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并联式液压压力机运动学和静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彭斌彬 曾梁彬 孙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2-355,共4页
为设计新型并联式液压压力机,使其获得良好的运动学和静力学性能,提出用杆件无量纲参数建立其尺寸模型,该模型在有限区间内描述了并联式液压压力机所有可能的尺寸组合,模型空间中的任意一点代表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能的同一族压力机结构。... 为设计新型并联式液压压力机,使其获得良好的运动学和静力学性能,提出用杆件无量纲参数建立其尺寸模型,该模型在有限区间内描述了并联式液压压力机所有可能的尺寸组合,模型空间中的任意一点代表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能的同一族压力机结构。基于机构学理论建立了并联式液压压力机输入和输出间的运动学和静力学关系,提出以有效行程和平均输出力作为描述运动学和静力学性能的评价指标,并根据尺寸模型及定义的性能指标绘制了反映其机械性能与尺寸参数组合关系的性能图谱。基于性能图谱,可以对并联式液压压力机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压力机 运动学 静力学 尺寸模型 性能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液压压力机液压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国良 张小宇 +1 位作者 丁孺琦 徐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22,共7页
设计了一种采用PLC控制的小型液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主要进行了系统设计、液压缸内径的确定、PLC系统配置和选型以及控制程序设计,该系统主要特点在于响应快,高效率,操作方便,工作可靠。同时采用AMESim液压机械仿真软件对该液压系统进... 设计了一种采用PLC控制的小型液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主要进行了系统设计、液压缸内径的确定、PLC系统配置和选型以及控制程序设计,该系统主要特点在于响应快,高效率,操作方便,工作可靠。同时采用AMESim液压机械仿真软件对该液压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压力机液压系统设计中采用辅助缸来实现快速上下行,响应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功率损失少,为液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设计及其半自动化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压力机 液压系统 液压 PLC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计算机控制多点变压边力液压压力机的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成智 陈关龙 +1 位作者 林忠钦 张卫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19,共4页
在分析现有单动、双动压力机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新型计算机控制多点变压边力液压压力机的设计方法、工作原理、液压和控制系统的实现,最后,为验证该压力机的应用效果,给出盒形件拉深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多点变压边力液压压力机 研制 计算机控制 板料成形 冲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液压压力机机构的奇异位形和运动精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曾梁彬 孙宇 +1 位作者 彭斌彬 陈小岗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08-161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并联压力机的结构设计,对比传统的液压机,其具有更高的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更大的增力比以及更高的运动精度。针对机构设计中关键的奇异性问题,在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速度雅可比矩阵的奇异判定了机构运动中的3种奇异位形... 提出了一种并联压力机的结构设计,对比传统的液压机,其具有更高的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更大的增力比以及更高的运动精度。针对机构设计中关键的奇异性问题,在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速度雅可比矩阵的奇异判定了机构运动中的3种奇异位形出现的条件与机构奇异姿态,并提出了避免奇异位形的解决方案。而后,以平均运动精度敏感系数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输入控制精度对输出运动精度的影响。通过确定一个无量纲的设计空间,绘制了机构运动精度的性能图谱,从而论证了该结构的高精度的特点,并有助于根据精度要求进行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压力机 奇异位形 运动精度 性能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流量液压压力机液压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禹智慧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7-159,共3页
介绍高压大流量液压压力机液压系统的原理,阐明该液压系统的优势;通过对其常见故障的分析,对减少和避免故障停机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系统更好、更稳定地运行。
关键词 液压压力机 液压系统 原理分析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压力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俭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85,共3页
针对电液比例液压压力机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对液压压力机的位置和速度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使其满足液压压力机的位置和速度的复合控制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算法使系... 针对电液比例液压压力机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对液压压力机的位置和速度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使其满足液压压力机的位置和速度的复合控制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算法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对被控对象和参数变化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液压压力机 位置和速度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压力机手脚联控机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7
作者 张翔 陈学永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96-101,共6页
对Y41-3型液压压力机手脚联控机构的新设计方案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在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拉格朗日(Langrange)中值定理,变化线性加权和法方程中的权系数,以此来搜寻多目标优化的有效解样本,通过... 对Y41-3型液压压力机手脚联控机构的新设计方案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在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拉格朗日(Langrange)中值定理,变化线性加权和法方程中的权系数,以此来搜寻多目标优化的有效解样本,通过模糊综合决策,最后确定出一组最满意的有效解.该参数方案已被运用于新一代的机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设计 液压压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压力机控制电路的PLC改造 被引量:2
8
作者 付稣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0年第5期46-49,共4页
本文采用PLC作为液压压力机控制系统,根据液压压力机系统原理图对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进行技术改造,使新控制系统具有独自调节和能耗低的特点,并提供了I/O端子接线图和部分梯形图。
关键词 液压压力机 控制系统 PLC 液压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双点液压增力压力机的设计与研究
9
作者 张明哲 孙宾 +1 位作者 郭培全 柳建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66,106,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闭式双点压力机设计方案。该方案将液压技术和正交增力机构巧妙地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设计出了一种具有全新机械工作原理的机械压力机。该设计以比较小的液压力通过正交增力机构增力 ,实现了得到很大冲压力的目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闭式双点压力机设计方案。该方案将液压技术和正交增力机构巧妙地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设计出了一种具有全新机械工作原理的机械压力机。该设计以比较小的液压力通过正交增力机构增力 ,实现了得到很大冲压力的目的。同时 ,去掉了复杂庞大的带传动、齿轮传动和大型电动机等机械装置。本文将曲柄连杆压力机与液压增力压力机的特点作比较 ,并介绍液压增力压力机和正交增力机构的工作原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柄压力机 液压增力压力机 正交增力机构 正交增力机构增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板料折弯压力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超 张文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4-55,共2页
分析了WB6 7Y 16 0T型液压板料折弯压力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发生的原因 。
关键词 液压板料折弯压力机 液压系统 故障分析 故障排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压力机机身的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峰 沈维蕾 林巨广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9,共7页
通过对C型压力机的机身结构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构建了机身参数化三维模型。通过正交设计及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该机床机身重量、应力、变形位移的目标和约束函数。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迭代优化,在保证机身强度和刚度的... 通过对C型压力机的机身结构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构建了机身参数化三维模型。通过正交设计及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该机床机身重量、应力、变形位移的目标和约束函数。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迭代优化,在保证机身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获得机身重量最轻的压力机机身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轻量化设计 迭代优化 C型液压压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4钛合金的β锻造与(α+β)锻造的比较
12
作者 孔祥震 《宇航材料工艺》 CAS 1986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介绍39.2MN液压螺旋压力机模锻TC4钛合金气瓶模锻件不同成形工艺,并对β锻造和(α+β)两相锻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加热锻造状态的模锻件机械性能接近,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而断裂韧性值K_(1c),β锻造的高于(α+β)锻造的,... 本文介绍39.2MN液压螺旋压力机模锻TC4钛合金气瓶模锻件不同成形工艺,并对β锻造和(α+β)两相锻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加热锻造状态的模锻件机械性能接近,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而断裂韧性值K_(1c),β锻造的高于(α+β)锻造的,所需的锻造能力比(α+β)锻造的小25%,锻件精度比(α+β)锻造的高,锻件淬火变形比(α+β)锻造的小,锻件厚度比(α+β)锻造的薄2mm,既节省材料又减少机加工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锻件 机械性能 气瓶 TC 液压螺旋压力机 力学性质 Β锻造 TG4 锻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