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控液-固相变堵漏体系的研制及原位自生堵漏技术
1
作者 王家钦 杨燕洁 +3 位作者 赵诚 刘尚豪 暴丹 张鹏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2-588,共7页
裂缝性漏失是钻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目前技术瓶颈是传统桥接堵漏材料与漏失通道匹配度低,易重复性漏失。基于热固性树脂乳化及高温交联聚并原理,研制了温控液-固相变堵漏体系,可自适应进入不同开度裂缝,受漏层高温响应作用,在裂缝... 裂缝性漏失是钻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目前技术瓶颈是传统桥接堵漏材料与漏失通道匹配度低,易重复性漏失。基于热固性树脂乳化及高温交联聚并原理,研制了温控液-固相变堵漏体系,可自适应进入不同开度裂缝,受漏层高温响应作用,在裂缝中原位生成宽粒径分布的高强度堵漏颗粒。开展了原位自生堵漏颗粒的结构表征、力学性能、裂缝封堵性能测试等。结果表明,温控液-固相变堵漏体系中高分子树脂含量为37%,乳化剂含量为5.2%、分散剂含量为0.07%、交联剂含量为25.9%、蒸馏水含量为31.83%,该体系可在50~90℃漏层温度条件下原位生成0.1~5 mm宽粒径分布的堵漏颗粒。120℃老化后的堵漏颗粒60 MPa压力下D90降级率仅为0.4%,抗压强度高。仅用一套温控液-固相变堵漏体系能同时封堵1~5 mm开度裂缝,承压能力达到10 MPa,实现自适应封堵,有望解决未知裂缝开度的钻井液漏失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井漏 液-固相变 原位自生颗粒 抗压强度 自适应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冷水滴液-固相变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雁霞 桂业伟 +1 位作者 肖春华 李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3,共4页
采用非等温DSC法,对过冷条件下水滴的液-固相变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水滴结晶过程的速率常数、时间指数和Avrami指数。研究表明,降温速率对水的结晶行为影响较大。降温速率越大,则结晶速率越大,结晶峰温和结晶初始温度向低温方... 采用非等温DSC法,对过冷条件下水滴的液-固相变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水滴结晶过程的速率常数、时间指数和Avrami指数。研究表明,降温速率对水的结晶行为影响较大。降温速率越大,则结晶速率越大,结晶峰温和结晶初始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结晶的完善程度相对越差。在-40℃~0℃温度范围,水滴的结晶以异相成核的三维球晶方式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过冷水滴 液-固相变 DSC法 结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激光诱导CCD探测器铝层金属液-固相变时间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祥杰 康华超 +2 位作者 于海龙 张银福 高勋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8-903,共6页
从理论仿真计算方面开展了脉冲激光诱导CCD探测器铝层金属温升变化的液-固相变时间特性研究。通过傅里叶热传导方程计算仿真了纳秒激光诱导CCD探测器铝层金属材料的温升曲线,获得了铝层金属材料液-固相变起始时刻和液-固相变时间长度随... 从理论仿真计算方面开展了脉冲激光诱导CCD探测器铝层金属温升变化的液-固相变时间特性研究。通过傅里叶热传导方程计算仿真了纳秒激光诱导CCD探测器铝层金属材料的温升曲线,获得了铝层金属材料液-固相变起始时刻和液-固相变时间长度随激光脉冲峰值功率和激光入射角度的变化规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入射激光脉冲峰值功率增加,激光诱导CCD探测器铝层表面的最高温度逐渐升高,铝层材料的液-固相变起始时刻往后延迟,且液-固相变时间长度增加;随激光入射角度的增大,铝层表面的最高温度逐渐降低,液-固相变起始时刻不断前移,而液-固相变时间长度逐渐变短。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脉冲峰值功率密度和激光入射角对激光诱导CCD探测器的液-固相变时间特性有重要影响,对揭示纳秒激光诱导CCD探测器的热损伤机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辐照 液-固相变 CCD探测器 激光入射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液化后液-固相变机理的单元试验与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倪雪倩 叶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2,共7页
液化后砂土流动是一个涉及液相向固相转化的过程。针对目前常规三轴加载模式在进行松砂液化后性质研究中存在局限性的现状,提出应力与应变控制相结合的加载方法,获取初始液化状态,开展液化后松散土体流态化性质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引入... 液化后砂土流动是一个涉及液相向固相转化的过程。针对目前常规三轴加载模式在进行松砂液化后性质研究中存在局限性的现状,提出应力与应变控制相结合的加载方法,获取初始液化状态,开展液化后松散土体流态化性质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引入液-固相变参数,耦合流体本构与固体本构关系,建立可统一描述液化后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经验模型,实现不同密实度条件下砂土液化后液-固相变转化全过程力学行为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后砂土 液-固相变 三轴试验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相粒子相变及微观传热对喷管内两相流动换热的影响规律研究
5
作者 卢昱皓 轩梓灏 +3 位作者 沈法权 胡成卓 方文振 陶文铨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9-536,共8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燃气中氧化铝凝相粒子与环境间的传热及凝固过程影响了喷管两相流动换热过程。构建了凝相粒子的微观传热模型—粒子与环境间的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及液-固相变模型,并将粒子微观传热模型与喷管内一维两相非平衡流动模...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燃气中氧化铝凝相粒子与环境间的传热及凝固过程影响了喷管两相流动换热过程。构建了凝相粒子的微观传热模型—粒子与环境间的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及液-固相变模型,并将粒子微观传热模型与喷管内一维两相非平衡流动模型进行耦合计算,获得了考虑凝相粒子相变及微观传热对喷管内非平衡两相流动传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Drake模型计算喷管内粒子与环境间对流换热的精度最高,对于粒子而言辐射传热远小于对流传热,占比仅为0.041%。考虑粒子液-固相变时,计算得到的气相和凝相粒子出口温度显著高于不考虑相变的,而出口速度则略为升高。当喷管入口温度为3000 K时,与无相变的结果相比较,气相和凝固粒子的出口温度分别高出25.5%和26.7%,而出口速度则分别高出1.2%和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管 流动 液-固相变模型 对流换热 辐射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