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湍流液-固流中大颗粒的相对速度 被引量:5
1
作者 路展民 杨秀芝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7,共9页
通过量纲分析和实验测量,对于垂直、局部均匀的湍流稀态液一固流中,大颗粒的相对速度,建立了无量纲参数表达式.用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表达式中无量纲参数的幂次及有关系数.实验中用激光多普勒分相测量技术,分别测出流... 通过量纲分析和实验测量,对于垂直、局部均匀的湍流稀态液一固流中,大颗粒的相对速度,建立了无量纲参数表达式.用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表达式中无量纲参数的幂次及有关系数.实验中用激光多普勒分相测量技术,分别测出流体和颗粒的时均速度结果表明,大颗粒相对速度强烈依赖于流体雷诺数,当流体雷诺数较高时,其幂次渐近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流 相对速度 颗粒 激光多普勒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液-固流动沸腾系统混沌时间序列的遗传算法全局建模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明言 杨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0-535,共6页
与系统的平均特性建模研究相比,系统的时间序列建模工作更富挑战性,也更具有意义.最近的研究表明,汽-液-固三相流动沸腾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具有混沌特征,因此,本文从非线性视角出发,开展系统物理量的时间序列建模研究.根据实验测得的反映... 与系统的平均特性建模研究相比,系统的时间序列建模工作更富挑战性,也更具有意义.最近的研究表明,汽-液-固三相流动沸腾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具有混沌特征,因此,本文从非线性视角出发,开展系统物理量的时间序列建模研究.根据实验测得的反映系统非线性演化信息的汽-液-固三相流动沸腾系统的壁温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全局建模方法,建立了描述该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时间序列迭代形式的数学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全局建模方法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汽-液-固三相流动沸腾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流 沸腾 非线性 建模 遗传算法 传热 蒸发器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舱内气-液-固多相流晃荡运动数值模拟
3
作者 卢莉莉 朱仁庆 +3 位作者 方译彩 夏志平 窦朋 纪仁玮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0,共10页
应用多相流理论,建立了液舱内气-液-固多相流晃荡运动计算模型。其中气-液两相流体作为连续相,采用欧拉方法描述其运动,应用流体体积(VOF)法捕捉气-液交界面即自由液面运动;固体颗粒处理为离散相,由拉格朗日法描述其运动。应用计算流体... 应用多相流理论,建立了液舱内气-液-固多相流晃荡运动计算模型。其中气-液两相流体作为连续相,采用欧拉方法描述其运动,应用流体体积(VOF)法捕捉气-液交界面即自由液面运动;固体颗粒处理为离散相,由拉格朗日法描述其运动。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CFD-DEM)耦合方法,数值计算两相流体和固体颗粒的相互耦合运动。以气-水-冰颗粒多相流为例,借助STAR-CCM+软件平台,计算分析了舱内冰颗粒对液舱晃荡特性的影响。首先通过模拟经典案例单个球颗粒从空气落到水中的过程,验证了CFD-DEM方法的有效性。其次,对纯水液舱晃荡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公开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气-液两相流体晃荡数值方法可行性。然后通过对不同体积分数下气-水-冰颗粒多相流晃荡引起的舱壁压强及自由液面运动幅值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气-液-固多相流的晃荡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冰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液面波动幅值随之减小,说明浮动颗粒对液舱晃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晃荡 --多相 VOF法 CFD-DEM耦合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液-固循环流化床蒸发器颗粒磨损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洁 刘明言 马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9-1223,1241,共6页
在不同循环流量和固含率条件下,通过1~2个月的操作运行实验,得到了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内聚乙烯颗粒的磨损产物,分析了三相流化床的固含率和循环流量等条件对颗粒磨损速率、磨损粉体的直径和多分散度的影响,并探讨了颗粒磨损... 在不同循环流量和固含率条件下,通过1~2个月的操作运行实验,得到了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内聚乙烯颗粒的磨损产物,分析了三相流化床的固含率和循环流量等条件对颗粒磨损速率、磨损粉体的直径和多分散度的影响,并探讨了颗粒磨损的机理。结果表明:磨损产物的粒径呈现三峰对数-正态分布,具有混合磨损机理特征;颗粒的磨损速率随固含率的减小和循环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较低固含率条件下,循环流量对颗粒的磨损速率影响较大;磨损速率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磨损粉体的粒径随固含率、循环流量、磨损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磨损颗粒的多分散度随固含率和循环流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流 化床 蒸发器 体颗粒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气-液-固三相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姗 王发展 +3 位作者 王博 王欣 吴振 王哲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了研究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内叶轮转速对浮选动力学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k -ε湍流模型和雷诺时均方程,对有效容积为20 m3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内部气-液-固三相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3种粒度、3种转速... 为了研究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内叶轮转速对浮选动力学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k -ε湍流模型和雷诺时均方程,对有效容积为20 m3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内部气-液-固三相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3种粒度、3种转速所组成的9组模型的三相流体在浮选槽内的速度以及湍流强度的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浮选机叶轮转速在147~196 r/min区间时,液面的湍流强度保持稳定,且该范围内浮选机性能较优。试验结果与模拟预测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所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式 浮选机 --三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喷射床流动特性研究
6
作者 朱家骅 夏素兰 +2 位作者 曹丽淑 胡新辉 石炎福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74-77,88,共5页
模型实验研究证明带中心导向管的气-液-固三相喷射床操作稳定,床内液固相具有连续稳定的轴向内循环运动,并可由操作参数求得循环流速为该技术运用于湿法冶金等液固相反应具有能耗低、效率高。
关键词 --三相 体动力学 喷射床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液─固流中颗粒抑制湍流的行为和条件 被引量:5
7
作者 路展民 刘清泉 +1 位作者 刘大有 杨秀芝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用激光多普勒分相测量方法,考察了水平含颗粒水流的主流区,亚毫米颗粒对水流湍流有抑制行为,湍流削弱程度与颗粒浓度、流动发展长度、水流雷诺数等因素有关.按照不出现尾涡脱落和至少能响应一部分大尺度涡的运动这两个基本条件,分... 用激光多普勒分相测量方法,考察了水平含颗粒水流的主流区,亚毫米颗粒对水流湍流有抑制行为,湍流削弱程度与颗粒浓度、流动发展长度、水流雷诺数等因素有关.按照不出现尾涡脱落和至少能响应一部分大尺度涡的运动这两个基本条件,分析了湍流抑制与有关参量的依赖性.结果表明,流动尺度和颗粒尺寸之比,对于颗粒消耗而不增生湍流起着最主要的作用.在一定的水流雷诺数下,只要这一比值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流 抑制 激光测速法 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盐度影响的深水水合物地层钻井井筒流动规律
8
作者 郭庆丰 蔡骁 +3 位作者 刘伟 张景田 张鑫 门明磊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7,共9页
水合物分解的气-液-固多相流动问题是深水水合物地层钻井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考虑钻进过程中井筒内的多相流动、传热和水合物分解三者之间相互耦合关系,建立了考虑海水盐度影响的含水合物相变气-液-固多相非等温瞬态流动模型。采用室内... 水合物分解的气-液-固多相流动问题是深水水合物地层钻井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考虑钻进过程中井筒内的多相流动、传热和水合物分解三者之间相互耦合关系,建立了考虑海水盐度影响的含水合物相变气-液-固多相非等温瞬态流动模型。采用室内试验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案例井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海水盐度的增加,井筒内水合物分解区域和分解速率逐渐增大。同时,海水盐度越高,钻井过程中井底压力降低的幅度越大,井口气体含量也越高。井口回压和注入流体温度可以有效控制井筒内水合物的分解量。为了保证井口安全,降低水合物分解速率,井口回压应大于4.5 MPa。当入口流体温度在15~30℃范围内时,海水盐度应控制在0.8%~1.9%之间,这将保证井口最大气相体积分数小于10%。研究结果可为深水水合物的开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地层 --三相 海水盐度 水合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浆气化炉洗涤室内气体穿越液池过程颗粒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晅 李铁 +1 位作者 蔡杰 袁竹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5-21,共7页
水煤浆气化炉洗涤室内含固态渣的合成气在穿越液池的过程中得到了洗涤净化。研究气化炉洗涤室内颗粒的运动及其分布规律,对提高合成气的洗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将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直接模拟蒙特卡洛方法相结合,在Euler-Lagrangian框架... 水煤浆气化炉洗涤室内含固态渣的合成气在穿越液池的过程中得到了洗涤净化。研究气化炉洗涤室内颗粒的运动及其分布规律,对提高合成气的洗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将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直接模拟蒙特卡洛方法相结合,在Euler-Lagrangian框架下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气化炉洗涤室内的气液固三相流动进行了模拟计算。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运行工况、不同粒径颗粒以及不同颗粒级配下的颗粒数密度分布特性。研究表明:沿洗涤室高度方向颗粒数密度分布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洗涤室液池内颗粒数密度分布存在波动形式;大粒径颗粒在液池中易于沉降,对其具有较好的洗涤分离效果。而小粒径颗粒的沉降性较差,易产生悬浮;颗粒级配的改变对洗涤室液池内颗粒数密度分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炉 洗涤室 --三相 数密度 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平衡卷扬式垂直升船机液压动态调平下的纵倾稳定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阳 石端伟 +2 位作者 肖童 程熊豪 周吉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8-763,830,共7页
针对全平衡卷扬式垂直升船机在液压动态调平下的纵倾稳定性问题,对承船厢的纵倾稳定性、钢丝绳临界吊点中心距的计算、各子系统的稳定特性及响应快速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承船厢耦合系统纵倾稳定特性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浅水晃动子系... 针对全平衡卷扬式垂直升船机在液压动态调平下的纵倾稳定性问题,对承船厢的纵倾稳定性、钢丝绳临界吊点中心距的计算、各子系统的稳定特性及响应快速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承船厢耦合系统纵倾稳定特性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浅水晃动子系统、液压调平子系统、主提升机械子系统与承船厢结构子系统相互耦合的机-液-固-流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变步长龙格库塔法对耦合系统进行了位移响应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龙格库塔法计算的临界吊点中心距与李雅普诺夫运动稳定性判据得到的结果接近,误差小于4%;各子系统中最容易失稳的是浅水晃动子系统;响应调整至稳态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液压调平子系统、承船厢结构子系统、主提升机械子系统与浅水晃动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平衡卷扬式垂直升船机 纵倾稳定性 压动态调平 临界吊点中心距 龙格库塔法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流化床传热模型与计算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明言 孙冰峰 林瑞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了增强对汽(气)-液-固三相流传热过程的基础理解,并为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三相流化床传热模型与计算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各种传热计算式和机理模型中,无因次准数关联式的预测精确度最高;建立反映传热机... 为了增强对汽(气)-液-固三相流传热过程的基础理解,并为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三相流化床传热模型与计算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各种传热计算式和机理模型中,无因次准数关联式的预测精确度最高;建立反映传热机理的模型与计算式,开展多相流非线性研究和传热数值模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气)--三相 化床 沸腾传热 机理模型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嘴角度对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塔内流动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少华 马文娥 王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0-594,628,共6页
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CFB-FGD)是一种国际上新兴起的用于锅炉尾部烟气、先进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由于建立脱硫实验台成本较高,为了改进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喷嘴布置角度所造成的脱硫塔内区域不均匀气流场,本文采用拟均相模型对脱硫塔内... 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CFB-FGD)是一种国际上新兴起的用于锅炉尾部烟气、先进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由于建立脱硫实验台成本较高,为了改进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喷嘴布置角度所造成的脱硫塔内区域不均匀气流场,本文采用拟均相模型对脱硫塔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讨论了喷嘴布置角度(-30°、0°和30°)对脱硫塔内气液固三相流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3种喷嘴布置角度下,喷嘴呈-30°布置时,脱硫塔内的流场不均匀性降低,脱硫剂颗粒体积分数分布较均匀,有利于气液固三相的混合,有利于脱硫塔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角度 循环化床 脱硫塔 --三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异速桨在丙烯淤浆反应釜中的流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裕凡 王修纲 +1 位作者 麦永懿 曹育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49,68,共6页
针对丙烯聚合反应过程,设计了一种同轴异速桨,基于CFD对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12 m^3反应釜模型,采用多重参考系方法MRF、Mixture多相流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搅拌过程,获得了反应3个阶段釜内流体的速度场及浓度场。结果表... 针对丙烯聚合反应过程,设计了一种同轴异速桨,基于CFD对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12 m^3反应釜模型,采用多重参考系方法MRF、Mixture多相流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搅拌过程,获得了反应3个阶段釜内流体的速度场及浓度场。结果表明:同轴异速桨可以使釜内流体轴向和径向都有着很好的交换;其在反应的各个阶段都能使流体得到很好的混合;桨的转速对混合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反应的进行,应逐渐增加折叶桨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体力学(CFD) -淤浆 同轴异速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phase flow of submarine gas hydrate pipe transport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立 徐海良 杨放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650-3656,共7页
In the hydraulic transporting process of cutter-suction mining natural gas hydrate, when the temperature-pressure equilibrium of gas hydrate is broken, gas hydrates dissociate into gas. As a result, solid-liquid two-p... In the hydraulic transporting process of cutter-suction mining natural gas hydrate, when the temperature-pressure equilibrium of gas hydrate is broken, gas hydrates dissociate into gas. As a result,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hydrate and water) transforms into gas-solid-liquid three-phase flow(methane, hydrate and water) inside the pipeline. The Euler model and CFD-PBM model were used to simulate gas-solid-liquid three-phase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s and solid phase gradually accumulate to the center of the pipe. Flow velocity decreases from center to boundary of the pipe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two models reveals that the flow state simulated by CFD-PBM model is more uniform than that simulated by Euler model, and the main behavior of the bubble is small bubbles coalescence to large one.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values of flow velocity and gas fraction in CFD-PBM model agree with experimental data better than those in Euler model. The proposed PBM model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way to estimate three-phase flow state of transporting gas hydrate within the submarine pipe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hydrate pipe transport three-phase flow Euler model CFD-PBM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R-CCM+的圆形循环水养殖池进水管布设位置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佳俊 朱放 +4 位作者 姚榕 桂福坤 刘博 张泽坤 冯德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44-251,共8页
为探究圆形循环水养殖池进水管布设位置对池内的流场分布以及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物排出的影响。该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采用STAR-CCM+软件系统地模拟进水管在常见布设角度(θ=0°、45... 为探究圆形循环水养殖池进水管布设位置对池内的流场分布以及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物排出的影响。该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采用STAR-CCM+软件系统地模拟进水管在常见布设角度(θ=0°、45°),不同布设位置(d=0、1/8 r、1/4 r、3/8 r、1/2 r,d为射流管与池壁的距离,r为养殖池半径)工况下,养殖池内的流场分布特性和固体颗粒物的运动特性,并以固体颗粒物的排出率为主要性能指标,对进水管布设位置进行优化分析。监测了距离池底2、16.5、31 cm(底层、中层、顶层)水层的流场分布特性并利用固-液-气三相流模型详细地模拟了固体颗粒物在养殖池内的运动和汇集过程。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0 min下,进水管设置位置明显影响固体颗粒物的排出率,θ=0°时,当布设距离设置为d=0时,固体颗粒物的排出率最低,其余布设距离工况下,排出率均较高(>90%)且相差不大,在d=3/8 r时取得最大值95.0%;θ=45°时,当布设距离设置为d=1/2 r时,固体颗粒物的排出率最低,其余布设距离工况下,排出率均较高(>90%)且相差不大,在d=0时取得最大值94.3%。因此当进水管布设角度θ=0°时,建议不要贴近养殖池边壁;当进水管布设角度θ=45°时,建议距离养殖池边壁不要超过半径的1/2。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工厂化圆形循环水养殖池的进水管布设距离提供参考,提升循环水养殖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颗粒物 --气三相模型 排出率 圆形养殖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flow in centrifugal slurry pump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波 汪西力 +1 位作者 LIU Hui 徐海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008-3016,共9页
Based on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sliding grid technique,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3-D) unsteady turbulence of full passage in slurry pump was simulated by means of Fluent software. The effects of... Based on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sliding grid technique,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3-D) unsteady turbulence of full passage in slurry pump was simulated by means of Fluent software. The effects of unsteady flow characteristics on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pump performance were researched under design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locking effect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low in pump, and the fluctuation of flow velocity and pressure is obvious, particularly near the volute tongue, at the position of small sections of volute and within diffuser. Clocking effect has a more influence on liquid-phase than on solid-phase, and the wake-jet structure of relative velocity of solid-phase is less obvious than liquid-phase near the volute tongue and the impeller passage outlet. The fluctuation of relative velocity of solid-phase flow is 7.6% smaller than liquid-phase flow at the impeller outlet on circular path. Head and radial forces of the impeller are 8.1% and 85.7% of fluctu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for turbulence, improving efficient, reducing the hydraulic losses and wear. Finally, fiel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operation and wear of slurry p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rry pump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unsteady flow 3-D full passage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suction capacity in seabed natural gas hydrate by cutter-suction exploitation 被引量:2
17
作者 XU Hai-liang KONG Wei-yang HU Wen-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883-2895,共13页
The mathematical and simulation models of working head in the deep-sea working environment were built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cutter-suction flow,cutter-head rotating speed,cutting depth and suction port position on... The mathematical and simulation models of working head in the deep-sea working environment were built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cutter-suction flow,cutter-head rotating speed,cutting depth and suction port position on the cutter-suction capacity.The efficiency of the cutter-suction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solid-phas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flow field,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flow field and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solid-phase concentr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cutter-suction flow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utter-suction efficiency when it is less than1000m3/h.However,when it is more than1000m3/h,it is helpless.When the cutter-head rotate speed is within the range of10–25r/min,the cutter-suction efficiency stabilizes at about95%.While the speed is greater than25r/min,the cutter-suction efficiency decreases sharp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utter-head rotate speed.With the increase of cutting depth,the cutter-suction efficiency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remains stable and finally decreases.The cutter-suction efficiency remains at about94%when the suction port position deviation ranges from0°to30°,but it has a sharply reduction when the deviation angle is more than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bed natural gas hydrate working head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cutter-suction capacity influencing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article-induced pressure loss in solid–liquid lifting pipe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跃文 朱小军 +1 位作者 孙志强 唐达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2114-2120,共7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induced pressure loss in the solid–liquid lifting pipe,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200 mm diameter lifting pipe.Simulation manganese nodules with ...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induced pressure loss in the solid–liquid lifting pipe,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200 mm diameter lifting pipe.Simulation manganese nodules with five different mean diameters of10 mm,20 mm,30 mm,40 mm and 50 mm were used,both in isolation and a combination in equal fraction by mass.The flow velocities in the lifting pipe ranged from 0.12 m/s to 1.61 m/s,and the mass of particles employed was 10 kg for each particle diameter.Three regimes,wavy bed,partly fluidization,and fully fluidization,were observed over the flow velocity.The solid–liquid pressure drop data were measured by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er,and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the solid particles wa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olutions of the pressure loss due to solid particles are relevant to the solid–liquid flow regimes,and they are distinctly influenced by fluid velocity and particle s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ting pipe pressure loss simulation manganese nodules flow regim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直径和浓度对水斗式水轮机转轮的磨损特性 被引量:20
19
作者 葛新峰 孙洁 +6 位作者 李阳 张雷 邓朝钟 王金亮 高飞 丁铭泉 郑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025-5033,共9页
含沙水流会对高水头水斗式水轮机转轮造成磨损,影响机组检修和高效安全运行。文采用流体体积模型(volume of fluid,VOF)、SST k-w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DPM)对含沙水流进行了固–液–气三相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 含沙水流会对高水头水斗式水轮机转轮造成磨损,影响机组检修和高效安全运行。文采用流体体积模型(volume of fluid,VOF)、SST k-w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DPM)对含沙水流进行了固–液–气三相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泥沙颗粒的直径、浓度与斗叶内表面磨损量、磨损位置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射流能量的传递,水膜的高压力区逐渐从缺口后移到斗叶根部;分水刃和缺口位置是最容易受到泥沙磨损的部位,与现场电站转轮水斗磨损位置一致;泥沙直径、浓度的增加与磨损率呈正相关;小颗粒泥沙更易对靠近斗叶根部的出水边造成磨损,而大颗粒泥沙更易对靠近分水刃的进水边造成磨损。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水斗式水轮机的制造加工、维护检修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斗式水轮机 泥沙磨损 SST k-w湍模型 -–气三相 非定常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内湿颗粒空气输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双科 徐旭常 +1 位作者 王光谦 高桥弘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8,共5页
固体物料采用浆体管道输送的情况下 ,本文提出了一种节约管道输送用水的湿颗粒空气输送方法。用管径为 2 5 4mm和 30mm ,粒径为 0 99mm、1 9mm和 2 9mm的安山岩碎石 ,分别进行了输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湿颗粒空气输送的压降 ,与相... 固体物料采用浆体管道输送的情况下 ,本文提出了一种节约管道输送用水的湿颗粒空气输送方法。用管径为 2 5 4mm和 30mm ,粒径为 0 99mm、1 9mm和 2 9mm的安山岩碎石 ,分别进行了输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湿颗粒空气输送的压降 ,与相同输送情况下固体物料水力输送压降相比 ,压降降低程度显著。同时 ,通过沉积界限速度的测定 ,确定了湿颗粒空气输送速度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颗粒 空气输送 沉积界限速度 压降 --三相 水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