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容量液流电池系统数学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亚光 王秋源 +3 位作者 陆继明 毛承雄 王丹 杨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78,共7页
大容量液流电池系统LCFBS(Large Capacity Flow Battery System)的内电阻特性与锂电池、铅蓄电池有较大差异。基于100 k W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试验数据,采用多元高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得到内阻的精确解析式,再根据电动势和荷电状态SOC(Sta... 大容量液流电池系统LCFBS(Large Capacity Flow Battery System)的内电阻特性与锂电池、铅蓄电池有较大差异。基于100 k W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试验数据,采用多元高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得到内阻的精确解析式,再根据电动势和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的理论解析式,构建了大容量液流电池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具有一定精度的容量液流电池系统单元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数学模型的精确度,使内阻的相对误差控制在4.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液流电池系统 电池 储能 数学模型 内阻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含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培强 亓学忠 +4 位作者 屈星 李慧 周彦吉 毕素玲 黎淑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7-118,共12页
构建了适用于电网仿真的全钒液流电池(all-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B)模型,研究了VRB储能系统的外特性.从外特性等效拟合的原理出发,忽略VRB系统的无功功率,提出了VRB储能系统的等效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参数少,易于辨识,能够有... 构建了适用于电网仿真的全钒液流电池(all-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B)模型,研究了VRB储能系统的外特性.从外特性等效拟合的原理出发,忽略VRB系统的无功功率,提出了VRB储能系统的等效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参数少,易于辨识,能够有效拟合电网在大扰动和连续小扰动情况下的储能系统外特性,其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电池储能的出力极限情形.建立了所提出的VRB等效模型与考虑配电网参数和无功补偿的传统负荷模型并联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Generalized Synthesis Load Model,GSLM),对含VRB储能系统的配电网广义综合负荷特性进行辨识建模.算例表明,与传统综合负荷模型相比,该GSLM能够更精确描述含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综合负荷特性,VRB在综合负荷中比例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且模型参数辨识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综合描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等效模型 参数辨识 广义综合负荷模型 遗传算法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紧凑设计的液流电池管路优化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余姝媛 叶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94-1697,共4页
在液流电池管路系统的设计中,选择粗长的管道虽然有利于旁路电流和泵功的同步下降,但这将导致系统体积的增大。为了实现液流电池系统效率与紧凑性之间的平衡,提出了量化管路系统紧凑性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大型、多堆电池系... 在液流电池管路系统的设计中,选择粗长的管道虽然有利于旁路电流和泵功的同步下降,但这将导致系统体积的增大。为了实现液流电池系统效率与紧凑性之间的平衡,提出了量化管路系统紧凑性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大型、多堆电池系统的管路设计方法。以180 k W/560 V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为例,展示了多级并联管路的设计过程与结果,计算并比较了不同电堆数和紧凑性参数下的最佳系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系统 管路设计 旁路电流损失 泵功损失 紧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的均一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纳 李爱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9-524,共6页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的均一性直接影响到其寿命。本文从流道结构、运行参数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影响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均一性的各种因素。通过优化管路结构和液流框结构,提高了电堆的均一性,随支管管径不断减小,当主管与支管管径由4∶3减小到4...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的均一性直接影响到其寿命。本文从流道结构、运行参数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影响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均一性的各种因素。通过优化管路结构和液流框结构,提高了电堆的均一性,随支管管径不断减小,当主管与支管管径由4∶3减小到4∶1时,电堆进液流量标准偏差由0.039m/s降到0.001m/s,电堆进液流速均一性得到改善;通过优化液流框结构,使电堆单体电池电解液流量标准偏差由0.142m/s降到0.032m/s,改善了电堆单体电池均一性。电解液流量、充放电电流密度等运行参数影响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均一性,对其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电堆电压标准偏差随充放电电流增大而线性增大,其斜率与截距均与电解液性质、电极材料性质及表面结构等因素有关;电堆电压标准偏差随电解液流速的增大而减小,且在超过一定流量后不再变化,为全钒液流电池材料选型优化、结构优化及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均一性 多孔介质 扩散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gital twin outlook for all-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
5
作者 WANG Erqiang SANG Tengteng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5期577-588,共12页
Redox flow batteries have gained wide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s a long-duratio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afety,long lifespan,mutual independence of capacity and power,and easy recyc... Redox flow batteries have gained wide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s a long-duratio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afety,long lifespan,mutual independence of capacity and power,and easy recycling.However,the current battery management technology fac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and there is room for development.Digital twin(DT),as a technology that collectively senses,evaluates,predicts,and optimizes characteristics,is promising to contribute to redox flow batteries’operation,maintenance,and management.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redox flow batteries,followed by a short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DTs.DTs have already made some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batteries,and can be appli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redox flow batteries in terms of thermal management and system optimization.Finally,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mbination of redox flow battery and DT architecture,which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developing DT technology for redox flow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ox flow battery digital twi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