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掩模光刻的液晶波前校正器设计与制备
1
作者 杜莹 陈梅蕊 +5 位作者 刘禹彤 曹宗新 毛红敏 李小平 孙会娟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液晶波前校正器通常基于液晶显示器的工艺制备而成,因此其研制成本高、定制难度大。本文基于掩模光刻法制备液晶波前校正器,以实现液晶波前校正器的专用化、低成本研制。基于掩模光刻技术设计并制备了91像素的无源液晶驱动电极,并封装... 液晶波前校正器通常基于液晶显示器的工艺制备而成,因此其研制成本高、定制难度大。本文基于掩模光刻法制备液晶波前校正器,以实现液晶波前校正器的专用化、低成本研制。基于掩模光刻技术设计并制备了91像素的无源液晶驱动电极,并封装成液晶光学校正单元。设计并制备了驱动连接电路板,实现了液晶光学驱动单元和驱动电路板的匹配对接。对液晶波前校正器响应特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相位调制量为5.5个波长,响应时间为224 ms。利用Zygo干涉仪进行球面波的产生和静态倾斜像差的校正。结果显示,其可以产生正负离焦波前,且对水平倾斜像差校正后,Zernike多项式中第一项的值从1.18降至0.16,校正幅度达86%,实现了像差的有效校正。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液晶波前校正器的研制提供新思路,进而拓宽其应用领域和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掩模光刻 响应特性 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波前校正器位相调制非线性及闭环校正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曹召良 穆全全 +3 位作者 胡立发 彭增辉 刘永刚 宣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研究了液晶波前校正器位相调制曲线非线性的校正以及液晶自适应闭环对畸变波前的校正。利用液晶显示器领域通用的Gamma校正技术实现对液晶波前校正器非线性的校正。首先,通过施加线性的LUT曲线以获得512个LUT值对应的位相调制量。然后... 研究了液晶波前校正器位相调制曲线非线性的校正以及液晶自适应闭环对畸变波前的校正。利用液晶显示器领域通用的Gamma校正技术实现对液晶波前校正器非线性的校正。首先,通过施加线性的LUT曲线以获得512个LUT值对应的位相调制量。然后通过对一个波长位相调制量的线性化分割,找到能够获得线性位相调制的LUT函数曲线。最后将该优化曲线写入液晶波前校正器的驱动电路板中,再次驱动液晶波前校正器并利用ZY-GO干涉仪测量位相调制和灰度级的关系,得到了线性的位相调制。利用线性的液晶波前校正器结合哈特曼波前探测器和波前控制器进行了自适应闭环校正研究。校正前,PV和RMS的平均值分别为2.5λ和0.48λ;经过闭环自适应校正,PV和RMS的平均值分别下降为λ/11和λ/62。分辨率板的一级像也由模糊变得清晰。实验结果说明,经过线性化的液晶波前校正器可以获得高校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位相调制 非线性 闭环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波前校正器校正水平方向上的大气湍流 被引量:8
3
作者 姜宝光 穆全全 +3 位作者 曹召良 李超 夏明亮 宣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6-398,共3页
利用液晶波前校正器和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组成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对水平方向500 m的大气湍流进行校正。首先测定了液晶波前校正器(LCWFC)的位相调制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可以实现一个波长的调制量,同时利用Gamma校正实现了位相和灰度之间的... 利用液晶波前校正器和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组成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对水平方向500 m的大气湍流进行校正。首先测定了液晶波前校正器(LCWFC)的位相调制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可以实现一个波长的调制量,同时利用Gamma校正实现了位相和灰度之间的线性调制关系。然后将该系统与孔径220 mm的望远镜进行对接。液晶自适应校正后,波面均方根误差降低到0.06λ,实现了0.68″'的系统衍射极限分辨。实验结果表明:液晶波前校正器可以很好地校正水平方向500 m的大气湍流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大气湍流 位相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波前校正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召良 穆全全 +3 位作者 胡立发 彭增辉 刘永刚 宣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43-2047,共5页
利用808nm大功率连续激光器研究了液晶的光功率承受特性.结果表明,当功率密度为133W/cm2时,液晶还能保持原有的光学调制特性,而且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测定了液晶的波长色散特性,发现,随着波长的增加Δn值逐渐减少,近紫外300~400nm波段... 利用808nm大功率连续激光器研究了液晶的光功率承受特性.结果表明,当功率密度为133W/cm2时,液晶还能保持原有的光学调制特性,而且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测定了液晶的波长色散特性,发现,随着波长的增加Δn值逐渐减少,近紫外300~400nm波段Δn变化47%,而在400~780nm变化量为28%,在780~900nmΔn变化了2%.还研究了温度对液晶波前校正器衍射效率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Δn逐渐减小,当温度从10℃升到90℃时,对于16台阶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下降了70%;但当温度在20℃变化10℃时,对4台阶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最大变化量为1.7%,而对16台阶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降低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光功率 色散 温度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波前校正器动态位相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芦永军 曹召良 +1 位作者 曲艳玲 王海萍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0-735,共6页
为了对畸变波前进行精确校正,研究了液晶波前校正器在不同灰度级之间的动态位相响应特性,准确确定其响应时间。首先给出液晶波前校正器的响应时间和位相变化的检测方案。然后检测了液晶波前校正器在0和255灰度级之间的上升和下降时间,... 为了对畸变波前进行精确校正,研究了液晶波前校正器在不同灰度级之间的动态位相响应特性,准确确定其响应时间。首先给出液晶波前校正器的响应时间和位相变化的检测方案。然后检测了液晶波前校正器在0和255灰度级之间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分别为7ms和11ms。在保证校正精度的条件下,对该位相曲线采取λ/10的误差截断,使上升和下降时间分别减少到4ms和6.8ms。最后,研究了各灰度级依次上升到255和从255再以次回落到各灰度级的动态响应时间。结果表明,各灰度级的上升时间在2~5.2ms之间变化,下降时间在3.66~8.74ms之间变化,且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150和255灰度级之间转换速度最快,在255灰度级邻近的灰度响应速度最慢,且响应时间长于0和255灰度之间的响应时间。因此,在波前校正中,须以255灰度邻近的灰度级中最长的响应时间作为液晶波前校正器的响应时间,以确保波前校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位相 响应时间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液晶波前校正器响应速度及LUT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申文 马文超 +9 位作者 胡栋挺 刘新宇 苏宙平 朱华新 张秀梅 阙立志 朱卓伟 张逸新 陈国庆 胡立发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1-917,共7页
温度起伏会对液晶器件的相位调制特性、响应速度有影响,从而影响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液晶波前校正器的相位调制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了温度对512×512像素的硅基液晶波前校正器(LCOS)的LUT(look-up table)的影响,正是由于LUT的... 温度起伏会对液晶器件的相位调制特性、响应速度有影响,从而影响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液晶波前校正器的相位调制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了温度对512×512像素的硅基液晶波前校正器(LCOS)的LUT(look-up table)的影响,正是由于LUT的变化导致其相位调制特性不同;实验测量了不同温度下LCOS的时间和相位响应特性,由此计算了对应的LUT,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拟合,给出了16~26℃范围内的关系式,利用此关系式可以获得该温度范围内不同温度下合理的LUT。我们在LCOS上施加闪耀光栅灰度图后,对不同LUT下入射光束的衍射效率分别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我们利用关系式内对应温度下的LUT取代LCOS中固定值的LUT方法可以克服温度的起伏带来的影响,提高LCOS的相位调制能力。本方法对于液晶器件在自适应光学、显示等领域的应用也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相位调制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OS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色散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肇楠 李抄 +2 位作者 夏明亮 李大禹 宣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4-1020,共7页
对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色散问题进行了研究,测定了250D离焦、250D像散两种像差镜和650nm、670nm、710nm、840~860nm、835~865nm、830~870nm五种滤光片下的色散.结果表明:可见到近红外波段内20~30nm带宽的光是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理想... 对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色散问题进行了研究,测定了250D离焦、250D像散两种像差镜和650nm、670nm、710nm、840~860nm、835~865nm、830~870nm五种滤光片下的色散.结果表明:可见到近红外波段内20~30nm带宽的光是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理想光源,可实现系统较大的能量利用率和较小的色散.对于中心波长850nm的近红外光,当光源的带宽低于30nm时,LCOS的色散对系统像差影响较小,可以忽略,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又较大;一旦光源带宽高于40nm,LCOS的色散会对系统的像差产生明显的影响,使成像分辨率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液晶波前校正器 色散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波前校正器过驱动矩阵的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亚超 胡立发 +1 位作者 彭增辉 宣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9-715,共7页
从自适应光学应用的角度,对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过驱动矩阵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量化级次和延迟时间进行了优化,最优量化级次为32级,最优延迟时间为14帧。最后,在延迟时间为14帧时,测量了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过驱动矩阵和终到位相矩阵... 从自适应光学应用的角度,对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过驱动矩阵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量化级次和延迟时间进行了优化,最优量化级次为32级,最优延迟时间为14帧。最后,在延迟时间为14帧时,测量了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过驱动矩阵和终到位相矩阵,并对中等强度大气湍流进行了仿真校正,仿真计算结果与理论预期吻合得很好,表明测量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自适应光学 过驱动矩阵 终到位相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校正器漏光对闭环校正波前探测准确度的影响
9
作者 曹召良 胡五生 +6 位作者 穆全全 胡立发 李大禹 彭增辉 刘永刚 鲁兴海 宣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01-2005,共5页
研究了液晶分子排列对哈特曼波前探测器探测及闭环校正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分子排列对液晶校正器产生漏光强度的影响.详细探讨了在闭环校正过程中漏光对波前探测及校正准确度影响,当漏光比为40%时,产生的探测偏离误差为0.4;对于8%的漏光比... 研究了液晶分子排列对哈特曼波前探测器探测及闭环校正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分子排列对液晶校正器产生漏光强度的影响.详细探讨了在闭环校正过程中漏光对波前探测及校正准确度影响,当漏光比为40%时,产生的探测偏离误差为0.4;对于8%的漏光比,探测误差仅为0.08,可以忽略.最后分别做了扭曲和平行排列液晶校正器对静态畸变的闭环校正实验.对于漏光比为40%的扭曲液晶校正器,校正前后的PV和RMS值分别为:1.11μm、0.25μm和1.08μm、0.24μm,说明漏光对闭环校正产生了严重影响.对于漏光比为8%的平行排列液晶校正器,通过闭环校正,波前的PV和RMS分别从1.58m和0.22m降到0.095m和0.03m,同时获得清晰的光纤束的像.结果表明,如果能够控制液晶波前校正器的漏光占总光强的比在8%以下,则可以获得高校正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自适应光学 分子排列 液晶波前校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校正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郑贤良 刘瑞雪 +2 位作者 夏明亮 曹召良 宣丽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了实现对人眼视网膜的高分辨率成像,解决偏振能量损失、成像视场小和普适性差等问题,对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及其在人眼视网膜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开环光路的设计方案,避免了闭环液晶自适应系统的偏振光能量损失;在光路中... 为了实现对人眼视网膜的高分辨率成像,解决偏振能量损失、成像视场小和普适性差等问题,对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及其在人眼视网膜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开环光路的设计方案,避免了闭环液晶自适应系统的偏振光能量损失;在光路中加入可变视场光阑,利用小视场照明进行波前探测、大视场照明进行像差校正和成像的方法扩大了成像视场;使用脉冲光照明的方案减小曝光量;通过偏振光照明提高能量利用率、等效无穷远视标配合补偿镜以及改进后的视标提高盯视稳定性等一系列方法,提高系统普适性。校正后成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获得了明显提高;高分辨率眼底成像视场直径从200μm扩大到500μm;曝光量减小到原来的1/2~1/3;对前期难以获得清晰成像的样本,取得了效果良好的视网膜视觉细胞自适应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液晶波前校正器 视网膜成像 开环 大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双星的液晶自适应校正分辨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召良 穆全全 +2 位作者 胡立发 李大禹 宣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5-788,共4页
研究了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对模拟双星的校正.首先测定了LCOS液晶波前校正器的位相调制特性.结果表明其可以实现一个波长的调制量.同时,利用Gamma校正实现了位相和灰度级的线性调制关系.然后把液晶波前校正器和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组成自适... 研究了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对模拟双星的校正.首先测定了LCOS液晶波前校正器的位相调制特性.结果表明其可以实现一个波长的调制量.同时,利用Gamma校正实现了位相和灰度级的线性调制关系.然后把液晶波前校正器和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组成自适应光学系统,并和口径220mm的望远镜对接,实现了对模拟双星的探测和校正分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液晶波前校正器 望远镜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自适应光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曹召良 李小平 +5 位作者 宣丽 穆全全 胡立发 彭增辉 刘永刚 姚丽双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1期12-19,共8页
概述了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在液晶自适应光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存在的能量利用率低和校正频率慢的两大国际难题,液晶自适应光学研究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但攻克了能量利用率低的... 概述了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在液晶自适应光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存在的能量利用率低和校正频率慢的两大国际难题,液晶自适应光学研究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但攻克了能量利用率低的难题,且在校正频率方面也取得了质的飞跃。目前,系统能量利用率已从最初的5%提高到85%,基本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相当;校正频率也从5 Hz提高到140 Hz,接近了校正大气湍流的实用化水平。利用该研究成果,分别研制了针对中科院国家天文台2.16 m望远镜和长春光机所1.2 m望远镜的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并对恒星进行了有效校正,使1.2 m望远镜对恒星的分辨能力提高至约3倍衍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液晶波前校正器 校正频率 大气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自适应光学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8
13
作者 宣丽 李大禹 刘永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液晶波前校正器作为一种高单元密度的新型波前校正器件,通过相息图的衍射可以轻松实现十微米的波前位相校正量。因此,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LCAO)系统是21世纪天文观测领域非常有希望普及的系统。但是液晶波前校正器存在响... 液晶波前校正器作为一种高单元密度的新型波前校正器件,通过相息图的衍射可以轻松实现十微米的波前位相校正量。因此,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LCAO)系统是21世纪天文观测领域非常有希望普及的系统。但是液晶波前校正器存在响应速度慢(〉10ms)、能量利用率低的双重问题,国际上一直处于探索研究中。本课题组不但解决了能量问题,而且在速度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所研制的LCAO系统与1.23m口径望远镜连接,清晰观测到土星及其环绕的光环带,分辨出4.8和5.5视星等的α-Com双星,成像分辨率达到1.8倍衍射极限分辨率;目前系统延迟时间只有2ms,可以说已达到工程应用水平,在装备8~10m级大口径天文学望远镜方面极具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自适应光学 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玉坤 曹召良 +2 位作者 李大禹 徐焕宇 宣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07-1516,共10页
为了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满足自适应光学系统向高低阶多波前校正器的发展需求,本文研究了一套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软件设计方法,以适应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避免实验过程中软件不断更新修改所带来的问题。本文首先... 为了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满足自适应光学系统向高低阶多波前校正器的发展需求,本文研究了一套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软件设计方法,以适应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避免实验过程中软件不断更新修改所带来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功能和性能两方面分析了实验对软件系统的需求,提出基础层、功能层及表示层3层的软件架构体系,采用共享内存和临界区对象相结合的软件开发方法,确保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实时性与准确性,避免资源冲突和浪费;采用Windows API事件实现多线程之间同步协调控制。基于上述思想开发了液晶-变形镜混合的高低阶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软件,可在0.6ms内完成波前采集、波前计算、控制信号计算和各设备间的同步协调控制。最后,使用该软件进行自适应光学校正:仅变形镜和倾斜镜校正后峰峰值由3.38μm降为0.95μm,均方根误差由0.66μm降为0.12μm;液晶校正器、变形镜和倾斜镜同时校正后峰峰值为0.44μm,均方根误差为0.02μm,计算总延迟为0.378ms。由实验结果可知,本文设计的软件可以实现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实时校正,在保证校正精度的同时具有方便修改、功能齐全及模块化的优势,为后续自适应光学实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液晶波前校正器 变形镜 上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环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研究进展和结果(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召良 穆全全 +3 位作者 徐焕宇 张佩光 姚丽双 宣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2,共8页
对于自适应光学系统,液晶波前校正器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波前校正器件。传统的向列相液晶波前校正器的主要缺点是偏振依赖和工作波段窄。采用了基于偏振分束器的开环光路设计和优化的能量分割方法来分别解决上述问题。结果显示,开环光路... 对于自适应光学系统,液晶波前校正器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波前校正器件。传统的向列相液晶波前校正器的主要缺点是偏振依赖和工作波段窄。采用了基于偏振分束器的开环光路设计和优化的能量分割方法来分别解决上述问题。结果显示,开环光路非常适合于液晶波前校正器,且新颖的能量分割方法显著提高了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 自适应光学 液晶波前校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
16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4-834,共1页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由1999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宣丽研究员组建。目前有固定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研究实习员2人,在读研究生25人。研究方向以基于液晶波前校正...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由1999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宣丽研究员组建。目前有固定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研究实习员2人,在读研究生25人。研究方向以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AO)成像为主,应用于大口径望远镜和人眼视网膜检查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光机所 液晶波前校正器 中科院 研究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
17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由1999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宣丽研究员组建。目前有固定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研究实习员2人,在读研究生25人。研究方向以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由1999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宣丽研究员组建。目前有固定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研究实习员2人,在读研究生25人。研究方向以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AO)成像为主,应用于大口径望远镜和人眼视网膜检查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液晶波前校正器 自适应光学 研究员 百人计划 检查设备 工程师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
18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由1999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宣丽研究员组建。目前有固定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研究实习员2人,在读研究生25人。研究方向以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由1999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宣丽研究员组建。目前有固定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研究实习员2人,在读研究生25人。研究方向以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AO)成像为主,应用于大口径望远镜和人眼视网膜检查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在读研究生 百人计划 研究团队 研究实习员 大口径望远镜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
19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由1999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宣丽研究员组建。目前有固定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研究实习员2人,在读研究生25人。研究方向以基于液晶波前校...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由1999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宣丽研究员组建。目前有固定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研究实习员2人,在读研究生25人。研究方向以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AO)成像为主,应用于大口径望远镜和人眼视网膜检查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液晶波前校正器 自适应光学 研究员 百人计划 检查设备 工程师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
20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18,共1页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由1999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宣丽研究员组建。目前有固定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研究实习员2人,在读研究生25人。研究方向以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由1999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宣丽研究员组建。目前有固定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研究实习员2人,在读研究生25人。研究方向以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AO)成像为主,应用于大口径望远镜和人眼视网膜检查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液晶波前校正器 自适应光学 研究员 百人计划 检查设备 工程师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