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涵洞式鱼道设计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1
作者 许晓蓉 刘德富 +1 位作者 汪红波 王从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8,63,共6页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为减少截流对鱼类生态环境影响,需要考虑特有鱼类洄游通道的要求而设置专门的鱼道。通过对国内外涵洞式鱼道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针对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较详细地介绍了涵洞式鱼道的发展过程、鱼道隔板类型和水...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为减少截流对鱼类生态环境影响,需要考虑特有鱼类洄游通道的要求而设置专门的鱼道。通过对国内外涵洞式鱼道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针对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较详细地介绍了涵洞式鱼道的发展过程、鱼道隔板类型和水力特性及其优缺点,分析了涵洞式鱼道的设计方法和要点,包括收集信息、选址、隔板类型和水力计算等,并对国内外鱼道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展望。特别是国外在涵洞式鱼道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功经验,可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后续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洄游 涵洞式鱼道 隔板类型 水力特性 路桥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涵洞式直立堤波浪透射预测 被引量:7
2
作者 赵西增 徐天宇 +4 位作者 谢玉林 吕超凡 姚炎明 解静 常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0-338,I0001,共10页
涵洞式直立堤是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海岸工程结构物,对其透浪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工程意义.然而,目前众多学者对于涵洞式直立堤波浪透射问题的研究主要以理论分析、实验模拟及数值计算为主.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传统水动力学问题迎来... 涵洞式直立堤是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海岸工程结构物,对其透浪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工程意义.然而,目前众多学者对于涵洞式直立堤波浪透射问题的研究主要以理论分析、实验模拟及数值计算为主.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传统水动力学问题迎来了新的求解理念.机器学习算法可根据训练数据集自主学习相应的规律,以数据映射的方式建立水动力学特征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无需对流体运动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因此,本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不同开孔条件下的涵洞式直立堤透浪特征进行预测.首先利用模型试验验证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基于CFD模型生成相应的训练数据集,通过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相应的波浪透射结果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实现在新的工况下对波浪透射系数以及透射波波形等特征的快速预测.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可在极短时间内计算得到相应的结果,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研究成果可为波浪与海岸结构物相互作用的问题提供新的求解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式直立堤 卷积神经网络 波浪透射 深度学习 CF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漳河涵洞式渡槽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晖 张述琴 彭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71-74,共4页
漳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跨河建筑物之一,为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结构的优化设计,特进行1∶6的钢筋混凝土仿真模型试验。对钢筋混凝土渡槽结构仿真模型试验中材料性能、模型的设计制作、结构自重的模拟及水荷载施加方法等关键技术进... 漳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跨河建筑物之一,为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结构的优化设计,特进行1∶6的钢筋混凝土仿真模型试验。对钢筋混凝土渡槽结构仿真模型试验中材料性能、模型的设计制作、结构自重的模拟及水荷载施加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重点阐述试验过程中结构和加载方式的模拟。给出在4种工况下渡槽关键部位的应变和变形,并作了比较,为渡槽提供了需要改进的结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漳河 涵洞式渡槽 仿真模型试验 应变测试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涵洞式渡槽施工期温度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世宝 马军 +1 位作者 司建强 任林雪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2,共8页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中汤河涵洞式渡槽施工期混凝土分期浇筑产生的温度变化,运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对施工过程温度场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了涵洞式渡槽在整个施工期温度场的时空分布规律。计算结果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中汤河涵洞式渡槽施工期混凝土分期浇筑产生的温度变化,运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对施工过程温度场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了涵洞式渡槽在整个施工期温度场的时空分布规律。计算结果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期温度受结构尺寸影响较大,即:尺寸越大,内部温升越大,在结构内部产生的水化热消散越缓慢。该成果对类似工程施工期温度应力分析和温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式渡槽 施工期 温度场 仿真 汤河渡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兰河涵洞式渡槽结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淙皎 司建强 张世宝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兰河涵洞式渡槽结构安全可靠,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在不同工况下涵洞式渡槽关键部位的应力和变形,指出:应把满槽工况作为控制工况;正常运用情况下,渡槽底板(涵洞顶板)跨中、涵洞洞壁与渡槽底板...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兰河涵洞式渡槽结构安全可靠,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在不同工况下涵洞式渡槽关键部位的应力和变形,指出:应把满槽工况作为控制工况;正常运用情况下,渡槽底板(涵洞顶板)跨中、涵洞洞壁与渡槽底板相交处的上表面及涵洞薄边洞壁外侧上部贴角处中间的拉应力较大,相对而言是涵洞式渡槽整个结构的高应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式渡槽 有限元 应力 变形 南水北调中线 兰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涵洞式鱼道典型挡板系统的水力特性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晓 井沛然 +1 位作者 吴睿 石小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6-71,共6页
涵洞作为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河流修复的一种特有手段,其基本功能除了为路桥系统提供输水通道外,还要为所在流域水生动物提供能顺利通过路桥障碍的通道。目前国内关于涵洞式过鱼通道水力设计方面的文献较少,涵洞式鱼道工程在修建过程中... 涵洞作为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河流修复的一种特有手段,其基本功能除了为路桥系统提供输水通道外,还要为所在流域水生动物提供能顺利通过路桥障碍的通道。目前国内关于涵洞式过鱼通道水力设计方面的文献较少,涵洞式鱼道工程在修建过程中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非常有限。本文在总结国外涵洞式鱼道相关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国外涵洞式鱼道中的扰流式挡板、阿尔伯达鱼堰式挡板和阿尔伯达鱼式挡板这3种典型挡板的水力特性及流场分布进行了归纳,得到了这3种挡板关于流量、水深、坡度与流速的关系表达式,分析比较了这3种挡板的工作性能,可作为国内涵洞式鱼道内部改造和水力设计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式鱼道 水力特性 水深 流速 扰流挡板 阿尔伯达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洞式渡槽结构理论分析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爱玖 解伟 +1 位作者 赵中极 赵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利用三维有限元对涵洞式渡槽进行结构分析 ,根据结构特征、地质条件和结构材料的力学参数 ,对结构进行分析 ,得到应力和变形规律 。
关键词 渡槽 涵洞式渡槽 有限元 应力 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安阳河涵洞式渡槽的仿真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世宝 张淙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3,7,共4页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涵洞式渡槽仿真模型试验研究情况 。
关键词 涵洞式渡槽 钢筋混凝土 模型试验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钢筋混凝土涵洞式渡槽结构分析与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世宝 解伟 +1 位作者 张淙皎 赵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7,共2页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钢筋混凝土涵洞式渡槽双槽分缝结构形式进行了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 ,并以具有良好代表性的涵洞式渡槽的边联段为试验对象 ,进行了结构仿真试验。经成果整理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 ,两种手段所得结果基本吻合 ...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钢筋混凝土涵洞式渡槽双槽分缝结构形式进行了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 ,并以具有良好代表性的涵洞式渡槽的边联段为试验对象 ,进行了结构仿真试验。经成果整理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 ,两种手段所得结果基本吻合 ,从而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式渡槽 钢筋混凝土 有限元 仿真模型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河涵洞式渡槽槽身方案比选
10
作者 王美斋 杨顺群 +1 位作者 宋海印 刘许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20-122,126,共4页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交叉渠系建筑物索河渡槽,充分考虑渡槽跨度大、流量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对比各种形式后提出矩形截面渡槽作为研究重点,并针对矩形截面,对比了双槽分缝外槽壁不加肋与双槽不分缝单隔墙两种槽身布置方案,采用大型通...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交叉渠系建筑物索河渡槽,充分考虑渡槽跨度大、流量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对比各种形式后提出矩形截面渡槽作为研究重点,并针对矩形截面,对比了双槽分缝外槽壁不加肋与双槽不分缝单隔墙两种槽身布置方案,采用大型通用计算程序ANSYS平台,开展两种方案槽身结构的三维空间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槽不分缝单隔墙方案具有工程量省、整体性好、整体应力变形水平较双槽分缝外槽壁不加肋方案小、拉应力满足设计要求的优点,但也具有底板端部不均匀沉降大的缺点。综合各结果,双槽不分缝单隔墙可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索河渡槽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索河 涵洞式渡槽 有限元 应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枯河涵洞式渡槽工程地质勘察分析
11
作者 盛海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8-31,共4页
 拟建的枯河渡槽及退水闸建于黄河冲积平原上.通过地质勘探查明了渡槽及退水闸基础的岩性特征、工程地质条件及各持力层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勘察结果表明,工程场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及坡洪积黄土状壤土和粉质粘士组成,地层分布稳定...  拟建的枯河渡槽及退水闸建于黄河冲积平原上.通过地质勘探查明了渡槽及退水闸基础的岩性特征、工程地质条件及各持力层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勘察结果表明,工程场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及坡洪积黄土状壤土和粉质粘士组成,地层分布稳定、厚度大于32m.总体来看,场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但第四系上部黄土状土具有湿陷性,强度略低.为此,针对建筑物的性质提出了供设计和施工使用的物理力学性质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式渡槽 退水闸 区域工程地质 地质勘察 黄土 河南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涵洞式直立堤水体交换特性研究
12
作者 吕超凡 赵西增 殷铭简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49,共11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结合的方式,开展涵洞式直立堤在波浪作用下的水体交换研究。CFD数值模拟采用VPM(volume-average/point-value method)-THINC(tangent of hyperbola for interface capturing)/QQ(quadratic ...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结合的方式,开展涵洞式直立堤在波浪作用下的水体交换研究。CFD数值模拟采用VPM(volume-average/point-value method)-THINC(tangent of hyperbola for interface capturing)/QQ(quadratic surface representation and Gaussian quadrature)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标记涵洞内外水体变化的双液相流体体积模型(VOF)方法,定性及定量描述涵洞内外水体的交换特性;物理模型试验主要用来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在波浪的作用下,涵洞内部会形成一股往复振荡的水流,对水体交换起到重要的作用。该振荡流主要受到涵洞高度、波浪周期以及波高的影响,涵洞深度对其影响不大。在波浪长时间的作用下,涵洞式直立堤能有效地增强港池内外水体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式直立堤 双液相VOF方法 模型试验 水体交换 振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淤地坝涵洞式溢洪道设计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建平 乔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为了保证淤地坝的正常生产、安全度汛和持续利用,需设置泄水建筑物。涵、卧管和有闸门控制的溢洪道,在泄洪运行时需要专人管理;无闸门控制的溢洪道,虽然泄洪流量大,但断面尺寸大、投资多,很不经济。为了克服淤地坝泄水建筑物的上述缺点... 为了保证淤地坝的正常生产、安全度汛和持续利用,需设置泄水建筑物。涵、卧管和有闸门控制的溢洪道,在泄洪运行时需要专人管理;无闸门控制的溢洪道,虽然泄洪流量大,但断面尺寸大、投资多,很不经济。为了克服淤地坝泄水建筑物的上述缺点,将有闸门控制的溢洪道闸门设计为固定的涵洞,能控制泄洪流量,保护下游耕地、道路等,又能达到使溢洪道的断面尺寸小、工程投资少的目的。根据涵洞最大自由泄洪流量和设计洪峰流量在泄洪运行中出现的前后顺序,推算出概化图形的调洪演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溢洪道设计 技术探讨 涵洞式 泄水建筑物 闸门控制 泄洪流量 设计洪峰流量 断面尺寸 正常生产 持续利用 安全度汛 专人管理 闸门设计 工程投资 调洪演算 运行 卧管 下游 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线汤阴Ⅲ标汤河涵洞式渡槽开始进行三号洞身底板混凝土浇筑
14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96,共1页
2010年4月20日,汤河涵洞式渡槽工程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西3km的韩庄乡部落村,建筑物总长为294.3m,进口渐变段前沿57m处设有退水闸,渡槽进口结合总干渠布置节制闸,出口布置有事故检修闸。渡槽设计流量每秒245m^3,加大流量每秒280m^... 2010年4月20日,汤河涵洞式渡槽工程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西3km的韩庄乡部落村,建筑物总长为294.3m,进口渐变段前沿57m处设有退水闸,渡槽进口结合总干渠布置节制闸,出口布置有事故检修闸。渡槽设计流量每秒245m^3,加大流量每秒280m^3,设计水头0.14m。槽身为整体式上渡下涵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双槽一联布置,槽身断面为矩形,下部涵洞为箱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式渡槽 混凝土浇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 进口渐变段 底板 洞身 中线 渡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潦河涵洞式渡槽施工技术
15
作者 肖义 范传卫 李学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2期202-204,共3页
通过分析大型涵洞式渡槽施工具有混凝土外观质量及整体性要求高、单体工程量大、大体积薄壁结构易产生裂缝等技术难点,在涵洞式渡槽施工过程中着重从渡槽混凝土仓位设置、钢筋的制作加工及安装、模板的选择及其施工、混凝土施工等角度... 通过分析大型涵洞式渡槽施工具有混凝土外观质量及整体性要求高、单体工程量大、大体积薄壁结构易产生裂缝等技术难点,在涵洞式渡槽施工过程中着重从渡槽混凝土仓位设置、钢筋的制作加工及安装、模板的选择及其施工、混凝土施工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同时针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防止质量问题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式渡槽 混凝土 模板 裂缝 南水北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河涵洞式渡槽轴线选择研究
16
作者 屈艳红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2期200-201,251,共3页
对南水北调肖河涵洞式渡槽工程进出口连接段进行了多种方案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两轴线正交状态下,进出口连接段型式的改变都难实现涵洞进出口水流的平稳顺畅。最终选定肖河涵洞轴线与肖河河道主流平行,与总干渠渡槽轴线成75&... 对南水北调肖河涵洞式渡槽工程进出口连接段进行了多种方案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两轴线正交状态下,进出口连接段型式的改变都难实现涵洞进出口水流的平稳顺畅。最终选定肖河涵洞轴线与肖河河道主流平行,与总干渠渡槽轴线成75°交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涵洞式渡槽 斜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土-EPS板蠕变下减载式涵洞土压力长期变化规律
17
作者 陈保国 吴森 +3 位作者 高琦 孙梦尧 袁山 吴雪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共9页
减载式涵洞改变了涵顶填土荷载的传递路径,使得上部填土荷载向减载块集中,从而降低涵洞顶板受到的土压力,但是在长期填土荷载下,土体与减载孔内的柔性填料会发生蠕变变形导致应力重分布。为了明确长期填土荷载作用下减载式涵洞的土压力... 减载式涵洞改变了涵顶填土荷载的传递路径,使得上部填土荷载向减载块集中,从而降低涵洞顶板受到的土压力,但是在长期填土荷载下,土体与减载孔内的柔性填料会发生蠕变变形导致应力重分布。为了明确长期填土荷载作用下减载式涵洞的土压力变化规律与减载效果,利用模型试验探究了刚性地基条件下减载式涵洞在填筑砂土施工期间的荷载传递规律,根据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再利用验证后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填土荷载作用下,考虑减载孔内EPS柔性填料蠕变、路基填土蠕变,以及二者共同蠕变条件下,减载式涵洞的土压力长期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刚性地基条件下,考虑EPS板蠕变时,工后30年涵顶土压力相对于填土结束时减小了25.4%,涵顶土压力减载效果随时间增长而增强,建议涵顶竖向土压力系数可取0.45;考虑填土蠕变或二者共同蠕变时,涵顶土压力波动式增大,并最终均趋近于填土自重压力,减载效果随时间增长逐渐减弱,建议涵顶竖向土压力系数可取1.1。对于黏性土路基,设计中如果不考虑长期填土蠕变引起的土压力重分布,很可能高估减载式涵洞的减载效果,从而导致结构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载涵洞 蠕变变形 应力重分布 长期土压力 土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填土荷载传递二项式分布模式的沟埋式涵洞竖向土压力
18
作者 孙珊珊 贾世文 +2 位作者 梁忠旭 刘墨林 张常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1510,共10页
为描述沟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分布规律,借鉴筒仓散体材料竖向应力的分析方法,对沟槽填土进行分区并判定土拱方向。基于填土荷载传递二项式分布模式建立沟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公式,继而结合荷载传递系数与等沉面高度的确定,给出所得公... 为描述沟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分布规律,借鉴筒仓散体材料竖向应力的分析方法,对沟槽填土进行分区并判定土拱方向。基于填土荷载传递二项式分布模式建立沟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公式,继而结合荷载传递系数与等沉面高度的确定,给出所得公式的应用步骤,最后开展薄层厚度讨论、对比验证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涵洞竖向土压力公式简单实用,无需复杂积分运算,合理反映了土拱效应、填土分区、荷载传递和等沉面的共同影响,可设定统一的最大薄层厚度,并得到理论公式、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正确性验证;涵顶竖向土压力随着沟槽宽度、填土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沿水平面为非均布,但填土内摩擦角增加时,涵顶竖向土压力与荷载传递系数呈反向变化;同时,等沉面高度也不是常数,选择不同情况下的涵洞竖向土压力公式时需比较填土高度与等沉面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埋涵洞 竖向土压力 二项分布模 土拱效应 荷载传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埋式涵洞基础埋深效应下的地基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冯忠居 李少杰 +5 位作者 郝宇萌 董芸秀 方元伟 胡海波 潘放 李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3-90,共8页
为探明上埋式涵洞基础埋置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基于太沙基理论与顾安全公式,推导了适用于上埋式涵洞的地基承载力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地基土的荷载-沉降(P-S)曲线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将不同计算方... 为探明上埋式涵洞基础埋置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基于太沙基理论与顾安全公式,推导了适用于上埋式涵洞的地基承载力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地基土的荷载-沉降(P-S)曲线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将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与有限元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了涵顶和基底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计算方法下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本文公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涵洞侧填土增强了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使涵洞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其提高程度受到涵洞侧填土附加土压力的影响;②随着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增加,地基承载力分别呈非线性和近似线性增长趋势,且内摩擦角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黏聚力;③本文公式计算的地基承载力与有限元计算值符合较好,且本文公式得出的地基承载力远远大于涵洞基底土压力,符合现场涵洞地基处于安全状态的实际情况。研究成果可为确定上埋式涵洞地基承载力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埋涵洞 埋深效应 地基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间主应力的非饱和土上埋式涵洞竖向土压力公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常光 吴凯 +1 位作者 李宗辉 关港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185,共9页
基于非饱和土的平面应变抗剪强度公式,考虑中间主应力和基质吸力的共同影响,分别建立了均匀与线性2种吸力分布下非饱和土上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公式,并对其进行可比性分析,对比文献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进行正确性验证,最后探讨了各参数... 基于非饱和土的平面应变抗剪强度公式,考虑中间主应力和基质吸力的共同影响,分别建立了均匀与线性2种吸力分布下非饱和土上埋式涵洞的竖向土压力公式,并对其进行可比性分析,对比文献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进行正确性验证,最后探讨了各参数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上埋式涵洞竖向土压力公式为系列化的有序解析解,可退化为文献已有解答并包含众多新解答,并能计算涵顶上方不同高度处的竖向土压力,工程应用前景广泛;基质吸力对涵顶竖向土压力具有重要影响,且线性吸力影响不如均布吸力明显,应考虑回填土的非饱和特性并实测吸力分布;中间主应力效应随基质吸力和填土高度的增大而更加显著,同时均布吸力下中间主应力效应较明显,应合理选取强度准则以反映回填土强度的中间主应力作用;等沉面高度与回填土物理力学性质、中间主应力效应、基质吸力及分布形式等有关;基质吸力及其分布影响、中间主应力效应均与填土高度密切相关,体现了多因素对涵顶竖向土压力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上埋涵洞 竖向土压力 基质吸力 中间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