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间液相扩散焊与钎焊主要特点之异同 被引量:69
1
作者 张贵锋 张建勋 +1 位作者 王士元 邱凤翔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2-96,共5页
从焊接进程、凝固、氧化物的破碎、中间层与钎料的区别、接头组成、脆性相的形成与消除、压力的作用、接头强化机理等方面总结分析了瞬间液相扩散焊与钎焊的区别。强调指出了下述关键点 :(1)中间层的选取是获得两种不同焊接方法接头的... 从焊接进程、凝固、氧化物的破碎、中间层与钎料的区别、接头组成、脆性相的形成与消除、压力的作用、接头强化机理等方面总结分析了瞬间液相扩散焊与钎焊的区别。强调指出了下述关键点 :(1)中间层的选取是获得两种不同焊接方法接头的首要前提 ;(2 )在钎焊中侧重点是润湿性 ,它是保证接头获得一定强度的首要前提与主要手段 ;(3 )在瞬间液相扩散焊过程中 ,除了润湿性之外 ,更为关注的是降熔元素的扩散。中间层中降熔元素向母材的持续扩散是TLP接合中液态区增宽、破碎氧化膜、等温凝固、均匀化现象的本质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间液相扩散 TLP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3单晶合金瞬间过渡液相扩散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晓红 钟群鹏 曹春晓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24,共6页
采用粉状中间层合金D1P和非晶态箔状中间层合金D1F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3进行了TLP扩散焊,并对接头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1P粉状中间层合金TLP扩散焊接头中存在明显的组织不均匀现象,经过高温长时间保温才可消除,而... 采用粉状中间层合金D1P和非晶态箔状中间层合金D1F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3进行了TLP扩散焊,并对接头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1P粉状中间层合金TLP扩散焊接头中存在明显的组织不均匀现象,经过高温长时间保温才可消除,而采用D1F非晶态箔状中间层合金TLP扩散焊DD3合金更易获得与母材组织一致的接头。在合适的规范下,两种中间层合金扩散焊的DD3合金接头980℃持久强度均达到或超过母材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DD3 液相扩散 航空发动机 持久强度 接头组织 TLP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钢与0Cr18Ni9异种金属材料的瞬时液相扩散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磊 俞建荣 +2 位作者 董晓慧 王岚 杨德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7,共3页
采用FeNiCrSi合金作为中间层,以氩气作保护气,在开放环境中,对20钢和0Cr18Ni9异种金属材料进行瞬时液相扩散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铁镍非晶体中间层能够实现20钢与0Cr18Ni9的瞬时液相扩散焊连接,连接强度和弯曲性能能够满足要求;通过观... 采用FeNiCrSi合金作为中间层,以氩气作保护气,在开放环境中,对20钢和0Cr18Ni9异种金属材料进行瞬时液相扩散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铁镍非晶体中间层能够实现20钢与0Cr18Ni9的瞬时液相扩散焊连接,连接强度和弯曲性能能够满足要求;通过观察不同焊接温度下的接头金相组织以及不同保温时间下接头处的电镜扫描显微组织和元素分布,分析焊接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中间层与母材之间元素扩散的影响。试验发现,焊接接头区域出现元素扩散的非对称性,原中间层中心位置向0Cr18Ni9发生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液相扩散 金相组织 元素分布 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过渡液相(TLP)扩散焊中间层设计的改进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贵锋 张建勋 +3 位作者 裴怡 吴相省 李思玉 刘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8-31,共4页
为防止复合材料过渡液相(TLP)扩散焊焊缝中心区域出现增强相偏聚,归纳总结了5种中间层设计的改进方法:(1)适当减小中间层厚度;(2)采用合金型中间层;(3)加覆(镀)阻挡层;(4)中间层材质的优化;(5)减少液态金属的挤出量。评述了各种方法的... 为防止复合材料过渡液相(TLP)扩散焊焊缝中心区域出现增强相偏聚,归纳总结了5种中间层设计的改进方法:(1)适当减小中间层厚度;(2)采用合金型中间层;(3)加覆(镀)阻挡层;(4)中间层材质的优化;(5)减少液态金属的挤出量。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过渡液相扩散 中间层 颗粒偏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Cu异种金属过渡液相扩散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杜双明 刘刚 王明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55-1261,共7页
采用过渡液相扩散焊技术对镁合金AZ31B和Cu异种金属进行焊接,利用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测试及X射线衍射(XRD)对AZ31B/Cu接头界面附近的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00℃、40 min、2.5 MPa条件下,AZ31B/Cu接头形成了宽度约为... 采用过渡液相扩散焊技术对镁合金AZ31B和Cu异种金属进行焊接,利用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测试及X射线衍射(XRD)对AZ31B/Cu接头界面附近的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00℃、40 min、2.5 MPa条件下,AZ31B/Cu接头形成了宽度约为450μm的扩散区。AZ31B/Cu材料接头的显微组织依次为α-Mg和沿其晶界析出相Mg17(Cu,Al)12组成的晶界渗透层/(α-Mg+Mg2Cu)共晶层/Cu2Mg金属间化合物层/(α-Mg+Mg2Cu)共晶层/Cu(Mg)固溶体。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界面区宽度增加,其中Cu2Mg两侧的共晶组织区的增加更为显著。界面区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镁合金和铜基体的显微硬度,界面区明显存在4个不同的硬度分布区;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界面区的显微硬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 Cu异种金属 过渡液相扩散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304钢管的瞬时液相扩散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思杰 井晓天 李辛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8-60,共3页
用BNi2、Fe78Si9B13和FeNiCrSiB合金箔作中间层,氩气保护,对TP304钢管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焊。分析了其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元素分布,确定出了合适的连接工艺参数。研究表明,用BNi2和FeNiCrSiB中间层连接的接头室温下的拉伸强度... 用BNi2、Fe78Si9B13和FeNiCrSiB合金箔作中间层,氩气保护,对TP304钢管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焊。分析了其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元素分布,确定出了合适的连接工艺参数。研究表明,用BNi2和FeNiCrSiB中间层连接的接头室温下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等于或超过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液相扩散 中间层 TP3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的瞬间液相扩散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宫少涛 李为卫 +2 位作者 仝都喜 徐锦锋 王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20-121,125,共3页
采用热模拟和显微组织分析方法,对Ni-5%Si-3B非晶箔带在316L不锈钢瞬时液相扩散焊(TLP)时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5%Si-3B非晶合金箔带作为中间层材料,在实验焊接条件下中间层润湿性和铺展性良好,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形成了... 采用热模拟和显微组织分析方法,对Ni-5%Si-3B非晶箔带在316L不锈钢瞬时液相扩散焊(TLP)时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5%Si-3B非晶合金箔带作为中间层材料,在实验焊接条件下中间层润湿性和铺展性良好,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形成了冶金结合,基本实现了316L的TLP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液相扩散 非晶箔带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高温合金的过渡液相扩散焊 被引量:3
8
作者 郎波 侯金保 +1 位作者 郭德伦 吴松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96,117-118,共4页
为了探明单晶过渡液相(TLP)扩散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接头微观组织,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接头由连接区和基体区所组成.当等温凝固过程未完成时,连接区由等温凝固区和快速凝固区组成,而等温凝固区主要... 为了探明单晶过渡液相(TLP)扩散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接头微观组织,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接头由连接区和基体区所组成.当等温凝固过程未完成时,连接区由等温凝固区和快速凝固区组成,而等温凝固区主要由γ和γ'相组成,快速凝固区主要是由共晶组织组成.当等温凝固完成而固态均匀化过程不充分时,连接区由等温凝固区和分布在接头中心的硼化物相组成.采用低温等温凝固,高温固态均匀化的焊接工艺可以获得高性能的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 过渡液相扩散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钻杆的瞬时液相扩散焊技术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学刚 王晓明 +1 位作者 严黔 李辛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4-37,共4页
针对石油钻杆摩擦焊中存在的缺陷,研究了钻杆瞬时液相扩散焊技术。利用自主研制的钻杆TLP连接设备和铁镍基中间层进行了钻杆35CrMo的焊接,并对接头进行拉伸、弯曲试验和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TLP连接技术进行钻杆焊接,接头成形好,接... 针对石油钻杆摩擦焊中存在的缺陷,研究了钻杆瞬时液相扩散焊技术。利用自主研制的钻杆TLP连接设备和铁镍基中间层进行了钻杆35CrMo的焊接,并对接头进行拉伸、弯曲试验和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TLP连接技术进行钻杆焊接,接头成形好,接头组织与母材相似并连续生长,接头强度、塑性均达到母材水平。焊后原位热处理,一次成形,效率高。因此,TLP连接技术在石油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 TLP连接 摩擦 石油钻杆 液相扩散 连接技术 瞬时 35CrMo 接头组织 一次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低碳钢异种材料过渡液相扩散焊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贵锋 张建勋 +1 位作者 钟明波 裴怡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62,共4页
用市售厚约50μm的纯铜箔作中间层在590℃分别保温30 min及2h进行了铝基复合材料/低碳钢异种金属过渡液相扩散焊试验。结果表明,薄弱界面并非钢/中间层界面,而在于Al MMC/残留中间层一侧界面;液相优先溶解铝基复合材料的棱边而形成明显... 用市售厚约50μm的纯铜箔作中间层在590℃分别保温30 min及2h进行了铝基复合材料/低碳钢异种金属过渡液相扩散焊试验。结果表明,薄弱界面并非钢/中间层界面,而在于Al MMC/残留中间层一侧界面;液相优先溶解铝基复合材料的棱边而形成明显的环状缺口将导致应力集中;被挤出的多余液相全部流布于铝基复合材料的外表面,而未曾流向钢一侧。断口分析表明,接头沿残留中间层内部(压力较低时)及AlMMC的表层区断裂(压力较高时);Fe向残留中间层内发生了过渡的溶解,足以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由此导致接头强度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过渡液相扩散 异种金属材料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瞬间液相扩散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应玲 李红 +1 位作者 栗卓新 冯吉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8-51,55,共5页
采用AgCu中间过渡层,研究了连接温度、保温时间和连接压力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瞬间液相扩散焊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本实验条件下连接温度为860℃,保温时间为60min,连接压力为0.05MPa时接头剪切强度最大为239.4MPa。通过扫描... 采用AgCu中间过渡层,研究了连接温度、保温时间和连接压力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瞬间液相扩散焊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本实验条件下连接温度为860℃,保温时间为60min,连接压力为0.05MPa时接头剪切强度最大为239.4MPa。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最佳工艺参数下接头的元素分布和相组成,结果表明:接头生成了TiNi2,TiFe和Ti3Ni4等金属间化合物,从而影响接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形状记忆合金 不锈钢 瞬间液相扩散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Ni叠层复合材料与钛合金过渡液相扩散焊界面组织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坤 李亚江 王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0,共4页
以铜箔为中间层,对Super-Ni叠层复合材料与Ti-6Al-4V钛合金进行过渡液相扩散焊.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显微硬度测试对接头的界面组织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铜箔中间层阻止了钛与镍的扩散接触,防止了Ti-Ni脆性金属间化... 以铜箔为中间层,对Super-Ni叠层复合材料与Ti-6Al-4V钛合金进行过渡液相扩散焊.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显微硬度测试对接头的界面组织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铜箔中间层阻止了钛与镍的扩散接触,防止了Ti-Ni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扩散焊接头由Super-Ni侧扩散层、中间反应层、钛侧扩散层三个特征界面层组成.界面处Ni,Al原子扩散缓慢,Cu,Ti原子充分扩散反应,在中间反应层与钛侧扩散层之间形成由TiCu相组成的锯齿状界面,在钛侧扩散层生成细小的Ti_2Cu相,接头过渡区显微硬度最高达600 HV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复合材料 过渡液相扩散 界面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焊管新工艺——金属管液相扩散焊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贵锋 张建勋 牛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22,共4页
采用镍基非晶态箔带作中间层,在加压情况下(约几MPa)使之熔化、保温,进行了钢管瞬间液相 (TLP)扩散焊试验。结果表明,可以获得无夹杂的致密界面;接头过渡区的最终厚度显著变薄;焊后中间层主组元由焊前的Ni变为Fe;容易获得性能合格接头... 采用镍基非晶态箔带作中间层,在加压情况下(约几MPa)使之熔化、保温,进行了钢管瞬间液相 (TLP)扩散焊试验。结果表明,可以获得无夹杂的致密界面;接头过渡区的最终厚度显著变薄;焊后中间层主组元由焊前的Ni变为Fe;容易获得性能合格接头。值得指出的是,焊接时间约为3min,远低于手弧焊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 高效 过渡液相扩散 非晶态箔带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与石墨的瞬间液相扩散焊 被引量:6
14
作者 温亚辉 陈文革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3,共4页
借助瞬间液相扩散焊接技术,分别以铬-镍粉、铬-镍-铜压制薄片、锆-镍-钛粉作中间层,于1 650℃下真空保温1 h对钼和石墨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了剪切试验和微观形貌观察、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钼和石墨在添加以上三种中间层后均可实现焊... 借助瞬间液相扩散焊接技术,分别以铬-镍粉、铬-镍-铜压制薄片、锆-镍-钛粉作中间层,于1 650℃下真空保温1 h对钼和石墨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了剪切试验和微观形貌观察、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钼和石墨在添加以上三种中间层后均可实现焊合,接头有一定强度;其中以锆-镍-钛粉作中间层时所得接头的抗剪强度最大,超过了石墨的抗剪强度;三种焊接接头界面都有脆性组织出现,其分布受中间层的成分和形成的固溶体影响,而且脆性组织中存在大量微裂纹,是影响接头抗剪强度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间液相扩散 石墨 中间层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瞬时液相扩散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报 陈思杰 闫瑞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探究连续油管瞬时液相扩散焊管—管对焊接头可靠连接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采用双温工艺,FeNiCrSiB与BNi_2复合非晶箔作为中间层,用氩气保护对连续油管CT80进行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接头显微组织及降熔元素B、Si、Ni扩... 为探究连续油管瞬时液相扩散焊管—管对焊接头可靠连接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采用双温工艺,FeNiCrSiB与BNi_2复合非晶箔作为中间层,用氩气保护对连续油管CT80进行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接头显微组织及降熔元素B、Si、Ni扩散的影响规律,测试接头的力学性能并观察其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焊接压力为4.5MPa,双温工艺参数由1220℃保温30s,迅速降到焊接温度1190℃焊接90s,此时接头综合性能最佳,焊缝成分均匀,组织和母材相似,接头抗拉强度最大,为625.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连续管 瞬时液相扩散 双温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3Al单晶高温合金过渡液相扩散焊工艺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松 侯金保 郎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8,118,共4页
采用KNi3中间层,对Ni3Al单晶高温合金进行过渡液相扩散焊,分析不同焊接保温时间的接头和基体组织的变化,测试接头的高温持久性能.结果表明,1 240℃保温12 h,TLP扩散焊接头局部区域有少量的γ+γ'共晶组织及小块状的硼化物组织,其它... 采用KNi3中间层,对Ni3Al单晶高温合金进行过渡液相扩散焊,分析不同焊接保温时间的接头和基体组织的变化,测试接头的高温持久性能.结果表明,1 240℃保温12 h,TLP扩散焊接头局部区域有少量的γ+γ'共晶组织及小块状的硼化物组织,其它区域均为与基体组织一致的γ+γ'双相组织;基体γ'相由四方形转变成不规则状.焊接接头在1 000℃高温持久强度达到标准状态的基体强度90%.试样组织出现γ'相筏形化,焊缝区域筏形组织粗化,且形状不规则,与持久应力方向呈一定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过渡液相扩散 组织 筏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连续管瞬时液相扩散焊双温工艺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思杰 何平安 +1 位作者 毕宗岳 王海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2-184,共3页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焊双温工艺对石油连续管CT80进行了焊接,使用氩气保护,铁镍非晶箔作为扩散焊中间层,焊接压力3-4 MPa。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接头性能。结果表明,双温工艺参数为1210℃加热0.5 min,迅速冷却到1180℃保温4min时,...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焊双温工艺对石油连续管CT80进行了焊接,使用氩气保护,铁镍非晶箔作为扩散焊中间层,焊接压力3-4 MPa。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接头性能。结果表明,双温工艺参数为1210℃加热0.5 min,迅速冷却到1180℃保温4min时,扩散焊焊缝组织均匀,接头强度大于65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连续管 瞬时液相扩散 双温工艺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5单晶过渡液相扩散焊接头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德伦 郎波 侯金保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74-77,80,共5页
为了提高N5单晶高温合金过渡液相(TLP)扩散焊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研究接头微观组织,以及TLP扩散焊过程中基体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接头由连接区和基体区所组成,未发现明显的扩散区特征。连接区由等温凝... 为了提高N5单晶高温合金过渡液相(TLP)扩散焊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研究接头微观组织,以及TLP扩散焊过程中基体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接头由连接区和基体区所组成,未发现明显的扩散区特征。连接区由等温凝固区和快速凝固区组成。快速凝固区主要是由接头中心的硼化物、γ和γ'相的三元共晶,及靠近等温凝固区的γ和γ'相二元共晶组成。快速凝固区可以通过延长保温时间的方法予以消除。TLP扩散焊过程对基体组织有重要影响。随着焊接温度升高、焊接时间延长,基体内的γ'相尺寸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 过渡液相扩散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钎焊与液相扩散焊焊接区增强体/基体界面演变行为及其对接头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贵锋 张建勋 裴怡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82-85,共4页
综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基体(R/M)界面接合类型,对比了焊接条件下与制备条件下R/M界面结合特征的差别。据此首次提出将界面分为一次界面与二次界面的分类方法;进而提出了钎焊与液相扩散焊热循环中R/M界面演变行为模式,即一次界... 综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基体(R/M)界面接合类型,对比了焊接条件下与制备条件下R/M界面结合特征的差别。据此首次提出将界面分为一次界面与二次界面的分类方法;进而提出了钎焊与液相扩散焊热循环中R/M界面演变行为模式,即一次界面的损伤/解体与二次界面的重建。讨论了R/M界面演变行为及其对接头强度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液相扩散 界面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导线的瞬时液相扩散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思杰 唐恒娟 赵丕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9-211,共3页
在大气环境下,用氩气保护,电磁感应加热实现了高速列车用高强高导铜合金接触线的瞬时液相扩散焊。研究了高强度铜合金(Cu-0.5Cr-0.2Zr)瞬间液相扩散焊(TLP)工艺参数对其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压力有助于排除多余的中间层,... 在大气环境下,用氩气保护,电磁感应加热实现了高速列车用高强高导铜合金接触线的瞬时液相扩散焊。研究了高强度铜合金(Cu-0.5Cr-0.2Zr)瞬间液相扩散焊(TLP)工艺参数对其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压力有助于排除多余的中间层,施加保护气有助于液态中间层的净化。用铜基合金箔为中间层,高强度铜合金TLP的最佳焊接温度为800℃,焊接压力为4 MPa,焊接时间为4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铜合金 瞬时液相扩散 保温时间 组织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