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偏振器的液晶相位延迟器光电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霍树春 胡春光 +2 位作者 沈万福 李艳宁 胡小唐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1,77,共5页
液晶相位延迟器(LCVR)是一种新型偏振器件,精确标定其光电特性是实现基于该器件的精密光学偏振测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探测光强与相位延迟值和器件方位角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偏振器的测量新方法,可快速计算出不同电压作用下的L... 液晶相位延迟器(LCVR)是一种新型偏振器件,精确标定其光电特性是实现基于该器件的精密光学偏振测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探测光强与相位延迟值和器件方位角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偏振器的测量新方法,可快速计算出不同电压作用下的LCVR本征轴方位角和相位延迟值.该方法具有测试结构简单、相位延迟测量过程无需机械旋转、全谱测量速度快的优点.此外,该测量结构便于集成在其它偏振测量结构中,实现LCVR的在线、实时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上述方法的测试系统,LCVR的相位延迟测量重复性优于5‰,本征轴方位角的测量分辨率优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延迟器 相位测量 本征轴方位角 偏振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对光偏振态的调制 被引量:22
2
作者 丁海兵 庞文宁 +1 位作者 刘义保 尚仁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97-1399,共3页
利用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iquidcrystalvariableretarder,LCVR)的延迟相位随着其驱动电压连续可调特性,实现光偏振态的可控调制.设计了旋转检偏器,对LCVR进行820nm激光波长的现场校准,获得1/4λ、3/4λ和1/2λ、1λ相位延迟所对应的驱... 利用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iquidcrystalvariableretarder,LCVR)的延迟相位随着其驱动电压连续可调特性,实现光偏振态的可控调制.设计了旋转检偏器,对LCVR进行820nm激光波长的现场校准,获得1/4λ、3/4λ和1/2λ、1λ相位延迟所对应的驱动电压,计算机控制其驱动电压实现对光偏振态的调制,并进行了检验,给出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该方法具有对光子入射方向不敏感、无需机械转动、适用较宽波长范围、实时可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 相位延迟 偏振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补偿器的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颖 赵海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98-1803,共6页
为了能够测量带有补偿器的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在不同电压值下的相位延迟,提出了一种基于斯托克斯矢量和穆勒矩阵的测量方法。在可见光范围内6个波长下实验测量了LCVR在2kHz方波、0~10V电压下的相位延迟。结果表明,LCVR具有调谐... 为了能够测量带有补偿器的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在不同电压值下的相位延迟,提出了一种基于斯托克斯矢量和穆勒矩阵的测量方法。在可见光范围内6个波长下实验测量了LCVR在2kHz方波、0~10V电压下的相位延迟。结果表明,LCVR具有调谐电压低、控制简单、调节范围大、无需转动等优点,相位延迟的测量误差<0.6%。根据延迟器件的特性,建立了相位延迟的拟合函数公式,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了延迟器件工作范围内全部波长、全部电压值下的相位延迟,曲线拟合的标准差<0.02λ。提出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和拟合函数的建立对偏光器件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 补偿 斯托克斯矢量 穆勒矩阵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的两片式线偏振态转换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江继军 张大勇 +2 位作者 李剑峰 刘海涛 罗飞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7,共5页
利用Jones矩阵法,理论上分析了方位角分别为0°和-45°的2个可变相位延迟器组成的偏振转换器可实现任意偏振态到水平线偏振态的转换,并推导出可变相位延迟器延迟量的表达式。利用自主研制的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的相位延迟,在1 V... 利用Jones矩阵法,理论上分析了方位角分别为0°和-45°的2个可变相位延迟器组成的偏振转换器可实现任意偏振态到水平线偏振态的转换,并推导出可变相位延迟器延迟量的表达式。利用自主研制的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的相位延迟,在1 V~2.7 V范围,根据驱动电压连续线性可调的特性,设计了两片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组成的偏振态转换器,实现了随机偏振态(Stokes参数为(-0.567,0.752,0.36))到水平偏振态(Stokes参数为(1,0,0))的可控调制,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该偏振态转换器还可以实现其他任意偏振态到水平偏振态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转换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 偏振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的相位延迟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书朋 赵海丽 +3 位作者 刘鹏 李志刚 曲国哲 孙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9-1084,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iquid 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LCVR)在不同波长时的相位延迟特性,根据LCVR双折射效应、透射光光强的斯托克斯矢量与相位延迟关系,采用光强法测量LCVR相位延迟特性,即将LCVR相位延迟特性的测... 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iquid 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LCVR)在不同波长时的相位延迟特性,根据LCVR双折射效应、透射光光强的斯托克斯矢量与相位延迟关系,采用光强法测量LCVR相位延迟特性,即将LCVR相位延迟特性的测量转换为对透射光光强与LCVR驱动电压的测量。设计了基于托克斯矢量与穆勒矩阵的LCVR相位延迟特性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实时、准确地自动测量LCVR相位延迟特性。而且,利用Labview软件平台实现了系统控制、数据处理、界面显示和报表生成功能的一体化,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相位延迟特性曲线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误差小于1%,能够准确地测量LCVR的相位延迟特性,符合科研与工业领域的需求,因此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 相位延迟特性 斯托克斯矢量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可变延迟器相位延迟-电压曲线精确快速标定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刚 侯俊峰 +2 位作者 林佳本 王东光 张鑫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7-833,共7页
相位延迟-电压曲线的精确标定是向列型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能否实现高精度偏振测量的关键。为了提高液晶相位延迟的测量精度,建立了一套精确高效的自动测量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该方法综合了光强法、索累补偿器法以及等偏... 相位延迟-电压曲线的精确标定是向列型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能否实现高精度偏振测量的关键。为了提高液晶相位延迟的测量精度,建立了一套精确高效的自动测量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该方法综合了光强法、索累补偿器法以及等偏离测量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方法测量精度低或效率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量系统,并利用Labview技术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化测量,进一步缩短了测量时间。最后,对系统的测量误差、重复精度以及工作效率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延迟测量误差小于0.0575%λ,重复精度小于0.0197%λ,可在30 min内完成100个延迟采样点的自动化测量。该系统适用于可见光范围内液晶可变延迟器相位延迟-电压曲线的精确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 相位延迟-电压曲线 精确自动化标定 索累补偿 等偏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用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相位延迟测试系统的电子学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威 林佳本 +4 位作者 侯俊峰 张洋 朱晓明 邓元勇 王东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49-860,共12页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CVR)由于其调制速度快、重量轻、无运动部件等特点成为空间光学仪器中新的研究热点。然而,LCVR中的液晶属于高分子材料,其空间适应性有待考核验证。由于地面环境模拟试验无法同时还原太空中的所有参数,因此亟需研...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CVR)由于其调制速度快、重量轻、无运动部件等特点成为空间光学仪器中新的研究热点。然而,LCVR中的液晶属于高分子材料,其空间适应性有待考核验证。由于地面环境模拟试验无法同时还原太空中的所有参数,因此亟需研制一台符合卫星搭载要求的LCVR空间特性试验仪,来研究液晶器件在真实星载环境下的电光性能(相位延迟-电压曲线稳定性)。本文分析了LCVR延迟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LCVR相位延迟-电压曲线的电子学测量方案。首先使用“零点”标定法设计了高稳定度的LCVR驱动;然后使用变频误差控制法,实现了LCVR的高精度恒温控制。其中LCVR驱动稳定度达到99.3%,LCVR恒温精度最高达到(35±0.1)℃。在此基础上,对整机进行了力、热和电磁兼容试验,结果表明待测LCVR和电子学系统功能稳定,成功完成了LCVR这一首飞器件的空间光电测试系统在我国的首次研制,对液晶的空间化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 偏振调制 恒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可调相位延迟器的色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建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6-560,共5页
基于偏光干涉理论用3种不同的波长(405nm、635nm、904nm)的激光在3种不同温度条件(25℃、40℃、60℃)下测量、分析了向列相液晶相位延迟器的双折射率色散特性,并由柯西色散公式拟合得到了在上述3种温度条件下的色散方程。结果表明,该方... 基于偏光干涉理论用3种不同的波长(405nm、635nm、904nm)的激光在3种不同温度条件(25℃、40℃、60℃)下测量、分析了向列相液晶相位延迟器的双折射率色散特性,并由柯西色散公式拟合得到了在上述3种温度条件下的色散方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量、分析向列相液晶的双折射率色散特性。根据该液晶在25℃温度条件下的色散方程推算出了589nm波长处的双折射率为0.268,该结果与液晶数据表提供的数值0.257的偏差值为4.28%。该研究为液晶双折射色散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同时也为液晶可调相位延迟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可调相位延迟 向列相液晶 色散 偏光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的偏振转换器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江继军 张大勇 +3 位作者 李剑峰 沈志学 张翠娟 骆永全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共3页
进行了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相位调制特性的数值计算。利用Jones矩阵法推导了三片式、方位角分别为0°,45°和0°的可变相位延迟器组成的偏振转换器Jones矩阵表示形式。利用该矩阵计算了电控液晶偏振转换器偏振调制,计箅结果... 进行了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相位调制特性的数值计算。利用Jones矩阵法推导了三片式、方位角分别为0°,45°和0°的可变相位延迟器组成的偏振转换器Jones矩阵表示形式。利用该矩阵计算了电控液晶偏振转换器偏振调制,计箅结果用Poincare图示法表示、结果表明利用该三片式偏振转换器可以实现全范围偏振态调节,且可以实现任意输入偏振态到指定偏振态的变化,并给出了实现上述偏振态转换时偏振转换器各个可变相位延迟器相位延迟参数及电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NES矩阵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 偏振转换 偏振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VR的剪切散斑干涉系统
10
作者 彭智勇 陈辰 +4 位作者 曾启林 于霄翊 熊显名 杜浩 赵嘉浩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7,共8页
激光剪切散斑干涉术具有全场非接触、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相移器(LCVR)的新型剪切散斑干涉系统。该系统利用液晶分子的双折射效应,能够准确、连续的引入相移。通过两面反射... 激光剪切散斑干涉术具有全场非接触、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相移器(LCVR)的新型剪切散斑干涉系统。该系统利用液晶分子的双折射效应,能够准确、连续的引入相移。通过两面反射镜可以自由调节剪切量。介绍了LCVR剪切成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无缺陷铝板进行检测并与微偏振片阵列相移技术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该光学系统的性能。通过对含有缺陷的碳纤维层压复合板测试,平均检出率为90%,可检测出的最小缺陷为Φ3 mm,证明了该系统可以应用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散斑干涉 液晶可变延迟 相移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海丽 王晓曼 +2 位作者 姜会林 刘智 刘树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6-420,共5页
主要研究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测量系统,利用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CVR)代替传统测量技术中的旋转波片,改变所加的电压值控制液晶双折射系数,对入射光的偏振状态进行精确控制。通过偏振光调制法测量斯托克斯(Stokes)参量,从而实时、准确地... 主要研究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测量系统,利用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CVR)代替传统测量技术中的旋转波片,改变所加的电压值控制液晶双折射系数,对入射光的偏振状态进行精确控制。通过偏振光调制法测量斯托克斯(Stokes)参量,从而实时、准确地测量激光的偏振特性。同时,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平台实现系统的数据分析、处理、界面显示和打印输出功能的一体化。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光束的偏振特性,能够服务于从科研实验室到工业生产过程的各类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 相位延迟 偏振 STOK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波片相位延迟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冬梅 宋路 牛国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17-1523,共7页
为实现液晶可变延迟器(LCVR)对入射光相位精确调制,分析了LCVR的双折射率色散特性,得到相位延迟量由驱动电压项和色散项组成的关系式;采用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算法,并用粒子群算法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为实现液晶可变延迟器(LCVR)对入射光相位精确调制,分析了LCVR的双折射率色散特性,得到相位延迟量由驱动电压项和色散项组成的关系式;采用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算法,并用粒子群算法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c和g)进行优化,构建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LCVR相位延迟特性中驱动电压项的预测模型,并将其预测模型用于以568 nm激光作为光源的验证实验中;结果表明,在568 nm激光照射下,LCVR延迟量的实验值与标定理论值偏差不大于0.005 4λ,因此,说明PSO-SVM方法可作为LCVR相位延迟特性标定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 双折射色散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 延迟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SVM模型下的LCVR相位延迟特性标定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冬梅 刘泉 +1 位作者 于林韬 朱一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7-261,共5页
为了标定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iquid 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LCVR)的相位延迟特性,在25℃、405 nm波长下,利用搭建的测量装置采集了141组实验样本,其中71组样本为训练集,70组样本为预测集,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 为了标定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iquid 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LCVR)的相位延迟特性,在25℃、405 nm波长下,利用搭建的测量装置采集了141组实验样本,其中71组样本为训练集,70组样本为预测集,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算法建立LCVR相位延迟量和驱动电压相关数学模型。实验表明,GASVR、PSOSVR、LSSVM方法下最大波长偏差△λ分别为0.013 6λ、0.013 7λ和0.004 5λ,均方误差提高两倍,通过比较,说明该模型能快速准确地预测LCVR工作范围内全部波长、全部电压值下的相位延迟。该方法可作为LCVR相位延迟特性标定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相位延迟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相位延迟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VR调谐的全偏振多谱段成像系统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颖 赵慧洁 +1 位作者 程宣 熊胜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75-1378,共4页
提出一种新型全偏振多谱段成像系统,将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应用于全偏振成像技术,在可见-近红外波段上可快速实现光的全偏振态的精确调制。系统由光学镜头、LCVR、偏振片、滤波片和CCD探测器组成。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结构、工作原理... 提出一种新型全偏振多谱段成像系统,将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应用于全偏振成像技术,在可见-近红外波段上可快速实现光的全偏振态的精确调制。系统由光学镜头、LCVR、偏振片、滤波片和CCD探测器组成。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光学设计,并提出了适合本系统的偏振定标方法,建立了偏振定标系统,实现了利用较小面积的偏振源对系统进行高精度偏振定标;再利用该成像系统进行了室外试验,获取了全偏振光谱图像,所获取的图像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最后对图像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得到了被测物的偏振度图像。试验验证了该成像系统的全偏振多谱段数据成像获取能力,成像数据可应用于目标识别、目标分类等方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 偏振定标 偏振光谱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OTF的高光谱偏振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启超 时家明 +2 位作者 赵大鹏 汪家春 陈宗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获得目标和场景的偏振信息,提高目标识别和地物探测的准确度,设计了基于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和声光可调滤波器(AOTF)的高光谱偏振成像探测系统。首先介绍了偏振成像探测的原理,然后给出了探测系统的结构,并对其光学系统的各元件... 为获得目标和场景的偏振信息,提高目标识别和地物探测的准确度,设计了基于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和声光可调滤波器(AOTF)的高光谱偏振成像探测系统。首先介绍了偏振成像探测的原理,然后给出了探测系统的结构,并对其光学系统的各元件进行了合理的参数分配,最后利用编制的信息处理软件对系统采集的高光谱偏振图像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能够反映出目标的光谱特性和偏振特性,对于复杂背景下的目标探测与识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系统设计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LCVR) 声光可调滤波(AO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VR和AOTF的光谱偏振测量新策略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耀利 张瑞 +2 位作者 王志斌 温廷敦 李克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62-2367,共6页
现有利用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和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OTF)的偏振测量方法较为繁琐,故提出了一种光谱偏振测量新策略,去除了机械运动,并且相位延迟量的选取从四组减少为两组。采用两个LCVR和一个AOTF,通过两个相同型号探测器分别测量&... 现有利用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和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OTF)的偏振测量方法较为繁琐,故提出了一种光谱偏振测量新策略,去除了机械运动,并且相位延迟量的选取从四组减少为两组。采用两个LCVR和一个AOTF,通过两个相同型号探测器分别测量±1级衍射光,实现光谱偏振测量。电脑控制LCVR和AOTF的驱动系统分别实现所需相位延迟量和波长选择,通过扫描射频驱动整个频段得到被测光的光谱信息。叙述了方法的具体原理,分析了AOTF的偏振模型,通过理论计算LCVR和AOTF的Muller矩阵,推导出了相应的斯托克斯(Stokes)矢量中的I,Q,U的测量公式。分析并仿真了相位延迟量微小偏差对整个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结果显示相位延迟量在±π/100范围内相对误差<3%。实验验证了测量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测量误差总体<6%。为偏振测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且精度较高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 声光可调谐滤光 偏振测量 斯托克斯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旋光率测量系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志刚 赵海丽 +2 位作者 刘鹏 王奇 张立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2,共5页
为了克服以往晶体旋光率测量方法存在误差大、精度低、实用性差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的石英晶体旋光率测量方法。改变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所加驱动电压,精确控制液晶相位延迟量,对偏振光进行调制。通过偏振光... 为了克服以往晶体旋光率测量方法存在误差大、精度低、实用性差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的石英晶体旋光率测量方法。改变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所加驱动电压,精确控制液晶相位延迟量,对偏振光进行调制。通过偏振光调制法测量斯托克斯(Stokes)参量,从而实时、准确地测量石英晶体旋光率。采用PIN光电二极管对偏振光信号进行探测,经光电变换后利用信号调理电路实现信号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精度为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 偏振光调制 STOKES 旋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后效应视角下的FDI、R&D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演变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姚佐文 陈信伟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49,共6页
本文基于我国1987~2010年的数据,运用ADL滞后回归模型的思想和滞后效应的概念,以AIC、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判断标准,对FDI、R&D技术创新变量的滞后期做出估计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上影响... 本文基于我国1987~2010年的数据,运用ADL滞后回归模型的思想和滞后效应的概念,以AIC、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判断标准,对FDI、R&D技术创新变量的滞后期做出估计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上影响并不显著,对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着负向外溢效应,FDI并不能实质性提升我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分组研究表明,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由1987~1998年期间的不显著影响逐渐演变为1999~2010年期间的显著性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强化了FDI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技术扩散过程,但同时FDI对R&D研发创新能力产生了"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光学囚笼 强聚焦 液晶可调相位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TF与LCVR的偏振高光谱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凡超 李勇 +3 位作者 胡炳樑 孔亮 魏儒义 李洪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10-2614,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液晶可调滤光片(LCTF)与两片液晶可调相位延迟器(LCVR)构成的偏振高光谱成像系统,相对于传统LCTF具有转动部件以及无法获取全部偏振态的特点,本系统能够静态凝视成像并且测量目标完整的Stokes参量。通过对两片LCVR取四组不... 提出一种基于液晶可调滤光片(LCTF)与两片液晶可调相位延迟器(LCVR)构成的偏振高光谱成像系统,相对于传统LCTF具有转动部件以及无法获取全部偏振态的特点,本系统能够静态凝视成像并且测量目标完整的Stokes参量。通过对两片LCVR取四组不同延迟组合,构造了一个4×4复原矩阵来获取目标的原始全偏振信息。使用干涉光强法,对两片LCVR分别进行了延迟-电压特性的精确测量;在633nm下验证了全偏振复原算法,通过对误差分析,得到了较好的反演Stokes参数和相应的DoLP与Orient计算值,验证了复原算法的可靠性,可以为全偏振态高光谱遥感成像提供有效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可调滤光片 液晶可调相位延迟 高光谱偏振 全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矢量涡旋光的偏振测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郁步昭 王吉明 +3 位作者 刘友文 吴彤 路元刚 杨雁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459,共6页
为了研究电控相位延迟对矢量涡旋光偏振态的影响规律,采用半波液晶可变延迟器和液晶q波片搭建了电控矢量涡旋光的全斯托克斯偏振测试实验装置,进行了电控矢量涡旋光的斯托克斯参量传输特性的Muller矩阵分析和实验验证。通过对输入偏振... 为了研究电控相位延迟对矢量涡旋光偏振态的影响规律,采用半波液晶可变延迟器和液晶q波片搭建了电控矢量涡旋光的全斯托克斯偏振测试实验装置,进行了电控矢量涡旋光的斯托克斯参量传输特性的Muller矩阵分析和实验验证。通过对输入偏振光进行连续相位调控,获得了其通过调谐q波片后的输出光束偏振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电控相位延迟会改变角向和径向偏振光的局域偏振椭偏度,且随电压变化呈线性关系,同时偏振态演变会影响矢量涡旋光的输出光强。此研究对于探索电控矢量涡旋光的偏振转换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偏振 矢量场 斯托克斯参量 液晶可变延迟 q波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