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非枝晶A-356合金半固态触变成形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平 路贵民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电子拉伸机 ,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的A35 6合金半固态浆料的组织 ,重熔加热的合金组织 ,经触变成形及固溶时效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 ,触变成形并经热处理后的A35 6合金 ,析出相为Al3 Si,... 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电子拉伸机 ,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的A35 6合金半固态浆料的组织 ,重熔加热的合金组织 ,经触变成形及固溶时效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 ,触变成形并经热处理后的A35 6合金 ,析出相为Al3 Si,AlSi等化合物 ,其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经触变成形得到的汽车用轴瓦盖毛坯 ,其σb 值达到 2 81 2MPa ,δ5达到 13 8% ,此结果为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非枝晶A35 6合金触变成形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6合金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非枝晶 触变成形 重熔 组织 性能 浆料半固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112合金的二次加热 被引量:4
2
作者 路贵民 任栖锋 +1 位作者 董杰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93-795,共3页
用电阻炉恒温加热的方法对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的 112合金进行了二次加热试验· 结果表明 ,由于铝合金黑度小 ,吸热慢 ,热导率大 ,传热快 ,在加热过程中 ,试样内部温度分布均匀 ,最大温差不超过 3℃ ,且加热速度快 ,在炉温为 70 ... 用电阻炉恒温加热的方法对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的 112合金进行了二次加热试验· 结果表明 ,由于铝合金黑度小 ,吸热慢 ,热导率大 ,传热快 ,在加热过程中 ,试样内部温度分布均匀 ,最大温差不超过 3℃ ,且加热速度快 ,在炉温为 70 0 ,740 ,80 0℃时 ,分别加热 2 1,18,15min后铸锭即可达到半固态状态 ,恢复良好的触变性 ,得到均匀、细小、球化的组织 ,完全适于半固态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2合金 半固态金属加工 AL合金 二次加热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组织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7075铝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 被引量:3
3
作者 路贵民 董杰 +1 位作者 石路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生产的 70 75铝合金半固态浆料二次加热时组织的演变和主要合金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 ,液相线铸造 70 75铝合金在相同加热温度下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 ,晶粒尺寸与球化倾向增大 ;在相同保温时间下 ,随着加... 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生产的 70 75铝合金半固态浆料二次加热时组织的演变和主要合金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 ,液相线铸造 70 75铝合金在相同加热温度下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 ,晶粒尺寸与球化倾向增大 ;在相同保温时间下 ,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 ,晶粒尺寸与球化倾向也增加·加热温度 5 80℃左右 ,保温时间在 15~ 30min之间 ,和加热温度 6 0 0℃左右 ,保温时间在 5~ 15min之间 ,可以将半连续铸造锭坯中的蔷薇状和近球状组织转化为球形晶粒 ,晶粒的平均直径范围为 4 0~ 5 5 μm ,完全适合于半固态加工·液相线铸造 70 75铝合金二次加热组织中 ,主要合金元素Mg分布比较均匀 ,Cu在晶界处偏集严重 ,Zn在晶界偏聚较小·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液相线铸造 70 75铝合金在二次加热过程中组织演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加工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7075铝合金 二次加热 半固态浆料 微观组织 球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6铝合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杰 路贵民 +1 位作者 任栖峰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条件对 35 6铝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合金熔体在常规铸造温度 (72 0℃ )下浇注获得的锭坯边部和中心部位的组织都是粗大的枝晶 ,极不均匀 ;在略高于液相线温度 (6 2 5℃ )保温 30min后的铸造组织边部是... 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条件对 35 6铝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合金熔体在常规铸造温度 (72 0℃ )下浇注获得的锭坯边部和中心部位的组织都是粗大的枝晶 ,极不均匀 ;在略高于液相线温度 (6 2 5℃ )保温 30min后的铸造组织边部是细小枝晶组织 ,中心部位是均匀的近球形晶粒组织 ;在液相线温度 (6 15℃ )保温后进行半连续铸造获得的锭坯中心和边部组织均是均匀、细小的近球形组织 ,晶粒的平均等积圆直径为 2 5~ 35 μm ,平均圆度为 1.75~ 2 ·另外 ,一次冷却强度的降低、二次冷却强度的增大和铸造速度的减小有利于均匀、细小的近球形组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356铝合金 合金组织 半固态成形 半固态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过程中A390合金初生硅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娜 周志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95-1900,共6页
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A390合金坯料,对铸锭显微组织进行金相观察,采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计算晶粒尺寸,研究浇注温度从高于液相线(650℃)100℃至10℃范围内变化对A390合金初生硅尺寸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近液相线半... 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A390合金坯料,对铸锭显微组织进行金相观察,采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计算晶粒尺寸,研究浇注温度从高于液相线(650℃)100℃至10℃范围内变化对A390合金初生硅尺寸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时,较低的浇注温度以及较均匀的温度场有利于均匀形核,同时减小熔体中Si的浓度梯度,从而消除Si原子聚集成团的条件,抑制初生硅的生长;因此,仅控制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的工艺参数即可改善A390合金半固态坯料中初生硅尺寸形貌,这是制备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坯料的简单、可行、高效和低成本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90合金 初生硅 半固态成形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AZ91D镁合金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新建 乐启炽 崔建忠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出具有球状和蔷薇状晶粒的AZ91D合金坯料 .考察了铸造速度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以及对铸锭边部和中心组织差异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随铸造速度的增加 ,铸锭逐渐趋向枝晶化 ,边部和中心组织差异经历了由... 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出具有球状和蔷薇状晶粒的AZ91D合金坯料 .考察了铸造速度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以及对铸锭边部和中心组织差异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随铸造速度的增加 ,铸锭逐渐趋向枝晶化 ,边部和中心组织差异经历了由小到大 ,再由大到小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AZ91D镁合金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A356铝合金二次加热合金组织与工艺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平 路贵民 崔建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2-74,共3页
采用电子显微镜及图象分析仪,研究了液相线铸造A356铝合金在二次加热过程中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在固液两相区内,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α相的生长和球化的速度变快。二次加热最佳工艺制度为590℃下保温10min,此时,晶粒平均等级圆直径为3... 采用电子显微镜及图象分析仪,研究了液相线铸造A356铝合金在二次加热过程中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在固液两相区内,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α相的生长和球化的速度变快。二次加热最佳工艺制度为590℃下保温10min,此时,晶粒平均等级圆直径为38.5μm,晶粒平均圆度为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组织 A356合金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二次加热 等轴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Si-Cu合金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组织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娜 周志敏 +1 位作者 路贵民 赵大志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5-139,155,共6页
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了Al-1.2Mg-0.8Si-0.4Cu合金半固态锭坯,研究了浇注温度和铸造速度对锭坯微观组织的影响.合金熔体在750℃下浇注,组织不均匀,边部是细小的晶粒,1/2半径和中心部位是粗大的枝晶,最小晶粒直径25μm,最大晶... 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了Al-1.2Mg-0.8Si-0.4Cu合金半固态锭坯,研究了浇注温度和铸造速度对锭坯微观组织的影响.合金熔体在750℃下浇注,组织不均匀,边部是细小的晶粒,1/2半径和中心部位是粗大的枝晶,最小晶粒直径25μm,最大晶粒直径达220μm;660℃保温后浇注,可以获得适合半固态加工的均匀、细小的近球形组织,锭坯中心和边部组织差异小,平均晶粒尺寸为36.5μm;铸造速度达150 mm/min时有利于均匀、细小的近球形组织形成.结果表明,对于Al-1.2Mg-0.8Si-0.4Cu铝合金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可以获得理想的半固态浆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半固态浆料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7075铝合金的热处理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路贵民 董维国 +1 位作者 任栖锋 崔建忠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22-225,共4页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是一种先进的半固态浆制备方法 ,本文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70 75Al合金触变成形后的热处理工艺 .结果表明 ,固溶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是显著的 ,时效时间对合金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固溶与时效处理对合金...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是一种先进的半固态浆制备方法 ,本文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70 75Al合金触变成形后的热处理工艺 .结果表明 ,固溶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是显著的 ,时效时间对合金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固溶与时效处理对合金的强化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适当延长固溶与时效时间能有效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 ,70 75合金经 4 75℃ ,1 2h固溶淬火 ,1 4 0℃ ,2 2h时效之后 ,抗拉强度为 4 74 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7075铝合金 热处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7075铝合金触变成型力的工程法求解
10
作者 王平 路贵民 崔建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261-264,共4页
采用工程法和近似塑性条件dσr=dσz,并将接触面假设为混合摩擦条件 ,对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获得的70 75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触变成型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在变形的开始阶段 ,成型力为 32kN ;在变形的终了阶段 ,成型力为 6 6 7.0 ... 采用工程法和近似塑性条件dσr=dσz,并将接触面假设为混合摩擦条件 ,对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获得的70 75铝合金半固态浆料的触变成型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在变形的开始阶段 ,成型力为 32kN ;在变形的终了阶段 ,成型力为 6 6 7.0 9kN ,与实测结果 72 1kN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金属 近似塑性条件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触变成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_7Mg合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合金组织
11
作者 王平 秦克 +1 位作者 路贵民 崔建忠 《黄金学报》 200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采用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研究了AlSi7Mg铝合金的铸造显微组织.在液相线温度下半连续铸造AlSi7Mg铝合金铸造组织为均匀、细小的近等轴晶组织,晶粒平均等级圆直径为34.5μm,最小直径为5.8μm,最大直径为92μm.晶粒平均圆度为1.88,最小圆度... 采用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研究了AlSi7Mg铝合金的铸造显微组织.在液相线温度下半连续铸造AlSi7Mg铝合金铸造组织为均匀、细小的近等轴晶组织,晶粒平均等级圆直径为34.5μm,最小直径为5.8μm,最大直径为92μm.晶粒平均圆度为1.88,最小圆度为1.18,最大圆度为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半固态浆料 等轴晶 铝合金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液相线铸造过程中近球形α相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娜 周志敏 路贵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为从理论上弄清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过程中铝合金半固态组织形成的基本规律和机制,研究了浇注温度、铸造速度和冷却强度等工艺参数对6061合金初生α相演变的影响,根据金相检测和多尺度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了近球形α相的形成机理.实验发... 为从理论上弄清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过程中铝合金半固态组织形成的基本规律和机制,研究了浇注温度、铸造速度和冷却强度等工艺参数对6061合金初生α相演变的影响,根据金相检测和多尺度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了近球形α相的形成机理.实验发现,在浇注温度为657℃、铸造速度为150 mm/min、冷却水流量为0.05 m3/min时可获得具有细小、分布均匀的近球形初生α相的6061半固态合金.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表明:晶粒周围浓度场的叠加将提高固/液界面的稳定性和晶粒在各个方向上生长的均匀性,促进近球形初生α相的形成;铸造工艺参数通过影响熔体内的形核率和长大速率决定最终的微观组织形貌特征;控制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工艺参数可使熔体中的形核和长大过程达到合理匹配,从而获得优质的半固态浆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成形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初生Α相 多尺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56合金近液相线法铸造坯料及重熔加热组织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平 韦春营 +1 位作者 李晓峰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52-1255,共4页
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了A356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并利用电阻炉加热,采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近液相线铸造A356铝合金在二次加热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A356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组织呈均匀、细小的蔷薇状分布;在585℃加热,保温10~15... 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了A356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并利用电阻炉加热,采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近液相线铸造A356铝合金在二次加热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A356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组织呈均匀、细小的蔷薇状分布;在585℃加热,保温10~15 min,可获得半固态加工所需的触变性组织.而且,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共同影响着二次加热组织的演变过程.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α相的生长和球化的速度变快,保温时间越长,晶粒球化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6合金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重熔 球化度 半固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Al合金LSC铸锭二次加热中的液固相体积分数 被引量:8
14
作者 路贵民 任栖锋 +1 位作者 董杰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76-879,共4页
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的 70 75Al合金坯料在二次加热过程中液固相比的变化 ,分别用电阻法、热涵法测定出不同温度下 70 75Al合金的液相体积分数 ,并与图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 60 0℃左右 ,电阻法与用热涵法、图像... 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的 70 75Al合金坯料在二次加热过程中液固相比的变化 ,分别用电阻法、热涵法测定出不同温度下 70 75Al合金的液相体积分数 ,并与图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 60 0℃左右 ,电阻法与用热涵法、图像法所测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正确反映了加热过程中合金的液固相变化规律·用电阻法能方便有效地测定二次加热过程中半固态 70 75Al合金的液固相比 ,具有实时性强的优点 ,在 60 0~ 62 0℃时 ,70 75Al合金液固相比为 3 0 %~ 5 0 % ,完全适于合金的半固态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Al合金 LSC 铸锭 二次加热 固相体积分数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铝合金 电阻法 热涵法 液相 液相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凝固过程中晶粒尺寸和形貌演变的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志敏 王娜 +1 位作者 李勇 管曙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48-1251,共4页
利用合金凝固热力学原理,考虑形核和长大因素,建立了预测晶粒尺寸的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6061铝合金的晶粒大小进行了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吻合.在所计算的几个条件中,最大误差小于7μm.通过对凝固过程中液固界面法... 利用合金凝固热力学原理,考虑形核和长大因素,建立了预测晶粒尺寸的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6061铝合金的晶粒大小进行了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吻合.在所计算的几个条件中,最大误差小于7μm.通过对凝固过程中液固界面法向生长的扰动分析,得出球形晶粒周边主导波长及对应于一定波数的临界晶粒直径表达式.利用此关系可以很好地解释球晶生长及其向一定形貌的枝晶转变的条件及机理;对于分析凝固组织中不同形貌晶粒的形成及演化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半固态合金组织性能预测及其制备工艺优化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成形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微观组织预测 晶粒尺寸 晶粒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7MgBe合金半固态坯料制备及其触变成形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大志 路贵民 +1 位作者 王平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5-338,共4页
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AlSi7MgBe合金半固态坯料,研究制坯工艺以及二次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半固态浆料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组织与性能分析对AlSi7MgBe合金的半固态触变成形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lSi7MgBe合金采用近液... 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AlSi7MgBe合金半固态坯料,研究制坯工艺以及二次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半固态浆料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组织与性能分析对AlSi7MgBe合金的半固态触变成形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lSi7MgBe合金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坯料具有均匀、细小的蔷薇状组织.当二次加热温度为595℃,保温15 min时,能够得到适合于进行半固态触变成形的球化组织.对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AlSi7MgBe合金坯料进行半固态触变成形,可以获得轮廓清晰、组织致密的成形件,成形件的组织与性能得到改善,与液态模锻工艺相比,硬度提高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AlSi7MgBe合金 二次加热 半固态 触变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触变力的上限解
17
作者 王平 路贵民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5-458,共4页
采用上界理论解法 ,求解半固态A35 6铝合金触变成形力·假定变形体为质点连续分布的刚 塑性材料 ,设定连续函数速度场 ,将变形区分为圆盘和圆环两个塑性区、一个圆环刚性区等三个区 ,计算结果表明 ,触变成形力为 82 2 98kN ,与实... 采用上界理论解法 ,求解半固态A35 6铝合金触变成形力·假定变形体为质点连续分布的刚 塑性材料 ,设定连续函数速度场 ,将变形区分为圆盘和圆环两个塑性区、一个圆环刚性区等三个区 ,计算结果表明 ,触变成形力为 82 2 98kN ,与实测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拟合良好 ;变形力与变形区的尺寸有很大关系 ,当侧壁及下部圆盘愈厚时 ,变形力愈小 ;反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触变力 上限解 金属半固态成形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A356铝合金 上界理论解法 连续函数速度场 触变成形力 半固态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