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双温工艺模型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思杰 井晓天 李辛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2,共4页
在开发T91钢管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工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TLP连接工艺模型,在等温凝固前先进行短时高温加热,然后再降低到连接温度进行等温凝固,等温凝固温度低于传统工艺的温度。研究表明,新工艺连接的组织和性能都优于传统的工艺,... 在开发T91钢管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工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TLP连接工艺模型,在等温凝固前先进行短时高温加热,然后再降低到连接温度进行等温凝固,等温凝固温度低于传统工艺的温度。研究表明,新工艺连接的组织和性能都优于传统的工艺,得到了无焊缝的理想组织。新工艺温度参数:1270℃加热0.5min,1230℃保温3min,传统工艺温度参数:1250℃保温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91钢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 中间层 显微组织 模型 双温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316L不锈钢的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宗辉 沈以赴 +1 位作者 李晓泉 孟氢钡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83-2789,共7页
采用Cu-5Ni(质量分数,%)合金箔为中间层,在加压15MPa、连接温度1120℃、保温10~360min的工艺条件下对纯钨/316L不锈钢进行瞬间液相扩散连接。利用OM、SEM、EDS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接头的微观组织、成分分布、力学性能及断口... 采用Cu-5Ni(质量分数,%)合金箔为中间层,在加压15MPa、连接温度1120℃、保温10~360min的工艺条件下对纯钨/316L不锈钢进行瞬间液相扩散连接。利用OM、SEM、EDS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接头的微观组织、成分分布、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结果表明:保温10和30min对应的接头组织由分界明显的富铁层和富铜层两层构成;保温时间增至180min时,接头组织中的富铜层变薄、变分散,而富铁层则变厚、且局部和不锈钢奥氏体晶粒粘接;当保温时间达到360min后,接头区和不锈钢母材较好地实现了组织与成分均匀化,钨母材中则形成2~3μm厚的Cr、Fe元素扩散带,接头抗剪强度达到213MPa,断裂失效主要发生在钨母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的Al-Cu合金中间层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卫红 孙大谦 +1 位作者 贾树盛 邱小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16,共4页
采用Al-Cu合金作为中间层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Al_2O_(3P)/6061Al)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Al-Cu/Al_2O_(3P)/6061Al接头中无明显的增强相偏聚区和增强相贫化区,且接头成分分布较为均匀;在Al-Cu合金中间... 采用Al-Cu合金作为中间层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Al_2O_(3P)/6061Al)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Al-Cu/Al_2O_(3P)/6061Al接头中无明显的增强相偏聚区和增强相贫化区,且接头成分分布较为均匀;在Al-Cu合金中间层厚度30μm、连接温度600℃、连接时间30min条件下,接头抗剪强度为130-140MPa,较Cu/Al_2O_(3P)/6061Al接头抗剪强度提高45%。因此,采用Al-Cu中间层是改善铝基复合材料接头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中间层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AL-CU合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合金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伟华 邱小明 +2 位作者 陈晓伟 赵熹华 孙大千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仪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等测试方法研究了Cu箔作中间层瞬间液相扩散连接(TLP)Al-Si合金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Si合金基体中的Al元素与中间层Cu元素发生共晶反应形成液相,而合金中的Si对Al与Cu的...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仪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等测试方法研究了Cu箔作中间层瞬间液相扩散连接(TLP)Al-Si合金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Si合金基体中的Al元素与中间层Cu元素发生共晶反应形成液相,而合金中的Si对Al与Cu的相互作用有一定的阻碍.接头组织主要由α-Al、单晶Si及金属间化合物(CuAl2和Al4Cu9)组成,而金属间化合物的数量随连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剪切试样沿着界面/基体处断裂.当温度为560℃时,随着连接时间的增加,接头抗剪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120min时达到最大值70.2MPa;接头塑性和韧性提高,断口表面形貌由脆性特征转变为脆性和韧性共存的混合型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P)/6061Al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卫红 孙大谦 +1 位作者 孙德新 贾树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60,共4页
用纯金属作中间层TLP连接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接头存在增强相偏聚区,是接头力学性能的薄弱区域。控制增强相偏聚区是改善接头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文中尝试用Cu,Al金属复合中间层TLP连接Al2O3P/6061Al复合材料,探讨了其接头的显... 用纯金属作中间层TLP连接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接头存在增强相偏聚区,是接头力学性能的薄弱区域。控制增强相偏聚区是改善接头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文中尝试用Cu,Al金属复合中间层TLP连接Al2O3P/6061Al复合材料,探讨了其接头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特点。结果表明,用Cu,Al金属复合中间层能够控制接头增强相偏聚,改善接头抗剪强度。在连接温度600℃,保温时间60 min的工艺条件下,10μm Al/10μm Cu/10μm Al复合中间层接头增强相偏聚明显下降,接头抗剪强度110 MPa;1.5μm Cu/10μm Al/1.5μm Cu复合中间层接头无明显的增强相偏聚,接头抗剪强度12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中间层 铝基复合材料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孙大谦 刘卫红 +1 位作者 吴建红 贾树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68,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系统地研究了Cu、Ag作为中间层铝基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根据组织结构特点接头可分为增强相偏聚区、增强相贫化区和母材区。增强相偏聚区的组织主要为Al2 O3颗粒和铝合...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系统地研究了Cu、Ag作为中间层铝基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根据组织结构特点接头可分为增强相偏聚区、增强相贫化区和母材区。增强相偏聚区的组织主要为Al2 O3颗粒和铝合金基体 ,并含有少量的MgAl2 O4 化合物 ,对于Cu中间层接头还含有少量的Al2 Cu化合物。连接温度、连接时间和中间层厚度对接头抗剪强度具有较明显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 ,Cu、Ag中间层接头的抗剪强度分别为 82~ 99MPa和 86~ 10 9MPa。增强相偏聚区是接头最薄弱的区域 ,减少增强相的偏聚是进一步改善接头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99合金液相扩散连接界面组织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林铁松 何鹏 +3 位作者 韩冷 韩春 黄玉东 钱国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8,114,共4页
采用自制Ni-Cr-Si-B系列中间层对GH99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液相扩散连接(TLP),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以及中间层成分变化对接头界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时间和焊接温度的增加,... 采用自制Ni-Cr-Si-B系列中间层对GH99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液相扩散连接(TLP),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以及中间层成分变化对接头界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时间和焊接温度的增加,析出化合物的数量减少,接头组织更加均匀.接头中化合物的析出主要与降熔组元的扩散有关,中间层中B元素作为降熔组元,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接头化合物的形成数量;而Si元素由于在母材中的固溶度较高,其化合物在焊接过程中不易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液相扩散连接 界面组织 降熔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中间层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世敬 陈思杰 梁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99,共3页
中间层是实现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主要因素,中间层成分的选择和其降熔元素的配比是保证中间层性能的关键。根据中间层的作用和选择要求,从理论上通过相图分析了最适合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降熔元素的含量范围,指出连接接头允许的最大降熔... 中间层是实现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主要因素,中间层成分的选择和其降熔元素的配比是保证中间层性能的关键。根据中间层的作用和选择要求,从理论上通过相图分析了最适合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降熔元素的含量范围,指出连接接头允许的最大降熔元素含量Cf是扩散连接要实现的主要指标;为了提高效率并保证焊接接头质量,最佳的降熔元素含量应该在CαL1和CE之间;对高温性能比较稳定的合金,中间层降熔元素含量选择应接近CαL1,对高温敏感的合金则选择应接近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 中间层 相图 降熔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工艺参数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远辉 王非森 张安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3-166,169,共5页
介绍了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原理,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接头质量的影响,描述了瞬时液相连接技术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现有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技术的不足,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TLP连接) 等温凝固 中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Al_2O_(3p)/6061Al)过渡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卫红 孙大谦 +2 位作者 邱小明 贾树盛 殷世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1-24,共4页
研究了 Al- Si合金中间层 Al2 O3P/ 6 0 6 1Al复合材料过渡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显微结构和连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连接区主要由 Al- Si合金组成 ,无 Al2 O3颗粒。接头裂纹起源于 Al- Si合金与 Al2 O3颗粒界面处 ,并主要在连... 研究了 Al- Si合金中间层 Al2 O3P/ 6 0 6 1Al复合材料过渡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显微结构和连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连接区主要由 Al- Si合金组成 ,无 Al2 O3颗粒。接头裂纹起源于 Al- Si合金与 Al2 O3颗粒界面处 ,并主要在连接区 Al- Si合金中扩展。连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剪切强度影响程度依次为 Al- Si合金中间层厚度、连接温度、保温时间。选择合适的连接工艺参数 ,接头剪切强度可达 70~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中间层 铝基复合材料 过度液相扩散连接 氧化铝 熔化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基合金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谷晓燕 孙大千 +2 位作者 任振安 刘力 段珍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8,共4页
采用TiZrNiCu合金作为中间层材料研究了Ti3Al基合金的瞬间液相扩散连接,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接头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TiZrNiCu作为中间层可以实现Ti3Al基合金的TLP... 采用TiZrNiCu合金作为中间层材料研究了Ti3Al基合金的瞬间液相扩散连接,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接头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TiZrNiCu作为中间层可以实现Ti3Al基合金的TLP扩散连接,能形成完整的接头.较高的连接温度和较长的连接时间有利于获得成分和组织较为均匀的接头.随着连接温度的提高和连接时间的延长,接头连接区宽度增大,反应层数量减少.当连接温度为900℃,连接时间为60min时,接头组织主要为钛固溶体,TiAl和TiCu.接头抗剪强度最高,可达420.1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AL基合金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组织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温工艺瞬时液相扩散连接45MnMoB地质钻杆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学刚 严黔 李辛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6,共4页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技术进行了45MnMoB地质钻杆焊接试验,探讨了两种焊接工艺下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两种焊接工艺下,焊缝区晶粒已实现跨界面连续生长,焊缝区组织与母材组织相同,都为回火索氏体。与传统单温焊接工艺相比,...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技术进行了45MnMoB地质钻杆焊接试验,探讨了两种焊接工艺下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两种焊接工艺下,焊缝区晶粒已实现跨界面连续生长,焊缝区组织与母材组织相同,都为回火索氏体。与传统单温焊接工艺相比,1250~1230℃双温焊接工艺获得的接头无异质界面、焊合率高,接头抗拉强度为890MPa,弯曲180°不裂,达到了地质钻杆焊接接头技术要求。另外,采用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工艺获得的地质钻杆接头成形好,焊后无需机械加工,降低了钻杆的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钻杆 45MnMoB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 双温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N)-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与40Cr钢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铭方 王斐 +1 位作者 王凤江 胥国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4,114,共5页
采用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方法,对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与40Cr钢进行了焊接试验,重点研究了在一定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脉冲电流对界面元素分布、相结构、反应层厚度以及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辅助脉冲电流液相... 采用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方法,对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与40Cr钢进行了焊接试验,重点研究了在一定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脉冲电流对界面元素分布、相结构、反应层厚度以及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可以实现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冶金结合,保温时间对焊接接头强度影响不明显,四点弯曲强度数据普遍处于146~180 MPa之间;在脉冲电流作用下,焊缝熔体中原子扩散行为、扩散路径以及扩散速率将发生显著变化,利用该特性,有助于改变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特性,控制焊缝中低熔点共晶组织含量,进而达到改善和提高焊接接头强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Al2O3 液相扩散连接 辅助脉冲电流 界面组织 接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Ti(C,N)-Al_2O_3的接头形成行为及强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铭方 刘飞 +1 位作者 王凤江 胡庆贤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13,共4页
采用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方法,对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与40Cr钢进行了焊接试验,重点研究了在辅助脉冲电流作用下,界面及焊缝组织演变、基体材料溶解等界面行为,探讨了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及断口形态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 采用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方法,对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与40Cr钢进行了焊接试验,重点研究了在辅助脉冲电流作用下,界面及焊缝组织演变、基体材料溶解等界面行为,探讨了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及断口形态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采用辅助脉冲电流液相扩散连接Ti(C,N)-Al2O3与40Cr钢,可以在较短的焊接时间条件下获得较为稳定的接头强度,四点弯曲平均强度位于231~272 MPa之间;降低焊接件整体加热温度以缓解接头残余应力,控制界面和焊缝化学冶金反应进程以较少金属间化合物数量、提高固溶体含量,抑制活性元素Zr向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扩散进程以减少陶瓷颗粒向焊缝中的溶解量,是提升焊接接头强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Al2O3 液相扩散连接 辅助脉冲电流 界面行为 接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耐热钢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界面形态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恒娟 陈思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4,118,共4页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双温工艺对异种耐热钢管进行了连接,使用氩气保护,FeNiCrSiB非晶箔作为扩散连接中间层.研究了异种耐热钢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界面的形成机理,测试了接头的组织和性能,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分析了界面形貌.结果表明...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双温工艺对异种耐热钢管进行了连接,使用氩气保护,FeNiCrSiB非晶箔作为扩散连接中间层.研究了异种耐热钢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界面的形成机理,测试了接头的组织和性能,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分析了界面形貌.结果表明,异种钢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时,液态中间层的结晶过程是在基体上联生生长,晶体长大具有方向性,少量杂质在接头中心以曲线状分布,形成了非直线型的连接界面.双温工艺的短时高温加热过程有利于破碎界面氧化物形成洁净连接晶面层,促进晶粒外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钢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 双温工艺 界面形态 外延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T91异种钢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双温工艺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思杰 徐琴 +1 位作者 王振江 高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73,共4页
用FeNiCrSiB非晶合金箔作中间层,在氩气保护下采用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双温工艺对102/T91异种钢管进行了连接试验;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1 260℃加热1 min1、230℃等温4 min、压力为6 MPa条件下接头... 用FeNiCrSiB非晶合金箔作中间层,在氩气保护下采用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双温工艺对102/T91异种钢管进行了连接试验;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1 260℃加热1 min1、230℃等温4 min、压力为6 MPa条件下接头的组织与性能最理想,接头焊缝组织与基体组织相似,接头横剖面的界面为曲线状,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母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钢管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 双温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陶瓷/Cu异质材料低温过渡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浩然 李源梁 +3 位作者 李卓霖 宋晓国 王健 武晓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5,I0003,I0004,共11页
为了实现AlN陶瓷与Cu的低温连接、高温服役的目标,满足高温功率器件的服役需求,设计了一种连接方法,在350℃的大气环境下采用超声辅助熔焊的方式在AlN陶瓷表面熔覆了Sn-Al-Cu活性钎料层,之后将熔覆活性钎料的AlN陶瓷与Cu在保温温度300... 为了实现AlN陶瓷与Cu的低温连接、高温服役的目标,满足高温功率器件的服役需求,设计了一种连接方法,在350℃的大气环境下采用超声辅助熔焊的方式在AlN陶瓷表面熔覆了Sn-Al-Cu活性钎料层,之后将熔覆活性钎料的AlN陶瓷与Cu在保温温度300℃下进行过渡液相(transient liquid phase,TLP)扩散连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显微组织及相结构进行分析;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熔覆时间180 s时的活性钎料与AlN陶瓷实现了良好的结合,在AlN陶瓷/活性钎料界面处观察到一层由超声作用下吸附在AlN陶瓷表面的Al被氧化,并在较大的过冷度下形成厚度约为20 nm的非晶Al;O;层;保温时间60 min时焊缝中的Sn全部转变为Cu;Sn与Cu6Sn5;保温时间为240 min时形成焊缝全部由Cu;Sn构成的接头.AlN陶瓷/Cu接头抗剪强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全部由Cu;Sn构成的接头的抗剪强度约为31 MPa,断裂发生在Cu;Sn/AlN陶瓷界面处,形成了全金属间化合物的AlN陶瓷/Cu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铜氮化铝基板 超声表面熔覆 过渡液相扩散连接 非晶Al O Cu-Sn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钻杆的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双温工艺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思杰 王学刚 李辛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4,57,共4页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双温工艺对45MnMoB地质钻杆进行了焊接,氩气保护,非晶箔合金作中间层;利用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电子探针等分析了连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接头处形成了跨界面连续生长的晶粒,其组...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双温工艺对45MnMoB地质钻杆进行了焊接,氩气保护,非晶箔合金作中间层;利用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电子探针等分析了连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接头处形成了跨界面连续生长的晶粒,其组织与母材组织相同;传统瞬时液相扩散工艺连接的组织性能不如双温工艺的好,1 230/1 250℃双温工艺获得的接头抗拉强度为890 MPa,弯曲角为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钻杆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 双温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模型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艳芳 李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69,共4页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TLP-DB)方法以其独有的性能优势,在先进材料连接领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综述了瞬间液相扩散焊中接触熔化、液相均匀化、等温凝固以及固相成分均匀化阶段的理论模型及发展状况,并对现有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接触熔化 等温凝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91钢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工艺及组织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思杰 武守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6-158,共3页
为了研究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脆性相的形成,用氩气保护、非晶箔BNi2、Fe78Si9B13和FeNiSiCrB做中间层,对T91马氏体耐热钢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试验,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接头形貌,并分析了降熔元素分布情况和脆性相的形成。研究表明,瞬时... 为了研究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脆性相的形成,用氩气保护、非晶箔BNi2、Fe78Si9B13和FeNiSiCrB做中间层,对T91马氏体耐热钢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试验,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接头形貌,并分析了降熔元素分布情况和脆性相的形成。研究表明,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过程中,中间层中降熔元素的含量、等温凝固温度和等温时间对脆性相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91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 中间层 脆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