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筋管充液压形主要缺陷形式及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初冠南 李伟 王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70,共7页
采用有限元模拟结合物理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筋板高厚比的带筋管机械压形和充液压形的主要缺陷形式,分析了各类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给出了缺陷的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内压显著改变了带筋管成形过程中的受力条件,在合适的... 采用有限元模拟结合物理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筋板高厚比的带筋管机械压形和充液压形的主要缺陷形式,分析了各类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给出了缺陷的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内压显著改变了带筋管成形过程中的受力条件,在合适的内压辅助下带筋管的筋板和筒体均可顺利发生曲率增大或减小变形,在1MPa内压下,成形的平直段长度达到97mm。充液压形管内凹塌陷的缺陷可以通过控制内压消除,通过适当增加筋板厚度或减小筋板高度,使筋板高厚比低于一定值可以避免筋板起皱缺陷的产生;筋板高厚比和充液内压大小对缺陷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筋管 机械压 液压形 筋板起皱 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筋管充液压形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初冠南 张坤 +3 位作者 陈刚 李伟 丁名区 林才渊 《精密成形工程》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为探讨带筋管整体成形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方法初步探讨了带筋管整体成形的力学条件及关键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消除筋板内环的径向、轴向和环向自由度后,充液压形工艺可实现带筋管的整体成形;采用充液压形工艺可以成形出高径比为5,... 为探讨带筋管整体成形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方法初步探讨了带筋管整体成形的力学条件及关键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消除筋板内环的径向、轴向和环向自由度后,充液压形工艺可实现带筋管的整体成形;采用充液压形工艺可以成形出高径比为5,径厚比为42.5的带筋椭圆紫铜管件。单自由度影响实验表明,侧翻和起皱是带筋管充液压形的两类典型缺陷,消除轴向自由度,可抑制侧翻缺陷的发生,消除环向自由度同时保持环向拉应力状态,有助于消除起皱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筋管 整体成 液压形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41镁合金管材充液压形规律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初冠南 赵立栋 +2 位作者 魏玮 丁名区 林才渊 《精密成形工程》 2016年第5期71-75,共5页
目的实现镁合金管材的室温成形。方法利用物理实验的方法研究AZ41镁合金薄壁管材充液压形过程中的成形规律,分析主要缺陷形式,并揭示圆角填充过程和壁厚分布规律。结果 AZ41镁合金管材充液压形易发生破裂和失稳缺陷。内压过低变形部位... 目的实现镁合金管材的室温成形。方法利用物理实验的方法研究AZ41镁合金薄壁管材充液压形过程中的成形规律,分析主要缺陷形式,并揭示圆角填充过程和壁厚分布规律。结果 AZ41镁合金管材充液压形易发生破裂和失稳缺陷。内压过低变形部位难以转移,导致弯曲破裂的发生;内压过高,管坯合模前膨胀,导致截面周长大于零件截面周长,进而发生起皱。结论最终在5.6 MPa的支撑内压下成功成形出了最小圆角5 mm的零件,最大减薄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形 镁合金 起皱 破裂 壁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3铝合金中空构件充液压形成形 被引量:6
4
作者 林才渊 初冠南 林艳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2,共7页
为促进铝合金中空构件在汽车上的应用与推广,分别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研究了铝合金中空构件在室温下充液压形的可行性,分析了内压对成形结果的影响,总结了成形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缺陷形式及每个缺陷的发生原因。结果表明充液压形在室... 为促进铝合金中空构件在汽车上的应用与推广,分别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研究了铝合金中空构件在室温下充液压形的可行性,分析了内压对成形结果的影响,总结了成形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缺陷形式及每个缺陷的发生原因。结果表明充液压形在室温下成形铝合金中空构件是具有可行性的,同时成形时所需内压较低,室温成形时所需压力仅为2-10 MPa。失稳弯曲和死皱是充液压形的主要缺陷形式。适当增大内压可消除失稳弯曲缺陷,控制坯料的膨胀变形即可消除死皱缺陷。虽然弯矩是压形的主驱动力,但对于铝合金而言,当其内压增大至6 MPa时,其成形件的回弹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中空构件 液压形 回弹 失稳弯曲 死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复合管充液压形成形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才渊 赵倩 初冠南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第2期38-44,共7页
目的促进双金属复合管中空构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方法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双金属复合管室温下充液压形的可行性,分析内压对管材缺陷的影响,总结主要缺陷形式及缺陷的发生原因。结果室温成形时所需压力仅为15 MPa。对于Fe/A... 目的促进双金属复合管中空构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方法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双金属复合管室温下充液压形的可行性,分析内压对管材缺陷的影响,总结主要缺陷形式及缺陷的发生原因。结果室温成形时所需压力仅为15 MPa。对于Fe/Al双金属复合管而言,当其内压增大至17 MPa时,则回弹量很小,通过控制坯料的回弹量即可减小内外管间隙缺陷。成形件壁厚分布均匀,且内压对其影响较小。结论充液压形可在室温下成形双金属复合管。回弹是成形件存在间隙的主要原因,间隙随着内压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管中空构件 液压形 缺陷 回弹 室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应变速率下轻质合金的变形行为及薄壁构件冲击液压成形工艺的应用
6
作者 张士宏 夏亮亮 +3 位作者 徐勇 李昊 朱红亮 解文龙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46,共12页
探讨了不同轻质合金在各种应变速率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确定了二次硬化现象。基于所确定的轻质合金高应变速率增塑及降弹现象,研究了复杂板件冲击液压成形技术,探讨了铝合金、铝锂合金和钛合金在冲击液压成形条件下的塑性增强和降... 探讨了不同轻质合金在各种应变速率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确定了二次硬化现象。基于所确定的轻质合金高应变速率增塑及降弹现象,研究了复杂板件冲击液压成形技术,探讨了铝合金、铝锂合金和钛合金在冲击液压成形条件下的塑性增强和降弹规律和机理。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表征揭示了塑性增加的微观机理。分析了钛合金在低速钢模弯曲和高应变速率冲击液压成形弯曲下的回弹行为,并结合宏观有限元模拟和微观组织观测揭示了回弹降低的宏微观机理。通过同时提高塑性以控制成形性和减少回弹可以控制形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速率 轻质合金 增塑机理 降弹机制 冲击液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形状零件单点渐进液压成形厚度分布研究
7
作者 尚苗 李言 +1 位作者 山顺坤 杨明顺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38-1344,共7页
为了分析和提高复杂形状零件的单点渐进成形性能,提出了一种由单点渐进成形和液压成形混合而成的新工艺,用于制造具有尖顶结构的多特征零件。设计了目标制件的成形过程,建立了厚度理论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液压参数在不同成形阶段对目标... 为了分析和提高复杂形状零件的单点渐进成形性能,提出了一种由单点渐进成形和液压成形混合而成的新工艺,用于制造具有尖顶结构的多特征零件。设计了目标制件的成形过程,建立了厚度理论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液压参数在不同成形阶段对目标零件厚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和合适的液压压力可以成形复杂形零件;与无液压辅助的渐进成形相比,有液压辅助时实验轮廓与理论轮廓的几何误差能够从11.44%降低到5.18%;厚度分布规律与辅助压力、成形高度、成形形状等有关,所建立理论模型能够预测复杂形零件的厚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 单点渐进成 液压 厚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管参数对TRB管坯液压成形V型波纹管壁厚分布影响的研究及预测
8
作者 顾栩 李明相 +3 位作者 钱红 高关胜 杨春红 雷志刚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0,共6页
为研究波纹管夹角、圆角半径和直边长度等参数对轧制差厚板(Tailor-Rolled Blank,TRB)管坯无轴向补料液压成形V型波纹管壁厚分布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对不同参数的波纹管进行成形试验。分别建立波纹管参数与正差、负差和总差之间的响... 为研究波纹管夹角、圆角半径和直边长度等参数对轧制差厚板(Tailor-Rolled Blank,TRB)管坯无轴向补料液压成形V型波纹管壁厚分布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对不同参数的波纹管进行成形试验。分别建立波纹管参数与正差、负差和总差之间的响应面预测模型,预测不同壁厚分布条件下夹角的最大值。针对理论设计条件下液压成形V型波纹管的夹角较大时,其壁厚不满足均匀分布评价标准的问题,提出一种改善方法。结果表明,夹角对壁厚分布影响显著,夹角增大,壁厚均匀性变差,而圆角半径和直边长度对壁厚分布影响不显著。在理论设计条件下,当总差小于20.0%时,夹角最大取值为32.1°;当总差小于10.0%时,夹角最大取值为25.2°。以某参数组合为例,改进后总差由28.4%降至15.2%,成形更大夹角且壁厚均匀的V型波纹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差厚板管坯 V型波纹管 有限元分析 液压 响应面 壁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杆的铝合金板料高速冲击液压成形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研究
9
作者 李旺 张团卫 +5 位作者 常慧 赵聃 毛周朱 魏慧杰 焦志明 王志华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9,共12页
针对轻质合金室温塑性较差的难成形问题,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技术进行了高速冲击和高速冲击液压成形的试验设计,对5052铝合金高速冲击及高速冲击液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研究了高速冲击液压成形过程和冲击速度、板料厚... 针对轻质合金室温塑性较差的难成形问题,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技术进行了高速冲击和高速冲击液压成形的试验设计,对5052铝合金高速冲击及高速冲击液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研究了高速冲击液压成形过程和冲击速度、板料厚度对成形深度和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仿真的可靠性。在5052铝合金板料高速冲击液压成形过程中,双冲击体形式存在二次加载现象,第1次冲击波达到峰值之前,板料出现“平底现象”,当反射波到达一定位置,板料深度继续增加。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成形深度逐渐增加;板料成形厚度的增加需要更大的冲击能量。高速冲击液压成形与高速冲击成形相比有显著优势,既可以提高成形零件的表面质量,又可以在同等成形深度要求下减小冲击速度和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液压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 5052铝合金板料 有限元模拟 工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B06准则的TA2三通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孙凌燕 程亮 +4 位作者 郭海晶 李若琳 张志远 杨超 孙峰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784,共7页
针对TA2纯钛三通液压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采用米塞斯各向同性屈服准则和CPB06屈服准则,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纯钛管材存在明显的倾转基面织构,同时由于本征滑移系数量过少,因此出现拉压不对称、各向异... 针对TA2纯钛三通液压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采用米塞斯各向同性屈服准则和CPB06屈服准则,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纯钛管材存在明显的倾转基面织构,同时由于本征滑移系数量过少,因此出现拉压不对称、各向异性强烈、扭曲强化效应显著等力学行为特征,导致常规的米塞斯屈服准则难以适用,模拟结果与实际成形过程相差过大,尤其是出现了不符合工程实际的支管崩溃现象。而CPB06屈服准则由于考虑了拉压不对称和各向异性硬化,因此能够准确描述纯钛在三通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行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所建立的基于CPB06屈服准则的有限元数值模型,能够对纯钛三通成形过程的物理场演变行为及成形缺陷进行分析预测,为工艺优化和失效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三通 液压 屈服准则 各向异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高速免耕播种机液压主动仿形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衣淑娟 李怡凯 +3 位作者 李衣菲 陈涛 孙亭瀚 杨宏宇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20,133,共12页
为解决玉米免耕播种机在高速作业下播深一致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可调节液压仿形机构,并通过补偿调节的方式实现高精度的同步仿形。应用ANSYS软件对液压仿形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求得液压缸初始伸出量与液压仿形机构最大应力应变之间的... 为解决玉米免耕播种机在高速作业下播深一致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可调节液压仿形机构,并通过补偿调节的方式实现高精度的同步仿形。应用ANSYS软件对液压仿形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求得液压缸初始伸出量与液压仿形机构最大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伸出量30、40、50、60、70 mm下,随着液压缸初始伸出量的增大,液压仿形机构最大应力显著降低、最大应变逐渐增加。为初步检验液压仿形机构作业性能,验证所设计滑动调节机构对其作业适应性的提升效果,使用播种单体仿形性能检测试验台,以液压缸初始伸出量和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以上下仿形平均误差比、仿形平均误差、平均调节时长为试验指标,进行二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试验得出:当作业速度为12.3 km/h时,滑动调节机构对调节精度的提升效果最佳,最大可使调节误差降低18.99%,当作业速度为14.8 km/h时,滑动调节机构对调节速度的提升效果最佳,最大可使调节时长缩短16.11%,通过滑动调节机构可使得不同作业速度下仿形平均误差小于等于2.02 mm、调节时长小于等于0.29 s,满足设计要求。此外,为进一步验证液压仿形机构综合仿形性能,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装备该液压仿形机构的播种单体播深合格率为94.8%,播深最大变异系数为6.12%,各项指标均满足玉米播种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速免耕播种机 液压仿机构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壁厚均匀的液压成形三通管的坯料设计方法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渝 周豪 +2 位作者 王祥鉴 蓝丽招 刘奇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5-234,共10页
目的研究连续变厚度管液压成形过程中三通管的壁厚均匀性问题。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了等厚管液压成形三通管过程中的成形规律,根据其成形规律,反向设计了用于液压成形三通管的连续变厚度管坯;其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 目的研究连续变厚度管液压成形过程中三通管的壁厚均匀性问题。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了等厚管液压成形三通管过程中的成形规律,根据其成形规律,反向设计了用于液压成形三通管的连续变厚度管坯;其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连续变厚度管厚区壁厚、过渡区长度对液压成形三通管成形质量的影响;最后,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连续变厚度管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验证,提高了液压成形三通管的成形质量。结果在等厚管液压成形三通管成形过程中,支管顶部壁厚值持续减小、轴向过渡圆角及直管底部中间位置处壁厚值持续增大;环向过渡圆角处等效应力最大,其他位置连续变化;轴向压应力使得三通管壁厚增大,拉应力使得壁厚减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连续变厚度管厚区厚度、环向过渡区长度达到某一值时将出现较好的壁厚均匀性;在4种过渡区曲线线型中,直线型的壁厚均匀性最好;通过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佳连续变厚度管结构参数,并通过有限元仿真进行验证,相对误差均在2%以内,使用优化后的连续变厚度管液压成形三通管相对于等厚管,壁厚均匀值减小了0.423 mm。结论可以采用厚度补偿或减薄的方式来提高成形三通管的壁厚均匀性;连续变厚度管坯相比于等厚管,显著提高了液压成形三通管的壁厚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变厚度管 液压 壁厚均匀性 结构设计 多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2纯钛薄板微流道液压成形工艺研究
13
作者 徐勇 高明宇 +2 位作者 解文龙 张士宏 苏宗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1-1519,共9页
双极板是氢燃料电池的重要部件之一,钛作为金属双极板基材有诸多优势,但钛的成形性能差、回弹较为严重,本文以0.1 mm TA2纯钛薄板微流道液压成形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纯钛微结构变形行为,分析工艺参数对微... 双极板是氢燃料电池的重要部件之一,钛作为金属双极板基材有诸多优势,但钛的成形性能差、回弹较为严重,本文以0.1 mm TA2纯钛薄板微流道液压成形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纯钛微结构变形行为,分析工艺参数对微流道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为液压成形钛双极板提供参考。建立了TA2纯钛薄板微流道液压成形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件的轮廓及厚度分布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液体压力、加载速率和脉动加载对微流道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流道液压成形过程中材料应变路径为平面应变,且上圆角位置最容易破裂;加载速率对微流道成形影响不大,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成形深度略有下降,但是变化不大,仅有3%;脉动加载路径能够提高材料的流动变形能力,在均为临界破裂情况下,相比较线性加载路径成形深度有较高的提高,可达232.2μm,提高幅度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 微流道 液压 脉动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高强异形管件充液压制成形技术
14
作者 崔晓磊 张鑫龙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32,共9页
目的针对轻质高强异形管状构件的迫切需求,研发了充液压制成形技术,以在低载荷下成形出具有高强度、大尺寸、小圆角等特征的异形空心薄壁管状构件。方法给出了充液压制成形的力学原理,建立了成形过程压制力计算模型与临界支撑内压理论模... 目的针对轻质高强异形管状构件的迫切需求,研发了充液压制成形技术,以在低载荷下成形出具有高强度、大尺寸、小圆角等特征的异形空心薄壁管状构件。方法给出了充液压制成形的力学原理,建立了成形过程压制力计算模型与临界支撑内压理论模型,分析了充液压制成形过程失稳屈曲/起皱规律、圆角充填机理与壁厚分布规律。结果当管材充液压制过程所需的支撑内压为内高压成形压力的1/10~1/20时,就可以避免管坯发生失稳屈曲与起皱,同时使压制力大幅降低。在弯曲与压缩应力复合作用下对管坯进行圆角充填,充液压制成形得到的管件壁厚减薄非常小。结论利用小吨位合模压力机在超低压条件下可以充液压制成形出具有小圆角与均匀壁厚的轻质高强异形管件,解决了传统内高压成形压力高、易发生开裂等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制成 高强度管件 支撑内压 压制力 低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纹升角对螺旋波纹管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勇 贺腾飞 +5 位作者 张士宏 陈连生 田亚强 黄新越 王晟诚 李百炼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0,共7页
为了深入探究螺旋波纹管在液压成形工艺中的变形行为,以304不锈钢圆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螺纹升角下管坯的液压成形过程,研究了不同螺纹升角对螺旋波纹管螺纹段胀形高度、减薄率以及波高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深入探究螺旋波纹管在液压成形工艺中的变形行为,以304不锈钢圆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螺纹升角下管坯的液压成形过程,研究了不同螺纹升角对螺旋波纹管螺纹段胀形高度、减薄率以及波高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内压力下,随着螺纹升角的增大,螺纹段胀形高度和最大减薄率显著降低,同时波高均匀度上升,但是壁厚增厚率变化不明显。最后以螺纹升角15°为例开展了螺旋波纹管液压成形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内压力与补料量匹配不恰当主要会导致中心破裂和两端起皱两种缺陷。当液压成形工艺参数为:整形压力140 MPa,补料量15 mm,推头轴向进给速度1.5 mm·s^(-1),获得了成形质量优异的螺旋波纹管零件,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波纹管 液压 有限元模拟 螺纹升角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截面件开式液压成形变形规律及起皱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浩 韩聪 江树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92,共11页
目的开式筒壳液压成形采用具有搭接结构的开式筒壳作为坯料,具有提高成形能力、改善壁厚分布、降低成形压力等优势。旨在以矩形截面件为对象,研究内压作用下开式筒壳的圆角充填行为。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矩形截面件开式液压成... 目的开式筒壳液压成形采用具有搭接结构的开式筒壳作为坯料,具有提高成形能力、改善壁厚分布、降低成形压力等优势。旨在以矩形截面件为对象,研究内压作用下开式筒壳的圆角充填行为。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矩形截面件开式液压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变化及成形缺陷。利用内高压成形机和自主研制的自密封装置,开展了搭接区中点分别位于圆角区、过渡区和直边区3种搭接位置条件下的矩形截面件开式液压成形实验研究。结果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开式筒壳搭接区的外层为易起皱区。当搭接量为80 mm且搭接区中点位于圆角区时,模具型腔的外压作用有效抑制了起皱的形成。4个圆角中距离对应搭接位置最近的圆角最先完成充填。搭接区域所在位置的壁厚减薄率显著低于其他区域,3种条件下成形件中间截面的最大减薄率分别为10.4%、9.8%和10.2%,搭接区中点位于过渡区时最大减薄率较低。结论采用一定搭接量的开式筒壳比封闭截面管坯更有利于圆角的充填。选取适宜的搭接位置可避免成形过程中起皱缺陷的产生。此外,搭接位置对开式筒壳圆角充填的应力应变分布、圆角半径以及壁厚分布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变 液压 开式筒壳 起皱 搭接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成形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多层增强S型波纹管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涵 张东升 朱卫平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完善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气摇摆装置中增强S型波纹管组件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提高其疲劳寿命预测精度,是发展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多层增强S型波纹管,为了计算其液压成形后的实际寿命数据,了解成形工艺对其疲劳寿... 完善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气摇摆装置中增强S型波纹管组件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提高其疲劳寿命预测精度,是发展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多层增强S型波纹管,为了计算其液压成形后的实际寿命数据,了解成形工艺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一种充分考虑成形制备过程对结构不同区域几何构型和材料力学性能造成差异化影响后的波纹管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成形仿真和材料拉伸试验结果,构建实际波纹管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三维仿真分析,得到其在高内压和不同摆动工况下结构危险点的循环载荷信息,并根据波纹管结构的低周疲劳失效特点采用子午向应力应变数据,以及经过平均应力应变修正的Manson-Coffin(M-C)公式对波纹管的循环寿命进行估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波纹管疲劳寿命薄弱点位置和大小均与循环摆角有关;在预测计算中考虑液压成形作用影响更接近实际场景,所得结构疲劳寿命大小和所在区域均与理论模型值存在差异,在结构设计、优化和健康监测中不应忽视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 增强S型波纹管 疲劳寿命 液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3铝合金双层盒形壳体液压成形工艺及壁厚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睿乾 宋彬 +3 位作者 杨展奇 徐旻昊 贺久强 刘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8,共8页
为解决铝合金双层盒形壳体拉深成形开裂难题,提出了盒形件充液拉深与液压胀形复合成形工艺。通过工艺仿真研究了压边力、液室压力及胀形压力对双层板盒形件成形起皱和开裂的影响,并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充液拉深工艺有... 为解决铝合金双层盒形壳体拉深成形开裂难题,提出了盒形件充液拉深与液压胀形复合成形工艺。通过工艺仿真研究了压边力、液室压力及胀形压力对双层板盒形件成形起皱和开裂的影响,并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充液拉深工艺有助于改善壁厚分布,合理的液室压力能够减少内外层板壁厚减薄,但液室压力过大会导致板料初期反胀过度引发减薄甚至破裂,在一定的胀形压力下外板能够实现贴模成形。通过实验研究了复合工艺对铝合金双层盒形壳体成形的影响,最大壁厚减薄率小于15%。该复合工艺为铝合金双层壳体零件成形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板 液压 有限元模拟 壁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合金矩形管件充液压制成形缺陷及横截面尺寸控制
19
作者 温时宇 崔晓磊 林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52-1963,共12页
管材充液压制是一种先进的低载荷液压成形工艺,可用于整体成形复杂薄壁管状构件。与内高压成形不同,充液压制过程中内压只起支撑作用避免失稳屈曲,主要通过模具压制获得管件外形轮廓。压制过程管坯厚向存在拉-压应力梯度,导致卸载后管... 管材充液压制是一种先进的低载荷液压成形工艺,可用于整体成形复杂薄壁管状构件。与内高压成形不同,充液压制过程中内压只起支撑作用避免失稳屈曲,主要通过模具压制获得管件外形轮廓。压制过程管坯厚向存在拉-压应力梯度,导致卸载后管件截面易产生回弹,影响尺寸精度。本研究通过对5052、AZ31B和TA1三种管材进行充液压制成形实验,分析了支撑内压和环向压缩率对矩形管件横截面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支撑内压为0.6p_(s)~0.8p_(s)时,管件截面的回弹最小,此时最大回弹量小于1.5 mm,对应回弹率小于5.2%,上、下圆角半径相差小于0.1 mm。通过控制环向压缩率可减小管件回弹,截面尺寸与设计尺寸相差小于0.2 mm,尺寸偏差小于0.7%。对于5052-H、5052-O、AZ31B-M和TA1-Y矩形管件,其控制尺寸精度所需的环向临界压缩率分别为1.8%、1.7%、1.9%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制成 轻合金管材 缺陷 尺寸精度 支撑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卡桥壳轴向环向补料液压胀形内压加载路径的确定
20
作者 张家旗 王连东 +1 位作者 王晓迪 宋希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1-1880,1889,共11页
轴向环向补料液压胀形变形过程复杂,合理的加载路径确定困难,成形时易发生失稳起皱及胀裂。通过变形分析,揭示了轴向环向补料液压胀形两个阶段各典型位置发生变形所需内压的变化规律,确定了线性增压—恒压—线性降压的加载路径,推导出... 轴向环向补料液压胀形变形过程复杂,合理的加载路径确定困难,成形时易发生失稳起皱及胀裂。通过变形分析,揭示了轴向环向补料液压胀形两个阶段各典型位置发生变形所需内压的变化规律,确定了线性增压—恒压—线性降压的加载路径,推导出各阶段的内压计算公式,给出了上控制模平面高度与最大扩径量的关系。针对某载荷10 t重卡桥壳,通过有限元模拟及工程试验验证了加载路径的正确性,揭示出加载路径线性降压段的降压系数、上控制模高度系数对管坯成形质量的影响,确定了二者的合理范围,消除了失稳起皱及开裂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卡桥壳 液压 加载路径 轴向环向补料 D截面预成管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