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脱硫的液相氧化还原新工艺 被引量:5
1
作者 龙晓达 马卫 +1 位作者 刘芳燕 胡茵茵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前,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工艺大多用于低压天然气的直接处理,用于高压气体脱硫时会造成严重发泡和堵塞等问题,而且能耗颇高。由:去国IFP和LGI联合开发的液相氧化还原新工艺sulfintHP能够直接处理压力高达约8 MPa的天然气,并对流量、H2S含... 目前,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工艺大多用于低压天然气的直接处理,用于高压气体脱硫时会造成严重发泡和堵塞等问题,而且能耗颇高。由:去国IFP和LGI联合开发的液相氧化还原新工艺sulfintHP能够直接处理压力高达约8 MPa的天然气,并对流量、H2S含量以及重烃含量的变化表现出较高适应性和可靠性。该工艺已在工业条件下操作的中试装置上运转6000 h以上。文中将详细介绍和评述Sulfint HP的工艺流程和中试及技术经济比较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脱硫 液相氧化还原 新工艺 天然气 高压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OP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工艺核心反应器热量衡算方法探析
2
作者 吴宇 宋彬 +2 位作者 李映年 刘蔷 张春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5,共4页
利用化工数据手册中收录的物性数据,采用常用的化工计算公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形成了一种可对CT-LOP液相氧化还原工艺核心反应器进行热量衡算的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现有天然气净化装置的设计参数进行对比,数据吻合度... 利用化工数据手册中收录的物性数据,采用常用的化工计算公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形成了一种可对CT-LOP液相氧化还原工艺核心反应器进行热量衡算的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现有天然气净化装置的设计参数进行对比,数据吻合度较好。该方法可为新建CT-LOP液相氧化还原工业装置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OP 液相氧化还原 脱硫 天然气 物料衡算 热量衡算 焓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铁法液相氧化还原CT15系列脱硫剂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伍 何金龙 +1 位作者 黄韵弘 叶茂昌 《石油科技论坛》 2016年第S1期234-236,260,共4页
针对潜硫量不大、酸气波动较大的气体脱硫和硫回收问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研制性能优良的降解抑制剂,开发出CT15系列络合铁脱硫溶剂,在国内首次形成了络合铁法液相氧化还原CT15脱硫溶液体系、配套分析方法及工业脱硫装置和工艺条... 针对潜硫量不大、酸气波动较大的气体脱硫和硫回收问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研制性能优良的降解抑制剂,开发出CT15系列络合铁脱硫溶剂,在国内首次形成了络合铁法液相氧化还原CT15脱硫溶液体系、配套分析方法及工业脱硫装置和工艺条件的配套技术。该技术突破以往络合铁法脱硫工艺中存在的化学品消耗过高和硫磺堵塞管线的关键脱硫后硫化氢含量小于10mg/L,硫回收率达99.9%以上,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在中等潜硫量的天然气脱硫、贫酸气硫回收和炼油厂尾气达标中得到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铁 液相氧化还原 脱硫溶剂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铜基配位的新型氧化还原脱硫溶剂开发
4
作者 王南伟 王雪凝 +5 位作者 刘东 戴攀 薛靖文 陈鸿元 陈焰洪 邱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目的针对适用于中、小规模含硫井口气脱硫的Lo-cat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工艺,改善传统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剂存在的稳定性差、硫容量低、产物易堵塞设备等问题,进一步研发出更加绿色高效的湿法氧化还原脱硫剂体系。方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N,N-... 目的针对适用于中、小规模含硫井口气脱硫的Lo-cat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工艺,改善传统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剂存在的稳定性差、硫容量低、产物易堵塞设备等问题,进一步研发出更加绿色高效的湿法氧化还原脱硫剂体系。方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和水的混合物作为溶剂,加入氯化铜和螯合剂制备出绿色高效的铜基湿法氧化还原脱硫剂,对该脱硫剂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测定,开展脱硫实验,以考查不同种类的螯合剂、铜离子与螯合剂比例、温度、水含量及H2S气体流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同时考查了吸收、再生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和pH的变化规律及脱硫剂的重复脱硫性能。结果所研发的脱硫剂在60℃以下可稳定工作,最佳脱硫温度为40℃,在30 mL DMF+10 mL水所构成的脱硫溶液中,加入2 g CuCl2和2 g胺类螯合剂组成的脱硫剂具有相对较高的脱硫效果,硫容高达14.83 g/L。结论所研发的脱硫剂可在高效吸收H2S的同时得到较高的硫容量,可为天然气脱硫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脱硫 DMF 氯化铜 螯合剂 液相氧化还原 铜基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净化厂尾气SO_2排放治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37
5
作者 宋彬 李金金 龙晓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144,共8页
随着国家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越来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给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带来巨大的减排压力和技术升级的严峻挑战。为此,分析了国内外天然气净化厂尾气排放标准改进及国内尾气排放现状,对可用于现有装置升级... 随着国家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越来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给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带来巨大的减排压力和技术升级的严峻挑战。为此,分析了国内外天然气净化厂尾气排放标准改进及国内尾气排放现状,对可用于现有装置升级改造的5种尾气处理工艺(还原吸收法、胺法SO_2吸收法、湿法制酸法、石灰石/石膏湿法和循环流化床干法)、液相氧化还原法和生物脱硫法进行了技术评价分析,并针对2种不同处理规模(原料气潜硫量大于等于1 t/d及原料气潜硫量小于1 t/d)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现有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装置排放尾气具有SO_2排放浓度较高、总量小的特点,宜采用还原吸收法、胺法SO_2吸收法和循环流化床法用于尾气治理或采用液相氧化还原法直接处理;②对原料气中潜硫量较大的,尾气处理宜选用还原吸收类工艺,反之则宜采用液相氧化还原法直接处理;③对尾气中潜硫量为中等的,宜选用胺法SO_2吸收工艺,潜硫量较小的则宜选用循环流化床干法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净化厂 硫磺回收 尾气处理 处理工艺对比 液相氧化还原 生物脱硫 SO_2排放 升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OP硫磺回收反应器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爱民 马悦 谢雨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0,共7页
硫磺堵塞是络合铁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络合铁工艺的各设备及管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堵塞情况。针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络合铁(CT-LOP)液相氧化还原工艺装置反应器堵塞进行讨论,CT-LOP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 硫磺堵塞是络合铁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络合铁工艺的各设备及管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堵塞情况。针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络合铁(CT-LOP)液相氧化还原工艺装置反应器堵塞进行讨论,CT-LOP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环流式反应器、吹扫风管线、硫浆通道等堵塞情况,就堵塞现状对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脉冲风管线优化、定期更换鸭嘴分布器和优化加药操作等解决措施,为液相氧化还原工艺或单井脱硫的堵塞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借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氧化还原 CT-LOP 环流式反应器 络合铁 自循环 堵塞 硫磺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脱硫脱碳工艺的选择 被引量:31
7
作者 陈赓良 李劲 《天然气与石油》 2014年第6期29-34,9-10,共6页
综述了醇胺法、液相氧化还原法和非再生型脱硫剂法等三大类天然气脱硫脱碳方法的工艺特点与选择原则。1990年以来,醇胺法工艺最重要的技术进步是配方型溶剂的开发与应用。在特定情况下,以自循环式络合铁法装置替代克劳斯装置处理醇胺法... 综述了醇胺法、液相氧化还原法和非再生型脱硫剂法等三大类天然气脱硫脱碳方法的工艺特点与选择原则。1990年以来,醇胺法工艺最重要的技术进步是配方型溶剂的开发与应用。在特定情况下,以自循环式络合铁法装置替代克劳斯装置处理醇胺法装置的再生酸气,其独特的技术经济优势得到迅速推广。以膜分离、低温分馏和变压吸附等三大物理分离技术脱除二氧化碳的工艺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对活化MDEA法和膜分离法脱碳工艺的技术开发给予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脱硫 天然气脱碳 醇胺法 液相氧化还原 工艺选择 络合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气田水闪蒸气处理工艺评述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彬 李静 高晓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113,共7页
含硫气田水闪蒸气中含有H_2S等恶臭气体,需进行安全有效处置后才能排放,对于现有的几种处理工艺(碱液吸收、胺液吸收、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及干法脱硫技术)尚缺乏系统的对比分析,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为此,对含硫气田... 含硫气田水闪蒸气中含有H_2S等恶臭气体,需进行安全有效处置后才能排放,对于现有的几种处理工艺(碱液吸收、胺液吸收、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及干法脱硫技术)尚缺乏系统的对比分析,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为此,对含硫气田水闪蒸气的来源、组成、排放特点及其控制工艺等进行了分析,探究含硫气田水闪蒸气处理的可行途径,重点从工艺原理、技术路线和适用性等方面针对当前主要的闪蒸气脱硫工艺展开评述,分析、对比了各种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潜硫量的大小对处理工艺进行了推荐,提出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气田水闪蒸气具有含硫化氢浓度高、瞬时流量大、日均潜硫量低和压力低等特性,对其处理应满足国家标准GB/T 14554—1993中H_2S的排放要求;(2)上述几种闪蒸气处理技术各有优缺点:非再生胺液吸收工艺简单、投资较低、运行成本高、净化度低,干法脱硫工艺较简单、生产稳定、投资较高,液相氧化还原脱硫工艺适应潜硫量范围广、净化度高,但工艺复杂、投资高、稳定性较差;(3)含硫气田水闪蒸气处理应首选有组织达标排放,潜硫量在10 kg/d以内建议采用干法或胺液吸收工艺,潜硫量超过10 kg/d建议采用液相氧化还原吸收工艺。结论认为,应进一步探索气田水闪蒸气气质、气量和气速的准确变化规律,以支撑工业设计,并使装置向橇装化、标准化、模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引进增压回收和其他行业低压气体处理新技术,以完善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气田水 闪蒸气 H2S 处理技术 脱硫 恶臭 碱液吸收 胺液吸收 液相氧化还原脱硫 干法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石油天然气研究院气体净化、天然气化工近期科研成果进展
9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气体净化 科研工作 脱硫技术体系 硫磺回收技术 液相氧化还原脱硫技术 天然气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