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芯片和RT-PCR法在转移性肺癌EGFR突变检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刚 师怡 +2 位作者 何诚 王晓江 郑雄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通过液相芯片法和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性,探讨适用于临床转移性肺癌患者EGFR基因的突变检测法。方法收集47例转移性肺癌患者锁骨上肿物细针穿刺吸取物,经反复离心后取沉淀细胞行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Multimer染... 目的通过液相芯片法和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性,探讨适用于临床转移性肺癌患者EGFR基因的突变检测法。方法收集47例转移性肺癌患者锁骨上肿物细针穿刺吸取物,经反复离心后取沉淀细胞行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Multimer染色,利用液相芯片法和RT-PCR法检测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的热点突变并进行分析。结果47例转移性肺癌患者中15例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1.9%,其中6例为外显子19缺失突变,9例为外显子21点突变。两种方法对EGFR外显子19和21的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锁骨上吸取肿物可作为转移性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标本,且突变类型主要为外显子21点突变。液相芯片法和RT-PCR法均可作为转移性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转移性 EGFR基因 液相芯片法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序法及液相芯片杂交法对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的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齐淑贞 王千秋 +7 位作者 谈玉 沈艳 李波 陈淑丽 程刚 秦红友 尤志学 周兵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方法在临床标本应用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用PCR方法对尖锐湿疣及宫颈细胞内瘤变组织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测序法及液相芯片杂交法(luminex法)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在单型感染中测序法较...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方法在临床标本应用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用PCR方法对尖锐湿疣及宫颈细胞内瘤变组织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测序法及液相芯片杂交法(luminex法)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在单型感染中测序法较为准确,而在多型感染中luminex法占一定优势。结论测序法结合luminex法可以运用在HPV感染标本中的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宫颈癌 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测序 液相芯片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芯片法调查广州腹泻病原体分布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林丽娟 彭雅冰 +3 位作者 罗欣 陈满君 邓间开 余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724-3727,共4页
目的:了解引起腹泻病原体种类随季节、年龄的分布,病原体种类与症状、实验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2015年腹泻者粪便326例,使用液相悬浮芯片法检测15种病原体。结果:诺如病毒GⅠ/GⅡ型(15.6%,51/326)、A组轮状病毒(14.4%,47/326... 目的:了解引起腹泻病原体种类随季节、年龄的分布,病原体种类与症状、实验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2015年腹泻者粪便326例,使用液相悬浮芯片法检测15种病原体。结果:诺如病毒GⅠ/GⅡ型(15.6%,51/326)、A组轮状病毒(14.4%,47/326)和弯曲菌(12.6%,41/326)检出最多。寄生虫20例(6.13%),合并感染51例(15.6%)。秋冬季以A组轮状病毒(13.2%,43/326)、诺如病毒GⅡ型(9.8%,32/326)、弯曲菌(9.5%,31/326)为主。儿童(<14岁)A组轮状病毒(11.9%,39/326)常见,病原检出率较成人高。病毒与细菌感染引起隐血(P<0.001)、白细胞升高(P<0.001)、呕吐(P<0.01)比率有差异。结论:研究提供了腹泻病原体种类随季节、年龄分布的情况;细菌性与病毒性腹泻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病原分布 液相悬浮芯片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患者EGFR突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杰 刘畅 +3 位作者 钟殿胜 徐东波 宁超 马晴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218,共7页
背景与目的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有良好反应。与检测EGFR突变的分子水... 背景与目的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有良好反应。与检测EGFR突变的分子水平手段相比,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价格低廉,操作简便、迅速,易开展。本研究旨在探索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突变的准确性。方法选取97例NSCLC患者的手术或组织活检标本行EGFR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染色阳性标本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继续接受液相芯片检测验证是否存在突变;新收集40例被证实为EGFR突变的手术标本接受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免疫组化法检出突变灵敏度。结果97例NSCLC标本,17例染色阳性,染色阳性标本好发于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中,其染色阳性标本中,76.9%实际存在突变。40例EGFR突变标本中,免疫组化法检出突变的灵敏度为40%。结论免疫组化法染色评分为强阳性的标本结果准确,但该方法灵敏度不甚理想,不同研究者所得结果差异较大,临床推广是否可行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突变 免疫组化 液相芯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快速血清分型策略的应用
5
作者 崔明全 李霆 +3 位作者 张纯萍 程敏 赵琪 王鹤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建立一种对临床沙门菌株进行快速血清分型的策略,本研究尝试将玻片凝集法和液相芯片法进行联合应用。首先利用玻片凝集法对467株动物源沙门菌进行鉴定,然后对不能直接利用玻片凝集法鉴定血清型的沙门菌采用液相芯片法进行补充鉴定。... 为建立一种对临床沙门菌株进行快速血清分型的策略,本研究尝试将玻片凝集法和液相芯片法进行联合应用。首先利用玻片凝集法对467株动物源沙门菌进行鉴定,然后对不能直接利用玻片凝集法鉴定血清型的沙门菌采用液相芯片法进行补充鉴定。结果显示,利用玻片凝集法可以直接检测409株沙门菌的O抗原和H抗原,包含49种血清型;结合液相芯片法在1 d内完成了其余58株沙门菌的O抗原和H抗原单因子的鉴定,共涉及10种血清型。结果表明,玻片凝集法具有快速鉴定O抗原优势,液相芯片法具有快速鉴定H抗原优势,2种方法结合应用的策略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沙门菌血清分型的目的,可作为沙门菌血清型快速鉴定方案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血清分型 玻片凝集 液相芯片法 快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