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主要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万明 《火箭推进》 CAS 2006年第5期51-55,64,共6页
针对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车中测量参数类型多,各参数测量原理不同,采集装置各异、校准方法复杂,测量过程出现转速数据波动,低温温度测量精度低,低温压力零位漂移,负推力修正及低频脉动压力参数测量等诸多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 针对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车中测量参数类型多,各参数测量原理不同,采集装置各异、校准方法复杂,测量过程出现转速数据波动,低温温度测量精度低,低温压力零位漂移,负推力修正及低频脉动压力参数测量等诸多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途径、验证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 参数测量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热敏电阻测温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雷震 代玉东 《火箭推进》 CAS 2003年第4期35-39,共5页
在温度测量中,需要根据不同参数的测量要求,选择适合的温度传感器及相应的测量、校验、数据处理方法。本文介绍了在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中,使用热敏电阻传感器进行液氧温度准确测量的技术。
关键词 /煤油发动机 热敏电阻 温度 准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低温测量方法
3
作者 雷震 《火箭推进》 CAS 2001年第5期24-31,共8页
在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中,温度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参数,其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中,影响温度测量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传感器的选型、安装、测量方法、校验、数据处理等。
关键词 /煤油发动机 低温测量 测量方法 校验及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分析
4
作者 杨永强 何江 +2 位作者 吕发正 张闯 曹文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程,制定了重复使用发动机维护维修方案。通过对比发动机装箭状态和地面单机状态差异性,分析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返回后处理与检查、维修可达性与经济性、状态检测与评估、寿命评估与延寿、维修技术研究和维护维修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研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可为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和维护维修技术验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发动机 重复使用 维护维修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车故障监控系统研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红宇 刘站国 +1 位作者 徐浩海 李斌 《火箭推进》 CAS 2008年第1期45-48,58,共5页
为了降低试车中发动机故障对产品和试车台造成的危害,提高安全性,设计了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地面试车故障监控系统。主要介绍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检测算法及验证情况。多次实际热试车考核和对大量热试车数据的验证表明,该系统未出... 为了降低试车中发动机故障对产品和试车台造成的危害,提高安全性,设计了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地面试车故障监控系统。主要介绍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检测算法及验证情况。多次实际热试车考核和对大量热试车数据的验证表明,该系统未出现一次误报警,能够比指挥员提前检测到故障,系统简单可靠,易于实现,经济性好,对实现地面试车、箭载发动机故障检测和报警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 补燃发动机 故障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低温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政社 《火箭推进》 CAS 2001年第2期36-41,共6页
讨论了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中低温测量的重要性,分析了设计目标和技术难题,详细叙述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以及系统建立后调试和试验情况,得出结论。
关键词 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 热敏电阻 热电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换热器试车台配气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程磊 《火箭推进》 CAS 2006年第5期60-64,共5页
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试验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的换热器进行试验验证,以此来满足发动机对换热器的要求。主要阐述了利用音速孔板控制以及计算气体流量的具体方法、理论计算,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所设计的配气系统... 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试验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的换热器进行试验验证,以此来满足发动机对换热器的要求。主要阐述了利用音速孔板控制以及计算气体流量的具体方法、理论计算,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所设计的配气系统满足了液氧/煤油发动机换热器系统的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发动机 换热器系统 配气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高压推力室冷却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建华 张贵田 +1 位作者 夏开红 吴海波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245,259,共5页
针对液氧煤油发动机高室压推力室冷却技术,讨论了多条内冷却环带、人为粗糙度、内壁铣槽结构和隔热镀层等主要技术措施。对带人为粗糙度的平直通道内流动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时均流数值模拟,分析了人为粗糙度局部强化换热机理。对多条液气... 针对液氧煤油发动机高室压推力室冷却技术,讨论了多条内冷却环带、人为粗糙度、内壁铣槽结构和隔热镀层等主要技术措施。对带人为粗糙度的平直通道内流动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时均流数值模拟,分析了人为粗糙度局部强化换热机理。对多条液气膜冷却环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内冷却流量对冷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置人为粗糙度和采用冷却环带技术可有效降低推力室局部气壁温,以煤油为冷却剂的高压推力室冷却方案应以再生冷却结合多条液气膜冷却技术为主,综合采取人为粗糙度、高导热材料、隔热镀层等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发动机 推力室 膜冷却 强化换热 再生冷却 人为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深度变推力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谭永华 杜飞平 +1 位作者 陈建华 张淼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1209,共9页
鉴于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动力系统的技术需求,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参数、非线性以及强耦合的发动机系统仿真平台。在分析国内外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液氧煤油... 鉴于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动力系统的技术需求,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参数、非线性以及强耦合的发动机系统仿真平台。在分析国内外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液氧煤油发动机单路推力调节的仿真结果,首次提出了发生器燃料路流量调节器调节、主涡轮前燃气分流以及氧化剂主路节流等相结合,并辅助以气体乳化提高喷注器压降的组合深度推力调节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发动机推力调节能力可达10:1,且能实现多次点火起动,具有性能高、调节范围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器 变推力发动机 煤油补燃发动机 系统仿真 推力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春红 高玉闪 +3 位作者 陈晖 龚南妮 刘站国 李斌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针对未来载人登月着陆器对更大深度变推力动力的需求,开展了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深度变推力技术研究,运用系统仿真、推力室传热特性仿真及燃烧流动特性仿真等方法,结合喷雾试验、单喷嘴点火试验、全尺寸发生器热试及原型泵水试等试验... 针对未来载人登月着陆器对更大深度变推力动力的需求,开展了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深度变推力技术研究,运用系统仿真、推力室传热特性仿真及燃烧流动特性仿真等方法,结合喷雾试验、单喷嘴点火试验、全尺寸发生器热试及原型泵水试等试验,验证了发动机变推力、燃烧组件工作稳定性及低工况冷却、深度变工况涡轮泵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发动机与核心燃烧组件方案合理可行、发动机性能先进,可用于我国未来载人登月下降级发动机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变推力 煤油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tf级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研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斌 陈晖 +1 位作者 马冬英 高玉闪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500 tf级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是我国下一代航天主动力,将大幅提升我国航天动力的技术水平,为我国航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发动机采用高压补燃循环系统、泵后摇摆和双推力室方案,具有无毒环保、高性能、高可靠、推力和混合比可调节、... 500 tf级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是我国下一代航天主动力,将大幅提升我国航天动力的技术水平,为我国航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发动机采用高压补燃循环系统、泵后摇摆和双推力室方案,具有无毒环保、高性能、高可靠、推力和混合比可调节、使用维护便捷等特点,发动机研制需突破分级启动、健康管理、泵后摇摆、大功率高效涡轮泵、高压大流量高性能燃烧组件、高压大流量调节组件及低温阀门、发动机新工艺与热试验等多项关键技术。目前已完成发动机的方案设计和生产,开展了大量试验验证,完成半系统试车和首台整机装配,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发动机后续工程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火箭发动机 煤油 大推力 关键技术 半系统试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李斌 张小平 马冬英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5期427-431,442,共6页
分析了国内外载人火箭主动力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1200 kN和180 kN两型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历程、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关键技术和应用情况。两型发动机突破了补燃循环、自身起动、大范围工况调节、高效稳定燃烧... 分析了国内外载人火箭主动力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1200 kN和180 kN两型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历程、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关键技术和应用情况。两型发动机突破了补燃循环、自身起动、大范围工况调节、高效稳定燃烧、高压推力室冷却、反力式涡轮、大范围轴向力平衡、低温高DN值轴承、组合式涡轮泵密封、大直径低温阀、高精度调节器、推力矢量控制等关键技术。目前,两型发动机研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将成为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的动力组合,实现我国航天主动力的更新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运载火箭 体火箭发动机 煤油 补燃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预压涡轮泵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向阳 王晓锋 +1 位作者 宣统 苗旭升 《火箭推进》 CAS 2009年第1期16-20,共5页
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独立的预压涡轮泵装置可减小推进剂组元贮箱的增压和提高主泵的转速,从而提高主泵的效率并降低其结构质量。以煤油预压涡轮泵为例,阐述了预压泵结构特点、轴承冷却系统及轴向力平衡装置。为提高预压泵的抗汽蚀性能... 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独立的预压涡轮泵装置可减小推进剂组元贮箱的增压和提高主泵的转速,从而提高主泵的效率并降低其结构质量。以煤油预压涡轮泵为例,阐述了预压泵结构特点、轴承冷却系统及轴向力平衡装置。为提高预压泵的抗汽蚀性能和扬程,提出了变螺距变轮毂诱导轮方案,分析了流量系数、螺距及轮毂形状,并对诱导轮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其内部流场结构。水力试验结果表明,煤油预压泵性能稳定,在预压泵额定流量下,可使煤油主泵的入口压力提高约0.4MPa,与设计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发动机 煤油预压涡轮泵 诱导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登月主动力——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斌 栾希亭 张小平 《载人航天》 CSCD 2011年第1期28-33,共6页
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是航天运载主动力的发展方向,是载人登月等重大航天活动的动力基础。提出了我国载人登月主动力—600吨级双推力室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发展设想,并提出了该发动机补燃循环、泵后摇摆等总体方案,选择了发动机主要参数,... 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是航天运载主动力的发展方向,是载人登月等重大航天活动的动力基础。提出了我国载人登月主动力—600吨级双推力室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发展设想,并提出了该发动机补燃循环、泵后摇摆等总体方案,选择了发动机主要参数,进行了总体布局设计,梳理了关键技术,探讨了其用途。这将大幅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以满足我国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等重大航天活动的动力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体火箭发动机煤油 补燃循环 泵后摇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补燃火箭发动机整流栅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建华 李龙飞 +1 位作者 周立新 孙宏明 《火箭推进》 CAS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介绍了液氧/煤油补燃火箭发动机整流栅的各种结构,简要叙述了空气吹风模拟试验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利用Fluent软件对燃气弯管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其流动与压力分布。建立了发动机整流栅声学特性的计算模型,采用变步长四阶龙格-... 介绍了液氧/煤油补燃火箭发动机整流栅的各种结构,简要叙述了空气吹风模拟试验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利用Fluent软件对燃气弯管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其流动与压力分布。建立了发动机整流栅声学特性的计算模型,采用变步长四阶龙格-库塔数值逼近方法计算声导纳,并对整流栅抑制高频燃烧不稳定性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整流栅除了影响燃气入口总压的均匀性之外,还可起到抑制高频燃烧不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补燃发动机 整流栅 流场数值模拟 声学特性 冷吹风试验 高频 燃烧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补燃火箭发动机氧路低频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邢理想 杜大华 李斌 《火箭推进》 CAS 2009年第5期24-28,共5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氧路系统低频动特性研究是进行运载火箭POGO振动分析和判别的必要工作。以某型液氧/煤油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动机氧路系统线性小偏差的传递矩阵模型,分别对发动... 液体火箭发动机氧路系统低频动特性研究是进行运载火箭POGO振动分析和判别的必要工作。以某型液氧/煤油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动机氧路系统线性小偏差的传递矩阵模型,分别对发动机氧路系统和试车台氧化剂输送系统动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并对比分析了试车数据和仿真结果。研究表明,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正确性;熵波对系统的低频动特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补燃火箭发动机 低频动特性 传递矩阵 POGO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t级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起动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程 杨永强 +1 位作者 徐浩海 刘站国 《火箭推进》 CAS 2014年第6期1-7,共7页
500t级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是我国首台采用双推力室方案、自身分级起动方式的重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结合重型发动机特点建立了描述发动机起动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影响发动机起动特性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发动机的起动方案。研... 500t级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是我国首台采用双推力室方案、自身分级起动方式的重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结合重型发动机特点建立了描述发动机起动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影响发动机起动特性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发动机的起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液氧主阀和发生器燃料阀打开时差应确保发生器点火在氧头腔充满后进行;流量调节器的转初级起始时间应早于推力室建压时间;燃料节流阀转大流量应在发动机起动受控段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发动机 双推力室 补燃循环 起动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相盟 陈晖 +1 位作者 高玉闪 秦红强 《火箭推进》 CAS 2020年第2期44-49,共6页
为获得我国载人登月运载系统用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发动机整机结构进行了模态计算分析,并对影响结构动态特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发动机的模态参数以及优化结构低频特性的有效途径。针对该发动... 为获得我国载人登月运载系统用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发动机整机结构进行了模态计算分析,并对影响结构动态特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发动机的模态参数以及优化结构低频特性的有效途径。针对该发动机零部组件多、结构复杂度高的特点,采用子结构有限元模型组装并结合部分组件试验的方式建立了整机结构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目前设计状态下,发动机的首阶模态频率约为8.8 Hz。进一步优化表明,通过增大工艺拉杆倾角,可显著提升伺服回路在相应方向上的横向刚度,从而使该方向上的模态频率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吨级 煤油发动机 模态分析 伺服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五号”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总体技术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建华 曹晨 +2 位作者 杨永强 李妙婷 刘云浩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361,共8页
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应用于“长征五号”(CZ-5)运载火箭助推模块,该发动机采用高压补燃循环,具有高性能、自身起动、大范围推力和混合比调节、结构紧凑等特点。回顾了“长征五号”助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历程和技术方案特点,分析了... 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应用于“长征五号”(CZ-5)运载火箭助推模块,该发动机采用高压补燃循环,具有高性能、自身起动、大范围推力和混合比调节、结构紧凑等特点。回顾了“长征五号”助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历程和技术方案特点,分析了液氧煤油发动机自身起动点火技术、双机并联大时差不同步关机技术、单机和双机并联发动机整机结构低频特性等研制中的发动机总体技术。提出了YF-100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性能提升、结构轻质化、可靠性增长和全任务剖面环境适应性的改进方向,以及对高精度发动机在线故障诊断系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五号 煤油发动机 自身起动 低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电伺服控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调节技术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晓光 董国创 陈晖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0-236,共7页
针对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调节需求,根据发动机系统特点,提出了基于机电伺服控制的发动机推力调节方案。论证了推力调节机电伺服系统组成、工作过程、机电伺服作动器和伺服控制器方案;提出了系统功能失效安全的伺服系统故障保护... 针对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调节需求,根据发动机系统特点,提出了基于机电伺服控制的发动机推力调节方案。论证了推力调节机电伺服系统组成、工作过程、机电伺服作动器和伺服控制器方案;提出了系统功能失效安全的伺服系统故障保护方案以及融合伺服控制器自检测和自诊断结果、发动机热力参数的发动机推力调节故障监控方案;开展了推力调节机电伺服系统稳动态特性仿真、负载模拟试验、冷调试验、环境试验和发动机热试考核。结果表明:该系统调节性能、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满足发动机推力调节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火箭发动机 推力调节 机电伺服 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