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气射流泵扩散管内部流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向清江 王超 +1 位作者 吴燕兰 李红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8-562,共5页
采用压力传感器对扩散管壁面压力进行了测量,获得不同工作水压力和不同气液体积流量比时的扩散管增压情况.结果表明:在给定试验尺寸的有机玻璃制作的液气射流泵扩散管中,壁面压力上升的增量范围为2~5 kPa,且存在压力下降然后再上升的现... 采用压力传感器对扩散管壁面压力进行了测量,获得不同工作水压力和不同气液体积流量比时的扩散管增压情况.结果表明:在给定试验尺寸的有机玻璃制作的液气射流泵扩散管中,壁面压力上升的增量范围为2~5 kPa,且存在压力下降然后再上升的现象,因此,对于垂直安装的液气射流泵,需要考虑其尺寸高度产生的静压对扩散管内部流动的影响;扩散管内部流动对液气射流泵的射流混合性能影响较大,其中液气两相混合在喉管内的初始断面位置的变化对扩散管角度的设计有较大影响.采用PIV装置对扩散管内部液相流速分布进行了试验测量,获得2种气液比情况下扩散管轴线速度和断面速度分布,结果表明:轴线速度衰减约20%;扩散管的断面速度分布不均匀,在气液比较小时,出现流动偏向一侧的情况.该扩散管内部流动的研究结果可为液气射流泵应用于曝气、气体吸收等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气射流泵 射流混合 两相流 扩散管 压力 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壁振荡液气射流泵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向清江 恽强龙 +1 位作者 李红 吴燕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0-654,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射流工作形式应用于液气射流泵,该射流形式——附壁振荡射流由射流元件产生.在液气射流泵垂直安装的试验装置上,对24种不同尺寸模型泵进行了振荡射流性能试验,并与直射情况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工作水压力对性能影响明显,泵... 提出一种新的射流工作形式应用于液气射流泵,该射流形式——附壁振荡射流由射流元件产生.在液气射流泵垂直安装的试验装置上,对24种不同尺寸模型泵进行了振荡射流性能试验,并与直射情况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工作水压力对性能影响明显,泵的性能线具有相近的最大压力比h值,随工作水压力的增大,最大流量比q和泵效率η增大.在相同工作压力下,随面积比m的增大,性能线由陡峭变为平缓,也即最大压力比减小,最大流量比增大,此时泵效率增大后减小,因此存在最优m值使效率最高.与直射情况对比,振荡射流形式获得的最大效率约为16%,小于直射情况,但两者具有相近的吸气量,采用振荡射流方式具有增大面积比的作用,随射流振荡频率的增大,压力比增大但小于直射情况.在给定具体工作压力为300 kPa情况下,由试验数据拟合出非稳定液气射流泵性能方程式,用于指导液气射流泵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气射流泵 振荡射流 性能试验 射流元件 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气射流泵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传昌 王玉川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0,共4页
液气射流泵是利用射流紊动扩散作用来传递能量及质量的流体机械和混合设备。该泵具有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渔业、电力、化工、环保、消防、石油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其传能效率低一直是国... 液气射流泵是利用射流紊动扩散作用来传递能量及质量的流体机械和混合设备。该泵具有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渔业、电力、化工、环保、消防、石油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其传能效率低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概述了国内外液气射流泵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了其主要研究方法。特别介绍了液气射流泵在深海石油开采和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并提出利用脉冲射流提高液气射流泵效率的新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气射流泵 两相流动 数值模拟 脉冲射流 海水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梁山水电站液气射流泵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建和 焦小彦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06年第2期46-47,共2页
液气射流泵是虹吸式进水口水电站虹吸真空控制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的优越直接关系到虹吸式进水口的成功引水和水电站的运行品质。长梁山水电站设计的液气射流泵达到了抽真空时间短、噪音低、振动小等优点。
关键词 虹吸式进水口 液气射流泵 喷嘴 极限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气液射流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及优化选择 被引量:5
5
作者 朱荣生 燕浩 +2 位作者 李继忠 苏保稳 胡自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3期207-210,共4页
为深入研究采用空气作为工作流体的气液射流泵性能和特征,设计了不同结构的气液射流泵试验模型.应用VOF方法,结合k-ε湍流模型,根据试验所得数据确定边界条件,对相同工作气体压力和不同参数下的气液射流泵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 为深入研究采用空气作为工作流体的气液射流泵性能和特征,设计了不同结构的气液射流泵试验模型.应用VOF方法,结合k-ε湍流模型,根据试验所得数据确定边界条件,对相同工作气体压力和不同参数下的气液射流泵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带有扩张式喷嘴的气液射流泵流体的速度和静压分布情况比非扩张式喷嘴的气液射流泵的好;喉嘴距为5mm气液射流泵的速度分布情况较佳;混合室直径为6 mm的气液射流泵的速度分布情况较好.带有扩张式喷嘴喉嘴距为5 mm及混合室直径为6 mm的气液射流泵有较好的速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内部流场 数值模拟 喷嘴 混合室直径 喉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液-气射流泵能量平衡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晋华 高传昌 +1 位作者 闫勇 王小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2-427,共6页
应用能量平衡分析方法,得到脉冲液-气射流泵内能量损失的压力比表达式,分析其传能及传质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变化对脉冲液-气射流泵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和数值研究.研究可知最优面积比的液... 应用能量平衡分析方法,得到脉冲液-气射流泵内能量损失的压力比表达式,分析其传能及传质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变化对脉冲液-气射流泵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和数值研究.研究可知最优面积比的液-气射流泵应是在较大的流量比区间具有较好的压力比,通过5个面积比的试验得到最优面积比为4.34.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计算了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压力比,分析其与面积比和流量比的关系;脉冲射流频率、射流泵的面积比、流量比和射流泵喉管长度是影响射流泵能量平衡和液-气射流泵能量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各面积比下,脉冲与恒定液-气射流泵能量损失压力比、性能、效率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验证了脉冲射流是提高液-气射流泵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水力机械 脉冲-射流 能量平衡 脉冲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气液射流泵最佳几何参数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朱荣生 王韬 +1 位作者 李继忠 王秀礼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5-127,130,共4页
对气液射流泵的工作流体为气体,引射流体为液体的特点,参考一般射流泵的研究方法,对气液射流泵在不同喉嘴距和面积比下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固定工作气体压力和扬程,以气液射流泵引射流体流量的能力为参考依据,判断出气液射流泵... 对气液射流泵的工作流体为气体,引射流体为液体的特点,参考一般射流泵的研究方法,对气液射流泵在不同喉嘴距和面积比下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固定工作气体压力和扬程,以气液射流泵引射流体流量的能力为参考依据,判断出气液射流泵的最佳喉嘴距和最佳面积比。结果表明,喉嘴距和面积比参数对泵引射流体的能力有很大影响,当喉嘴距为1倍喷嘴直径、面积比m为4时,气液射流泵的引射流量最大为0.6 L/Min。并且将数值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说明数值计算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数值模拟 喉嘴距 面积比 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液-气射流泵能量平衡理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晋华 高传昌 +1 位作者 闫勇 王小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A01期57-61,共5页
运用能量平衡分析法导出了脉冲液-气射流泵内能量损失的压力比表达式,对其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转换和耗损进行研究,分析其传能及传质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从而验证了脉冲射流是提高液-气射流泵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射流 脉冲射流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液-气射流泵能量平衡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晋华 程鹏 +2 位作者 高传昌 闫勇 王小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8-101,109,共5页
根据脉冲液-气射流泵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压力比,对其能量平衡进行试验,研究主要过流部件的能量转化与脉冲频率之间的关系;与恒定液体射流泵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脉冲频率、脉冲装置对脉冲液-气射流泵的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压力... 根据脉冲液-气射流泵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压力比,对其能量平衡进行试验,研究主要过流部件的能量转化与脉冲频率之间的关系;与恒定液体射流泵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脉冲频率、脉冲装置对脉冲液-气射流泵的主要流动部件的能量损失压力比有一定的影响,脉冲射流是提高射流泵传能及传质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流 能量平衡分析 时均性能 脉冲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