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有机质孔缝内液态烷烃赋存状态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9
1
作者 王森 冯其红 +4 位作者 查明 卢双舫 秦勇 夏天 张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2-778,共7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页岩有机质孔缝内液态烷烃赋存状态。基于OPLS(Optimized Potentials for Liquid Simulation)力场模拟计算了烷烃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密度,并与实验值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正庚...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页岩有机质孔缝内液态烷烃赋存状态。基于OPLS(Optimized Potentials for Liquid Simulation)力场模拟计算了烷烃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密度,并与实验值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正庚烷为例分析了油藏条件下有机质孔缝内烷烃赋存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缝宽、有机质成熟度、烷烃碳链长度以及同分异构体对其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1烷烃在有机质孔缝内的密度分布并非均匀,而是呈现周期性的波动;2在靠近固体壁面处烷烃会形成"类固体"层,其密度约为游离态流体密度的1.9~2.7倍;3液态烷烃在有机质孔缝内主要发生多层吸附,每个吸附层的厚度约为0.48 nm,吸附层的数目受缝宽和流体组分影响。实例模拟分析表明,原油在有机质孔缝内以吸附态形式存在的比例为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有机质 液态烷烃 赋存状态 烷烃密度 吸附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烷烃氧载体对褐黄孢链霉菌合成纳他霉素的影响
2
作者 王爽 张岩 +4 位作者 王赞 李永波 章晶晶 马超峰 周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7,共7页
利用单因素摇瓶发酵的实验方法,以多种液态烷烃作为氧载体,分别研究了其不同添加浓度、添加时间对褐黄孢链霉菌生长及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己烷、正十二烷和正十六烷都不能作为碳源被细胞利用,是有效的氧载体。正... 利用单因素摇瓶发酵的实验方法,以多种液态烷烃作为氧载体,分别研究了其不同添加浓度、添加时间对褐黄孢链霉菌生长及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己烷、正十二烷和正十六烷都不能作为碳源被细胞利用,是有效的氧载体。正十二烷作为氧载体效果较好:接种同时添加6%的正十二烷培养,细胞干重和纳他霉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9%和46.4%;而最佳添加时间为发酵后24 h,纳他霉素含量比接种同时添加提高了7.0%。添加6%的正十六烷,纳他霉素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43.3%。添加高于3%浓度的正己烷,菌体干重和那他霉素产量均低于对照组,推测可能是正己烷对细胞产生毒性而抑制了菌体生长和纳他霉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孢链霉菌 纳他霉素 氧载体 液态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架构C-C键将生物质平台化合物转化为液态烷烃燃料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永 廖兵 庞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将生物质平台化合物转化为液态烷烃燃料是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重要环节。由木质纤维素得到的生物质平台化合物通常含较多的氧原子和不饱和键,且碳原子数目较少,不能满足用作液态烷烃燃料的要求。介绍了通过架构C—C键的方法将生物质平台... 将生物质平台化合物转化为液态烷烃燃料是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重要环节。由木质纤维素得到的生物质平台化合物通常含较多的氧原子和不饱和键,且碳原子数目较少,不能满足用作液态烷烃燃料的要求。介绍了通过架构C—C键的方法将生物质平台化合物转化为液态烷烃燃料的方法。综述了羟醛缩合反应、加氢烷基化/烷基化反应和安息香缩合等反应,利用这些反应可将生物质平台化合物的碳原子数增加,满足液态烷烃燃料的要求。对架构C—C键将生物质平台化合物转化为液态烷烃燃料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生物质 平台化合物 液态烷烃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参数重构的气测录井解释方法
4
作者 李戈东 谭伟雄 +2 位作者 马猛 陈铭帅 杜波 《录井工程》 2023年第3期39-43,共5页
随着渤海油田中深层勘探难度的增加以及非常规油气层的发现,钻井现场识别流体类型与含油气性也越来越困难,油气勘探作业已对随钻过程中油气水层解释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FLAIR实时地层流体分析录井能实时检测钻井液中C_1-C_8烃类... 随着渤海油田中深层勘探难度的增加以及非常规油气层的发现,钻井现场识别流体类型与含油气性也越来越困难,油气勘探作业已对随钻过程中油气水层解释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FLAIR实时地层流体分析录井能实时检测钻井液中C_1-C_8烃类组分以及CO_(2)和H_2S等非烃类组分含量,其在烃类组分检测范围和检测质量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可为提升复杂油气层的判别准确率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充分挖掘FLAIR实时地层流体分析录井在油气水层解释的数据优势,重构了表征“储层含油气量和储层流体中液态烷烃量”的两个关键参数,用于建立新的解释评价图板。在渤海海域X油田的应用中,油水层解释符合率达到90%,对于准确、快速识别地层流体,发现油气显示效果显著,增强了FLAIR实时地层流体分析录井在井场的使用价值,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测录井 FLAIR流体录井 参数重构 含油丰度 液态烷烃 解释图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