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界面位置对微凹槽结构内两相流场和减阻特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申峰 陈杰 +2 位作者 程思源 逄燕 刘赵淼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11-2521,共11页
在超疏水表面增加微凹槽结构,有利于在表面张力作用下留存部分空气形成气-液界面,从而大大降低流动阻力,在流动减阻方面展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流体剪切、空气溶解等影响,微凹槽内的空气容易发生损耗,导致气-液界面位置向凹槽... 在超疏水表面增加微凹槽结构,有利于在表面张力作用下留存部分空气形成气-液界面,从而大大降低流动阻力,在流动减阻方面展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流体剪切、空气溶解等影响,微凹槽内的空气容易发生损耗,导致气-液界面位置向凹槽底部移动,进而降低减阻效果.为了揭示微凹槽内空气损耗后气-液界面位置对流动减阻效果的影响,开展了显微高速摄影实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了微凹槽内不同气-液界面位置对两相流场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等效滑移长度和减阻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气-液界面位置的下移,气-液界面上方的流体从附着流转变为分离涡流,空气内部的涡流方向也从顺时针转变为逆时针.形成分离涡的临界空气损耗率为h_(c)^(*)=0.3~0.4,减阻率从12%降低到5%.界面下降后雷诺数Re、微通道宽度W和凹槽长度占比δ对微凹槽减阻性能也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超疏水表面微凹槽两相流动减阻问题的认识,为微凹槽结构设计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长度 -界面 涡胞 微凹槽 流动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抛物线形气-液界面的超疏水微通道减阻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春曦 张硕 +1 位作者 薛全喜 叶学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126-4134,共9页
针对超疏水表面微通道中的流动减阻特性,基于抛物线形气-液界面假设,采用VOF模型模拟了微通道中的二维层流流动,分析了流动和结构参数对减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矩形微坑的超疏水表面微通道具有显著减阻作用,f Re随Reynolds数增大... 针对超疏水表面微通道中的流动减阻特性,基于抛物线形气-液界面假设,采用VOF模型模拟了微通道中的二维层流流动,分析了流动和结构参数对减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矩形微坑的超疏水表面微通道具有显著减阻作用,f Re随Reynolds数增大而略有提高,量纲1压降比随入口速度增大而略有下降。当增大微坑面积比或减小微通道高度时,f Re减小,量纲1压降比增大;且微通道高度越小,微坑面积比对f Re的影响越显著。随抛物线形高度增加,压降比和滑移长度均线性减小,而f Re则线性增加。当微坑深度大于其宽度的40%时,压降比和滑移长度趋于定值。微坑形状对减阻效果的影响依次是燕尾形、矩形、梯形和三角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微通道 数值模拟 -界面 层流 微尺度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水溶胶气-液界面纳米胶粒成膜过程 被引量:3
3
作者 袁迅道 曾广赋 席时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916-920,共5页
采用胶体化学法制得稳定的SnO_2纳米粒子水溶胶.在LB膜槽内,用膜天平考察了溶胶在陈化和匀速压缩过程中,气—液界面表面压力的变化情况,并用布儒斯特角显微镜(BAM),直接观察了陈化过程中界面胶体粒子的自由密堆积成膜过程,和匀... 采用胶体化学法制得稳定的SnO_2纳米粒子水溶胶.在LB膜槽内,用膜天平考察了溶胶在陈化和匀速压缩过程中,气—液界面表面压力的变化情况,并用布儒斯特角显微镜(BAM),直接观察了陈化过程中界面胶体粒子的自由密堆积成膜过程,和匀速压缩过程中界面胶体粒子的压缩成膜过程,结果发现,新制(或刮净后)的溶胶表面处于亚稳态,而久置的溶胶表面处于稳定状态,并且溶胶气—液界面的纳米波粒,可通过陈化和压缩,密堆积成固态和类固态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 -界面 LB膜 BAM 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液交界面的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公式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昭 刘奉银 张国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47-153,共7页
在本构关系中如何确定有效应力是非饱和土力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将非饱和土简化为气、液、固三相及其交界面组成的集合体。基于热力学原理,在Helmholtz自由能中考虑力-水耦合特性,将各相及其交界面的质量、动量、能量、熵守恒方程及相... 在本构关系中如何确定有效应力是非饱和土力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将非饱和土简化为气、液、固三相及其交界面组成的集合体。基于热力学原理,在Helmholtz自由能中考虑力-水耦合特性,将各相及其交界面的质量、动量、能量、熵守恒方程及相应的限制条件与自由能函数的物质导数联立代入熵不等式,根据该不等式适用所有热力学状态的条件推导出考虑气-液交界面面积密度的有效应力公式,并在利用该公式确定有效应力参数时将气-液交界面的面积密度表示为基质吸力与饱和度的函数。最后,利用已有文献中3种土的多阶段减、增湿三轴剪切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有效应力参数表达式相较于已有文献表达式在描述干湿循环下有效应力参数与基质吸力关系时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有效应力 -界面 有效应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界面非担载SiO_2无机膜的仿生制备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一平 朱丽 +1 位作者 李韡 郭翠梨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5-179,共5页
利用有机大分子CTAB的自组装体为模板来调制正硅酸乙酯(TEOS)的水解缩聚,于气-液界面上制备出非担载的SiO2无机膜.对取膜时间进行了选择,考察了仿生制备SiO2膜过程中物料配比对成膜质量的影响,对其进行了优化。... 利用有机大分子CTAB的自组装体为模板来调制正硅酸乙酯(TEOS)的水解缩聚,于气-液界面上制备出非担载的SiO2无机膜.对取膜时间进行了选择,考察了仿生制备SiO2膜过程中物料配比对成膜质量的影响,对其进行了优化。由CTAB极性头基排列而成的六边形区域聚集于溶液表面,TEOS在其内部的水解缩聚及随后的层层复制过程形成了仿生合成膜的空间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合成 -界面 SIO2膜 无机膜 二氧化硅 CTAB 自组装 正硅酸乙酯 水解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嵌段共聚物在气-液界面的有序组装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刚 魏莉 +5 位作者 洪霞 汪大洋 杨文胜 刘凤岐 李铁津 白玉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37-940,共4页
将氢化的苯乙烯(PS)/丁二烯(PB)/苯乙烯(PS)三嵌段共聚物(SEBS)磺化,得到磺化的SEBS(S-SEBS),在水亚相上铺展了S-SEBS的Langmuir膜,研究其π-A特性.制备S-SEBS的 Langmuir-Blodgett(LB)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将氢化的苯乙烯(PS)/丁二烯(PB)/苯乙烯(PS)三嵌段共聚物(SEBS)磺化,得到磺化的SEBS(S-SEBS),在水亚相上铺展了S-SEBS的Langmuir膜,研究其π-A特性.制备S-SEBS的 Langmuir-Blodgett(LB)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表面形态进行了研究,并以芘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溶液和膜中S-SEBS聚集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S-SEBS在气-液界面可以形成由两亲性的纳米小球组装而成的有序的二维和三维的纳米结构.对纳米结构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嵌段共聚物 -界面 有序组装 S-SEBS LB膜 纳米结构 荧光探针 苯乙烯 丁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炔类脂衍生物在气-液界面的单分子膜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范翊 李亚军 +1 位作者 张立功 蒋大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3,共3页
研究了 1 0 ,1 2 二十五碳双炔酸与α D 吡喃甘露糖苷 1 N ( 3,6 ,9 三氧杂十一烷基 ) p 1 0 ,1 2 二十五碳双炔的混合物在不同 pH值及温度下的气 液界面的单分子膜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当 pH在 5 1 6~ 5 6 4之间 ,温度为 1 4... 研究了 1 0 ,1 2 二十五碳双炔酸与α D 吡喃甘露糖苷 1 N ( 3,6 ,9 三氧杂十一烷基 ) p 1 0 ,1 2 二十五碳双炔的混合物在不同 pH值及温度下的气 液界面的单分子膜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当 pH在 5 1 6~ 5 6 4之间 ,温度为 1 4℃时 ,薄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炔衍生物 单分子膜性能 -界面 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界面对亲水微通道减阻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任良 徐博 +1 位作者 严相毅 赵丰泽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6,共6页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和Shan-Chen多相流模型,模拟研究了气-液两相流体在具有疏水凹坑的亲水微通道中的流动减阻特性,重点研究了凹坑中滞留的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气-液界面的曲率对流动减阻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气-液界面随流体流动的变形...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和Shan-Chen多相流模型,模拟研究了气-液两相流体在具有疏水凹坑的亲水微通道中的流动减阻特性,重点研究了凹坑中滞留的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气-液界面的曲率对流动减阻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气-液界面随流体流动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液界面的曲率对流体流动有显著影响,当气-液界面曲率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显著地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而当气-液界面曲率超过某一临界值,反而增加了流动阻力,在流动过程中气-液界面的形状改变与毛细管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减阻 润湿性 格子BOLTZMAN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界面法制备二氧化锰/聚苯胺复合材料教学实验
9
作者 黄华波 白慧 +3 位作者 张旗 曾小平 刘玉兰 游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34,41,共5页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了气-液界面法制备二氧化锰/聚苯胺复合材料教学实验。基于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中聚苯胺和二氧化锰的化学组成与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纳米多孔结...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了气-液界面法制备二氧化锰/聚苯胺复合材料教学实验。基于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中聚苯胺和二氧化锰的化学组成与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纳米多孔结构,最后通过电池充放电测试验证了复合材料优异的质量比容量(>300 mAh/g)。教学实践表明,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团队合作、数据处理和总结思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复合材料 聚苯胺 二氧化锰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材料表面液—气界面的稳定性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27
10
作者 吕鹏宇 薛亚辉 段慧玲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9-225,共47页
超疏水表面功能材料在防污、流动减阻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其中液–气界面的稳定性是关系到该种材料性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微结构液–气界面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浸润状态转变过程,浸润状态恢复过程和气泡形态演化过程三个方面.在压强变化、... 超疏水表面功能材料在防污、流动减阻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其中液–气界面的稳定性是关系到该种材料性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微结构液–气界面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浸润状态转变过程,浸润状态恢复过程和气泡形态演化过程三个方面.在压强变化、气体扩散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液–气界面会发生失稳现象,并以不同的形态变化方式进行演化发展.该文首先总结了三类液–气界面稳定性问题.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液–气界面具有不同的位置和形状,体现出不同的稳定性.然后,分别针对液滴系统和水下浸没系统,考虑了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超疏水微结构液–气界面稳定性研究的主要进展,总结液–气界面的演化机制.最后,展望了该领域中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微结构表面 液-气界面 稳定性 演化规律 浸润状态转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界面表面活性剂单分子膜BAM图像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华 陈启斌 +1 位作者 刘洪来 胡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80,共5页
对界面上不同结构缺陷所引起的分子排列和取向进行了组合,建立了分子的取向模型,利用光传播的电磁场理论,模拟出了布儒斯特角显微镜(BAM)的理论图像,并将其与实验观察得到的BAM图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理论计算图像与实际BAM观察结果... 对界面上不同结构缺陷所引起的分子排列和取向进行了组合,建立了分子的取向模型,利用光传播的电磁场理论,模拟出了布儒斯特角显微镜(BAM)的理论图像,并将其与实验观察得到的BAM图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理论计算图像与实际BAM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复杂的BAM图案可由点缺陷和线缺陷组合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儒斯特角显微镜 单分子层 -界面 分子取向 分子聚集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烷基-癸基磺酸钠在气/液界面聚集行为: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贻建 周洪涛 +1 位作者 葛际江 徐桂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4-1222,共9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双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烷基-癸基磺酸钠(1-C_m-C_9-SO_3Na)在气/液界面的聚集行为。通过分析体系中各组分的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考察了m大小对其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的增大,表面活性剂的...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双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烷基-癸基磺酸钠(1-C_m-C_9-SO_3Na)在气/液界面的聚集行为。通过分析体系中各组分的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考察了m大小对其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的增大,表面活性剂的疏水性增强,疏水碳链的倾斜角也随之降低;m=4时,1-C_4-C_9-SO_3Na分子采用平躺的方式在界面上聚集,S-Na^+和S-S的相互作用最大,极性头基的水化能力最弱。通过模拟和实验对比得出,m增加到4个时,对该类双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的提高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1-烷基-癸基磺酸钠(1-Cm-C9-SO3Na) -界面 聚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球在乙醇/水混合分散介质悬浮液气-液界面自组装:快速组装单层胶粒晶体
13
作者 许亚威 仪桂云 +6 位作者 王晓冬 周利星 魏莹 曹建亮 孙广 陈泽华 孟哈日巴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组装单层聚苯乙烯(PS)胶粒晶体的方法。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比乙醇和水(乙水比K)作为分散介质的悬浮液气-液界面处,可快速自组装出单层PS胶粒晶体。研究表明,悬浮液中的PS微球在对流的带动下到达气-液界面,在两个PS微球... 本文提出了一种组装单层聚苯乙烯(PS)胶粒晶体的方法。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比乙醇和水(乙水比K)作为分散介质的悬浮液气-液界面处,可快速自组装出单层PS胶粒晶体。研究表明,悬浮液中的PS微球在对流的带动下到达气-液界面,在两个PS微球之间由弯液面产生的毛细管力推动下组装在一起,并形成组装核心。后续到达气-液界面的PS微球与组装核心持续组装,最终在悬浮液的气-液界面形成单层PS胶粒晶体。通过改变乙水比K,调整混合分散介质与到达气-液界面的PS微球之间的润湿性,进而改变组装推动力,最终实现单层PS晶体的组装。因此分散介质中的乙水比K是单层PS胶粒晶体形成的关键因素。PS微球的质量百分比浓度虽也可影响PS胶粒晶体薄膜的层数,但乙水比K<15∶1时,单纯降低浓度无法得到单层PS胶粒晶体。组装温度仅对晶体的质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PS胶粒晶体 -界面 自组装 润湿性 PS胶体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密封液-气分界面的参数及特性分析
14
作者 范祥位 《流体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18-22,共5页
符号A<sub>m</sub>、B<sub>m</sub>:富氏系数; C:密封间隙; e:波幅; h:液膜厚度; n:波数; P:压力; P<sub>?</sub>:密封压力; q:单位长度容积流量; Q<sub>rms</sub>:均方根流量; r:径... 符号A<sub>m</sub>、B<sub>m</sub>:富氏系数; C:密封间隙; e:波幅; h:液膜厚度; n:波数; P:压力; P<sub>?</sub>:密封压力; q:单位长度容积流量; Q<sub>rms</sub>:均方根流量; r:径向坐标; T:扭矩; W:载荷; α:泵送角度; γ:润湿角度; θ:角度坐标; μ:液体粘度; σ:表面张力; 一、前言环槽形结构组成的机械密封系统中,由于环槽的泵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参数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界面二元共沉积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SiO_2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昌平 刘俊康 +2 位作者 倪忠斌 陈明清 刘士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9-302,共4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粒径为229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以单分散PS微球和粒径为10nm的硅溶胶为原料,采用蒸发自组装法在气-液界面上二元共沉积,制备了大孔SiO2材料。结果表明,当SiO2体积分数为11%时,大孔SiO2材料呈现有序规整的FCC结...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粒径为229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以单分散PS微球和粒径为10nm的硅溶胶为原料,采用蒸发自组装法在气-液界面上二元共沉积,制备了大孔SiO2材料。结果表明,当SiO2体积分数为11%时,大孔SiO2材料呈现有序规整的FCC结构,其填充率为42%,收缩率仅为2%。低温N2吸附表明该材料在大孔孔壁上存在6.4nm左右的介孔,是一种具有大孔/介孔复合孔道结构的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三维有序大孔 二元共沉积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界面Q-态CdS的生长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志宇 宋经章 +1 位作者 顾建华 刘举正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50-152,共3页
通过对不同形成阶段气一液界面Langmuir膜诱导下的CdS粒子的研究,证实了气一液界面CdS粒子点→网→片→交叠的形成过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这种CdS粒子具有量子尺寸效应,相对于体相带隙蓝移0.15ev.
关键词 -界面 量子尺寸效应 半导体纳米粒子 可见吸收光谱 形成过程 半导体粒子 生长过程 带隙蓝移 谱分析 相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碳封存条件下CO_(2)-水界面特性及溶解传质规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树刚 张静非 +5 位作者 林海飞 包若羽 丁洋 白杨 周雨璇 朱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527,共15页
采空区CO_(2)封存作为解决煤炭行业碳排放难题的重要负碳技术储备,在采空区废弃资源二次利用、CO_(2)封存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原位界面张力测定仪开展了不同温压、地层水矿化度及阳离子溶液类型对CO_(2)地层水系统的界面张力... 采空区CO_(2)封存作为解决煤炭行业碳排放难题的重要负碳技术储备,在采空区废弃资源二次利用、CO_(2)封存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原位界面张力测定仪开展了不同温压、地层水矿化度及阳离子溶液类型对CO_(2)地层水系统的界面张力(IFT)影响规律实验,明晰了CO_(2)注入含水碎胀煤岩体中的气液界面扩散效应,并将基于统计缔合理论结合兰纳−琼斯势能模型的状态方程(SAFT-LJ状态方程)与密度梯度理论(DGT)结合预测了IFT理论值;利用自主研发的地质封存地化反应模拟实验平台对相同条件下的CO_(2)溶解性进行了探究实验,得到了采空区储层环境下CO_(2)溶解度变化特征,采用D-S模型计算了对应CO_(2)溶解度理论值。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一定时,采空区储层压力与IFT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储层温度升高,IFT相应增加,但变化幅度较小;温压条件一定时,矿化度与IFT存在正相关性,且在本实验范围内,低压、高温、高矿化度会促使IFT升高;CO_(2)−盐溶液之间的IFT呈现出随着阳离子价态升高而增大的现象(K^(+)<Na^(+)<Ca^(2+)<Mg^(2+));采空区储层压力与CO_(2)溶解度呈正相关关系,当温度为25℃、纯水条件下,压力由0.5 MPa增至2.5 MPa,对应CO_(2)溶解度由0.1627 mol/kg升至0.7141 mol/kg;CO_(2)溶解度随着温度与矿化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同质量分数下,一价阳离子溶液(NaCl、KCl)比二价阳离子溶液(CaCl_(2)、MgCl_(2))可溶解更多的CO_(2)。注入采空区中的游离相CO_(2)克服界面张力通过扩散溶解传质作用打破了采空区地层的地球化学平衡,通过明确环境温压条件、采空区水环境对IFT及CO_(2)溶解度的影响规律,阐明CO_(2)地层水气液界面效应及溶解传质机理,以期为采空区CO_(2)封存安全性及封存量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CO_(2)封存安全性 界面扩散-溶解 界面张力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正十六烷混合单分子层在空气-水界面上的二维相变化
18
作者 雷群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204-207,共4页
用椭圆偏振光仪测定了不同温度时由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和正十六烷构成的混合单分子层在空气-水界面上的椭圆率系数,证明该混合单分子层在高于正十六烷正常熔点6℃的温度时有一从凝聚相到扩展液相的二维相变化.对椭圆率系数进行了理论预... 用椭圆偏振光仪测定了不同温度时由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和正十六烷构成的混合单分子层在空气-水界面上的椭圆率系数,证明该混合单分子层在高于正十六烷正常熔点6℃的温度时有一从凝聚相到扩展液相的二维相变化.对椭圆率系数进行了理论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单分子层 二维相变化 -界面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椭圆偏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对玉米醇溶蛋白界面性质的影响
19
作者 刘兴丽 任晨辉 +3 位作者 申慧珊 王宏伟 张艳艳 张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5,共9页
为提高玉米醇溶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测定溶解度、蛋白质结构、表面疏水性、起泡性、乳化性、表面张力、表面膨胀模量等指标,探究了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rotein Glutaminase,PG)不同添加量(0、10、20、30、40、50 U/g)对玉米... 为提高玉米醇溶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测定溶解度、蛋白质结构、表面疏水性、起泡性、乳化性、表面张力、表面膨胀模量等指标,探究了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rotein Glutaminase,PG)不同添加量(0、10、20、30、40、50 U/g)对玉米醇溶蛋白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G添加量的增加,玉米醇溶蛋白的脱酰胺度逐渐升高,酶添加量为40 U/g时溶解度与对照组相比提升了504.38%。二级结构结果表明,PG使β-折叠相对含量减少,β-转角相对含量增加。内源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先减小后增加,其微观结构由块状变成了片状,形成了规则的三维网状结构。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酪氨酸残基峰强比(I_(850)/I_(830))增强,色氨酸残基峰强比(I_(760)/I_(1004))先降低后升高。此外,PG降低了玉米醇溶蛋白在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增强了其表面膨胀模量,显著(P<0.05)提升了其乳化与起泡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PG处理可以改变玉米醇溶蛋白的结构,改善其界面性质,提高功能特性,有利于玉米醇溶蛋白在食品工业中更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 玉米醇溶蛋白 界面性质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界面约束对爆炸作用下液体抛撒影响分析
20
作者 吴德义 《工程爆破》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采用高速摄影仪拍摄了不同界面约束条件液体抛撒的高速撮影图片,通过对这些图片的分析,得出了不同界面约束条件液体抛撒的最大速度、作用时间、半径、速度衰减系数以及液体抛撒的不对称性。依据不可压缩柱面流体界面运动、变化规律,在... 采用高速摄影仪拍摄了不同界面约束条件液体抛撒的高速撮影图片,通过对这些图片的分析,得出了不同界面约束条件液体抛撒的最大速度、作用时间、半径、速度衰减系数以及液体抛撒的不对称性。依据不可压缩柱面流体界面运动、变化规律,在分析了爆炸作用下液体抛撒初期界面初始扰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界面约束对扰动放大因子及界面稳定的影响。根据液体二次破碎理论,分析了不同界面约束条件对液体二次破碎的影响;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不同界面约束对液体抛撒的作用时间、半径以及速度衰减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界面约束 液-气界面运动 体破碎与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