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基细胞学检测及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贞 毛玲芝 +4 位作者 李屹 谢龙旭 李智敏 洪小山 罗喜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314-4316,共3页
目的:比较潮州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潮州市5个乡镇,招募35~59岁的女性,同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符合条件者进行阴道镜下活... 目的:比较潮州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潮州市5个乡镇,招募35~59岁的女性,同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符合条件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和随访,评价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的筛查效果。结果:3723例接受筛查女性中,总体而言,TCT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巴氏涂片(Fisher′s Exact Test,P<0.01),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0.14,P<0.001)。巴氏涂片制片不满意率高于TCT(χ2=64.3,P<0.001)。结论:此次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相比巴氏涂片检测,TCT更为灵敏、制片效果更好,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但诊断准确性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液基细胞学检测(TCT) 巴氏涂片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系统与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初筛中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伟宏 金松 +4 位作者 张俊霄 吴小妹 陈华 曾蓉蓉 王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129-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系统(TruScreen)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病变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1例患者依次进行TruScreen、TCT及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将其病理结果与Tru-Screen和TCT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ruScreen、TCT阳性结果分别...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系统(TruScreen)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病变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1例患者依次进行TruScreen、TCT及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将其病理结果与Tru-Screen和TCT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ruScreen、TCT阳性结果分别为316例和207例,病理学检查阳性结果为115例。TruScreen、TC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1.7%、71.3%,特异度分别为79.6%、88.5%,假阴性率分别为18.3%、28.7%,假阳性率分别为20.4%、11.5%。TruScreen检查敏感度略高于T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uScreen的效果评价略优于TCT,具有较低的假阴性率及相对不高的假阳性率,有望成为我国宫颈病变初筛的独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系统(TruScreen) 液基细胞学检测(TCT)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在非妇科细胞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季洪爱 周晓军 +1 位作者 吉耘 涂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341-1342,共2页
关键词 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 非妇科细胞学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阴道镜联合新柏氏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测诊断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 被引量:2
4
作者 韩玲 陆丽华 薛月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目的探讨新柏氏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电子阴道镜(EC)检查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1125例妇女行TCT筛查,744例TCT检测结果异常或可疑宫颈病变者行EC检查,并... 目的探讨新柏氏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电子阴道镜(EC)检查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1125例妇女行TCT筛查,744例TCT检测结果异常或可疑宫颈病变者行EC检查,并对706例异常EC图像者或可疑病变者行镜下多点活检。结果TCT、EC和EC联合TCT检查诊断SPI、CIN和宫颈炎的灵敏度分别为88.74%、88.79%和90.63%;特异度分别为85.44%、80.38%和96.4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06%、68.90%和91.1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9%、93.61%和96.21%。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单独采用一种检查明显增高(P<0.05)。结论TCT适合作为筛查宫颈病变的参考指标,联合EC对宫颈病变定位并镜下活检,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高对宫颈SPI和CIN的早期诊断率,是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 宫颈上皮内瘤变 电子阴道镜 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熊翔鹏 彭冬先 +1 位作者 郭鹏 张赛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HPV)以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三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诊治并规律随访的205例宫颈癌患者数据,所有患者于治疗前、随访中均行HPV、...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HPV)以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三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诊治并规律随访的205例宫颈癌患者数据,所有患者于治疗前、随访中均行HPV、TCT、SCC检测,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检测方案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价值。结果:在随访的205例患者中,复发43例,占21.0%。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HPV、TCT、SCC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HPV、TCT、SCC、HPV联合TCT,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三者联合检测时特异度较TCT联合HPV检测稍低,但二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CT、HPV、SCC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治疗后复发监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在宫颈癌治疗后的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薄层细胞学检测 鳞状细胞癌抗原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高危患者不同标本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于健健 王珺 +2 位作者 陈玉娟 姜琪娜 张晓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171-175,共5页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技术在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的肺癌检测方面较传统细胞涂片(CS)的优势,评估LCT是否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选择359例肺癌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分为LCT组、CS组。采用...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技术在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的肺癌检测方面较传统细胞涂片(CS)的优势,评估LCT是否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选择359例肺癌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分为LCT组、CS组。采用3级分类诊断法诊断LCT组和CS组,将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阴性、阳性(可疑恶性和恶性)。采用筛检、诊断试验分析方法,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误诊率)、假阴性率(漏诊率)、一致率及约登指数。不同组别采用Riddit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两种方法的涂片质量和检出的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两种不同方法筛查三种来源标本肺癌细胞结果的比较如下:(1)灵敏度:LCT组灵敏度均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特异度:LCT组与C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5)。(3)一致率:LCT组明显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假阴性率:痰、胸水、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阴性率低于CS组。(5)假阳性率:痰、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低于CS组,胸水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高于CS组。(6)LCT组在涂片质量、癌细胞形态学判断方面较CS组好。说明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高于传统细胞学检测,可降低肺癌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检测 传统细胞学检测 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定量技术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宋一民 阎葳巍 +3 位作者 张红新 李素红 张岚 高冬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02-4104,共3页
目的:探讨形态定量技术在子宫颈病变筛查诊断中的有效参数。方法:应用HPIAS-1000医学图文分析测量系统,定量检测利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制备的各级宫颈病变巴氏染色涂片,分别测量正常鳞状上皮细胞核、ASC-US、ASC-H、LSIL、HSIL及宫颈... 目的:探讨形态定量技术在子宫颈病变筛查诊断中的有效参数。方法:应用HPIAS-1000医学图文分析测量系统,定量检测利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制备的各级宫颈病变巴氏染色涂片,分别测量正常鳞状上皮细胞核、ASC-US、ASC-H、LSIL、HSIL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核的平均光密度(MOD)、平均灰度(AG)、阳性单位(PU)和核浆比值(NC),并比较各组细胞间的差异。结果:4个体视学参数除在LSIL和HSIL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在其他各组两两之间比较,MOD、AG和P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C比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视学指标可以作为测量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有效方法,通过大量的临床尝试和实验积累,图像分析仪可望成为一种细胞学辅助诊断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薄层细胞学检测 TBS系统 多参数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C、HER-2和c-myc基因在宫颈异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齐丽敏 孙波 +5 位作者 张学玲 冯晔 公春兰 王丽君 张清涛 南桂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021-3023,共3页
目的:探讨h TERC、HER-2和c-myc基因在宫颈异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36例妇科就诊及机会性筛查患者行TCT、h TERC、HER-2和c-myc基因检测,对任一阳性者行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根据TBS细胞学分级结果的严重程度,h TERC、HER-2... 目的:探讨h TERC、HER-2和c-myc基因在宫颈异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36例妇科就诊及机会性筛查患者行TCT、h TERC、HER-2和c-myc基因检测,对任一阳性者行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根据TBS细胞学分级结果的严重程度,h TERC、HER-2和c-myc基因阳性表达率均增高(P<0.01)。ASCUS经病理证实为CIN和炎症,h 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在CIN组和炎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和c-myc基因在CIN组和炎症组阳性表达率均无差别(P>0.05)。结论:随宫颈异常细胞的严重程度,h TERC、HER-2和c-myc基因的阳性率增高,尤其h TERC基因检测可作为ASCUS分流管理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鳞状细胞 液基细胞学检测 端粒酶 荧光原位杂交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T联合HR-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LLETZ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艳萍 吴瑞芳 +3 位作者 刘志红 汤惠茹 王纯 周艳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57-660,共4页
目的:评价HR-HPV(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检测在CINⅢ(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Ⅲ)行宫颈移行区大环切除术(LLETZ)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的方法,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 目的:评价HR-HPV(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检测在CINⅢ(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Ⅲ)行宫颈移行区大环切除术(LLETZ)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的方法,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间诊断为CINⅢ接受LLETZ(large loop excis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zone)手术的567例患者,术后3、6个月及以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以LCT(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及HCⅡ(hybrid captured-Ⅱ)法HR-HPV DNA检测作为随访的监测指标,评估LCT联合HR-HPV检测在术后随访中的价值。结果:1)术后LCT预测病变残留灵敏度60.00%,特异度88.15%,阳性预测值8.30%,阴性预测值99.19%;HPV预测病变残留灵敏度100%,特异度85.64%,阳性预测值11.11%,阴性预测值100%;LCT预测病变复发灵敏度63.64%,特异度92.27%,阳性预测值14.00%,阴性预测值99.23%;HPV预测病变复发灵敏度72.73%,特异度85.97%,阳性预测值9.30%,阴性预测值99.38%。2)术后HPV持续阳性患者复发几率高于非HPV持续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在HPV持续阳性组与再次感染组为高,HPV持续阴性组术后无复发。结论:术后LCT联合HR-HPV检测预测残留或复发有重要价值,是一种有效的随诊方法。术后HPV感染状态与复发相关,临床需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检测 HR—HPV检测 宫颈移行区大环切除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和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宫颈ASCUS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建兰 王夷黎 +3 位作者 禤坚艳 柳晓春 彭敏 周东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295,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剩余细胞学标本进行p16和Ki-67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作为宫颈细胞学检查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中的分流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8...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剩余细胞学标本进行p16和Ki-67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作为宫颈细胞学检查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中的分流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8例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并与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结果比较。结果:p16、Ki-67表达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病变级别呈正相关。p16在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HSIL)组和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LSIL)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炎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HSIL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LSIL组和炎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出HSIL及鳞状细胞癌(SCC)的敏感度为83.3%(20/24)和91.7%(22/24);特异度为80.4%(74/92)和86.0%(74/86)。结论:利用TCT剩余细胞学标本进行p16和Ki-67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是一种有效、简便的ASCUS分流管理的生物学标记物,可提高HSIL的检出率,使高危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液基细胞学检测 P16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三十)——侵润性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效应:随机对照试验
11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3905-3905,共1页
背景已认为HPV检测宫颈上皮内瘤(CIN)比较敏感,但与细胞学检测相比,其作为CIN检测的特异性要弱。我们对基于HPV检测做宫颈癌筛查的效果做了评估。方法2004年3—12月,以两阶段独立抽样,将女性、年龄25~60岁随机分组,分别接受传... 背景已认为HPV检测宫颈上皮内瘤(CIN)比较敏感,但与细胞学检测相比,其作为CIN检测的特异性要弱。我们对基于HPV检测做宫颈癌筛查的效果做了评估。方法2004年3—12月,以两阶段独立抽样,将女性、年龄25~60岁随机分组,分别接受传统细胞学检测或HPV结合液基细胞学检测(第1阶段)或做单独检测(第2阶段)。2个筛查中心用计算随机化,其余7个中心采用按序列拆开信封的方式随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 宫颈癌筛查 病毒检测 随机对照试验 WONCA 人乳头瘤 论文摘要 液基细胞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2 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江渝 杨淑哲 +1 位作者 贺苇军 唐建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7-619,共3页
目的:对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分析及探讨宫颈病变筛查临床路径策略。方法:随机选择体检者2070例,妇科门诊就医的患者1405例,采用杂交捕获2代技术(HC2)高危型HPV DNA检测。从1405例妇科门诊患者中抽取297例同时进行HC2 HP... 目的:对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分析及探讨宫颈病变筛查临床路径策略。方法:随机选择体检者2070例,妇科门诊就医的患者1405例,采用杂交捕获2代技术(HC2)高危型HPV DNA检测。从1405例妇科门诊患者中抽取297例同时进行HC2 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患者分析HPVDNA检测预测情况。结果:①体检组、门诊组HPV总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2.17%、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组30~39岁,40~49岁,≥50岁3组的HPV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体检组(P<0.01);体检组以20~29岁感染率最高(20.00%),门诊组以≥50岁组感染率最高(36.50%)。②门诊组HC2HPV与TCT同时检查,以TCT初诊结果≥LSIL为阳性时,HPV阳性预测值15.87%(30/189),阴性预测值100%(108/108)。结论:妇科门诊患者HPV检查有利于宫颈病变筛查。HC2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后,再进行第二步细胞学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路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杂交捕获2代技术检测 液基细胞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对218例CIN手术治疗后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坚 周春慧 +2 位作者 王季青 文玲 周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手术治疗后随访的意义。方法:对218例诊断为CINⅠ~Ⅲ的患者,其中高危型HPV阳性206例,行LEEP治疗或宫颈冷刀锥切。术后严格进行TCT联合高危型HP...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手术治疗后随访的意义。方法:对218例诊断为CINⅠ~Ⅲ的患者,其中高危型HPV阳性206例,行LEEP治疗或宫颈冷刀锥切。术后严格进行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随访。结果:CINⅠ组术后6月高危型HPV检测阳性为0,TCT未发现复发病例,治愈率为100%。术后第6个月,CINⅡ、Ⅲ组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14.89%和22.92%,显著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月CINⅡ、CINⅢ组复查TCT所有病例均转为阴性,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1.06%、3.13%。结论:CIN手术治疗是高危型HPV转阴的主要治疗手段,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是CIN治疗后临床追踪随访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DNA和TCT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景然 孙玉秀 朱健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某院妇科宫颈病变就诊患者的标本进行 HPV DNA 分型和 TCT 检测,阳性者进行阴道镜病理学检测,比较各 T...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某院妇科宫颈病变就诊患者的标本进行 HPV DNA 分型和 TCT 检测,阳性者进行阴道镜病理学检测,比较各 TCT 组、不同病变类型患者 HPV DNA 阳性率,比较 TCT 和 HPV DNA 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二者单独与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HPV DNA 阳性率为28.07%(1045/3723),以高危型(HR)-HPV 为主,阳性率为21.57%(803例),最常见的 HR-HPV DNA 基因型为 HPV16、58、52、18型。各年龄组 HR-HPV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4,P <0.001),其中20~3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TCT阳性率为13.46%(501例),共971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测,293例病理诊断阳性。按 TCT 和不同病变类型分组,将HR-HPV DNA 阳性率进行趋势χ2检验,结果均显示随病变程度增加,HR-HPV 阳性率呈增高趋势(均 P <0.01)。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HR-HPV DNA 和 TCT 灵敏度分别为90.44%(265/293)、85.32%(250/293),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5.90%。病理阳性者中,TCT 和 HPV DNA 检出率分别为85.32%、90.44%,联合检测检出率为95.9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5,P <0.001)。其中联合检测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 TCT、HPV DNA。结论HPV DNA 检测对宫颈癌筛查是一个有益的补充,HPV DNA 联合 TCT 检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检测 上皮细胞内瘤变 诊断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阶梯式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党洁明 刘恒 刘景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49-1050,共2页
关键词 宫颈病变 新柏氏膜式薄层细胞学检测 阴道镜检查 宫颈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定量分析及TCT技术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甘密密 张锡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DNA定量分析、TCT技术及"TCT+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找出合理诊断宫颈病变的方法。方法:收集在我院做DNA定量分析及TCT检查的患者2072例,每例液基制片2张,其中一张行巴氏染色,另一张行Feulgan DN... 目的:探讨DNA定量分析、TCT技术及"TCT+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找出合理诊断宫颈病变的方法。方法:收集在我院做DNA定量分析及TCT检查的患者2072例,每例液基制片2张,其中一张行巴氏染色,另一张行Feulgan DNA染色。结果:12072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中,TCT检出阳性102例(4.92%),DNA定量分析检出阳性异倍体细胞148例(7.14%),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CT+DNA定量分析"联合检测阳性并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的107例中,单独TCT诊断阳性87例,其中ASCUS及ASC-H共63例,病理检查CINⅡ、CINⅢ共19例;LSIL 21例中病理检查CINⅡ、CINⅢ共12例;HSIL 3例,病理检查均为CINⅡ、CINⅢ。单独应用DNA定量分析检测DNA异倍体阳性64例,其中可见异倍体细胞47例,病理检查CINⅡ、CINⅢ共27例,检出率为57.45%;可见大量异倍体细胞或异常增生细胞或异倍体峰17例,病理检查CINⅡ、CINⅢ共8例,检出率为47.09%。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宫颈病变级别与异倍体细胞数呈正相关(r=0.90,0.92,0.93)。3DNA定量分析与TCT诊断宫颈病变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CT+DNA定量分析"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与"TCT+DNA定量分析"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升高,CIN检出率也显著增加;DNA异倍体细胞数量的变化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TCT+DNA定量分析"联合检测诊断能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定量分析 薄层细胞学检测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DNA联合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EEP术后复发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7
作者 金友存 华玉蓉 +1 位作者 王佩佩 张丽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目前国内尚缺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C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除(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报道。文中旨在探讨HR-HPV-DNA联合TCT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预测... 目的目前国内尚缺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C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除(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报道。文中旨在探讨HR-HPV-DNA联合TCT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4例HCSIL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LEEP治疗,术前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行HR-HPV-DNA检查,术前TCT检查采用Bethesda分级系统法,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治疗6个月后复发情况;HCSIL患者LEEP术前HR-HPV-DNA、TCT检查结果;比较复发者与未复发者术前HR-HPV-DNA、TCT阳性情况;分析HR-HPV-DNA联合TCT检查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行LEEP术治疗的HCSIL患者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为19.51%(32/164)。HCSIL患者LEEP术前HR-HPV-DNA阳性率为52.44%(86/164),术前TCT检查阳性率为74.39%(122/164)。复发者HR-HPV-DNA、TCT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者(P<0.05)。HR-HPV-DNA、TCT及两者联合预测HCSIL LEEP术后复发的灵敏度分别为87.50%、93.75%、93.75%,特异度分别为56.06%、43.48%、96.97%。结论HR-HPV-DNA联合TCT检查是预测HCSIL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两者联合检查对HCSIL患者LEEP术后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薄层细胞学检测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复发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