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对蒙古羊卵泡发育、卵泡液微环境及卵巢类固醇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王泳 那日苏 +5 位作者 梁建勇 刘洋 李九月 高源 田丰 薛树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0-1158,共9页
【目的】探索槲皮素对母羊卵泡发育、免疫及抗氧化功能、卵泡液生殖激素分泌和卵巢类固醇生成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经产蒙古羊母羊3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槲皮素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槲皮素组每只羊在基... 【目的】探索槲皮素对母羊卵泡发育、免疫及抗氧化功能、卵泡液生殖激素分泌和卵巢类固醇生成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经产蒙古羊母羊3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槲皮素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槲皮素组每只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槲皮素7 g/d,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单独一栏饲养。试验采用同期发情处理,在第2个情期第13天采集血液用于抗氧化指标和生殖激素指标检测,采集母羊卵巢组织用于类固醇激素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①相比于对照组,槲皮素组母羊的大卵泡和中卵泡数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的水平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同时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②相比于对照组,槲皮素组母羊大卵泡内雌二醇、孕酮、促卵泡生成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中等卵泡内雌二醇和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各级卵泡内促黄体生成素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③相比于对照组,饲粮添加槲皮素极显著上调了母羊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和细胞色素P450家族19A成员1(cytochrome P450 family 19 subfamily A member 1,CYP19A1)的mRNA表达(P<0.01)。【结论】饲粮添加7 g/d槲皮素可有效提高母羊抗炎症和抗氧化功能,并通过调控卵泡液生殖激素分泌和卵巢类固醇生成相关基因表达,进而影响母羊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卵泡发育 卵泡液微环境 类固醇激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微型和控制型卵巢刺激对卵巢低反应患者卵泡液微环境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婷婷 张晓莉 黄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6-741,共6页
【目的】比较卵巢低反应患者进行卵巢轻微刺激和控制性卵巢刺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卵泡液内激素水平、细胞因子的差异及其与获卵数、胚胎数等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招募符合博洛尼亚标准的卵巢低反应患者,... 【目的】比较卵巢低反应患者进行卵巢轻微刺激和控制性卵巢刺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卵泡液内激素水平、细胞因子的差异及其与获卵数、胚胎数等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招募符合博洛尼亚标准的卵巢低反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组2)和对照组(组1)。实验组采用来曲唑及低剂量外源性促卵泡生成素(Gn)进行卵巢轻微刺激,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性卵巢刺激(黄体期GnRH激动剂修饰长方案)进行卵巢刺激。于取卵日收集成熟卵泡(>16 mm)的卵泡液,其中实验组共23例,对照组共28例,测量卵泡液中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激素(P)、睾酮(T)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以及抑制素(inhibin)、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成蛋白家族(BMP)水平。统计分析卵泡液中各激素、因子水平与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情况各指标之间: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和窦卵泡数(AFC)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Gn用量更少,但两组的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卵泡液中LH水平、睾酮水平和inhibin B水平明显增高,而FSH水平、inhibin A水平、BMP8B和GDF9水平明显降低。其他几种激素水平,包括E2、P、AMH和BMP2、6、8B、15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卵泡液中各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均与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无相关性。【结论】POR患者使用不同的轻微刺激和常规控制性卵巢刺激,卵泡微环境不同。但未发现这些变化与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轻刺激 卵巢低反应 卵泡液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附睾液正常微环境的形成 开辟男性避孕的新途径
3
作者 龚贤弟 黄宜定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6-248,共3页
囊性纤维变性跨膜传导调控器 (cysticfibrosistransmembraneconductanceregulator ,CFTR)在附睾液微环境的形成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此蛋白在发育中的精原细胞中也有表达 ,说明CFTR还可能参与精子的发生。... 囊性纤维变性跨膜传导调控器 (cysticfibrosistransmembraneconductanceregulator ,CFTR)在附睾液微环境的形成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此蛋白在发育中的精原细胞中也有表达 ,说明CFTR还可能参与精子的发生。因此 ,进一步了解CFTR在男性生殖系统的作用和通过药理学的方法干扰它的功能 ,将为男性避孕研究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微环境 附睾 囊性纤维变性跨膜传导调控器 环加氧酶 男性 避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凹槽内液滴流场特性的Micro-PIV实验研究
4
作者 申峰 闫成金 +2 位作者 李梦麒 姬德茹 刘赵淼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7-72,共6页
液滴已成为微流控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精确调控液滴内的微环境,利用微通道矩形长凹槽生成并封裹液滴,并开展了液滴内部流场特性的显微粒子图像测速(Micro-PIV)实验,研究了雷诺数(Re)对液滴形貌、流场速度矢量场特性和剪应力分布的... 液滴已成为微流控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精确调控液滴内的微环境,利用微通道矩形长凹槽生成并封裹液滴,并开展了液滴内部流场特性的显微粒子图像测速(Micro-PIV)实验,研究了雷诺数(Re)对液滴形貌、流场速度矢量场特性和剪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e=11.1时,液滴内部出现了一个涡胞结构;当Re=33.3时,液滴中心处的流速达到最大值,约为10μm/s。然而,当Re=44.4时,涡胞消失,平均流速降低。同时,液滴尺寸随Re增加而减小。此外,Re对液滴内部剪应力变化无明显影响,剪应力平均值极低(<1.5×10^-4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控 凹槽 涡胞 环境 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ck扩散理论的气相腐蚀环境氯离子传感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喆 曾捷 +3 位作者 李明 周智 卢李 张旭苹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4期66-69,共4页
根据海洋气相盐雾腐蚀微液膜环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Fick扩散理论的全固态叉指状氯离子传感器。通过测量电极过渡时间来间接测量微液膜氯离子浓度,并给出了氯离子传感器叉指电极设计规则。该型传感器依次通过溅射、光刻、化学镀膜以及... 根据海洋气相盐雾腐蚀微液膜环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Fick扩散理论的全固态叉指状氯离子传感器。通过测量电极过渡时间来间接测量微液膜氯离子浓度,并给出了氯离子传感器叉指电极设计规则。该型传感器依次通过溅射、光刻、化学镀膜以及电镀法镀膜等多种工艺制作而成,在0. 1~1 mol/L氯化钠微液膜范围内的校准曲线线性度约为0. 972 5,灵敏度达到2. 38 s1/2/(mol/L),72 h内氯离子浓度测量误差小于4. 2%,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和感知能力。pH值干扰实验结果显示:传感器在pH值2~9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7%,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腐蚀环境监测 氯离子浓度 Fick扩散定律 全固态叉指状传感器 计时电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odic passivation of Pb-Ag-Nd anode in fluoride-containing H_2SO_4 solu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晓聪 蒋良兴 +2 位作者 刘芳洋 李劼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2894-2901,共8页
An attempt was made to build up a thick and compact oxide layer rapidly by pre-treating the Pb-Ag-Nd anode in fluoride-containing H2SO4 solution. The passivation reaction of Pb-Ag-Nd anode during pre-treatment process... An attempt was made to build up a thick and compact oxide layer rapidly by pre-treating the Pb-Ag-Nd anode in fluoride-containing H2SO4 solution. The passivation reaction of Pb-Ag-Nd anode during pre-treatment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yclic voltammetry, linear scanning voltammetry,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b F2 and PbSO4 are formed near the potential of Pb/PbSO4 couple. The pre-treatment in fluoride-containing H2SO4 solution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a thick, compact and adherent passive film. Furthermore, pre-treatment in fluoride-containing H2SO4 solution also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 PbO2 on the anodic layer, and the reason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more PbF2 and PbSO4 during the pre-treatment which tend to transform to PbO2 during the following electrowinning process. In addition, the anodic layer on anode with pre-treatment in fluoride-containing H2SO4 solution is thick and compact, and its predominant composition is β-PbO2. In summary, the pre-treatment in fluoride-containing H2SO4 solution benefits the formation of a desirable protective layer in a shor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based anode FLUORIDE passive film anodic layer synergistic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