以醋酸纤维素(CA)为膜阻隔层,聚羟基丁酸/戊酸酯共聚物(PHBV)作为膜支撑层,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复合膜。研究了醋酸纤维素质量分数、溶剂配比、电压,以及CA与PHBV复合比(体积比)对纤维形态及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CA... 以醋酸纤维素(CA)为膜阻隔层,聚羟基丁酸/戊酸酯共聚物(PHBV)作为膜支撑层,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复合膜。研究了醋酸纤维素质量分数、溶剂配比、电压,以及CA与PHBV复合比(体积比)对纤维形态及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了CA纤维膜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当CA的质量分数为12%,溶剂丙酮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体积比为1/1,纺丝电压为14 k V时,CA纤维膜形态均匀,并呈现独特的双纤维直径交错结构。这种结构的膜材料有利于在提高水通量的同时,保持其较好的截留率。同时,当CA/PHBV的复合比为10/10时,复合膜的水通量能达到104数量级,截留率可以达到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 醋酸纤维素 羟基丁酸/戊酸 复合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聚合物的微生物合成与降解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存江 耿伟涛 王淑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3,共3页
完成了门多萨假单胞菌和解淀粉芽胞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正在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优势小基因组菌株;另外,基于ISO14852的检测方法提出了环境降解参数(EdK)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基因组 门多萨假单胞菌 淀粉芽胞杆菌 羟基脂肪酸 Γ-谷氨酸 褐藻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减少海洋污染的EcoCortec生物膜
10
作者 赵淑战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共1页
总部设在克罗地亚Beli Manastir的专业包装生产商EcoCortec公司开发出一种海洋生物降解薄膜产品,旨在对抗塑料包装废弃物污染对世界各大海洋造成的危害。据这家美资加工商称,其“EcoOcean”软质包装,由采用最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 总部设在克罗地亚Beli Manastir的专业包装生产商EcoCortec公司开发出一种海洋生物降解薄膜产品,旨在对抗塑料包装废弃物污染对世界各大海洋造成的危害。据这家美资加工商称,其“EcoOcean”软质包装,由采用最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生物基聚合物技术制成的材料生产,是一种完全海洋生物可降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染 生物 羟基脂肪酸 生物可降解材料 塑料包装 废弃物污染 合物技术 克罗地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伴硅氧烷对P(3HB-co-4HB)的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苗苗 张丽影 +2 位作者 金黎明 侯俊萍 范圣第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86,共4页
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将自制的环氧乙烯基笼型倍伴硅氧烷(EOVPOSS)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引入到P(3HB-co-4HB)中,制备出新型的EOVPOSS/P(3HB-co-4HB)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EOVPOSS对复合膜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并对复合膜的血液相容... 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将自制的环氧乙烯基笼型倍伴硅氧烷(EOVPOSS)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引入到P(3HB-co-4HB)中,制备出新型的EOVPOSS/P(3HB-co-4HB)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EOVPOSS对复合膜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并对复合膜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EOVPOSS与P(3HB-co-4HB)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当EOVPOSS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膜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最好;EOVPOSS的加入对P(3HB-co-4HB)的溶血率影响不大,抗凝血性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 EOVPOSS 复合 降解性能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