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教学用可调阻尼液压减振器的解析设计
1
作者 赵雷雷 于曰伟 +2 位作者 张浩 刘秀清 王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2-109,共8页
现有可调阻尼减振器存在成本高、可靠性难保证等诸多缺陷,故汽车平顺性实验中常采用“更换不同被动阻尼减振器”方法测试阻尼对平顺性的影响,但此方法实验周期长、效率低且易造成减振器连接部件损坏。针对此问题,研制一种可调阻尼液压... 现有可调阻尼减振器存在成本高、可靠性难保证等诸多缺陷,故汽车平顺性实验中常采用“更换不同被动阻尼减振器”方法测试阻尼对平顺性的影响,但此方法实验周期长、效率低且易造成减振器连接部件损坏。针对此问题,研制一种可调阻尼液压减振器,通过步进电机驱动芯杆与活塞杆相对转动调控节流孔而实现阻尼调节。提出基于汽车悬架系统最佳阻尼比的可调阻尼液压减振器解析设计方法,设计可调阻尼液压减振器的速度特性曲线、阻尼可调区域及阀系参数,并建立阻尼比、可调节流孔面积及步进电机转角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搭建样机并进行台架实验。结果表明:阻尼力实验值与要求值相对偏差小于2.0%,疲劳寿命是实验标准要求的2.1倍以上,表明此减振器满足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说明所提可调阻尼液压减振器解析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此减振器用于汽车平顺性实验中可有效提高实验效率且避免减振器连接部件损坏,且可推广应用到减振特性实验及汽车半主动悬架实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平顺性 液压减振器 可调阻尼 解析设计 最佳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结构参数对其阻尼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肖乾 李清华 +3 位作者 王成国 徐红霞 张海 米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27,共7页
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在Easy5环境下建立铁道车辆横向减振器液压控制模型,应用Adams和Easy5接口技术在Adams环境下建立减振器联合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两种模型的精确性。选取本文研究减振器主要结构参数,利用建立的模型通过数字试... 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在Easy5环境下建立铁道车辆横向减振器液压控制模型,应用Adams和Easy5接口技术在Adams环境下建立减振器联合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两种模型的精确性。选取本文研究减振器主要结构参数,利用建立的模型通过数字试验全面分析各结构参数对阻尼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阻尼阀结构参数、活塞单向阀孔径、底阀孔径、活塞杆直径、节点刚度对减振器阻尼特性有较大影响;当超过减振器结构参数取值范围时会使阻尼特性曲线产生畸变现象。其中阻尼孔径、预紧力、通流孔孔径、活塞杆直径对减振器的卸荷特性有较大影响;减振器阻尼力的对称性主要决定于活塞杆的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液压减振器 阻尼特性 EASY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减振器工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吉安 陈晓峰 +3 位作者 王殿富 杜善义 迟文强 丁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简要地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液压筒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针对奥迪轿车前减振器的具体结构给出了它的工作阻尼力的力学模型,并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减振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理论评价和分析.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液压筒式减振器... 简要地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液压筒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针对奥迪轿车前减振器的具体结构给出了它的工作阻尼力的力学模型,并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减振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理论评价和分析.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液压筒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正确,结构合理,同时也验证了这种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阻尼力 汽车 工作特性 液压减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系参数对高速列车液压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明亮 李人宪 +2 位作者 丁渭平 张松 丁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296,共6页
为研究高速列车液压减振器阻尼特性与阀系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以高速列车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减振器结构形式为研究对象,结合流体动力学原理与液压传动技术分析了其阻尼力产生机理,构建并验证了复原行程阻尼力计算模型,讨论了阀系参数对... 为研究高速列车液压减振器阻尼特性与阀系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以高速列车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减振器结构形式为研究对象,结合流体动力学原理与液压传动技术分析了其阻尼力产生机理,构建并验证了复原行程阻尼力计算模型,讨论了阀系参数对高速列车液压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常通孔直径是影响开阀前减振器阻尼特性的主要因素,阻尼力变化高达52.4%;复原孔直径是影响开阀后减振器阻尼特性的主要因素,阻尼力变化高达80.1%.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高速列车液压减振器性能设计和调校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液压减振器 阀系参数 阻尼特性 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筒式液压减振器阻尼力建模与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段福斌 潘骏 +2 位作者 陈文华 徐瀚辉 杨礼康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为提高减振器阻尼力输出的准确性及减振器性能可靠性,定量分析双筒式液压减振器尺寸参数及其公差、油液黏度等对阻尼力的影响。根据阻尼力的产生机理,建立了减振器复原行程中复原阀开启前、后的阻尼力模型和压缩行程中压缩阀开启前、后... 为提高减振器阻尼力输出的准确性及减振器性能可靠性,定量分析双筒式液压减振器尺寸参数及其公差、油液黏度等对阻尼力的影响。根据阻尼力的产生机理,建立了减振器复原行程中复原阀开启前、后的阻尼力模型和压缩行程中压缩阀开启前、后的阻尼力模型,利用MATLAB仿真得到了其示功图和速度特性图,并通过台架性能试验进行了验证。考虑到阻尼力模型的复杂性,采用ANSYS中的Design Exploration模块,利用响应面法得到了减振器各个参数的灵敏度,并针对油液黏度、阀系开启高度等影响较大的参数,考虑其随机性,利用蒙特卡洛抽样方法得到了减振器阻尼力的分布,从而为双筒式液压减振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减振器的阻尼力退化及寿命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减振器 阻尼力模型 灵敏度 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筒式液压减振器噪声问题研究动态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立军 余卓平 靳晓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66,115,共6页
在综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从减振器噪声特性描述、噪声发生机理、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以及控制措施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综述。最后 。
关键词 汽车 筒式液压减振器 噪声问题 振动控制 悬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液压减振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青玮 张国贤 +1 位作者 林青 虞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本文通过对筒式减振器模型的分析,建立了减振器阻尼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以某二自由度振动系统为例,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仿真,对温度变化在减振器性能中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液压减振器 性能 粘温特性 对流换热 仿真 阻尼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液压减振器热-机耦合动力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余卓平 王欲峰 +2 位作者 宁国宝 张立军 欧阳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32,共4页
建立考虑悬架系统振动、减振器机械阻尼特性、减振器发热及散热的汽车液压减振器热-机耦合动力学闭环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车辆悬架系统参数、减振器结构参数及环境因素对减振器油液最终平衡温度及达到最终平衡温度所需时间的影响,为减... 建立考虑悬架系统振动、减振器机械阻尼特性、减振器发热及散热的汽车液压减振器热-机耦合动力学闭环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车辆悬架系统参数、减振器结构参数及环境因素对减振器油液最终平衡温度及达到最终平衡温度所需时间的影响,为减振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液压减振器 热-机耦合特性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液压减振器动态特性建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朱茂桃 唐伟 +2 位作者 王道勇 叶必军 上官文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9-145,共7页
开发了一种具有阻尼切换功能的两级阻尼半主动液压减振器,利用MTS831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基于流-固耦合有限元方法对该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建模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减振器阻尼力试验值与计算值偏差<15%,为此验证了模型... 开发了一种具有阻尼切换功能的两级阻尼半主动液压减振器,利用MTS831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基于流-固耦合有限元方法对该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建模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减振器阻尼力试验值与计算值偏差<15%,为此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减振器油液的黏度、阻尼孔的直径等参数对减振器性能的影响。该试验方法与建模方法,可用于半主动液压减振器的开发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液压减振器 动态特性 流-固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双筒液压减振器动态响应的试验与仿真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延庆 张建武 +1 位作者 张利 李鸿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95-1099,共5页
在 ADAMS环境下 ,开发出双筒液压减振器的虚拟样机 ,并研究了减振器强非线性 .将减振器速度外特性试验曲线拟合为速度外特性不对称非线性迟滞环 ,取代了常规减振器建模中的速度外特性不对称双线性化模型 .采用实际减振器的几何参数、物... 在 ADAMS环境下 ,开发出双筒液压减振器的虚拟样机 ,并研究了减振器强非线性 .将减振器速度外特性试验曲线拟合为速度外特性不对称非线性迟滞环 ,取代了常规减振器建模中的速度外特性不对称双线性化模型 .采用实际减振器的几何参数、物理特性以及运动约束 ,经动态仿真分析表明 ,数值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因此 ,该减振器虚拟样机建模是正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筒液压减振器 动态响应 多体系统动力学 非线性迟滞环 双线性化 汽车 悬架系统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减振器非线性动态仿真和试验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延庆 张建武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156,共5页
本文建立复杂的减振器台架试验动力学模型,并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开发出双筒液压减振器虚拟样机,进行数值仿真。在虚拟样机中采用的不对称非线性迟滞环足由速度外特性试验曲线拟合而得,突破了常规减振器建模中的速度外特性不对... 本文建立复杂的减振器台架试验动力学模型,并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开发出双筒液压减振器虚拟样机,进行数值仿真。在虚拟样机中采用的不对称非线性迟滞环足由速度外特性试验曲线拟合而得,突破了常规减振器建模中的速度外特性不对称双线性化模型。比较表明,虚拟样机动态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该样机可为优化设计和整车性能匹配提供设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减振器 动态仿真 非线性迟滞环 多体动力学 优化设计 台架试验 轿车 悬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液压减振器机械阻尼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立军 余卓平 欧阳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6,63,共5页
针对汽车悬架用液压减振器的机械阻尼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研究中对某轿车用双筒液压减振器在正弦位移和随机位移两种加载方式下,在不同的工作温度情况下的阻尼力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加载方式、工作温度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并... 针对汽车悬架用液压减振器的机械阻尼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研究中对某轿车用双筒液压减振器在正弦位移和随机位移两种加载方式下,在不同的工作温度情况下的阻尼力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加载方式、工作温度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液压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评价、非线性特征和动态特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对于进行液压减振器的机械动力学和热动力学耦合特性仿真的理论分析,以及建立时变的,非线性的阻尼力仿真分析模型积累了丰富的数据,提供了重要的建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液压减振器 阻尼特性 加载方式 工作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液压减振器热-机耦合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立军 余卓平 阳鹏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1,共4页
针对汽车悬架用液压减振器的热-机耦合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正弦、随机两种位移加载方式下,同时对减振器的阻尼力和发热情况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加载方式、工作温度对减振器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液压减振器的... 针对汽车悬架用液压减振器的热-机耦合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正弦、随机两种位移加载方式下,同时对减振器的阻尼力和发热情况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加载方式、工作温度对减振器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液压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和热动力学特性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液压减振器 热-机耦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低速特性的CFD仿真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俊琦 樊友权 +2 位作者 于兰英 刘桓龙 秦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27-129,126,共4页
机车车辆液压减振器对车辆的平稳性与动力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减振器性能的好坏通过其阻尼特性反映出来。以高速重载列车某型号一系垂向减振器为研究对象,利用Pro/E建立减振器内部流场三维模型,用ANSYS ICEM与STAR-CD软件联合划分... 机车车辆液压减振器对车辆的平稳性与动力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减振器性能的好坏通过其阻尼特性反映出来。以高速重载列车某型号一系垂向减振器为研究对象,利用Pro/E建立减振器内部流场三维模型,用ANSYS ICEM与STAR-CD软件联合划分六面体网格,运用流体动网格技术在ANSYS CFX流体仿真分析软件中得出低速情况下精度较高的示功图。仿真结果与理论值接近,为铁道机车车辆减震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减振器 阻尼阀 示功图 低速特性 CF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联合仿真模型的构建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乾 李清华 +3 位作者 王成国 张海 徐红霞 贾慧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共4页
分析了单向流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阀系特性及液压流体力学理论。以高速列车KONI横向减振器为例,参照其结构及其参数值在Easy5环境下建立了减振器液压控制模型。利用Easy5和ADAMS联合仿真接口技术,在考虑减振器节点刚度的条件下,建立... 分析了单向流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阀系特性及液压流体力学理论。以高速列车KONI横向减振器为例,参照其结构及其参数值在Easy5环境下建立了减振器液压控制模型。利用Easy5和ADAMS联合仿真接口技术,在考虑减振器节点刚度的条件下,建立了减振器的Maxwell联合仿真模型。将减振器性能仿真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减振器联合模型精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液压减振器 联合仿真 MAXW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悬架液压减振器热机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立军 余卓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91-1696,共6页
针对汽车悬架液压减振器建立了由路面不平度激励模型、非线性悬架振动模型、考虑温度影响的减振器阻尼力试验数据模型、减振器热动力学模型子模型组成的耦合动力学效应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减振器阻尼力特性试验数据建立了考虑温度影响... 针对汽车悬架液压减振器建立了由路面不平度激励模型、非线性悬架振动模型、考虑温度影响的减振器阻尼力试验数据模型、减振器热动力学模型子模型组成的耦合动力学效应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减振器阻尼力特性试验数据建立了考虑温度影响的非线性阻尼力试验模型,利用减振器发热特性试验数据辨识了减振器热动力学模型参数.利用所建立的耦合动力学理论模型预测了减振器温度上升动态过程,并进行了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减振器的热机耦合效应在高速行驶和较差路面条件下表现突出,而在低速或者良好路面条件下不明显;行驶车速、路面等级、环境温度与减振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悬架非簧载质量、减振器壳体换热面积对减振器发热平衡温度高低具有很大影响,而悬架等效刚度、簧载质量和减振器壳体比热容参数对之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减振器 热机耦合特性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筒充气液压减振器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士松 贾萍稳 +2 位作者 朱庆军 潘文军 刘亚峰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减振器是车辆悬架的主要阻尼元件。减振器的外特性由示功图p=f(s)和速度特性p=f(υ)表示。正常示功图应当完整、圆滑、丰满、无畸变;复原阻尼力大于压缩阻尼力;最大阻尼力要符合设计目标,才能满足车辆行驶安全性和平顺性... 减振器是车辆悬架的主要阻尼元件。减振器的外特性由示功图p=f(s)和速度特性p=f(υ)表示。正常示功图应当完整、圆滑、丰满、无畸变;复原阻尼力大于压缩阻尼力;最大阻尼力要符合设计目标,才能满足车辆行驶安全性和平顺性的要求。双筒液压减振器存在临界速度低和易产生气泡的缺点,导致发生外特性畸变。双筒充气液压减振器由于在贮油腔内有预充气,在工作过程中有一定的背压,从而能有效地消除外特性畸变。对所研制的双筒充气液压减振器的测试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性能,其制造要求有准确的充气和严格的密封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汽车 悬架 液压减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减振器随机热力学模型与油温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科 於孝朋 +1 位作者 郑红梅 汪园园 《计算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3-528,共6页
为了获得具有更多信息和更加接近工程实际的液压减振器油温热力学模型,将随机不确定性理论引入到液压减振器油温传统热力学模型中进行研究。将液压油密度、导热系数、比热容和运动粘度作为随机变量,运用求解函数数字特征的代数综合法建... 为了获得具有更多信息和更加接近工程实际的液压减振器油温热力学模型,将随机不确定性理论引入到液压减振器油温传统热力学模型中进行研究。将液压油密度、导热系数、比热容和运动粘度作为随机变量,运用求解函数数字特征的代数综合法建立减振器随机热力学模型,进而获得油液传热过程规律。将油温随机热力学模型研究结果和传统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随机不确定性理论的引入可行且随机热力学模型比传统模型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减振器 随机不确定性理论 热力学模型 热平衡温度 随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列车液压减振器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丁问司 叶永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3-215,共3页
针对铁道机车车辆液压减振器结构特点,建立了基于AMESim系统的液压减振器仿真模型,并对典型型号的减振器的工作状态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数据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所建立的液压减振器仿真系统可用于液... 针对铁道机车车辆液压减振器结构特点,建立了基于AMESim系统的液压减振器仿真模型,并对典型型号的减振器的工作状态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数据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所建立的液压减振器仿真系统可用于液压减振器的研发过程和机车车辆动力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减振器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NN神经网络的双管液压减振器的车辆悬架振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飞 宁萍 +1 位作者 梅琼珍 刘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53-157,共5页
为了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采用DRNN神经网络PID控制车辆液压悬架系统,并对控制性能指标进行仿真。建立车辆液压悬架1/4简图模型,采用二阶微分方程式推导车辆悬架系统动力学方程,设计了双管液压减振器模型。分析主液压缸和辅助液压缸中... 为了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采用DRNN神经网络PID控制车辆液压悬架系统,并对控制性能指标进行仿真。建立车辆液压悬架1/4简图模型,采用二阶微分方程式推导车辆悬架系统动力学方程,设计了双管液压减振器模型。分析主液压缸和辅助液压缸中流量变化特性,采用DRNN神经网络PID控制方式。在随机波形干扰的路况行驶中,通过MATLAB软件对车辆液压悬架系统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并且与传统PID控制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传统PID控制方式,在车辆液压悬架系统垂直方向上,轮胎位移、车身位移和车身加速度较大;而采用DRNN神经网络PID控制方式,在车辆液压悬架系统垂直方向上,轮胎位移、车身位移和车身加速度较小。采用DRNN神经网络PID控制方式,能够自适应调节车辆液压悬架系统参数,降低复杂路况对车辆的干扰,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悬架 液压减振器 DRNN神经网络PID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