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速溶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分析
1
作者 赵春杰 王春燕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8期68-71,77,共5页
目前,丙烯酰胺是公认的主要引起神经毒性物质,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及高温加工的咖啡豆等中均可产生。向速溶咖啡样本中添加13C3标记的丙稀酰胺内标溶液,用水作提取溶剂,通过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液质联用法进行测定。根据基... 目前,丙烯酰胺是公认的主要引起神经毒性物质,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及高温加工的咖啡豆等中均可产生。向速溶咖啡样本中添加13C3标记的丙稀酰胺内标溶液,用水作提取溶剂,通过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液质联用法进行测定。根据基质的干扰和丙烯酰胺的极性,对流动相配比及柱效进行优选,最终确定选用C8型色谱柱和初始流动相水项占比大,增加石墨化碳净化降低基质干扰。方法定量限为10μg/kg,回收率为94.2%~103.5%,精密度为2.41%~2.79%,相关系数为0.999 6。该方法净化处理样品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重现性好,可达到对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测定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速溶咖啡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四土汤的抗炎机制
2
作者 郭奥奥 周贤 +5 位作者 何丽姗 田代志 李娟 胡俊杰 陈新 刘松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10,共13页
目的:探讨四土汤中的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四土汤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预测四土汤抗炎作用机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 目的:探讨四土汤中的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四土汤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预测四土汤抗炎作用机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结合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验证数据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核心靶点与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进一步制备角叉菜胶致炎大鼠模型进行结果验证。结果:UPLC-Q-TOF-MS共鉴定出85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蒽醌类和酚酸类等。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四土汤能够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大黄素、落新妇苷等活性成分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症靶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Toll-like)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3种活性成分与10个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均<-5 kcal/mol。GEO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核心靶点在3个炎症疾病数据集中均具有较高的ROC值。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四土汤给药组大鼠足肿胀度显著性降低(P<0.05),足跖皮下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足肿胀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显著性降低(P<0.05),IL-10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四土汤的抗炎药理活性,并揭示了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全面阐释四土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物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土汤 抗炎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药效物质基础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数据挖掘 大鼠足肿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福红’李冷藏期间初生代谢物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炎娟 叶新福 +1 位作者 方智振 周丹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0-140,共11页
为探究‘福红’李冷藏过程中初生代谢物组成及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3个冷藏阶段果肉初生代谢谱。将‘福红’李置于4℃贮藏,分别于0、30 d和60 d采集果肉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定性分析... 为探究‘福红’李冷藏过程中初生代谢物组成及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3个冷藏阶段果肉初生代谢谱。将‘福红’李置于4℃贮藏,分别于0、30 d和60 d采集果肉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定性分析,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从‘福红’李果肉中共检测出糖类、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和核苷酸等573种代谢物。不同冷藏期间‘福红’李果肉代谢物差异显著,其中,30 d vs 0 d存在95种差异代谢物,60 d vs 30 d存在99种差异代谢物,60 d vs 0 d存在173种差异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福红’李冷藏期间亚油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丙酸代谢、硫代谢、嘌呤代谢、核苷酸代谢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等主要代谢通路差异显著。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冷藏期间‘福红’李果肉初生代谢物变化规律,可为‘福红’李果实品质评价与采后贮藏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红’李 冷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初生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饲料中庆大霉素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安志新 冯玉超 +3 位作者 樊霞 王石 肖志明 索德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99-2709,共11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饲料中庆大霉素含量的方法。采用5%三氯乙酸提取液提取饲料样品,用PCX固相萃取柱净化,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以2 mmol/L甲酸铵-0.1%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饲料中庆大霉素含量的方法。采用5%三氯乙酸提取液提取饲料样品,用PCX固相萃取柱净化,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以2 mmol/L甲酸铵-0.1%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Agilent SB-Aq色谱柱分离。庆大霉素含量在1.0~100.0 mg/L线性关系良好(R 2>0.995);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mg/kg,定量限为0.1 mg/kg;庆大霉素在3个添加水平(1.0、10.0、100.0 mg/kg)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1.5%~123.6%,相对标准偏差<15%。该方法易于使用,预处理简单,适用于测定饲料中的庆大霉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液相-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葡萄籽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多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进发 刁娟娟 +2 位作者 陈章浩 高霜 常军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03-312,共10页
该研究应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葡萄籽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并建立葡萄籽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首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采集葡萄籽提取物的质谱数据,根据UNIFI软... 该研究应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葡萄籽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并建立葡萄籽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首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采集葡萄籽提取物的质谱数据,根据UNIFI软件自建数据库匹配的结果,结合对照品保留时间、特征碎片离子及相关文献确认,从葡萄籽提取物中共鉴别出20个化学成分,包括7个多酚类、1个三萜类,1个黄酮醇类、1个不饱和脂肪酸类、1个多羟基茋类、3个酚酸类、6个氨基酸类。另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定量测定了葡萄籽提取物中4种有效成分(儿茶素、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原花青素C1),其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102.6%,RSD为1.6%~3.1%。该研究结果为葡萄籽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为其质量评价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化学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检测新鲜银耳中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 被引量:6
6
作者 夏宝林 杨娜 +2 位作者 殷晶晶 汪仕韬 张维益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采用同位素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稳定地检测新鲜银耳中米酵菌酸与异米酵菌酸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自制的混合内标工作液后,用含3%乙酸的正己烷振荡提取,经Oasis MAX柱富集净化,利用Waters Acquity U... 采用同位素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稳定地检测新鲜银耳中米酵菌酸与异米酵菌酸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自制的混合内标工作液后,用含3%乙酸的正己烷振荡提取,经Oasis MAX柱富集净化,利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柱(50 mm×2.1 mm,1.7μm)进行分离,以乙腈-含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扫描,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米酵菌酸与异米酵菌酸在1~100 ng/m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的平方(r^(2))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5和0.5μg/kg。在0.5、5、50μg/kg 3个浓度加标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2%~107.3%,相对标准偏差为2.2%~5.7%。该法准确、灵敏、快速,适用于新鲜银耳中米酵菌酸与异米酵菌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同位素内标 米酵菌酸 异米酵菌酸 新鲜银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黄花菜不同器官萜类代谢物差异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吕虹瑞 武珍珍 +2 位作者 洪沙沙 贾慧敏 郭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9-307,共9页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传统的食药同源植物。萜类化合物是黄花菜的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为了了解黄花菜根、茎、叶、花各器官中的优势萜类代谢物,该研究利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传统的食药同源植物。萜类化合物是黄花菜的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为了了解黄花菜根、茎、叶、花各器官中的优势萜类代谢物,该研究利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的广靶代谢组学对黄花菜4个器官的萜类代谢物进行分析。共鉴定出萜类物质43种,其中单萜7种、二萜18种、三萜16种、三萜皂苷2种,各占总萜类数的16.2%、41.9%、37.2%、4.7%。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质谱数据可靠,不同器官间的萜类物质积累量差异明显。根中的优势代谢物为异海松二烯酮、海松二烯酮、松香酸、scutebarbolide C、异海松酸;茎中的优势代谢物为3,9-二羟基-13(14)-半日花烯-16,15-内酯、9,19-环羊毛甾-24-烯-3-醇(环阿尔廷醇);叶中的优势代谢物为viteagnusin A、对映-3β-乙酰氧基异海松-15-烯-8β-醇;花中的优势代谢物为牡荆内酯、7-O-coumaroyl-loganic acid。该研究详细列举了黄花菜所有萜类化合物在根、茎、叶、花中的相对含量,为黄花菜各器官萜类化合物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对食品工业和医疗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器官 萜类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广靶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步测定茶叶中43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圣亮 王兴龙 任一平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1期26-28,共3页
基于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前处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测定茶叶中43种农药残留的方法。茶叶样本粉碎处理后,经纯水浸泡,1%甲酸乙腈(V/V)溶液提取,QuEChERS前处理净化后上机测试。43种农药在相... 基于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前处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测定茶叶中43种农药残留的方法。茶叶样本粉碎处理后,经纯水浸泡,1%甲酸乙腈(V/V)溶液提取,QuEChERS前处理净化后上机测试。43种农药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为0.3~3.0μg/kg,定量限为1.0~10μg/kg;3个添标水平分别是10、100、500μg/kg,43种化合物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1.7~114.3%,其中相对标准偏差RSD值范围为2.2~10.9%。该方法具有预处理简便、准确度和灵敏度相对较高,同时具有良好方法重复性等特点,能够满足日常茶叶中多农残同步测试分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串联质谱 QUECHERS 农药残留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代立勤 樊雯娟 +3 位作者 刘其玲 郭辉 吕伯龙 于耀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276-277,共2页
介绍了液质联用技术,总结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初级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在初级农产品毒素残留检测的应用技术,以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初级农产品 检测 毒素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与分子网络的成分检测方法在植物性饲料添加剂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瑶瑶 高品一 +1 位作者 李丹琦 刘学贵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943-6952,共10页
在“饲料禁抗”的时代,研究安全高效、无残留的新型植物性饲料添加剂对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植物提取物因具有资源丰富、生物功效多样、绿色安全及易于吸收等优势,已成为饲料添加剂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其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一直是饲料... 在“饲料禁抗”的时代,研究安全高效、无残留的新型植物性饲料添加剂对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植物提取物因具有资源丰富、生物功效多样、绿色安全及易于吸收等优势,已成为饲料添加剂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其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一直是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建立的技术问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结合分子网络(MN)在植物提取物成分检测方面具有精密度高、可视化程度强等特色。本文综述了近年来LC-MS/MS技术结合MN在植物提取物成分定性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旨在为饲用植物提取物的成分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分子网络 植物提取物 饲料添加剂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畜禽肉中四类兽药残留 被引量:17
11
作者 曹慧 陈小珍 +3 位作者 朱岩 李祖光 汪丽娜 张晓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2-214,共13页
建立了畜禽肉中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和青霉素类兽药的同位素稀释-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V(Na2EDTA-Mcllvaine)∶V(乙腈)=7∶3的混合溶液提取,氮吹后经MCX小柱净化,Waters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 建立了畜禽肉中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和青霉素类兽药的同位素稀释-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V(Na2EDTA-Mcllvaine)∶V(乙腈)=7∶3的混合溶液提取,氮吹后经MCX小柱净化,Waters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在5~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4类药物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的检出限在0.5~2.0μg/kg之间,定量限在2.0~6.5μg/kg之间。添加10、50、100μg/kg 3个浓度水平,4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在70.0%~130.9%之间,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3%~9.86%之间。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试,并采用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证分析,通过多级质谱的精确质量数测定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准确定性分析。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畜禽肉中多类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 MS) 兽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牛奶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9
12
作者 曹慧 陈小珍 +3 位作者 朱岩 李祖光 祝颖 郑军科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牛奶中的羟氨苄青霉素、青霉素V、氨苄青霉素、苯咪青霉素、甲氧苯青霉素、青霉素G、苯咪青霉素、邻氯青霉素、乙氧萘青霉素和双氯青霉素药物残留.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提取... 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牛奶中的羟氨苄青霉素、青霉素V、氨苄青霉素、苯咪青霉素、甲氧苯青霉素、青霉素G、苯咪青霉素、邻氯青霉素、乙氧萘青霉素和双氯青霉素药物残留.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提取液用磷酸缓冲液稀释后,经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净化,通过Waters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10 mmol/L乙酸铵(pH 4.5)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10种青霉素药物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的定量限在0.1~10.0μg/kg之间.在低、中、高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10种青霉素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2.0%~110%,相对标准偏差在1.83%~9.33%之间.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牛奶中的青霉素类药物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 牛奶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人体血浆中硫酸吲哚酚及硫酸对甲酚含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永华 革丽亚 +3 位作者 朱庆 毛翔 万严建 黄常刚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246,共4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人体血浆中硫酸吲哚酚(IS)和硫酸对甲酚(p-CS)。血浆加入内标(p-CS-d7和IS-d4)后用乙腈稀释10倍,经涡旋、沉淀及离心后取上清液,再将上清液用超纯水稀释10倍。经Waters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人体血浆中硫酸吲哚酚(IS)和硫酸对甲酚(p-CS)。血浆加入内标(p-CS-d7和IS-d4)后用乙腈稀释10倍,经涡旋、沉淀及离心后取上清液,再将上清液用超纯水稀释10倍。经Waters UPLC~? HSS T3色谱柱(100×2.1mm,1.8μm)分离,以甲醇-5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内标法定量。p-CS和IS在5.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1.0、5.0和10.0μg/mL 3个加标浓度水平下,p-CS和IS的回收率在95.3%~98.5%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应用于分析23位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中p-CS和IS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吲哚酚 硫酸对甲酚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人体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研究禁用物质氢氯噻嗪在人尿中的代谢情况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艳华 闫宽 董颖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0,73,共5页
目的: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口服利尿剂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后,尿样中药物原形、其代谢物氯噻嗪(Chlorothiazide)和降解产物4-氨基-6-氯-1,3苯二磺酰氯(4-Amino-6-chlorobenzene-1,3-disulphonamide)的代谢规律... 目的: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口服利尿剂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后,尿样中药物原形、其代谢物氯噻嗪(Chlorothiazide)和降解产物4-氨基-6-氯-1,3苯二磺酰氯(4-Amino-6-chlorobenzene-1,3-disulphonamide)的代谢规律和检测窗口期。方法:选取男女各1名年龄为26岁和27岁的健康志愿者,进行氢氯噻嗪人体受试实验,收集服药前的空白尿和服药后3天内的所有尿样,以及之后14天的晨尿。尿样经同等体积的5%醋酸铅水溶液沉淀蛋白质后,上清液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直接进行检测。结果:氢氯噻嗪、氯噻嗪和4-氨基-6-氯-1,3苯二磺酰氯的检测限分别为2.5、1和5 ng/ml;定量限分别为10、3和15 ng/ml;3种药物在低、中和高3个浓度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准确度均介于88%至110%之间;平均基质效应在75%-120%范围内。对受试者的尿样进行分析后,发现氢氯噻嗪原形的检测窗口期为7天,代谢物氯噻嗪的检测窗口期为3天,降解产物ACB的检出时间为13天。结论:该检测方法对氢氯噻嗪原形、其代谢物氯噻嗪和降解产物ACB具有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和重现性好等特点。与之前的文献相比,3种禁用物质的检测窗口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串联质谱 人体受试 氢氯噻嗪 代谢曲线 兴奋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展及在兽药行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雷 刘琪 王树槐 《中国兽药杂志》 2007年第9期34-37,共4页
介绍了目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构成、分类情况以及在兽药行业上的应用和前景展望。
关键词 液相-串联质谱 原理 构成 分类 兽药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易可可 谢洁 +8 位作者 江游 黄泽建 龚晓云 翟睿 乔晓婷 刘梅英 戴新华 方向 时国庆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4-816,I0006,共14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优点。近年来随着仪器灵敏度的提高,LC-MS/MS在常规临床检验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并在疾病早期预防和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LC-MS/MS在新生儿...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优点。近年来随着仪器灵敏度的提高,LC-MS/MS在常规临床检验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并在疾病早期预防和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LC-MS/MS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维生素D检测、内分泌激素检测、肽类和蛋白质定量分析等临床检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未来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串联质谱(LC-MS/MS) 临床检验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大蒜中10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静 张顺 +4 位作者 蔡挺 曹慧 刘鹏 荀凯 乐元洁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9-166,共8页
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大蒜中10种农药多残留的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500 mg)除水后,用N-丙基乙二胺(PSA,500 mg)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_(18),500 mg)净化,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 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大蒜中10种农药多残留的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500 mg)除水后,用N-丙基乙二胺(PSA,500 mg)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_(18),500 mg)净化,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Waters _(18)色谱柱分离,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10种农药的检出限在0.020~0.800μg·kg^(-1),定量限在0.067~2.670μg·kg^(-1)。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在73.4%~109.0%,相对标准偏差在1.2%~9.8%。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同时测定大蒜中10种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农药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饲料中氯苯那敏和溴苯那敏含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管鑫 索德成 +4 位作者 肖志明 王石 冯玉超 梁英 樊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097-8107,共11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饲料中氯苯那敏和溴苯那敏含量的方法。饲料样品用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经混合型阳离子固相萃取柱(MCX)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以0.1%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饲料中氯苯那敏和溴苯那敏含量的方法。饲料样品用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经混合型阳离子固相萃取柱(MCX)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以0.1%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C_(18)色谱柱分离。通过使用不同饲料制备基质添加标准曲线,氯苯那敏和溴苯那敏含量在1.0-100.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0);方法检出限为0.3μg/kg,定量限为1.0μg/kg;氯苯那敏和溴苯那敏在3个添加水平(1.0、10.0、100.0μg/kg)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5.8%-108.4%,相对标准偏差(RSD,n=6)<15%。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饲料中氯苯那敏和溴苯那敏含量的同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液相-串联质谱 氯苯那敏 溴苯那敏 同步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秀娟 李好雨 +1 位作者 郭林 赵晓璐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运用稳定同位素双甲基化标记技术、固定相金属离子螯合层析(IMAC)技术并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仙台病毒感染引起的宿主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变化。实验发现定量的4 289个磷酸化肽段有~20%的蛋白质磷酸化位点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运用稳定同位素双甲基化标记技术、固定相金属离子螯合层析(IMAC)技术并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仙台病毒感染引起的宿主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变化。实验发现定量的4 289个磷酸化肽段有~20%的蛋白质磷酸化位点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哺乳动物雷帕毒素靶蛋白(mTOR)通路和剪接体(Spliceosome)通路可能参与宿主细胞对病毒的应答;通过对显著变化磷酸化肽段进行基序分析,发现了9个代表性的磷酸化修饰位点基序。本研究方法对于深入解析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 固定相金属离子螯合层析 液相-串联质谱 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快速测定果梅中化学成分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梦秋 王星晨 +4 位作者 杨兰香 岳婧怡 王瑞 曹侃 程旺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60-264,271,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果梅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测定。采用ZORBAX SB-C18(3.0 mm×100 mm,3.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含体积分数0.2%甲酸)(A)和乙腈(含体积分数0.2%甲酸)(B),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柱温30℃,流速为0.2 m/min...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果梅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测定。采用ZORBAX SB-C18(3.0 mm×100 mm,3.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含体积分数0.2%甲酸)(A)和乙腈(含体积分数0.2%甲酸)(B),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柱温30℃,流速为0.2 m/min,进样量为1μL。从果梅中成功测定了16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10种有机酸、4种黄酮类、5-羟甲基糠醛和苦杏仁苷。该文成功快速测定了果梅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果梅的药效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梅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